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2020-07-24 科技領航人

1927年,德國物理學家弗裡德裡希·洪德(Friedrich Hund)試圖理解原子如何結合形成分子時,發現了量子力學中最令人著迷的方面之一。他發現,在某些條件下,自然界中的原子、電子和其他小粒子可以穿越物理屏障,這些屏障會混淆宏觀物體,像幽靈一樣穿過牆壁移動。按照這些規則,被捕獲的電子可以不受外界影響而逃脫約束,就像擺放在球場第一個洞中的高爾夫球突然消失,並出現在第二洞中而沒有任何人抬起球桿一樣。這種現象被稱為「量子隧道效應」。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從那時起,物理學家發現隧道效應在自然界中最引人注目的某些現象中起著關鍵作用。例如,量子隧道使太陽發光:它使恆星核心中的氫核緊密貼合在一起,融合成氦。許多放射性物質(例如鈾238)會通過隧穿噴射而分解成較小的元素。物理學家甚至利用隧道技術發明了用於原型量子計算機的技術,以及能夠對單個原子成像的所謂掃描隧道顯微鏡。

不過,專家仍無法詳細了解該過程。多倫多大學的物理學家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報告了有關量子隧穿的一種新的基本度量:需要多長時間。回到高爾夫類比,他們基本上是在打洞之間計時球的時間。「在實驗中,我們問,『給定的粒子在屏障中花費了多長時間?』」領導該項目的多倫多大學物理學家艾弗萊姆·斯坦伯格(Aephraim Steinberg)說。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原子的&34;不是物質壁或分隔物。為了限制原子,物理學家通常使用由光或可能看不見的機制(如電吸引或排斥)構成的力場。在這個實驗中,研究小組將紅寶石原子困在藍色雷射屏障的一側。雷射束中的光子形成了一個力場,推動紅寶石原子,以保持其被限制在空間內。他們發現,原子在光屏障上花了大約0.61毫秒,然後彈出另一邊。確切的時間取決於屏障的厚度和原子的速度,但他們的關鍵發現是,&34;物理學家拉蒙·拉莫斯說,他當時是斯坦伯格的研究生,現在是西班牙光子科學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物理學家亞歷山德拉·蘭德斯曼(Alexandra Landsman)說,這一結果與去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實驗發現相矛盾。在那篇論文中,由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物理學家領導的一個團隊提出了測量結果,表明隧道效應是瞬間發生的。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那麼哪個實驗是對的?隧穿是瞬間發生的還是大約需要一毫秒?答案可能不是那麼簡單。兩次實驗之間的差異源於量子物理學界關於如何保持時間在納米尺度上的長期分歧。「在過去的70、80年中,人們提出了很多時間定義。」蘭德斯曼說,「孤立地講,很多定義很有意義,但同時它們做出的預測相互矛盾。這就是為什麼在過去的十年中有如此多的辯論和爭議。一組研究團隊會認為一個定義是有意義的,而另一組研究團隊會認為另一個定義。」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物理學家在量子過程開始或停止的時間上存在分歧。當您記住量子粒子大多沒有確定的屬性並且以概率存在時,就可以看出其精妙之處,就像硬幣在空中翻轉既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而是有可能一直存在直到它著陸為止。您可以將原子視為在空間中散布的原子,但未定義其確切位置,例如,可能有50%的可能性位於一個位置,而另一個位置的可能性為50%。有了這些模糊的屬性,將粒子「進入」或「退出」障礙視為什麼並不明顯。最重要的是,物理學家還面臨著另一項技術挑戰,即創建一種計時機制,該計時機制應足夠精確,以與粒子的運動一致地開始和停止。他說,斯坦伯格已經對該實驗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微調,以達到所需的控制水平。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斯坦伯格(Steinberg)和拉莫斯(Ramos)的團隊通過利用稱為自旋的原子特性,將其原子基本上製成了秒表。基本上,您可以將原子視為微小的旋轉陀螺,當原子在磁場中移動時,其旋轉方向會穩定地旋轉。通過跟蹤原子在場中擺動的方向,您可以保持時間。他們創建了一個僅位於勢壘中的磁場,並測量了原子進入勢壘之前和之後的擺動位置,然後根據這些測量結果計算出隧穿時間。「我們為原子提供了一個內部時鐘,」拉莫斯說。

這種將時間保持在量子域中的方法——觀察粒子在磁場中有節奏地擺動——甚至有一個特殊的名字:「 拉莫爾時間(Larmor time)」,以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瑟夫·拉莫爾(Joseph Larmor)的名字命名。 20世紀。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在2019年格裡菲斯大學的實驗中,物理學家測量了氫原子中的電子從原子中隧穿出來的速度。帶負電的電子被吸引到氫的正核上。這種吸引作用實質上將電子束縛在氫核附近,從而形成電勢壘。研究人員通過用極短的雷射脈衝使原子閃爍來稍微拉動電子,以增加其隧穿的可能性。他們測量了雷射脈衝何時達到亮度峰值,並假設那是電子開始隧穿的時間。然後,如果電子從原子中隧穿出來,他們將在探測器處測量逃逸的電子的速度和方向,並使用該信息來計算電子何時從勢壘的另一面出現。他們發現電子在不到十億分之一秒的十億分之一秒(2阿秒)內從原子中隧穿出來,並暗示它是瞬間發生的。這種涉及短雷射脈衝的方法稱為原子鐘技術。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蘭德斯曼(Landsman)認為,隧道不可能立即發生-一方面,考慮到他們固有的缺陷工具,物理學家不可能真正將過程精確地測量為零秒。她說:「我認為您無法通過實驗證明這一點。」

這兩個實驗都可能是正確的,因為兩個團隊實際上使用了不同的時間定義。格裡菲斯大學的物理學家伊戈爾·利特維努克(Igor Litvinyuk)在致有線實驗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我們的結果與這項工作之間絕對沒有爭議或差異。」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儘管如此,這些小組仍繪製了兩幅截然不同的圖片,說明粒子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通過,這使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沒有進行過的辯論恢復了活力。當時,物理學家在紙上就時間的定義爭論了很多,但他們沒有這項技術來測試隧道化需要多長時間。 蘭德斯曼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純粹是理論上的辯論。」

在未來的實驗中,斯坦伯格希望更精細地研究原子穿過勢壘時的軌跡。「我想知道,粒子在障礙物的開始、中間和末端花費了多長時間?」他說。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因為並非所有的物理學家都會同意斯坦伯格的觀點,即原子永遠在「障礙之內」。許多物理學家認為,量子理論意味著對量子系統的任何測量都會固有地改變該系統,從而阻礙任何科學家了解客觀現實的能力。

原子如何快速通過屏障滑動,像幽靈穿牆一樣,不需要時間嗎?

利特維努克寫道:「我不太相信&39;是代表任何客觀現實的完全有意義的概念』。」關於是否可以準確觀察到現實的爭論被廣泛稱為量子力學的「測量問題」,它引發了對量子力學的多種解釋,其中包括一種觀念,即每當有人進行測量時,這個微觀宇宙都會分裂成平行的分支。

通過拉莫爾(Larmor)和totoclock實驗,物理學家現在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來測量隧道時間。蘭德斯曼說,雖然兩個實驗都無法解決隧道耗時的問題,但分析和比較這兩種不同的系統將有助於物理學家更接近事實。她說:「我認為這些實驗將激發該領域的更多研究。」聽起來像外星人,這種量子測試為構成我們周圍所有事物的基本過程提供了線索。

相關焦點

  • 可怕的量子力學:人可以穿牆而過嗎?需要多長時間?
    文/行走天涯可怕的量子力學:人可以穿牆而過嗎?需要多長時間?什麼是量子力學?和牛頓先生曾經提出的經典物理力學有著非常根本的區別。量子力學也就是說物體發生瞬移,幾乎是體現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程度。小的時候大家應該都有看過一部童話故事,講的是茅山道士,有個人想要拜師學藝,為的是去學習穿牆之術,這個人是不懷好心的,因此最終並沒有成功的穿牆之術!
  • 可怕的量子力學:人真的可以穿牆而過嗎?需要多長時間?
    曾經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個人找到茅山道士想拜師學藝,而這個人其實是心懷鬼胎的,他想學穿牆之術,然後利用這個去做壞事,當然了最終肯定是沒有學成,這個故事提到的穿牆之術真的存在嗎?這在很多人看來只能在科幻電影才能實現了,事實上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人是真的可以穿牆而過的。
  • 《自然》雜誌:測量量子隧穿所需要的時間
    在量子力學裡,量子隧穿效應(Quantum tunnelling effect)指的是像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入或穿越位勢壘的量子行為,儘管位勢壘的高度大於粒子的總能量。在經典力學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但使用量子力學理論卻可以給出合理解釋。
  • 將玻璃放在漏鬥中,它會像液體一樣滴落嗎?需要些時間
    可別小看了玻璃,你每天都用,可是你知道它是固體還是液體嗎?你可能會說「玻璃當然是固體了,一看就知道」,可有時候只是「看」是不管用的,瀝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瀝青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一種東西,只要我們出門,就會看到用瀝青鋪就的道路、用瀝青敷造的屋頂以及使用瀝青進行防水處理的建築物,那麼瀝青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呢?
  • 現實中的穿牆術,有什麼科學原理
    在宏觀世界中,穿牆術目前只限於PS中。微觀世界裡的穿牆術來源于波粒二象性,正是因為微觀粒子們這一特性,使得微觀世界中每天都上演著宏觀世界裡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現象。嶗山道士的穿牆術,在宏觀世界裡或許是一個笑話,但在量子微觀世界裡,被稱為量子隧道效應。
  • 重磅發現:完美的量子門,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
    馬裡蘭大學科學家獲得了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量子特性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6月20日出版的《自然》(Nature)上,並上了本期封面,可能會讓工程師們為未來的量子計算機、量子傳感器和其他設備設計出更多統一的組件。
  • 發現完美的量子門,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
    馬裡蘭大學科學家獲得了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量子特性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在量子世界中,隧穿能使像電子這樣的粒子穿過屏障,即使它們沒有足夠的能量穿過屏障。更高的屏障通常會使這個過程更加困難,讓更少的粒子通過。當勢壘變得完全透明時,克萊因隧穿就發生了,打開了一個粒子可以穿越的通道,而無論勢壘的高度如何。
  • 清華大學重要進展:從原子尺度解決滑動摩擦難題!
    本文從原子尺度上解決了滑動界面的摩擦化學活性的難題,為在複雜的環境中實現超潤滑性狀態提供了可能性。在氧或水分子存在的情況下,氫化非晶碳(a-C:H)膜超潤滑性態的不穩定性甚至消失的起源至今仍有爭議。近日,清華大學的研究者從原子尺度上解決了滑動界面的摩擦化學活性的難題。
  • 「量子隧穿效應」需要多長時間?幾乎瞬間就能完成
    北京時間3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亞原子等級上,粒子可以像幽靈一樣穿過看似不可逾越的屏障。幾十年以來,物理學家一直想知道「量子隧穿效應」需要多長時間,現在經過3年的調查分析,一支由理論物理學家組建的國際團隊找到了答案。
  • 「量子穿隧效應」需要多長時間?瞬間就能完成
    北京時間3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亞原子等級上,粒子可以像幽靈一樣穿過看似不可逾越的屏障。
  • 「量子隧穿」實驗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當粒子通過隧道時,所花的時間比沒有障礙物時要少。更讓人吃驚的是,他計算出隔板的增厚幾乎不會增加粒子穿越它所需要的時間。這意味著,如果屏障足夠厚,粒子從一邊跳躍到另一邊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同樣距離的光還要快。
  • 圈量子引力理論預言的空間像原子一樣
    圈量子引力理論預言的空間像原子一樣 2018-12-21 16:03:31 來源: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 近幾十年來,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一直在思考,空間是否由離散的塊組成的。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很難說粒子在某個地方(例如在屏障內)呆了多長時間。Litvinyuk 說:「我們無法說出它穿過那裡的時間,因為它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為了理解隧穿環境中的問題,科學家畫了一個鐘形曲線,它表示粒子的可能位置。此鐘形曲線(稱為波包)以位置 A 的中心。曲線像波浪一樣向屏障行進。量子力學方程式描述了撞到障礙物後波包如何分裂為兩個。它的大部分會反射回來,朝 A 方向移動。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曲線像波浪一樣向屏障行進。量子力學方程式描述了撞到障礙物後波包如何分裂為兩個。它的大部分會反射回來,朝 A 方向移動。但是,較小的部分會穿過障礙物並繼續向 B 方向移動。因此,粒子有機會在該位置的檢測器中檢測到。
  • 歷史恐怖傳說,說一說幽靈船真實存在這個世界嗎?
    幽靈船,也就是在海洋上漂泊的棄船,而對於幽靈船的傳說,一直都在不同的時代都會有這不同的說法,而這些是否真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呢,那麼幽靈船真實存在這個世界嗎?幽靈船到底是否存在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電影中的「穿牆而過」有機會變成現實嗎?量子物理有答案
    電影中的「穿牆而過」有機會能變成現實嗎?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穿牆而過」是可以實現的,只不過並不發生在我們宏觀世界,而是在原子尺度的微觀世界裡。「天賦異稟」:是波也是粒子在經典物理中,一個粒子如果想要去「山」那頭,只能是翻山越嶺。而在量子物理中,它完全可以從山腳下打個隧道穿越過去,這個過程稱之為「量子隧穿」。
  • 宇宙的五個時代,時間盡頭的原子與可觀測的宇宙一樣大
    正電子對的湮滅導致了伽瑪射線的產生,大多數天然的正電子對原子來自於星系的凸起。我們宇宙的未來圖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關於亞原子粒子的問題的答案。質子會衰變嗎?我們的標準粒子物理模型說它不應該,但是我們從實驗室實驗中得到的唯一信息是我們還沒有足夠長的時間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質子衰變,那麼它將需要10年的時間。
  • 電子會像行星和太陽一樣圍繞原子旋轉嗎?
    電子會像行星一樣圍繞圍繞原子旋轉嗎?其實不是,我們知道,原子「是」質子、電子和中子的集合,其中質子和中子形成中心核,電子以固定路徑或能級圍繞原子核旋轉,這是原子的傳統觀點。現代量子力學的觀點是電子佔據的概率軌道「雲」。電子在固定軌道上運動的概念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嚴重的缺陷,一個移動的電荷會產生磁場並耗散能量,很快就會坍縮成原子核。
  • 科幻電影中的穿牆術真的存在嗎?
    歡迎來到不朽課堂,我是不朽,那麼我們經常會在一些超級英雄的電影當中看到一些超能力,比方說穿牆術超能力,就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超能力。我們知道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穿牆術這種東西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這一節我就來告訴你,在量子物理世界穿牆樹那真是太容易了,可以說是隨時隨地在發生,我也通過三個部分來跟你解釋量子世界的穿牆術是怎麼一回事。
  • 理論上人可以直接穿牆嗎?如果可以體現的是波動性還是粒子性?
    注意右邊的暗點表示隧道電子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會相當的複雜和有趣,結論可能很難讓人想像:如果人可以穿牆,那麼體現的是一種波動性而非粒子性。  簡單來說,如果把人想像成粒子,那麼他無法穿越牆的勢壘;當把人想像成波動時(存在波峰波谷等),那麼人才有可能利用波動的現象穿越牆的勢壘(像蕩鞦韆一樣),到達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