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勘探 塑造豐碑

2021-01-18 大河網

    □張石中 劉曉龍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地質勘探院(以下簡稱地勘院)是1952年10月建立的新中國治黃史上第一支勘探隊伍,其前身為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地勘總隊。作為治黃工程建設的排頭兵,幾代黃河勘探人從開展治黃工程勘察起,逐漸走向國內外工程勘察市場,取得了非凡的成績,贏得了業界廣泛讚譽。2010年4月,地勘院被河南省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

    立足黃河 創造輝煌業績

    地勘院成立後,一方面致力於黃河下遊眾多涵閘工程的勘探,另一方面致力於黃河中下遊規劃擬建工程的普探,以掌握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地質情況,為黃河治理開發提供基礎性資料。幾十年來,地勘院開展了三門峽、小浪底、西霞院、天橋、巴家嘴、陸渾、故縣、石砭峪、磧口、軍渡、龍門、河口村、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南水北調西線及其試驗硐(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點項目)、古賢等30多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勘察,有力促進了治黃工程建設。

    改革開放後,地勘院在開展黃河工程勘察的同時,積極走向國內外市場,開展了河南南陽回龍和新鄉寶泉等抽水蓄能電站的勘察及有關工程的施工,並走向甘比亞、塞內加爾、赤道幾內亞、蘇丹、厄瓜多等國開展水利、水電、交通和工民建工程的勘察,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水利水電工程地理位置普遍比較偏僻,工作條件艱苦。黃河勘探隊伍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進駐小浪底時,交通不便,設備簡陋,住窩棚,鑽窯洞,但他們在艱苦條件下一幹就是40多年,為舉世矚目的小浪底工程成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位於青藏高原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寒缺氧地區,赤道幾內亞吉布洛水電站遠在酷熱難耐的非洲熱帶雨林,環境都極其惡劣,地勘院職工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克服萬難,圓滿完成了各項生產任務,產生了良好的品牌效應。

    科技創新 增強發展後勁

    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是企業騰飛的翅膀。地勘院堅持科技興院,長期開展科研攻關,成立了勘察與基礎工程技術研究所,建起鑽探實驗平臺和泥漿實驗室,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帷幕灌漿工程多採用循環灌漿方法,但是,地勘院結合小浪底工程地質條件複雜、裂隙發育的特點,在國內首次研究引進了GIN灌漿技術,在生產性試驗的基礎上,將這項新技術運用於小浪底工程建設中,取得了節約成本、保證質量、提高效率的明顯效果。地勘院研究試驗的GIN灌漿技術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目前,地勘院已將這項新技術廣泛應用於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

    在工程實踐中,地勘院自主研發了鑽孔壓水試驗綜合測試儀、套管打撈器、水彎頭、孔口密封器、真空原狀取砂器、薄壁取土器、淤泥取樣器、超前靴取砂器等先進實用設備和第四紀深厚覆蓋層取樣、砂卵石及軟弱夾層金剛石鑽進等多項勘探技術,許多處在國內領先地位。譬如,金剛石取芯鑽探技術在我國工程勘探領域獲取巖層中的軟弱夾層及斷層破碎帶的不擾動原狀巖芯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口徑(φ615mm)金剛石複合體取芯鑽頭」在我國鑽探領域內具有自主創新性,拓展了金剛石取芯鑽探的新領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該鑽進技術被認定為水利先進技術,列入《2007年度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並榮獲2008年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超前切割靴取砂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鑽孔壓水試驗綜合測試技術」項目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小直徑液位變送器密封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地勘院還具有大口徑水井及深水井施工技術。2010年,我國西南地區發生特大旱災。因貴州多巖溶地形,成井出水難度很大,當地地礦部門打井施工的成井出水率僅有7%~8%,而由黃河設計公司地勘、地質、物探人員組成的打井隊,以精湛的技術連續奮戰一個多月,成功打出了4口井(其中3口出水量很大),成井出水率在80%,解決了當地5萬多群眾和10萬頭牲畜的飲水問題。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出一曲大愛之歌,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讚揚。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和技術水平的體現。地勘院高度重視質量管理,保證了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曾多次獲部級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全國優秀QC小組、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等榮譽稱號,參與勘察的「大唐芙蓉園工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等。

    重視人才 造就高素質隊伍

    地勘院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積極創造有利於各類人才成長的環境和機制,造就了一支勇於吃苦、善打硬仗的高素質勘探人才隊伍。目前,地勘院擁有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67人(其中不乏博士、碩士學歷人員),擁有專業技術職稱的107人(其中,高級職稱16人,中級職稱50人),註冊一級建造師、巖土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執業資格人員60餘人,技師22人。

    地勘院十分注重職工業務素質建設,舉辦了「講和諧、促發展、比貢獻」生產機組勞動競賽、「立足崗位,放飛夢想」青年職工座談會、鑽工職業技能鑑定和技師考評等多種培訓班,提高了職工的技術水平。職工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日益改善,整體素質日益提高,吃苦耐勞、勇打硬仗的優良傳統和頑強作風得到弘揚,為地勘院的發展增添了不竭的動力。

    長期的建設,推動了地勘院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各項工作的協調發展。2009年,地勘院主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並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目前,地勘院正以豪邁的精神,為黃河設計公司創建富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諮詢公司,為治黃大業和水利水電建設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我國正打通南水北調東線 長江水過黃河「咽喉」
    山東省處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要塞位置,而位於山東省東阿和東平兩縣境內的穿黃河工程更是南水北調東線長江水過黃河的咽喉。  東線穿黃河工程全長7.87公裡,主要任務是將調引的長江水從黃河南岸輸送至北岸,向黃河以北地區供水,滿足東線第一期工程供水目標,工程設計年輸水量為4.42億立方米。穿黃河工程施工總工期36個月,按照2004年下半年價格水平,工程總投資為6.13億元。
  • 黃河海港:灘海石油開發的專用碼頭
    勝利油田黃河海港,位於山東省北部,渤海西南岸,萊州灣與渤海灣分界處,黃河入海口以北35千米處,北緯38°05′39.9″,東經118°57′21.6″,10米等深線距岸邊約5.5千米。該港口海上交通便利,位於渤海南部中心區,出渤海海峽入黃海、東海,通向太平洋。
  • 黃河石的內涵和外延
    黃河石的石種非常豐富,僅青海黃河石就有近20 種,加上青海以下黃河流域的石種,大概有30 多種。7、河南黃河石主要有洛陽黃河石、小浪底黃河石以及黃河下遊河南段出現的黃河奇石。大自然的雕塑家隨意想像,肆意揮灑,塑造了許多令人驚嘆的藝術品。就形狀而言,卡通石在奇石界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無石能及,堪稱象形石之最。
  • 再解「黃河改道」
    李白《將進酒》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句。這句詩,一言黃河水的發源地之高,二說黃河水最終流向了大海。1938年,為阻止日軍西侵,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洪水以阻隔日軍。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入渤海。改道的影響今年4月,歷經一個多月的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考古調查項目結束,此次調查、勘探工作共登記43處文物點。
  • 黃河是什麼?
    (以下文章來源桔燈勘探)黃河是什麼樣子?自此黃河河床進入統一的調整階段。,使黃河出現了800年的穩定局面。為防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黃河搶奪並破壞了黃河以南的淮河水系, 給淮河水系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 黃河健康生命初探 黃河水利委員會國科局局長 劉曉燕
    在人與黃河的關係中,人居主導地位。因此,人類處理黃河的態度和方式,主要取決於人類對黃河的需求。而人類對黃河的需求往往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人口對土地和資源的壓力很小,因此與洪水抗爭的欲望也很小,避水而居是當時人們的最佳選擇,因此那時的黃河下遊處於自由擺動狀態。
  • 觀瀾|黃河大改道,給山東帶來怎樣的影響?
    伴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也增加了人們對黃河這條河流本身的關注。李白《將進酒》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一言黃河水的發源地之高,二說黃河水最終流向了大海。平靜的黃河水面下50多米,「萬裡黃河第一隧」正在緊張施工。10月30日,濟南市天橋區濼口黃河浮橋渡口旁的「泰山號」盾構機刀盤破土而出,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貫通,這是人類交通史上首次下穿地上「懸河」。
  • 黃河仍在製造陸地:再過2個世紀,渤海會被填平嗎?
    黃河對於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但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在用它巨大的泥沙含量在不停塑造著陸地。按照地質學家考證,在數千萬年前,黃河的入海口還在河南的孟津一帶,太行山就是一片沿海山脈。現在的河北、山東一帶都是汪洋大海。
  • 觀瀾|黃河大改道,給山東帶來怎樣的影響?
    伴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也增加了人們對黃河這條河流本身的關注。李白《將進酒》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一言黃河水的發源地之高,二說黃河水最終流向了大海。除了上述兩個原因,黃河易改道還有一些其他原因——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比較乾燥,全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夏、秋兩季,容易造成山洪爆發,河流猛漲。黃河高原是黃河泥沙的大本營。陝、晉兩省黃河峽谷兩岸約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是黃河粗沙的主要出產地。黃河中遊地區的植被不斷遭到破壞。戰國以前,山陝原始植被良好,黃河下遊的決堤比較少。
  • 黃河大橋:巨龍臥波築通途
    □本報記者宋敏    滎陽市廣武鎮,桃花峪黃河大橋上,車流滾滾,川流不息。登臨高地極目遠眺,大河之上飛架南北的大橋,與邙山、黃河勾勒出了一幅建築與自然相互映襯的圖畫,成為黃河中下遊分界線的地標。    滔滔黃河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卻也曾以天險阻斷南北交通。
  • 黃河之水天上來!那黃河從哪來的,咋演變的?這個課題組搞清楚了
    ,發現黃河流域370萬年前以侵蝕夷平為主,發育了一級夷平面。而黃河蘭州段的河流界地則出現於180萬年前,現代黃河最上遊的水系,反倒是距今約1萬年前才出現。,使得蘭州至河套段黃河最先出現。而在120萬年以來,黃河上遊水系進一步向青藏高原內部延伸,串聯了高原東北部系列河湖系統,使得黃河上遊水系格局逐漸形成,1萬多年前的時候,若爾蓋以上河段也被納入黃河水系,才基本形成了我們現今看到的黃河的全貌。
  • 黃河的身世
    古往今來,黃河及其所孕育的黃河文化,是如此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偉大的民族和國家,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那麼,九曲黃河是怎樣形成的,這條舉世聞名的萬裡巨川,是什麼時候開始邁出奔騰浩蕩的第一步,黃河生命的起點又在哪裡呢?說起黃河的身世,還要追溯到遙遠的元古時代,那是地質年代的第二代,當時陸地大部分被海洋所佔據。
  • 別在黃河水脈上的「紐扣」!
    她就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 千百年來,她用甘甜乳汁滋養了華夏民族,孕育出中華文明。母親河一路走來,獨愛寧夏。在三面環沙的北部沿黃地區,哺育出谷稼殷實的「塞上江南」,流淌千年的秦渠、漢渠、唐徠渠等古渠,見證著寧夏悠久的開發歷史。 黃河走金岸,落筆驚風雨。
  • 為什麼黃河的第二個長河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國人將黃河稱為「母親河」。這是小學生知道的。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黃河是天賜給華夏民族的福地。她的優勢如下:1、土壤。在黃河流域中有一種特殊的土壤,在地質學上稱為「黃土」。黃土是冰川年代北方沙漠風沙堆積而成的沙塵細土。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黃土,但規模太小。
  • 《泰拉瑞亞》勘探藥劑怎麼合成 勘探藥劑合成方法介紹
    導 讀 泰拉瑞亞勘探藥劑怎麼合成?
  • 唐河石油勘探公司勘探放炮 村民被震暈精神失常
    2014年4月29日,河南省唐河縣人民法院就一審審結了一起因石油勘探放炮引發的健康權糾紛案件。事件發生在2011年11月20日。當天,該鄉某村多名村民因一石油勘探公司在該村附近進行探物放炮作業影響休息與之發生糾紛。
  • 述評:破生命密碼立科學豐碑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述評:破生命密碼立科學豐碑  1990年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歷經艱辛和競爭,終於在10年後傳出特大喜訊。參與該項目的各國科學家26日宣布,人類基因組的工作草圖已經繪製完成,這是人類科學史上又一裡程碑式的創舉。
  • 黃河注入了什麼海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11日答案
    10月11日,今天是周五,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又到了更新的一天,今天的問題是「小雞寶寶考考你,黃河注入了什麼海?」【黃河注入了什麼海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11日答案】今天問題:小雞寶寶考考你,黃河注入了什麼海?
  • 液壓勘探鑽機,百米勘探取芯鑽機,小型打井機
    本鑽機為高速鑽機適用於普查勘探,地球物理勘探,道路及建築勘探以及打爆破孔等鑽進工程。可根據底層的不同選用合金、金剛石及複合片等鑽頭進行鑽進。可鑽2-9級的沙質及巖層等。二、產品特點1、具有油壓自動進給機構,提高鑽井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 北京桔燈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採購匯美科SIEVEA 502振動篩分...
    北京桔燈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採購匯美科SIEVEA 502振動篩分儀1套       匯美科SIEVEA 502三維電磁振動篩分儀是為滿足更高要求的實驗篩分而設計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