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發現:完美的量子門,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

2020-10-18 博科園

馬裡蘭大學科學家獲得了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量子特性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6月20日出版的《自然》(Nature)上,並上了本期封面,可能會讓工程師們為未來的量子計算機、量子傳感器和其他設備設計出更多統一的組件。新實驗是對克萊因隧穿現象的觀察,這是一種更為普通的量子現象特例。在量子世界中,隧穿能使像電子這樣的粒子穿過屏障,即使它們沒有足夠的能量穿過屏障。

更高的屏障通常會使這個過程更加困難,讓更少的粒子通過。當勢壘變得完全透明時,克萊因隧穿就發生了,打開了一個粒子可以穿越的通道,而無論勢壘的高度如何。來自UMD納米物理與先進材料中心(CNAM)、聯合量子研究所(JQI)和凝聚態理論中心(CMTC)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以及UMD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和物理系的人員,對這種效應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引人注目的測量。密西根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MSE)教授、這項新研究的資深作者竹內一郎(Ichiro Takeuchi)說:

克萊因隧道效應最初是相對論效應,大約一百年前就被首次預測,不過,直到最近,才可以觀察到它。克萊因隧穿證據幾乎是不可能收集到的,因為它是第一次被預測到——高能量子粒子以接近光速運動的世界。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家們發現,一些控制快速移動的量子粒子定律,也適用於一些不尋常物質表面附近相對緩慢的粒子。研究人員在這項新研究中使用的一種材料就是六硼化釤(SmB6),這種物質在低溫下會成為拓撲絕緣體

在像木頭、橡膠或空氣這樣的普通絕緣體中,電子被捕獲,即使施加電壓也無法移動。因此,與金屬絲中自由漫遊的電子不同,絕緣體中的電子不能傳導電流。拓撲絕緣體,如六硼化釤(SmB6),表現得像混合材料。在足夠低的溫度下,六硼化釤(SmB6)的內部是絕緣體,但表面是金屬的,允許電子自由移動。此外,電子運動的方向被鎖定在一個稱為自旋的內在量子特性上,這個特性可以向上或向下定向。例如,向右移動的電子總是自旋向上,向左移動的電子自旋向下。

然而,六硼化釤(SmB6)的金屬表面不足以發現克萊因隧道。事實證明,Takeuchi和同事需要將六硼化釤(SmB6)表面轉變成一種超導材料:一種可以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傳導電流的材料。為了將六硼化釤(SmB6)轉化為超導體,科學家們在六硼化釔(YB6)層上覆蓋了一層六硼化釤薄膜。當整個組裝體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幾度時,六硼化釔變成了超導體,由於它的接近性,六硼化釤的金屬表面也變成了超導體。UMD物理學教授、CNAM的主任、該研究論文的合著者約翰皮埃爾·帕格裡昂(Johnpierre Paglione)表示:

六硼化釤與其交換了六硼化釔的親戚擁有相同晶體結構,這是「一個意外」。然而,多學科的團隊是這次成功的關鍵之一。擁有拓撲物理、薄膜合成、光譜學和理論理解方面的專家讓我們走到了這一步。實驗證明,這種組合是觀察克萊因隧穿的正確組合。通過讓一個微小的金屬尖端接觸六硼化釤頂部,研究小組測量了電子從尖端進入超導體的傳輸。觀察到一種完美的雙電導:一種測量電流如何通過一種物質隨著其電壓變化而變化的方法。Takeuch表示當我們第一次看到這個數字翻倍時,我並不相信。

畢竟,這是一個不尋常的觀察,所以讓博士後李承亨和研究科學家張曉航回去再做一次實驗。當Takeuchi和實驗同事們確信測量結果是準確的時候,他們一開始並不了解雙電導的來源,於是他們開始尋找一個解釋。UMD的Victor Galitski, JQI研究員,物理學教授和CMTC成員,認為克萊因隧道可能參與其中。起初,這只是一種直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人員越來越相信克萊因假設可能是觀測結果的根本原因。MSE副研究員、JQI的研究科學家瓦倫丁·斯坦內夫(Valentin Stanev)利用加利茨基的直覺

對克萊恩隧穿現象如何在六硼化釤系統中出現提出了一個詳細理論,最終做出了與實驗數據吻合良好的預測。該理論認為,克萊因隧穿在這個系統中表現為安德烈夫反射的一種完美形式,這種效應存在於金屬和超導體之間的每一個邊界。當金屬中的電子躍遷到超導體上時,就會發生安德烈夫反射。在超導體內部,電子被迫成對存在,所以當一個電子跳上超導體時,它會帶上一個夥伴。為了平衡躍遷前後的電荷,帶有相反電荷的粒子(科學家稱之為空穴)必須反射回金屬中。

這就是安德烈夫反射的特徵:一個電子進去,一個出來。由於一個方向上運動的相反電荷粒子所攜帶的電流與一個方向相反電子所攜帶的電流相同,因此整個過程會使總電導翻倍——這是克萊因隧穿金屬與拓撲超導體結合處的特徵。在傳統金屬和超導體之間的連接中,總是有一些電子沒有躍遷。它們分散在邊界之外,減少了安德烈夫反射的數量,並防止電導精確地加倍。但是,由於六硼化釤表面電子的運動方向與它們的自旋有關,靠近邊界的電子無法反彈回來,這意味著它們總是會直接進入超導體。

在石墨烯中也發現了克萊恩隧穿現象,但在這裡,因為它是超導體,我想說效果更壯觀。會得到精確的倍增和完全的散射抵消,石墨烯實驗中沒有類似的情況。超導體和其他材料之間的連接,是一些量子計算機結構以及精密傳感設備的組成部分。這些組件的缺點一直是每個結都略有不同,需要無休止的調優和校準才能達到最佳性能。但隨著克萊恩隧道效應在六硼化釤中的隧穿作用,研究人員終於找到了解決這種不規則現象的良方。在電子領域,設備到設備的傳播是頭號敵人,這是一種擺脫了可變性的現象。

博科園|研究/來自:馬裡蘭大學

參考期刊《自然》

DOI: 10.1038/s41586-019-1305-1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重磅!發現完美的量子門,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
    馬裡蘭大學科學家獲得了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量子特性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在量子世界中,隧穿能使像電子這樣的粒子穿過屏障,即使它們沒有足夠的能量穿過屏障。更高的屏障通常會使這個過程更加困難,讓更少的粒子通過。當勢壘變得完全透明時,克萊因隧穿就發生了,打開了一個粒子可以穿越的通道,而無論勢壘的高度如何。
  • 物理學家觀察到量子隧穿現象,它能讓粒子穿過最堅硬的屏障
    在克萊因隧穿過程中,帶負電荷的電子(顏色鮮豔的球體)可以完美地穿過勢壘。想像你正在行走,遇到了一個障礙物,比如一座小山或一堵牆。要爬到對岸,唯一的辦法就是爬上去,爬過去。但是如果你擁有和量子粒子一樣的超能力呢?量子力學的奇怪定律有時允許粒子突破障礙,就像它們不存在一樣。但是,隨著障礙越來越堅固,穿越這些屏障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就使得能夠穿透屏障的粒子越來越少。然而,量子隧穿的一個特殊例子——克萊因隧穿——改變了「遊戲規則」。它有效地使屏障透明,打開了允許粒子通過的門戶,即使非常厚的牆壁也不能擋住它們的道路。
  •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1927年,德國物理學家弗裡德裡希·洪德(Friedrich Hund)試圖理解原子如何結合形成分子時,發現了量子力學中最令人著迷的方面之一。他發現,在某些條件下,自然界中的原子、電子和其他小粒子可以穿越物理屏障,這些屏障會混淆宏觀物體,像幽靈一樣穿過牆壁移動。
  • 像超音速飛機突破聲波屏障一樣,我們能突破光速來產生光衝擊波嗎
    像超音速飛機突破聲速屏障一樣,我們能突破光速來產生光衝擊波嗎?這取決於您所使用的材料。為了防止東西進入過去,從而保留局部的質量能守恆,從而阻止宇宙瞬間爆炸,沒有任何東西的速度能夠以比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更快。圖註:超音速飛機在空中突破音速飛行,產生了聲波衝擊波。
  • 克萊恩隧穿被證實,粒子100%能穿牆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 | 年年導語: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了克萊恩隧穿(Klein tunneling)的直接證據,它能使粒子輕鬆穿過最堅硬的屏障。
  • 一個粒子可以在能量不足的情況下穿越某處屏障
    他們想知道,粒子穿過障礙物時花費了多少時間? 麻煩的是,答案沒有意義。 第一個關於隧道時間的初步計算出現在1932年的出版物上。還有很多科學家在私下裡交流和討論,但 "當你得到一個無法理解的答案時,你就不會公布它"。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NASA發現大爆炸的平行領域的粒子,或許能證明
    空間中的所有物質其實都是由量子組成的,由於宇宙中粒子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這些粒子的排列順序也是存在著局限性。所以根據這個新發現,科學家們推測出其實不僅只有一個宇宙,我們的宇宙是由好幾個不同的宇宙組合而成。而我們現在所能觀測到的宇宙,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罷了。
  • 粒子通過量子力學的「隧道」穿過勢壘時,能夠比光速更快
    量子力學的奇異規則允許一個粒子偶爾通過一個看似不可逾越的能量屏障。 最近的實驗表明,當粒子通過量子力學的「隧道」穿過勢壘時,它們的速度應該能夠比光速更快。 就在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剛被發現之時,物理學家就發現了該理論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量子隧穿(quantum tunneling)。
  •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經典文章:B群鏈球菌如何穿過血腦屏障?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是一種毀滅性的疾病,死亡率高,即使存活者也長期存在神經功能障礙。它們可能是由各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細菌、真菌或病毒。所有這些病原體的一個共同特徵:它們能夠穿過大腦中的一個主要保護屏障,即血腦屏障。cell systems的人腦內皮細胞HBMEC(貨號:ACBRI 376),人腦周細胞(貨號:ACBRI 498)經常被用於血腦屏障的實驗中。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剛被發現之後,物理學家很快就發現了該理論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 ——「量子隧穿」,它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微小粒子與更大的物體有多麼深刻的區別。當你將小球砸向牆,它會彈回來;將小球滾下山谷,它在最終會停在山谷最底部。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但是將小球換成粒子就可能完全不同了,粒子可能會穿透牆壁,或者像兩位物理學家在 1928 年的《自然》雜誌上所寫的那樣,它有可能 「穿過大山,逃離山谷」,這是對量子隧穿的最早描述之一。物理學家很快發現,粒子穿越障礙物的能力解決了許多謎團。它解釋了各種化學鍵和放射性衰變,以及太陽中的氫核如何克服它們之間的排斥並融合,從而產生陽光。
  • 人有穿過牆壁的超能力,就違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那世界就亂套了
    講述了男主戴維萊斯不慎跌入冰窟中,卻由此發現自己擁有心靈傳輸的神奇能力。這項能力可以讓戴維憑藉想像瞬間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地與地之間從此沒有障礙。這個能力是不是讓人羨慕,如果要是有了能穿越牆壁的超能力,就能一天之內穿越十多個國家。但是人究竟能不能穿過牆壁呢?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中99.9999999%是空的。
  • 平行宇宙或許真的存在?NASA發現大爆炸的平行領域的粒子
    量子其實具有不同的狀態,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物理學家在觀察他們的量子的時候的新發現。空間中的所有物質其實都是由量子組成的,由於宇宙中粒子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這些粒子的排列順序也是存在著局限性。所以根據這個新發現,科學家們推測出其實不僅只有一個宇宙,我們的宇宙是由好幾個不同的宇宙組合而成。而我們現在所能觀測到的宇宙,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罷了。在多元的宇宙中,很有可能存在著一個與我們現在可以觀測到的宇宙一模一樣的宇宙,那就是平行宇宙。
  • 物理學家發現在物質粒子之間量子傳送信息
    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約翰·尼科爾說:「我們為『糾纏交換』和『量子門隱形傳態』提供了證據。在『糾纏交換』中,即使粒子從不相互作用,我們也會在兩個電子之間產生糾纏,而『量子門隱形傳態』是一種利用隱形傳態進行量子計算的潛在有用技術。」。"我們的工作表明,即使沒有光子,這也是可以做到的."
  • 原子不是實心粒子,內部像太陽系一樣空曠?那存在實心的物質嗎?
    物質的存在會佔據一定的空間,當空間中沒有任何實物時,便稱之為空。如果用宏觀世界中的經驗來看,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的。可從微觀角度來看,由於物質的存在方式與我們所看到的宏觀現象不一樣,因此並不能認為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的。
  • 科學家首次發現「天使粒子」!存在沒有反粒子的粒子,顛覆正反對立的世界觀
    在整個物理學界歷經80年的探索之後,科學家們終於發現了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如何破壞光速
    物理學家發現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後不久,就發現了"量子隧穿"成為了該理論所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量子隧穿"顯示了電子等粒子與更大物體的差別很大。把球扔到牆上,球向後反彈;讓它滾到山谷的底部, 它留在那裡。但粒子偶爾會穿過牆壁。正如兩位物理學家在1928年《自然》雜誌上寫到的,它有可能「滑過山峰並從山谷中逃脫」,這是最早的量子隧穿描述之一。
  • 時間倒流真的存在?NASA或發現平行宇宙證據!粒子從地下流向太空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平行世界」的概念已經存在了數十年,但至今依舊停留在理論層面,這不禁讓人心生疑問: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意外的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在南極大陸進行深空宇宙射線探測的實驗時,意外地發現了平行宇宙存在的疑似證據。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NASA南極發現疑似證據,粒子從冰層下流向太空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平行世界」的概念已經存在了數十年,但至今依舊停留在理論層面,這不禁讓人心生疑問: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意外的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在南極大陸進行深空宇宙射線探測的實驗時,意外地發現了平行宇宙存在的疑似證據。
  • 「量子隧穿」實驗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量子隧穿」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粒子與更大的物體之間的深刻區別。往牆上扔一個球,它會彈回來,讓它滾到山谷的底部,它就呆在那裡。但是粒子偶爾會穿過牆壁。正如兩位物理學家在1928年的《自然》雜誌上所寫的那樣,它有可能「滑過大山,逃離山谷」,這是對量子隧穿的最早描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