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岱海北部地熱井成功勘探出水

2021-01-07 人民日報

圖為岱海。 涼城縣委宣傳部提供

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政府23日對外發布消息指,由內蒙古自治區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內蒙古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在當地岱海北部勘探的地熱井成功出水。

官方消息指,該地熱井是內蒙古地區地熱井勘探中出水溫較高、出水量較大和水質較好的地熱井之一。該地熱井位於涼城縣岱海北部,北鄰山脈,南望湖泊,地理位置優越,開發利用條件良好 ,對該縣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打造文化旅遊強縣及其他相關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該地熱井井深2300米、出水水溫70℃、出水水量2880噸/日(降深35米),地熱水水質較好。

根據已化驗的化學元素指標,比對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均在指標限值之內。另外,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稀有元素,如果其它指標監測也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可作為飲用熱礦泉水進行開發利用。

涼城縣副縣長趙瑞表示,該地熱井成功勘探出水,不僅能為涼城地區提供節能、環保的供暖供熱的清潔能源,還能促進養生、休閒、旅遊、種植、養殖產業的發展,帶動涼城縣的經濟發展。

相關焦點

  • 內蒙古發現特大型地熱田,能建設大型發電廠嗎?地熱如何形成的?
    內蒙古中西部發現特大型地熱田,看到此內容,很多小夥伴內心可能不起波瀾,因為與更常見的石油、天然氣、煤礦等能源比起來,地熱能源似乎只能用來泡泡溫泉,遠沒有石油那麼金貴,其實這麼理解有偏差。以我國著名的地熱田所在地--北京小湯山為例(小湯山正是得名於此處的「地熱湯」),按照2000米深度、出水溫度高於40度範圍來計算,全熱田面積在86平方公裡左右。
  • 內蒙古額濟納胡楊林下發現地熱資源
    3日,內蒙古自然資源廳官網公開發布消息稱:近日,內蒙古地礦集團所屬第八地勘公司在內蒙古阿拉善額濟納旗胡楊林下成功打出一口地熱井。內蒙古自然資源廳發布消息顯示,該項目2020年6月22日開始施工,歷時140餘天。
  • 內蒙古發現巨型地熱田,對未來的能源格局有什麼影響?
    最近,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就發現了我國少有的巨型地熱田,根據相關消息顯示,地質勘察隊在該地區成功打出了水溫高度高達62攝氏度的地熱井,據可靠估算,單單一個井的地熱能,就可以穩定供暖22同時,根據勘探結果表明,在內蒙古中西部的平原以及盆地內的地熱資源潛力非常大,對我國未來的新能源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那麼地熱能對未來的能源格局有什麼影響?不同於傳統的化石能源,地熱能基本是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說只要地球存在,地熱能就會產生。從理論上來講,只要向地球內部鑽探到一定程度,任何地區都有地熱能。用一句話解釋來說就是有深度就有溫度。
  • 世界上最深地熱發電井:井深5000米 溫度900度
    但要想充分利用這些地熱資源,需要向地下更深處前進,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訪有史以來世界上溫度最高、鑽探最深的地熱發電井。該項目屬於「冰島深層鑽探計劃」(IDDP)的一部分,是由冰島國家能源管理局和冰島幾家主要的能源公司在2000年成立的深層高溫地熱研發計劃。目前的合作夥伴還包括挪威國家石油公司。
  • 2020年中國地熱紀要
    7月10日 江蘇地調院獲優質地熱井發現江蘇省地調院成功實施一口地熱井,井深3303.66m,井口出水溫度70℃,最大出水量為1107m^3/d,是繼高郵神居山地熱井後又一口在浦口組紅層中成功出水的優質地熱井。
  • 打溫泉井鑽探(黔西綜合能源有限公司)
    打溫泉地熱井工程施工當然溫泉療法屬於中醫的自然法,地熱資源物探勘查的幾點淺識地熱資源是與地球同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斷控型地熱資源是目前開發利用的難點,因深部含水地熱構造的差異,一兩千米深度鑿井費用很高,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精準勘探的成果
  • 怎樣延長地熱井的使用壽命?
    GeoWell項目一直在開發和測試延長高溫地熱井壽命的新技術,以推動歐洲地熱的進一步發展。而高溫地熱井的新概念將加速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地熱資源開發,因此,歐盟資助研究了GeoWell項目,該項目主要開發和測試用於高溫地熱井(HTGW)的設計,完井和可靠,經濟和環保的新技術,包括地熱井完井過程中的所有相關步驟,包括密封技術,材料選擇和套管連接,以延長高溫熱電聯產井的使用壽命。
  • 大同地熱能利用第一井鑽探到位
    「大同地區3000米深屬太古界集寧群地質帶,這口井是大同地區地熱能利用第一井,它的鑽探到位,將查明大同地區3000米以內地質情況,了解深部地下水資源覆存情況和地溫變化規律。」9月10日,在同煤集團馬脊梁礦地熱能井施工現場負責人閆永成說。
  • 阜陽界首:同挖地熱井 為何自家被叫停?
    2014年至2015年年初,界首市舒莊鎮居民陳先生兩次開採地熱井,均被界首市水務局執法人員叫停,損失達20多萬元。  對此,陳先生很不理解,因為類似的地熱井在界首市其他鄉鎮也存在,他質疑界首市水務局執法不公。對此,界首市水務局回復,目前,該局正在對界首市境內的地熱井進行清理整頓,無證開採的地熱井將全部面臨處罰。
  • 國際地熱周訊:紐西蘭已成功從地熱流體中提取鋰
    Recovery of Lithium from Geothermal Brine with Lithium-Aluminum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hloride Sorbents」 (Publishe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Oct. 2017)(來源:C&en)01紐西蘭已成功從地熱流體中提取鋰
  • 世界溫度最高的地熱井在冰島開挖
    新華社奧斯陸9月12日專電(記者梁有昶)挪威國家石油公司12日宣布,該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已經開始在冰島挖掘一座世界溫度最高的地熱井,以便對深層超高溫地熱發電的可行性進行研究。據了解,該項目屬於「冰島深層鑽探計劃」的一部分,將把位於冰島西南部雷克雅內斯半島的一座2500米深的現有地熱井擴展到5000米。
  • 打溫泉井(新津)公司電話報價
    停鑽時間也大大縮短鑽井工作的靈活性進行了,不僅要有相應的設備,還必須有因地制宜並且合理的鑽井工藝設計方案,的探索開發地熱資源為主的專業化隊伍,兼營各種地熱井、溫泉井、天然氣井、乾熱巖井、頁巖氣井、煤層氣井、地熱井維修、溫泉井勘查、溫泉井維修、地熱井勘探等鑽井施工,同時為客戶提供地熱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技術及服務。
  • 「匆忙」關停地熱井 今冬河北數千萬平採暖怎麼辦?
    【慧聰熱泵網訊】河北省近期集中關閉取締違法違規地熱井之舉,在本報近期刊出《河北地熱開發怎麼了?》一文後,進一步引發各方關注。    據河北省地熱專家估計,今年該省面臨關停的地熱井保守量達到1000眼,所涉及供暖面積高達5000—6000萬平方米,其中不乏供暖面積達到數百萬平方米的區域。
  • 蘭州市城區深層地熱水來源及用處
    蘭州城區分布的「蘭州地熱田」是省內五大沉積盆地型地熱田之一,面積達210 km ,初步評價地熱田產能達158.86 MW,儲量利用年限100 a,屬大 型中低溫水熱型地熱田。蘭州地熱資源勘查始於20世紀80年代,進入21世紀地熱資源的勘探開發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 鳥類種類增加到90多種,岱海治理成效初顯!
    冬寒襲人,岱海已結冰,但岱海的治理與恢復仍然備受關注,12月8日,記者從「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保護岱海,我們在行動」主題活動上了解到,截至目前,通過一系列治理保護措施,岱海面積縮減呈放緩趨勢,水質下降趨勢得到控制,流域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 熱點追蹤|「匆忙」關停地熱井,今冬河北數千萬平採暖怎麼辦?
    為按時完成年度關停任務,目前,河北地熱井的關停時間表進入倒計時,力度空前。「尤其今年,河北省整治違法違規地熱井力度很大,省裡要求與地方考核掛鈎,所以各地都不敢再拖延了。」有接近河北省政府部門相關人士對記者說。
  • 黃河勘探 塑造豐碑
    立足黃河 創造輝煌業績    地勘院成立後,一方面致力於黃河下遊眾多涵閘工程的勘探,另一方面致力於黃河中下遊規劃擬建工程的普探,以掌握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地質情況,為黃河治理開發提供基礎性資料。黃河勘探隊伍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進駐小浪底時,交通不便,設備簡陋,住窩棚,鑽窯洞,但他們在艱苦條件下一幹就是40多年,為舉世矚目的小浪底工程成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位於青藏高原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寒缺氧地區,赤道幾內亞吉布洛水電站遠在酷熱難耐的非洲熱帶雨林,環境都極其惡劣,地勘院職工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克服萬難,圓滿完成了各項生產任務,產生了良好的品牌效應。
  • 國際丨全球地熱能開發現狀與趨勢分析
    這份報告提供了地熱能技術發展、對經濟和環境影響的詳細評估,進一步探討了地熱能在社會環境中的應用,肯定了地熱是一種簡單、安全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法。報告指出,目前多種勘探、獲取地熱能的研發活動正在活躍建設中,對一些地熱資源豐富的國家來說,該技術有望滿足未來幾代人的能源供給需求。
  • 「中國地熱之父」、地質學家任湘逝世
    「中國地熱之父」、地質學家任湘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1-23 12:08 來源:澎湃新聞
  • 深層地熱能存在安全隱患
    製冷快報 - 據製冷快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地熱供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地下200米左右的淺層地熱能,主要來自太陽輻射與地球梯度增溫,需要通過熱泵增溫或降溫,實現冬季供暖、夏季供熱;一種是利用地面1000米以下的深層地熱能,能量來自地殼內火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