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組圖)
「平方公裡陣列」組織宣布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三國將聯合建造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表示,建造費用達到20億美元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天文望遠鏡精確度將比現有射電天文望遠鏡高50倍,速度提升10000倍。研究者希望該望遠鏡可以幫助解決天體物理學中的重大問題。
-
世界各地天文望遠鏡大全(上)
美國葉凱士天文臺102釐米美國葉凱士折射望遠鏡1897年,美國葉凱士天文臺葉凱士折射望遠鏡口徑102釐米(40英吋)長逾18米相當於6層樓的高度,望遠鏡整體則重達18噸。望遠鏡由光學大師克拉克(Alvan Clark)建造,與天文臺一起落成啟用。
-
臺灣參與地面天文望遠鏡計劃 收到火星幹涉訊號
臺海網6月2日訊 臺當局「國科會」今表示,臺灣參與的ALMA(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數組)計劃,日前首次對天體觀測,這次成功測試樹立一項主要的裡程碑,並首次接收到火星的幹涉訊號。 據「中央社」報導,「國科會」今天舉行記者會,ALMA為國際合作計劃,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面天文望遠鏡計劃。
-
多國耗14億美元共建超級望遠鏡,因受多方影響,日本本月宣布撤資
本月日本宣布暫停對備受爭議的夏威夷三十米口徑天文望遠鏡(TMT)的資助。30米望遠鏡(Thirty Meter Telescope,TMT)是由美國、中國、加拿大、日本、巴西、印度等國參與建造的一臺地面大型光學望遠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以觀察員身份參與。
-
天文望遠鏡
這樣,就使得製造更好、更大的反射式望遠鏡成為可能。 1918年末,口徑為254釐米的胡克望遠鏡投入使用,這是由海爾主持建造的。天文學家用這架望遠鏡第一次揭示了銀河系的真實大小和我們在其中所處的位置,更為重要的是,哈勃的宇宙膨脹理論就是用胡克望遠鏡觀測的結果。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胡克望遠鏡的成功激發了天文學家建造更大反射式望遠鏡的熱情。
-
關於天文望遠鏡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時間把夢塗黑32,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關於天文望遠鏡的介紹。超級天文望遠鏡遙遠的夜空是美麗的,充滿誘惑力的,很多人都想觀看夜空到底是什麼樣的,望遠鏡的發明使人們的欲望得到了定的滿足。
-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紮根智利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4月26日報導,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該天文臺決定耗資10億歐元,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一座海拔3060米的山上,建造迄今世界最大的光學天文望遠鏡(E-ELT),科學家希望藉助「這隻世界上最大的眼睛」,看到更多宇宙奧秘。
-
歐洲正式批准建造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2014-12-06 08:05:00)
據新華社柏林12月4日電(記者班瑋)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南方天文臺
-
「世界十大望遠鏡排名」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有哪些
導語:天文望遠鏡是一種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能夠能極大方便尋找和認識天體目標。發展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那麼大家知道全球有哪些大型的天文望遠鏡嗎?下面排行榜123網為大家盤點了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一起來看看吧。
-
上海佘山曾有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也曾是國家重要的天文臺
上海天文博物館由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在1872年建造於西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它的鎮館之寶是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也是當時是亞洲最大的望遠鏡和帕蘭子午儀。所以這裡也成為上海人了解天文的初次感受!由於這裡是松江佘山境內,加上本身這裡聳立著多幢歷史文化建築,天文臺即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西佘山峰頂,與佘山聖母大殿只有一牆之隔。加上這個天文館原本是由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建造,所以外形像極了教堂!
-
中國天文望遠鏡重大成果!銀河系比你想像的更大!
8月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北京舉行了郭守敬天文望遠鏡一期巡天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宣布為期5年的一期光譜巡天觀測已圓滿完成。LAMOST望遠鏡(圖源science)等等,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郭守敬天文望遠鏡是什麼神器?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
在月球上建巨型天文望遠鏡,能實現「超級千裡眼」嗎?
在地上和空中,大大小小的天文望遠鏡正對準太空,收集著各種各樣的天文數據。然而,科學家們還嫌不夠,設想在月球上建一座巨型天文望遠鏡,讓它成為人類的「超級千裡眼」。 逃離包圍網 微波爐發出的信號只是幹擾的很小一部分。手機信號、廣播電視等各種人造無線電波在地球上飛揚,形成了一張無形的網,阻擋了射電望遠鏡的「視線」,使它不能清楚地「看」到來自宇宙的無線電波。
-
【天文之美】007:M31仙女座大星系
一般鹹認我們銀河系的外觀與仙女座大星系酷似,而且兩者合起來主宰了本星系群。仙女座星系的瀰漫輝光,是由千億顆的成員星貢獻而成。影像中那數顆圍繞仙女座星系的恆星,其實是位於我們銀河系內的前景恆星,遠在這個背景天體的前方。仙女座星系也常稱為是M31,因為它是梅西葉星表中的第31號瀰漫天體。M31是如此之遙遠,它所發出的光要經過2百萬年才能傳到地球。
-
天文望遠鏡今年400歲 回顧奇蹟文化歷史
1917年,胡克望遠鏡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威爾遜山天文臺建成。它的主反射鏡口徑為100英寸。正是使用這座望遠鏡,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發現了仙女座星雲其實是由大量恆星組成的,而且距離遠遠超過銀河系的尺度。人們終於知道銀河系外「天外有天」的事實了。
-
我國將參建全球最大天文望遠鏡
據美國媒體昨晨報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者之一,將承擔這臺巨大的望遠鏡的光學系統、雷射引導星系統和科學儀器系統等關鍵技術研製任務。項目由中、美、日、加、印五國合作。這直徑30米的望遠鏡預計在2018年建成,造價約10億美元。
-
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貴州落成啟用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泰勒與全球頂級天文學家及眾多天文愛好者當日也齊聚平塘,共同見證中國「天眼」開啟探秘之旅。「這是世界一流的望遠鏡,期待它能給人類帶來更多重要的科學發現。」他興奮地說。 與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天眼」的靈敏度提高了約10倍;與美國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相比,「天眼」的綜合性能也提高了約10倍。
-
全國第一家裝備世界級天文望遠鏡的酒店
觀眾看到木星的壯美在電影鏡頭下精彩呈現,讓我們看了如此美景之後還一直念念不忘,如果您還想再看真實的場景,那麗江金茂璞修·雪山酒店,借著專業天文設施沉浸式體驗木星及其其他星的奧秘。作為以獨特的雪山景觀、日照金山、璀璨星空而聞名遐邇的中國第一家天文望遠鏡酒店,在3100米海拔處的酒店內打造了業內唯一專業級科技館和天文臺而開創業界先河。
-
上海天文臺啟用亞洲最大射電望遠鏡
10月28日,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直徑65米射電望遠鏡在上海天文臺啟用。作為我國目前口徑最大、波段最全的一臺全方位可動的高性能射電望遠鏡,其總體性能僅次於美國的110米射電望遠鏡、德國的100米射電望遠鏡和義大利的64米射電望遠鏡,為亞洲最大、世界第四。
-
日本建成東亞最大天文望遠鏡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1日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和國立天文臺在岡山縣建造的東亞最大天文望遠鏡「晴明(Seimei)」日前建成,於2月20日舉行了紀念活動。據報導,晴明望遠鏡的口徑為3.8米,通過可見光和紅外線等進行觀測,將捕捉像超新星爆炸那樣突然發生的天體現象等。還將挑戰直接拍攝太陽系之外的行星。「晴明」取自日本平安時代的著名陰陽師、天文博士安倍晴明。日本國立天文臺臺長常田佐久表示,「建成了日本首臺充滿技術野心的望遠鏡」。該望遠鏡將供日本全國的研究人員使用。
-
臺灣業餘天文觀測家蔡元生發現小行星 命名「林書豪」
據臺灣媒體報導,高雄一名業餘天文觀測家蔡元生幾年前發現一顆編號316020的小行星,終於在6日通過國際天文總會小行星中心的認證並正式命名為「林書豪」(Linshuhow),這也是他繼「高雄」和「周杰倫」兩顆小行星後,第三次為小行星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