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觀察到量子隧穿現象,它能讓粒子穿過最堅硬的屏障

2020-12-05 老胡說科學

在克萊因隧穿過程中,帶負電荷的電子(顏色鮮豔的球體)可以完美地穿過勢壘。想像你正在行走,遇到了一個障礙物,比如一座小山或一堵牆。要爬到對岸,唯一的辦法就是爬上去,爬過去。但是如果你擁有和量子粒子一樣的超能力呢?

量子力學的奇怪定律有時允許粒子突破障礙,就像它們不存在一樣。但是,隨著障礙越來越堅固,穿越這些屏障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就使得能夠穿透屏障的粒子越來越少。然而,量子隧穿的一個特殊例子——克萊因隧穿——改變了「遊戲規則」。它有效地使屏障透明,打開了允許粒子通過的門戶,即使非常厚的牆壁也不能擋住它們的道路。

近100年前,瑞典物理學家奧斯卡·克萊因首次預言了這一現象。然而直到最近,科學家們才發現了非常有限的跡象。在6月19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一個跨學科的研究小組提出了克萊因隧道效應的直接證據。

這項研究並不是第一個直接觀察到這種效應的研究。「克萊因隧穿在石墨烯中得到了很好的證明,」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大衛·戈德哈伯-戈登說。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材料科學家、工程師、這項新研究的資深作者竹內一郎說,在這一發現之前,人們並沒有真正考慮尋找克萊因隧道現象的實驗證據,而是「把它束之高閣」。然而,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物理學家鮑裡斯納德戈尼表示:「目前的研究結果比石墨烯研究更直接。」

這一發現可能更令人震驚,因為研究人員並沒有打算觀察這一現象的實際情況。「這個項目源於我們對拓撲絕緣體的研究,」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約翰皮埃爾·帕格裡昂說。拓撲絕緣體是一種奇怪的材料,內部絕緣,但表面導電。

在過去的幾年裡,他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一種叫做六硼化釤的材料,並努力證明它是一種拓撲絕緣體。他們正在尋找六硼化釤表現出量子行為的跡象,這是證明材料確實是拓撲絕緣體的一個重要方面。

研究人員將六硼化釤薄膜覆蓋在另一種化合物上,這種化合物在低溫下會變成超導體——一種可以無電阻導電的材料。當它們把所有的東西冷卻到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以上幾度時,第二種材料變成了超導體,由於它們的緊密接觸,六硼化釤的金屬表面也變成了超導體。然後,科學家們將一個微小的金屬尖端接觸六硼化釤的表面,研究電子是如何進入第二種材料的。

在金屬和超導體之間的每一個邊界,都會發生一種特殊類型的反射,稱為安德烈夫反射,這是由於超導體中的電子只成對存在。就像兩個人在三條腿的比賽中一樣,當一個電子從金屬跳躍到超導體時,它必須帶上一個「夥伴」。然而,由於在系統中電荷必須是平衡的,一個帶正電荷的「空穴」(本質上,本來應該有電子的地方沒有電子)必須從超導體跳回到金屬上。

研究人員通過測量系統的電導來解釋電子和「空穴」的運動。如果每個試圖躍入超導體的電子都成功了,那麼電導就會加倍。然而,這通常不會發生,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一些電子沒有足夠的能量躍遷。能量較低的電子從金屬和超導體之間的邊界反射回來,使系統的電導超過100%,但還不到原來的兩倍。

令研究人員震驚的是,在六硼化釤實驗中,電導率完美地增加了一倍。研究小組找到了馬裡蘭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維克多·加利茨基,得到了一些奇怪的結果,這些結果在反覆試驗中得到了證實。他認為克萊因隧穿使所有電子都能鑽過兩種材料之間的物理界面。另一個與電子自旋有關的守恆定律阻止了那些沒有能量躍過勢壘的電子簡單地回到它們原來的位置,所以它們「必須通過隧道」,他說,這導致了完美的電導加倍。

納德戈尼說:「這些令人興奮的結果通過實驗證明,在拓撲絕緣體六硼化釤中的正常點接觸和近似誘導超導體之間存在完美的安德烈夫反射。」他補充說:「這項研究將這些意想不到的、優雅的結果與正常(電子)散射的缺乏聯繫起來。正常散射是克萊因隧穿現象的關鍵表現之一。」

既然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這種量子怪癖,他們希望利用他們的發現改進傳統的計算機組件,甚至為未來的量子設備創造材料。他說,利用電子的隧穿能力可以幫助設計「完美的電晶體」,甚至可以解決量子計算機中的結問題。

相關焦點

  • 量子隧穿現象被發現,最堅硬的屏障也無法抵擋,物理學家感到頭疼
    可是如果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科學家們通過最近觀察到的量子隧穿現象,倒是可以在未來讓科幻照進現實。其實量子隧穿現象對於物理學家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的名詞了,早在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就有一位物理學家在研究分子光譜的時候,發現了偶對稱的量子與奇對稱的量子之間,一旦發生量子疊加現象,那麼就會引起非常強大的非定常波包,這個現象當時被稱作雙阱位勢,簡單來說,就是量子疊加後所產生的的能量可以穿越中間的障礙,並且還可以反反覆覆的上演這個現象
  • 重磅發現:完美的量子門,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
    馬裡蘭大學科學家獲得了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量子特性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6月20日出版的《自然》(Nature)上,並上了本期封面,可能會讓工程師們為未來的量子計算機、量子傳感器和其他設備設計出更多統一的組件。
  • 發現完美的量子門,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
    馬裡蘭大學科學家獲得了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量子特性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6月20日出版的《自然》(Nature)封面上,可能會讓工程師們為未來的量子計算機、量子傳感器和其他設備設計出更多統一的組件。新實驗是對克萊因隧穿現象的觀察,這是一種更為普通的量子現象特例。在量子世界中,隧穿能使像電子這樣的粒子穿過屏障,即使它們沒有足夠的能量穿過屏障。
  • 物理學家證明,量子隧穿並不是一種瞬間發生的現象
    雖然量子隧穿效應不會帶你穿過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的磚牆、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但它始終是個令人迷惑、似乎與直覺相悖的現象。不過,多倫多的一些實驗物理學家近日首次測出了銣原子在穿越屏障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研究結論發表在了7月22日的《自然》期刊上。  研究顯示,與近期一些新聞報導相反,量子隧穿並不是一種在瞬間發生的現象。
  • 量子計算新進展!克萊恩隧穿被證實,粒子100%能穿牆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 | 年年導語: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了克萊恩隧穿(Klein tunneling)的直接證據,它能使粒子輕鬆穿過最堅硬的屏障。
  • 物理學家證明,量子隧穿並不是一種瞬間發生的現象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所謂「量子隧穿」(quantum tunneling)是指,一個粒子可以通過一條「隧道」、穿過某個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雖然量子隧穿效應不會帶你穿過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的磚牆、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但它始終是個令人迷惑、似乎與直覺相悖的現象。
  • 量子世界中的「穿牆術」有多快?隧穿過程需要大約幾百個阿託秒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穿過一面堅硬的牆,等待你的只有一個結果:碰壁。這符合我們的預期,畢竟所謂的穿牆術從來都只發生在小說中。但當我們進入到越來越小的世界中時,事情將會變得非常不一樣!這是因為在微觀世界中,經典的物理定律將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物理學中的量子力學。
  • 「量子穿隧效應」需要多長時間?瞬間就能完成
    幾十年以來,物理學家一直想知道「量子穿隧效應」需要多長時間,現在經過3年的調查分析,一支由理論物理學家組建的國際團隊找到了答案。依據一項最新研究,他們測量了來自氫原子的穿隧電子,發現它們穿隧時間很短暫,幾乎是瞬間內完成。粒子能夠穿過固體不是因為它們非常小(雖然它們的確很小),而是因為物理規則在量子等級上存在差異。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剛被發現之後,物理學家很快就發現了該理論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 ——「量子隧穿」,它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微小粒子與更大的物體有多麼深刻的區別。當你將小球砸向牆,它會彈回來;將小球滾下山谷,它在最終會停在山谷最底部。
  • 粒子通過量子力學的「隧道」穿過勢壘時,能夠比光速更快
    量子力學的奇異規則允許一個粒子偶爾通過一個看似不可逾越的能量屏障。 最近的實驗表明,當粒子通過量子力學的「隧道」穿過勢壘時,它們的速度應該能夠比光速更快。 就在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剛被發現之時,物理學家就發現了該理論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量子隧穿(quantum tunneling)。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剛被發現之後,物理學家很快就發現了該理論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 ——「量子隧穿」,它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微小粒子與更大的物體有多麼深刻的區別。當你將小球砸向牆,它會彈回來;將小球滾下山谷,它在最終會停在山谷最底部。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如何破壞光速
    物理學家發現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後不久,就發現了"量子隧穿"成為了該理論所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量子隧穿"顯示了電子等粒子與更大物體的差別很大。把球扔到牆上,球向後反彈;讓它滾到山谷的底部, 它留在那裡。但粒子偶爾會穿過牆壁。正如兩位物理學家在1928年《自然》雜誌上寫到的,它有可能「滑過山峰並從山谷中逃脫」,這是最早的量子隧穿描述之一。
  • 科學家最新證明:量子隧穿並不是一種瞬間發生的現象
    雖然量子隧穿效應不會帶你穿過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的磚牆、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但它始終是個令人迷惑、似乎與直覺相悖的現象。不過,多倫多的一些實驗物理學家近日首次測出了銣原子在穿越屏障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研究結論發表在了 7 月 22 日的《自然》期刊上。研究顯示,與近期一些新聞報導相反,量子隧穿並不是一種在瞬間發生的現象。「這是一次很美麗的實驗。」
  • 「量子隧穿」實驗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量子隧穿」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粒子與更大的物體之間的深刻區別。往牆上扔一個球,它會彈回來,讓它滾到山谷的底部,它就呆在那裡。但是粒子偶爾會穿過牆壁。正如兩位物理學家在1928年的《自然》雜誌上所寫的那樣,它有可能「滑過大山,逃離山谷」,這是對量子隧穿的最早描述之一。
  • 能量勢壘越厚,量子隧穿時越快,甚至能超越光速
    早在開始完善基礎量子理論的時候,物理學家就意識到:量子力學,你不對勁。 比如說,"量子隧穿"就顯示出電子等粒子與宏觀物體有多麼深刻的區別。
  • 科學家觀察到 克萊因隧穿效應
    《自然》雜誌6月20日封面文章  封面故事  在本期《自然》中,竹內一郎及同事報導了電子完美穿過普通金屬與拓撲超導體間接觸勢壘的證據,觀察到了克萊因隧穿效應。克萊因隧穿效應是一種相對論效應,它指的是粒子可以穿過兩種材料之間的勢壘——如同勢壘根本不存在。
  • 實驗表明:量子隧穿效應真的能打破光速
    量子力學的奇特規則允許粒子偶爾穿過看似不可穿透的屏障,這稱為量子隧穿效應。在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發現後,物理學家就發現了允許這樣奇怪的現象存在。「量子隧穿」表明諸如電子之類的粒子與宏觀的物體完全不同。向牆扔一個球,球會向後反彈;要使球越過一屏障,需要球從此屏障頂上越過。但是,粒子有時會直接穿過屏障。
  • 物理學家:神秘的量子隧穿並不是瞬時的
    儘管它不能使你越過磚牆進入9¾站臺以趕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但量子隧道(即穿過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的粒子「隧道」)仍然是一個令人困惑、違反直覺的現象。現在,多倫多的實驗物理學家使用銣原子研究這種效應,並首次測量了銣原子在通過屏障過程中花費的時間。
  • 物理學家:神秘的量子隧穿並不是瞬時的
    儘管它不能使你越過磚牆進入9站臺以趕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但量子隧道(即穿過無法逾越的障礙的粒子「隧道」)仍然是一個令人困惑、違反直覺的現象。現在,多倫多的實驗物理學家使用銣原子研究這種效應,並首次測量了銣原子在通過屏障過程中花費的時間。這個發表在7月22日《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量子隧穿並不是瞬時的。
  • 一瞬間量子穿越不可逾越的屏障,量子穿隧效應新發現,快來看一看
    量子力學在現代科學的技術中,屬於比重很高的一門科學技術,因為量子力學有很多能夠擴張我們科學技術的研究。對於科學家在量子力學方面的研究,其實有很多基礎的層面,還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所以量子力學的未來潛力巨大。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量子能夠很輕鬆的穿越人類認為,不可能逾越的障礙物,這點讓科學家十分的困惑,同時逾越障礙的時間,也一直沒有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