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黃河水脈上的「紐扣」!

2020-12-04 騰訊網

開欄的話

浩翰蒼穹,世界東方,有一條呈「幾」字型的金色河流,穿峽入谷,奔湧入海。她就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

千百年來,她用甘甜乳汁滋養了華夏民族,孕育出中華文明。母親河一路走來,獨愛寧夏。在三面環沙的北部沿黃地區,哺育出谷稼殷實的「塞上江南」,流淌千年的秦渠、漢渠、唐徠渠等古渠,見證著寧夏悠久的開發歷史。

黃河走金岸,落筆驚風雨。一座座水利工程,依勢就水,縱橫南北,它們就像別在黃河水脈上的顆顆「紐扣」,水枯時繫上,開源存儲;水豐時解開,調劑分流,不讓一個孩子缺水喝、餓肚子。

得益於母親河的滋養,遍布全區、阡陌縱橫的渠系如同毛細血管一般,織就了一張巨大的水網,母親河的乳汁流淌進千溝萬壑,潤澤塞上山川。一條條水脈,蜿蜒徐行,潤澤千裡,如同連接母親河與塞上大地之間的一條條臍帶,生命相依,無法割裂。

從即日起,寧夏日報客戶端推出「大河臍帶」欄目,盤點黃河在寧夏397公裡的重大水利工程,把水和岸的故事講給你聽……

一水千年 塞上江南

黃河流經寧夏397公裡,不足總長度的十分之一,但他們之間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中華文明的起源。

《史記》中記載,大禹治水「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即序」。

有史學家考證,渠搜、西戎指的是黃河寧夏河段,位於中衛市南長灘入境段至石嘴山市麻黃溝出境這一段。

滾滾黃河水泛濫成災,大禹歷經十年之久,劈開賀蘭山與牛首山,戰勝了阻水道的洪水。當地人開挖渠道修渠,引出了包括寺口子(古稱「北海」)水道的洪水,使得淹沒的中衛、中寧灘地橫奔亂闖的洪水入渠道灌溉農田,發展農牧業。

這是史書最早的關於寧夏人充分利用黃河自然資源,變害為利,使天、地、人、水協合統一的記載。

黃河浩浩湯湯5000多公裡,數十次改道、上千次決口,給沿河而居的人們留下了數不盡的傷痛,寧夏也沒能倖免。伴隨而來的,是對黃河一以貫之的治理:

秦代,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遷北河渝中三萬家」,分配田地,居民屯墾,引黃灌溉;

漢代,銀川平原的河東、河西灌區初見雛形,50萬畝耕地使得北部邊疆「谷稼殷實,鹽產富饒,牛羊銜尾,牛羊塞道」;

唐代,乾渠南北貫通,灌溉面積超過100萬畝,造就「兵食完富,水木萬家」的「塞上江南」;

清代,寧夏引黃灌區面積接近220萬畝,康熙遠徵噶爾丹時,「親巡農野,視渠流灌溉」,以詩賦情:「湯湯南去勞疏築,唯此分渠利賴多。」

灌區發展,渠工技術日益精進,成就了「塞上江南」「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富庶和美名。舊渠改造,開挖新渠,於是,有了通向吳忠與靈武的秦渠,有了通向銀川平原的漢延渠、唐徠渠、惠農渠、大清渠……

倔強伊始,溫柔如斯

黃河出青海,一路奔騰,氣吞萬裡如虎。

甘肅至寧夏省區交接的黑山峽,被一座座礁石和絕壁逼得越來越窄,水流越來越急,暗流旋渦無數,兇悍無匹。

出了黑山峽轉道彎,豁然開朗,一馬平川。褪去萬馬奔騰的喧囂,不斷繞彎,與沙漠、蒼山、大地深深融合,舒展著蜷縮已久的軀體,顯露出母性的柔情。

在寧夏境內,黃河的溫柔,令人驚嘆!

但溫柔是有代價的。即便是偶爾發威,都會給兩岸居民帶來莫大災難。

每年漲水時節,黃河都會決口,寧夏人運用數代傳承的經驗治水、用水、管水,「激河疏浚」「築壩引水」「草土圍堰」等技術,都是古人利用寧夏平原南高北低形成適度坡降的特點,創新實踐出來的。

如果把秦漢時期至上世紀60年代受渠水潤澤的平原大地叫古灌區的話,青銅峽和沙坡頭兩大集灌溉、發電、防洪等效益為一體的水利樞紐工程猶如兩顆鑲嵌在這條絲帶上的明珠,豐時調蓄、枯時開源,引出了引黃灌區的富庶與繁華。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寧夏各族人民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氣概,掀起千軍萬馬、大幹水利的建設高潮。

川區大規模整治引黃古渠,大力興建新乾渠,開挖排水乾溝,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山區規模建設水庫,興建揚水工程,推進梯田建設,全區上下打井窖、改泉水、建工程,疏浚河渠、築堤置閘,在塞上大地樹起了一座座水做的「豐碑」,成就萬世萬民永賴之利。

目前,寧夏建成的311座中小型水庫,256處集中供水工程,6萬多處分散供水工程,解決了270萬城鄉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402公裡黃河標準化堤防創造了「寧夏模式」,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萬平方公裡,年均減少入黃泥沙0.4億噸。

引黃揚黃 澤被萬民

盛世著華章,氣勢貫長虹。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中央的關懷下,黃河上興建了青銅峽、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結束寧夏兩千多年無壩引水的歷史;

在「苦瘠甲天下」的中南部「西海固」地區,建成了固海、鹽環定、扶貧揚黃灌溉等12處大中型揚水工程,將千年黃河水引上高原,70萬飽受缺水之苦的山區貧困群眾體味到了幸福之水的甘甜,彈奏出「旱塬變綠洲,群眾得福祉,民族增團結」的交響曲。

而今,隨著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全線開工建設,西海固地區110多萬人民飲水不安全的問題即將解決。

站在兩座雄偉的水利樞紐工程上,可以看到,總乾渠將黃河水緩緩分流,為秦渠、漢渠等各乾渠分水。樞紐工程就是心臟,總乾渠就是動脈,各類大小乾渠就是毛細血管,緩緩遊走在寧夏的廣袤軀體之上,帶來營養和氧氣,衝走廢物和廢氣,浸潤著10萬畝良田,愈老彌堅,不止不休……

從50年代至70年代,引黃灌區對舊渠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改造,裁併扶農、太平、昌滂等舊渠,新開躍進渠、西乾渠、東乾渠等支幹渠。寧夏引黃灌區總面積達到828萬畝,灌區內有25條乾渠,數不清的支渠毛渠、排水溝渠,四通八達。

走進歷史深處,方能明白,黃河對寧夏的這份溫柔,造就了沃野千裡、澤被蒼生的福祉;方能明白,古人「天塹分流引作渠」,成就了千年引黃灌溉、水潤塞上的傳奇。

2017年10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國際灌排委員會第六十八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一致通過:寧夏引黃古灌區入選第四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護河護命 佑庇子孫

農業缺水,根據寧夏經濟總量和發展速度,到2025年,用水缺口可能會達到4億立方米。

工業「喊渴」,寧夏水利廳2004年的一份資料顯示:寧夏取用黃河水量67.47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用水僅為0.745億立方米,新的工業項目因為沒有取水指標而無法立項。

2003年,寧夏率先在全國出臺水權轉換制度,倒逼節水發展。

2007年,寧夏明確規定,新上工業項目沒有取水指標的,必須進行水權轉換,從農業節水中等量置換出用水指標。

總的思路,便是由工業建設項目出資,建設引黃灌區節水改造工程,減少輸水過程中的損失。

但問題猶在。因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寧夏農業用水佔全區總用水量的88%,遠高於全國63%的比例。水利用效率效益不高,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只佔全灌區的1/3。

與此同時,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汙染也隨之而來。自古以來作為農田退水主要途徑的排水溝,一度卻成為汙水排放的主渠道。2016年,全區監測的13條重點入黃排水溝水質總體為重度汙染,其中11條屬於劣Ⅴ類。

清水溝,這條明代萬曆年間修築的排水渠,上遊有食品加工企業,中遊有奶製品廠和紡織園區,兩岸布滿民居,更有居民將旱廁直接建在渠邊。

在寧夏,近90%的水資源來自黃河,59%的耕地用的是黃河水,77.7%的人吃的是黃河水。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灌區渠道就是聯結生命共同體的血脈,「護渠就是護命」這句話絲毫不為過。

2017年起,寧夏全面推行河長制,圍繞重點入黃排水溝綜合整治等12個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全區3770名河長、6510名巡查保潔人員,守護840條河流、94個湖泊、38座水庫健康安寧,構築起區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全覆蓋網絡,實現了所有河湖水系河長制全覆蓋,初步構建了「黨政責任鏈」「部門共治圈」和「公眾齊參與」的河湖治理保護格局。

啟動清河專項行動,全面禁停黃河河道採砂,開展集中專項整治,全面取締黃河幹流工業企業直排口,綜合治理入黃排水溝,完成36個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推動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黃河幹流寧夏段22年來首次連續15個月保持Ⅱ類優水質,全區劣Ⅴ類地表水全部清零,1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達到或高於國家考核標準。

前人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從無壩引水到築壩修渠,才有了今天的「塞上江南」。

修渠引水技術或許會過時,但是理念和精神能永存,應該一代一代傳下去!

千百年來我們予取予求,虧欠太多!

如今,我們略盡綿薄之力,但求問心無愧,但求給後輩兒孫留一點餘蔭……

(寧夏日報記者 陳鬱 圖片均為資料圖)

相關焦點

  • 陝北和陝南的差異性:黃河與漢江不同系,黃土高原和秦嶺不同脈
    陝北與陝南的水土對比水系對比要說陝西是福地,那肯定是離不開水的,畢竟水是萬物之源。陝北境內最大的河流是黃河,而黃河在陝北境內還有三條一級支流,分別是:無定河、延河、窟野河;陝南境內最大的河流是漢江和嘉陵江,漢江發源於漢中,嘉陵江是長江支流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江河。
  • 黃河水是如何變黃的?有沒有可能讓黃河水變得清澈?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每當提到黃河,心中總是感慨萬千、熱血沸騰,同樣是發源於世界屋脊、華夏脊梁的長江、黃河,但黃河水有長江水的長度卻沒有長江水清澈到底的命,孕育我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的母親河竟然如此渾濁不清,惹得阿貓心中感慨萬千,迫不及待想去了解一下原因,以及有沒有讓黃河水變清澈的方法
  • 黃河水原本是清澈的
    提起黃河,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比較渾濁,顏色黃黃的,其實黃河本身的水並不黃,在黃河的上遊地區水還是比較清澈的,只是在流經的途中混入了泥沙,尤其是在流經黃土高原時,大量泥沙的混入,直接導致河水變成了黃色。在早期,黃河水是清澈的,名字也不叫黃河,叫大河,黃河水變黃是由於人們長期對森林植被的破壞,使原來的草原、森林變成了荒漠
  • 紐扣電池安裝教程
    打開APP 紐扣電池安裝教程 佰佰安全網 發表於 2019-08-26 18:37:16   鈕扣型電池的式樣繁多,直徑有大有小
  • 黃河之水天上來——唐詩描繪的黃河之景
    黃河之水天上來——唐詩描繪的黃河之景被稱為「母親河」的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歷來就有許多文人騷客面對黃河有感而發,那麼,都有哪些描寫黃河之景的唐詩呢?一起來看看吧。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裡於咫尺,使咫尺有萬裡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徵怨》筆法巧妙,境界闊大《徵怨》是唐代詩人柳中庸創作的一首邊塞詩。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裡黃河繞黑山。
  • 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河南省黃河實驗室……關於黃河,未來我省還有...
    關於黃河,一直都有許多人牽掛。9月16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層科技論壇在鄭州召開。研究實施桃花峪水庫工程、謀劃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推進黃河文化和大運河文化融合發展……論壇上,專家學者紛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一文讀懂二十八脈,再也不用擔心把不準脈了!
    但浮脈又分有力無力,併兼緊、緩、遲、數、虛、芤、洪、濡、澀、短、弦、滑,因此上有虛實之別。又「水飲應沉而言浮者,上焦陽不能運,隨著停留」句,是風邪閉鬱肺氣、不能宣發、水飲停留上焦,治當宣發上焦之氣,肺氣一轉而水飲消散。沉脈沉為裡,為陰。《金匱》云:「脈得諸沉,當責有水。」沉而遲為痼冷,按之愈微;沉而數為鬱熱,按之不衰。沉而虛為陽氣不足,沉而實為陰邪在裡。
  • 黃河水應該怎麼用
    節水型社會建設不是簡單地用行政的辦法去節水,其本質特徵是建立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建立起自律式發展的節水模式
  • 為什麼耕地用黃河水長期灌溉會形成鹽鹼地?罪魁禍首竟然是「只進不...
    耕地鹽鹼化單純歸咎於黃河水是不合理的,鹽鹼化要看水鹽運動是否平衡,可惜的是黃河流域有許多地方水利用不合理,造成有利於鹽分的積累,水鹽失衡造成鹽鹼化。
  •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
    比如說東部線路每年從長江之中抽調走的水也只不過30多億立方米。這對於長江來說本身就只是九牛一毛。事實上通過人工工程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非常好的利用黃河水,但是長江恐怕一時半會兒還做不到。但是長江黃河在這一點上似乎就沒有什麼困擾。
  • 紐扣尺寸測量指南
    這些不同的紐扣尺寸單位,有時候很容易讓人困惑!不過,如果你是一位服裝設計師或是紐扣輔料的批發買賣者,這些紐扣的尺寸單位,就必須要相當熟悉。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特別撰寫了一篇,專門介紹紐扣尺寸、尺寸單位、尺寸測量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你會了解到紐扣尺寸的不同單位,並知道如何找到正確的紐扣尺寸。
  • 紐扣電池的正負極在哪_紐扣電池的正負極怎麼區分
    打開APP 紐扣電池的正負極在哪_紐扣電池的正負極怎麼區分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1 10:44:37   紐扣電池的正負極怎麼區分   一般來說紐扣電池都會有較為平整光滑的一面以及有凸起的另一面。
  • 未見黃河水 先聞鳥鳴聲
    □河南日報記者 陳慧「河灘上原來是人的吵吵聲、抽砂的轟轟聲,現在也熱鬧得很,但主角變了。」2020年12月29日,來到孟津縣會盟鎮黃河灘,還未看到黃河水,便聽見鳥鳴聲此起彼伏,馬朝紅停下腳步說,「你聽,像小孩叫的,那是赤麻鴨。」
  • 紐扣電池什麼品牌比較好_紐扣電池買什麼牌子好
    打開APP 紐扣電池什麼品牌比較好_紐扣電池買什麼牌子好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1 09:54:16 其品牌也是紐扣電池行業第一品牌。   3、精工SEIKO   作為世界上著名的石英手錶廠商,同時也生產電腦印表機。做電子元器件,在石英振子這一方面,SII也是做的非常之出色的,能夠與日本精工晶振全球同等級競爭的,只有日本大真空KDS。其下MS電池與ML較小型號紐扣電池,在行業內獲得非常高的認可度,甚至超過松下。
  • 水母百科|銀幣水母(藍色紐扣)介紹及如何飼養?
    又因其通體青藍特別美麗又被稱作藍色紐扣、藍色鍵蟲。銀幣水母(藍色紐扣)周圍環繞藍色、紫色或黃色類似水母的觸手,每條觸手上生出了許多它們分工明確,主營養體位於浮囊體腹面正中央,呈圓錐形,開口;其周圍有許多小營養體,中空,開口,尖端膨大,具許多分散的刺細胞群;生殖體顆粒狀,著生於小營養體基部;指狀體成數圈列生於浮囊體邊緣,每條指狀體上有3條縱列分散的短枝,短枝末端膨大,著生許多刺細胞。
  • 我國正打通南水北調東線 長江水過黃河「咽喉」
    中廣網北京12月28日消息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穿黃河工程28日正式開工建設,南水北調東線長江水過黃河的咽喉將在未來36個月內被打通。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張基堯28日在穿黃河工程開工儀式上說,工程建成後,將打通東線穿黃河隧洞,連接東平湖和魯北輸水幹線,實現調引長江水至魯北地區的目標,同時具備向河北省和天津市應急供水的條件。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為了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問題而實施的一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特大型工程。
  • 古代皇帝的御用紐扣,極盡奢華
    而每件衣服上都會有一種實用而別致的裝飾——紐扣。小小的紐扣既是為穿著之便,同時又很好的點綴了衣襟 ,華美而低調。紐扣的材質大多為琉璃、珊瑚、蜜蠟、水晶、碧璽、翡翠、白玉、珍珠、金、銀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來自故宮博物館裡玲瓏可愛的「小寶貝兒」們吧。
  • 黃委主任李國英:治理黃河泥沙重在「調水調沙」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李國英談黃河調水調沙,指出治理黃河時著重調整黃河水沙關係,使其更加符合黃河泥沙的自然規律,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調」  中新社記者 史寶銀  「我們不怕水少,也不怕沙多,就怕水沙關係不平衡,不平衡的水沙關係使得黃河下遊河道形態持續惡化,給黃河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 探秘東營最大自來水廠 多數家庭喝「黃河水」
    東營多數家庭喝的是「黃河水」據了解,目前,勝利油田供水公司7座水廠擔負著東營市多數家庭和工農業生產、勝利油田單位及社區、濱州部分地區共100萬以上人口的用水任務,黃河水是唯一的水源。因此,東營多數家庭的自來水都來自黃河。不過,從黃河水到家庭飲用水,至少要經過20至30多道工序,單是黃河水進入水廠便要經過3-4級提升。通俗來說,黃河水經一級泵站提升至引水渠道,再經二級泵站提升至沉砂池沉澱泥沙,最後經三級提升至水庫蓄水,再經四級提升至水廠。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團委開展「傳承水文化 弘揚水精神」主題線上...
    中國高校之窗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三屆「中國水周」,為了使學子們進一步了解學習「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宣傳主題和我國水文化,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團委特邀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教研室主任趙俊亞博士做題為「傳承水文化 弘揚水精神」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