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地熱周訊:紐西蘭已成功從地熱流體中提取鋰

2020-09-14 閩地熱能

由於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的技術進步,全球對鋰鹽(鋰離子電池的原材料)的需求已顯著增加。傳統鋰資源正在迅速耗盡,從地熱發電廠中使用的流體——地熱鹽水中提取鋰資源已逐漸成為一種新趨勢。目前多個國家已經開始進行了相關的資金投入及項目研究。

2017年12月發表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種新改良的吸附劑從美國地熱發電廠的地熱鹽水中提取鋰的環保方式,Parans Paranthaman和他的同事們在實驗室環境下從地熱鹽水中捕獲大約91%的初始鋰。這項新技術可以將地熱鹽水抽回地下之前從地熱鹽水中捕獲鋰離子。這樣就可以收集金屬,而不會受到典型提取方法對環境的嚴重影響,通常不會產生大量的酸或鹽廢物,是目前提取鋰資源最「綠色」的手段。從地熱發電廠中使用的流體——地熱鹽水中提取鋰資源已逐漸成為一種新趨勢。目前多個國家已經開始進行了相關的資金投入及項目研究。

文章:「Recovery of Lithium from Geothermal Brine with Lithium-Aluminum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hloride Sorbents」 (Publishe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Oct. 2017)

(來源:C&en)

01紐西蘭已成功從地熱流體中提取鋰

總部位於紐西蘭的Geo40在其位於紐西蘭陶波附近的Ohaaki地熱發電廠的二氧化矽提取示範工廠中,已成功從地熱鹽水中提取了電池級鋰。

之前該公司通過位於陶波附近的Contact Energy在Ohaaki地熱發電廠啟動了商業示範工廠,以提取二氧化矽。現在的測試表明,去除二氧化矽後,可以提取地熱鹽水中的鋰。現在該公司將專注於鋰提取的商業化,並在將來提取地熱鹽水中其他有價值的礦物,例如銫。

(來源:Stuff.co.nz)

02美國一地熱發電廠開發了鋰提取技術平臺

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EnergySource Minerals宣布已開發出一種技術平臺,用於從加利福尼亞州Salton Sea地熱鹽水中提取電池專用鋰。EnergySource Minerals在薩爾頓海地熱資源區開展業務已有50多年的歷史了,那裡的地熱鹽水富含儲能和電動汽車所需的重要礦物質。迄今為止,鋰和其他礦物質尚未從薩爾頓海中提取出來用於商業用途。作為ATLiS項目的一部分,EnergySource Minerals將部署其專有技術平臺,集成鋰吸附解吸(ILiAD)。EnergySource Minerals將利用地熱鹽水生產電池規格的鋰產品,初步試驗證實,提取過程中雜質去除率> 99.9%,鋰回收率超過90%。EnergySource Minerals執行長兼總裁Eric Spomer表示:「 EnergySource Minerals已成功完成了從地熱鹽水中提取和生產鋰的可行性研究,現在正朝著ATLiS項目的商業鋰提取計劃邁進。」

ATLiS項目預計在2023年初全面投入運營後,預計每年將為當地社區帶來超過2500萬美元的直接經濟收益,包括員工工資,特許權使用費,公用事業和稅收。除了大部分材料,供應和服務都在當地採購外,年度維護計劃還將每年注入6000萬美元。

根據美國運輸部的數據,到2040年,預計50%以上的汽車將是電動的,這需要鋰行業以數量級的增長來支持新能源汽車,地熱鹽水鋰提取技術將使薩爾頓海成為全球鋰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U.S. Patent & Trademark office)

03法國地熱項目現場已確認存在大量鋰資源

斯特拉斯堡電力公司(Electricitéde Strasbourg)和FonrocheGéothermie證實,對潛在地熱項目的研究已經證實了鋰的巨大開採潛力。研究人員對從井眼中提取的地熱水的分析證實,鋰的質量和數量非常可觀,可以考慮每年生產約1,500噸鋰,佔法國未來幾年預計年供應量的10%。基於在阿爾薩斯計劃的三座工廠,從2023年開始,Fonroche地熱能滿足法國全部工業鋰需求的30%至40%。

(來源:Capital.fr)

04土耳其正在投資進行早期研發

土耳其的Zorlu Enerji能源公司於2018年3月宣布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建設25GW電池製造廠,為此土耳其Zorlu Enerji公司加大資金投入,對從地熱流體中提取鋰進行初步研究和開發。

(來源:DecentralizedEditor)

05英國開始進行鑽探以研究可行性

礦物提取公司Cornishl Lithium宣布已經開始在康沃爾Gwennap地區鑽兩個研究孔,以探究天然存在的地下地熱鹽水中所含的鋰,這些鑽孔的精確位置是由位於Penryn的Cornish Lithium的地球科學家團隊經過三年的廣泛研究和地下數字模型確定的。

該項目將指導Cornishl Lithium的未來勘探計劃,其目的是評估從康沃爾地熱水中提取鋰的可能性和商業可行性,在該地區創建一種新的高科技,環境友好型的採礦業。

(來源:Company release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明從地熱水中提鋰新工藝 一旦成功可使德國電池製造商「自...
    有鑑於此,當前世界對鋰金屬的需求正呈爆炸式增長。但陸地的鋰礦資源畢竟有限,科學家們只能不斷研發新技術,從其他地方提取鋰資源。Grimmer博士說:「據我們所知,每公升地熱水中鋰含量高達200毫克。如果我們持續利用這種潛力,我們可以滿足德國相當一部分的需求。」「鋰被提取出來後,熱水返回到地下,該過程不會釋放有害物質,也不會破壞地熱發電和熱能,並可在幾個小時內從地熱工廠的熱水循環系統中連續提取鋰。」他補充說。
  • 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報告
    皮耶羅·吉諾裡·孔蒂(Piero Ginori Conti)王子於1904年7月4日在義大利拉德瑞羅地熱田測試了第一臺地熱發電機。它成功點亮了四個燈泡。後來在1911年,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地熱電站(Larderello Geothermal Power Station)在那裡建立。
  • 破譯地熱密碼的現代化電站
    西南院設計團隊成功破譯地熱「密碼」,打造出一座先進、環保,適用於高海拔、高寒、高地震烈度地區的精品工程。讓地熱發電「熱」起來地熱資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儲量大、分布廣、穩定性好、可循環利用,與風能、太陽能等相比,不受季節、氣候、晝夜變化等外界因素幹擾,是一種現實且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
  • 國際丨全球地熱能開發現狀與趨勢分析
    但由於其獨特的優勢,業內對地熱能發展潛力抱有很大期待。歷經多年研究,地熱能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同時,乾熱巖、增強型地熱系統、超臨界流體等非常規地熱技術走入大眾視野,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3月19日,美國大型研究機構R&M發布了《2018年地熱能分析》報告。
  • 科普丨利用地熱發電的特點
    目前,利用地熱的方法有發電,供熱及其它綜合利用。地熱發電和傳統的火力發電一樣,就是利用熱能通過機械能的中間轉換產生電能。所不同的是,它不用燃料,更不必造大鍋爐,所需熱能直接來自地熱。因此,它既可以解決能源短缺,又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廉,運行穩定,減少汙染等優點,所以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視。現在利用地熱發電有兩種方法:一是「降壓擴容」法,二是「中間介質」法。
  • 什麼是地熱資源?
    在地質因素的控制下,這些熱能會以熱蒸汽、熱水、乾熱巖等形式向地殼的某一範圍聚集,如果達到可開發利用的條件,便成了具有開發意義的地熱資源。地熱資源按溫度可分為高溫、中溫和低溫三類。溫度大於150℃的地熱以蒸汽形式存在,叫高溫地熱;90℃~150℃的地熱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等形式存在,叫中溫地熱;溫度大於25℃小於90℃的地熱以溫水(25℃~40℃)、溫熱水(40℃~60℃)、熱水(60℃~90℃)等形式存在,叫低溫地熱。
  • 全面了解地熱能
    地熱資源是指能夠經濟的被人類所利用的地球內部的地熱能、地熱流體及其有用組分。我國地熱資源可分為淺層地熱能資源、水熱型地熱資源和乾熱巖資源三種類型。目前可利用的地熱資源主要包括:通過熱泵技術開採利用的淺層地熱能、天然出露的溫泉、通過人工鑽井直接開採利用的地熱流體以及乾熱巖體中的地熱資源。
  • 內蒙古發現特大型地熱田,能建設大型發電廠嗎?地熱如何形成的?
    ,這些被加熱的巖石、流體所產生的熱能,正是地熱能,聽起來邏輯有點複雜,用一句話表達就是地核-地幔-地殼熱量一步步傳達。雖然地熱能屬於較為環保的能源,且屬於可再生能源,但我國對地熱能源的利用還處在初級層面,不是我國地熱能少,而是我國已經發現的地熱能,溫度普遍屬於中低溫,且熱田面積比較小。
  • 地熱發電開啟清潔能源利用新篇章
    1月12日上午,在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站,白色的蒸汽飄向蔚藍的天空,發電設備正在將地熱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目前,地美特瑞麗地熱10兆瓦發電站的淨髮電量已達到1.2兆瓦,該電站仍在擴建之中。
  • 科學網—地熱「先行者」的探索
    地熱業務已輻射河北、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天津等13個省區市,供暖能力達5000萬平方米,年可替代標煤14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70萬噸。在河北省,已擴展到容城、博野、辛集、東光、故城等15個市(縣)區,河北省地熱供暖能力近2000萬平方米。其中,雄安新區的雄縣、容城兩縣建成供暖能力近700萬平方米,基本實現了雄縣、容城城區地熱集中供熱全覆蓋。
  • 關注|如何開採超深層地熱能,還不引發地震?
    鑽探案例在義大利中部的Larderello-Travale地熱田,Venelle-2鑽探的井只是眾多鑽井中的一個。2015年,一個由多家歐洲能源公司和研究機構組成的財團啟動了Descramble項目,意在看看能否從地熱田提取更多的能源。他們的計劃是鑽探至地表下深層的超臨界流體儲層。
  • 大C遊世界 紐西蘭地熱公園泥漿和噴泉
    紐西蘭北島的羅託魯阿地區是最重要的地熱活動區之一。這裡有溫泉、間歇泉、嘶嘶作響的蒸汽噴口和猛烈地冒著氣泡的泥塘。由於這裡瀰漫強烈的氣味,因此得了一個」硫磺城」的諢名。從進入羅託魯瓦的那一刻起,您就會產生某種奇特的感覺。公園、人行道和大街上裡飄著神秘的霧氣,偶爾會聞到硫磺味――這正是這裡的特色之所在。
  • 專家:中國地熱發電技術並不落後
    專家:中國地熱發電技術並不落後   國際地熱協會理事鄭克棪教授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2020年地熱能開發利用市場現狀分析 全球地熱能開發利用速度加快
    國際主要市場地熱能開發利用速度加快 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可分為發電和非發電兩個方面。、菲律賓、土耳其、紐西蘭,2019年底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分別為2555MW、2131MW、1928MW、1515MW、965MW,位於TOP5的國家的地熱發電累計總裝機容量約佔全球的65.28%。
  • 地熱發電的原理技術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溫地熱流體應首先應用於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帶動發電機發電。所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象火力發電那樣要備有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地熱發電的過程,就是把地下熱能首先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
  • 地熱能利用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溫地熱流體應首先應用於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帶動發電機發電。所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象火力發電那樣要裝備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地熱發電的過程,就是把地下熱能首先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要利用地下熱能,首先需要有「載熱體」把地下的熱能帶到地面上來。
  • 2018中國地熱國際論壇透露:「十三五」將新增地熱能供暖面積11億平米
    11月27日,2018·中國地熱國際論壇暨地熱資源利用國際工程科技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辦。論壇上透露,我國地熱能整體開發利用規模穩居世界前列,地熱能供暖面積保持世界首位。預計「十三五」時期,我國將新增地熱能供暖(製冷)面積11億平方米,相當於220個雄縣的地熱供暖面積。
  • 日本地熱電站怎麼了
    但此說並非完全準確,雖然老天爺在資源稟賦上對日本顯然吝嗇了一點,但在地熱上卻「網開一面」,讓日本擁有了極為豐富的地熱資源。地熱所產生的溫泉當然可以泡湯沐浴,但這僅是其用途之一,而且還並非主要用途。無疑,在能源極為匱乏的日本,大力發展地熱發電本該是首選,這非常符合日本國情。可令人詫異的是,多年來日本地熱發電的發展步伐極為緩慢,好像它的化石能源根本用不完似的。這一現象實在太反常。
  • 蘭州市城區深層地熱水來源及用處
    結果顯示:蘭州地熱田鑽孔揭露出水溫度為35.5~74℃,總溶解性固體含量(TDS)為3.89~22.04 g/L,陰、陽離子分別以Cl-和Na+、Ca2+為主,高礦化水質及特殊組分源於地熱流體比較充分的溶濾作用。
  • 熱水型地熱發電是什麼?
    熱水型地熱發電是地熱發電的主要方式。目前熱水型地熱電站有兩種循環系統:  a、閃蒸系統。當高壓熱水從熱水井中抽至地面,於壓力降低部分熱水會沸騰並「閃蒸」成蒸汽,蒸汽送至汽輪機做功;而分離後的熱水可繼續利用後排出,當然最好是再回注人地層。  b、雙循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