流行病專家曾光教授:重視公共衛生避免更大傷害

2021-01-10 中國政府網

    四川省汶川縣地震發生後,當地衛生條件變得惡劣起來,人們普遍擔心傳染病的大規模流行。記者採訪了多次參加特大自然災害公共衛生服務的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專家曾光教授。他提醒,抗震救災,莫讓公共衛生問題造成更大的傷害。

    曾光曾參與總結中國兩次特大自然災害(唐山地震和1998年南方洪水)後公共衛生服務的經驗。他說,地震之後,如果災區公共衛生服務跟不上的話,可能會造成比災害本身更大的傷害。災區主要發生五方面的疾病。

    一是災害造成的傷害,身體外傷或內臟傷害。

    二是因過度疲勞,缺乏水和食物引起的疾病。

    三是傳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腸道傳染病,如傷寒、痢疾、霍亂、A肝等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如乙型腦炎、炭疽、流行性出血熱、禽流感、狂犬病等;直接接觸的疾病,如破傷風。

    四是受災區影響,衛生醫療服務中斷,會造成一些舊病復發。

    五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在救災中,可能因恐懼、焦慮等原因,出現精神方面的病症。

    因地震的影響,災區的人民直接暴露在自然中失去了原有的屏障保護。曾光說,隨著夏天的來臨,因天氣炎熱和環境潮溼,要特別注意飲水衛生、食品衛生和生態衛生。衛生監督人員力所能及地對食品和飲水衛生進行了監督,保證災區人民能喝到乾淨的飲用水和吃到衛生的食品。

    在消毒液的使用上,曾光認為,室外使用不如室內使用效果好。根據唐山地震的經驗,清毒液在室外噴灑,只在一定的時間起作用。待濃度降低後,蚊蟲等還會捲土重來。而使用濃度高的話,還會引起中毒反應。曾光不贊成濫向空地、街道噴灑消毒液或殺蟲劑,以免破壞環境。在自然環境中,災區特別需要的是蚊帳和帳篷等減少和自然接觸的物品,儘量減少和蟎、蚊、跳蚤等蟲媒性生物接觸的機會。建議為災民發放急救包,在包中放置繃帶、紗布、紅藥水、手電筒、清涼油等物品,做好自救準備。

    大災之後防大疫,是防止新的疫情的產生。大規模的人群免疫和飲水衛生措施能確保災區不發生大的傳染病流行,多種疫苗可使傳染病的發病率大幅度下降。要儘快恢復兒童預防免疫工作,防止新的疫情的產生,特別是大規模的人群免疫。在救災中如果出現傷口,在災區的土壤裡都會有病菌,傷口破損後,如果沒打過破傷風疫苗的話,極易發生感染如破傷風。破傷風是很難治癒的。

    前去災區參加救援的醫療服務隊不要成了災民。曾光認為,進入災區的醫療防疫隊必須攜帶短期內能自給的食宿設施和物品。組成人員應是醫療和預防並重。醫療隊伍是去救人的,先要自行解決好飲水、飲食等生活問題,防止小規模的醫療服務隊進入災區,沒能救人卻成了災民,為災區增加負擔。醫療服務隊支援災區的工作,最好是大規模的,成建制的,獨立地承擔起醫療救援的任務。(記者 王君平)

相關焦點

  •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做客「南開公共衛生講堂」
    10月20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組成員、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做客「南開公共衛生講堂」,並以「新冠肺炎防控與公共衛生改革」為題,為南開大學師生解析了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原因,分享了他對我國公共衛生改革的諸多思考。     南開大學副校長王磊出席報告會並向曾光致送了「南開公共衛生講堂紀念證書」。
  • 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或需要重視公共衛生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疾控專家曾光:公衛人才流失是痛點
    與會專家就從社會幹預和科技幹預等層面找差距補短板、讓預防為主落在實處等話題進行討論。大會現場會上,中國CDC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表示,疾控和公衛系統人才流失嚴重,是制約公共衛生發展的痛點。與會專家討論公衛人才短缺需重視疫情來襲,接下來如何更好地推動公共衛生領域改革?
  • ...揚州大講壇」開講——首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教授
    23日下午,新冠疫情防控新常態與公共衛生改革專題講座暨「健康揚州大講壇」正式啟動。首場講座邀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以《新冠防控新常態與公共衛生改革》為題開講。
  • 曾光:恐懼的傳染比病毒快百倍
    曾光說:「與其他傳染病病毒不一樣,流感病毒每年都會變異,人們剛對一種流感產生免疫力,又會面臨新的病源。」世界衛生組織每年要分別從南北半球收集資料,給出兩個處方,指出要接種的流感疫苗,沒有一個疾病讓世界衛生組織重視到這個程度。「在中國,上至國家流感中心,下至各地區、各縣市,都要做監測。」怎樣對付流感?曾光說:「流感疫苗就是便捷的預防手段,特別是對孕婦、老人等特殊人群。」
  • 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衛健委流行病專家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再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出品|鳳凰網財經《封面》採訪嘉賓:曾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記者|陳琳 製片人|武辰 宣發統籌|葛瑤文|朱揚新年將至,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已持續蔓延一年之久且仍在肆虐。
  • 中疾控流行病學專家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專訪時解讀了此輪疫情反彈。他認為現在的情況下,停止春運無異於因噎廢食。據鳳凰財經官方微博1月7日發布的採訪視頻顯示,曾光稱,「最近十一和中秋雙節的人群流動的效果很成功,春運為什麼不能繼續?
  • 我國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獲「吳楊獎」特殊貢獻獎,他這樣說
    作為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首席科學家,曾光喜歡用打仗來形容自己和流行病的每一次交手,更把自己看做一名「老戰士」。事實上,早在2003年,在非典肆虐、北京告急時,曾光就曾被聘為國務院非典督導組成員、首都非典防治指揮部顧問,為抗擊疫情出謀劃策。「選擇公共衛生與疾控防控,已經不僅僅是我的職業,而成為『事業』。職業有涯、可以退休,事業無涯,沒有退休。」曾光內心深處,對公共衛生事業有著無限的熱愛和情懷。
  • 中國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來肥做學術報告
    有獎評新聞   安徽市場報1月23日訊 1月2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應邀在合肥為市縣區四大班子領導及市直各部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做學術報告
  • 多地不止一次暴發疫情,曾光:嚴查上一輪傳播路徑是否完全封堵
    「在我看來,全國每個地方都需要重視疫情防控,一個地區重複發生疫情,要考慮是否兩輪疫情之間是否有關聯,上一次防疫是否為病毒留下了再傳播的機會。」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告訴健康時報記者。12月15日,遼寧省大連市新增2例無症狀感染者。
  • 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專訪時解讀了此輪疫情反彈。他認為現在的情況下,停止春運無異於因噎廢食。據鳳凰財經官方微博1月7日發布的採訪視頻顯示,曾光稱,「最近十一和中秋雙節的人群流動的效果很成功,春運為什麼不能繼續?
  • 曾光:歐美是公衛等方面的老師 這次疫情中為何學生做得好?
    是不是在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方面中國是領先的?是不是中國在應急管理的基礎研究方面做得比較好?」11月19日,在Cell Press 細胞出版社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線上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上,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拋出上述問題。曾光表示,「我自己認為,上述4方面都不能解釋為什麼中國疫情防控好。
  • 專家曾光:北京新冠病毒毒株不像國內流行類型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提到,北京新冠病毒毒株不像國內流行類型。據時代財經採訪,曾光教授表示,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疾控中心的專家隊伍已經參戰,而且已經分離出病毒基因。「 基因測序的初步結果顯示,病毒毒株不像是國內流行的類型。
  • 曾光全解讀:非常時期用...
    時代財經專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共同探討——疫情新常態,中國的安全與機遇。時代財經新年特別企劃《2021,我們的世界會怎樣》,本期特別邀請到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與我們共同探討——《疫情新常態,中國的安全與機遇》。時代財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世界各國都陷入恐慌當中。我國採取有效措施很快將疫情遏制住,可隨著天氣轉冷,疫情又有抬頭的趨勢,您對目前疫情現狀如何解讀?
  • 全國多地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 鍾南山、張伯禮、曾光這樣說
    來源:健康時報原標題:多地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鍾南山、張伯禮、曾光這樣說……即將迎來2021年春節,目前全國多地出現散發疫情,健康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東等多地發出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多位專家均表示,這個春節疫情防控很關鍵!
  • 北京境外輸入+2;廣州無症狀感染+1;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
    劉曉峰表示,目前境外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北京市出現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引發的本地關聯病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覺,疫情防控意識一刻都不能放鬆,嚴格做好入境人員全程防控工作;建議市民朋友不要出境旅遊和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境外回國人員,回國時要認真了解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核酸、抗體檢測要求,按照相關規定做好檢測,儘量選擇直航,避免中途轉機帶來的感染風險,旅途中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 中疾控專家曾光:春節可放心返鄉 過年少聚集少串門
    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昨日在京對話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他表示,即便春節期間人群流動規模大,但明年春節大家還是可以放心回家過年。「有了這一年的疫情防控經驗,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但曾光教授同時提醒,返鄉過年也要減少室內聚集、少串門。
  • 多國公共衛生專家分析非洲疫情好於預期原因
    在由國際發展機構Diinsider本月25日主辦的在線研討會上,與會公共衛生專家分享了非洲國家抗擊新冠疫情的舉措,並認為非洲抗疫經驗主要有:在疫情暴發初期多國普遍重視疫情防控,積極採取多種措施;運用以往流行病應對經驗,有效利用現有設施和平臺;政府積極開展合作抗疫;擴大檢測量,積極研發疫苗等。Nanthalile Mugala在線上研討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