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別被忽悠啦---35個偽科學的真相

2020-09-19 聽我小龍侃

謊言重複一千遍便可能成為真理。很多繆論隨著信以為真的人越來越多變成所謂的&34;。物質只有3種形態嗎?維生素C能大量服用嗎?狗活1年是否相當於人活7年?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以下盤點的是35個偽科學真相。

【 1 】 美麗的土星環並非表面看上去那樣是一個個實心環,而是由無數塵埃和冰顆粒構成,尺寸大的不過數英尺,小的只能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 2 】 物質共有4種形態,而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這3種形態。被我們忽視的第4種形態是等離子態。

【 3 】 煎烤的肉無法鎖住水分。煎烤過程會形成一個味道濃鬱的褐色殼,除去水分。

【 4 】 在好萊塢大片《地心搶險記》中,地球的核心為液態。實際上,地核是一個高密度鎳-鐵球,直徑在700英裡(約合1130公裡)左右。

【 5 】 虎鯨與海豚的血緣關係更近,而不是其他鯨魚。

【 6 】 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只有在向下運動時才能切身感受到地心引力的存在,但地心引力並不是一種向下力。地心引力存在於所有維度和方向。

【 7 】 穀氨酸一鈉俗稱&34;,是很多食物的增味劑,可以安全食用。味精經常與中餐館綜合症聯繫在一起。中餐館綜合症是指一系列副作用,例如頸背麻木和身體虛弱。不過,通常只有過量攝入味精才會導致這些症狀。

【 8 】 與皮克斯動畫《機器人瓦力》所暗示的不同,Twinkie(一個蛋糕品牌,顏色金黃,灌注白色耐油)並不擁有無限的保質期。這種蛋糕的保質期在45天左右。

【 9 】 過去的水手靠北極星導航,這並不是因為它的亮度,而是因為北極星是夜空中唯一一顆似乎不會移動的恆星。實際上,北極星並不是單一一顆恆星,而是一個三星系統,其中任何一顆的亮度都不在十大最亮恆星之列。

【 10 】 與流行觀點相矛盾的是,家蠅的壽命並不只有24小時,而是長達一個月。如果你認為靜候這些不受歡迎的訪客自生自滅而不是主動出擊將其消滅,是一種更理想的做法,不妨再仔細考慮一下。

【 11 】 狗活1年並不相當於人活7年。在最初2年,狗的發育最快,在此之後主要取決於狗的品種。對於一些品種而言,1歲相當於人的14歲。

【 12 】 龍舌蘭酒和梅斯卡爾酒的瓶底出現蟲子是一種非正常現象,出現蟲子說明酒的品質很差或者是一種營銷手段。這些酒中的蟲子是蛾的幼蟲。

【 13 】 消音器無法將槍聲消減到耳語的程度。裝上消音器後,開槍時產生的噪音雖然仍與警笛相當,但如果不使用消音器,噪音將提高100倍。圖片展示了《老無所依》中出現的消音器。

【 14 】 我們經常說&34;這句話。不過,蝙蝠並不是瞎子。它們能夠利用回聲定位導航並且可以看見東西。

【 15 】 黑洞並不是黑色的。它們之所以呈黑色是因為沒有放射出任何可見光。我們知道黑洞存在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它們對恆星的引力拖拽。

【 16 】 &34;的觀點是錯誤的。研究發現雄性霸王龍在在交配時會用前肢按住雌性。

【 17 】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並不是太陽系內溫度最高的行星。金星的地表平均溫度達到864度,足以熔化鉛,是太陽系內的最熱行星。

【 18 】 很多人相信愛因斯坦在上學時並不是一名出色的學生,甚至數學考試不及格,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愛因斯坦曾說過:&34;

【 19 】 我們想必都聽過這樣的建議——千萬別叫醒夢遊的人。實際上,這種做法沒什麼大不了的,同時還能防止他們因絆倒受傷。

【 20 】 鴕鳥在受到驚嚇時並不會將腦袋埋到沙子裡面,而是躺在地上裝死。

【 21 】 無數展現外太空的科幻片都出現了火,但在現實世界,這種事情不可能出現。火的存在需要氧氣,太空中沒有氧氣。圖為《星際迷航》中的畫面,展示了星際飛船被摧毀瞬間。

【 22 】 金髮和紅髮不會&34;,至少相關基因不會滅絕。與兩種發色有關的隱性基因可以代代相傳,後代即使沒有紅髮或者金髮,也會攜帶隱性基因。

【 23 】 當汽車遭到閃電襲擊時,輪胎無法保護你免遭&34;。汽車的金屬車架能夠直接將電流導入地表。照片於2013年12月13日在美國底特律拍攝,展示了廢棄的帕卡德汽車製造廠的破舊輪胎。

【 24 】 麩質可能不會對你產生副作用,除非你是一名乳糜瀉患者。1%的美國人患有這種疾病。研究發現不管飲食結構中是否存在麩質,你偶爾都會出現腹脹和胃腸氣脹。

【 25 】 大約40億年後,太陽的生命將走向終結,但並不會爆炸。這時的太陽會緩慢膨脹,最終吞噬地球。

【 26 】 從發芽到花盤盛開之前,向日葵的確在&34;太陽。向日葵的葉子和花盤之所以能朝著太陽的方向轉動是因為在陽光的照射下,生長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細胞拉長,從而慢慢地向太陽轉動。太陽落山後,生長素重新分布,使得向日葵慢慢轉回起始位置,也就是東方。在花盤盛開後,向日葵也停止生長,將花盤固定朝向東方。

【 27 】 長腿老爸蛛能夠用微小的口器刺透人類的皮膚。慶幸的是,它們並不是地球上毒性最強的蜘蛛。它們攜帶的毒素數量較少,只會導致持續幾秒的輕度灼燒感。

【 28 】 蘋果Mac電腦並不對病毒免疫。如果不相信,不妨登錄securitywatch.pcmag.com網站,了解十大最危險的Mac病毒。Windows作業系統的市場份額高達80%左右,自然是黑客的首選攻擊目標。

【 29 】 很多審訊人員可能迷信能讓人吐露實情的麻醉藥,例如異戊巴比妥鈉,但真相併非他們希望的那樣。吐真藥所能產生的影響與喝醉類似,只會讓人大舌頭,而不會喪失說謊的能力。

【 30 】 我們並非只利用了大腦的10%。如果只利用10%,我們根本無法生存下去。藉助傳感器和掃描儀進行的研究發現,我們利用了整個大腦。在完成絕大多數任務時,我們會同時調用多個不同大腦區域。

【 31 】 千萬別以為維生素C想吃多少吃多少。成年人維生素C攝入量的上限為每天2000毫克。雖然大劑量攝入維生素C可能不會要了你的命,但會導致腹瀉、反胃、嘔吐、頭疼、心疼以及其他副作用。

【 32 】 輻射往往與核輻射聯繫在一起,導致人們產生一種誤解,認為所有輻射都對人體有害。光也是一種輻射,幫助我們加熱食物的微波也是一種輻射。輻射的範圍很廣,只有能量最強的輻射才能對人體組織造成傷害。照片於2014年6月24日在俄羅斯的一家核廢料處理廠拍攝,一名員工注視著新設施的裝置。

【 33 】 四季的變化是地球軸傾斜的結果,而不是由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所致。北半球進入夏季時,澳大利亞則是冬季。如果季節變化由地日距離導致,便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

【 34 】 酒精不會殺死腦細胞,至少不會立即導致腦細胞死亡。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神經受損,但如果只是偶爾痛飲,你的大腦並不會遭受巨大損傷。

【 35 】 壓指關節並不會導致關節炎,但可能干擾同桌的注意力。

相關焦點

  • 35個偽科學的真相-別被忽悠啦
    以下盤點的是35個偽科學真相。【 1 】 美麗的土星環並非表面看上去那樣是一個個實心環,而是由無數塵埃和冰顆粒構成,尺寸大的不過數英尺,小的只能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愛因斯坦曾說過:&34;【 19 】 我們想必都聽過這樣的建議——千萬別叫醒夢遊的人。
  • 別拿謊言忽悠家長
    2017年,新華社記者調查了一個名為「腦立方」的培訓機構,揭穿其「蒙眼能辨色」「七天成詩人」等謊言,如測試「蒙眼辨色」時,三個受訓過的孩子嘗試8次答錯7次。該機構因發布虛假廣告,被上海有關部門處罰。今年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通報部分校外培訓機構違規開展培訓查處情況,其中就包括兩家打著「全腦開發」招牌的機構。
  • 為什麼偽科學大行其道,揭穿偽科學的卻無人問津?
    科普經常遇到的一個怪現象,就是偽科學大行其道,揭穿偽科學的卻無人問津。《被禁止的科學》的副標題是「從遠古高科技到自由能源的神奇之旅」;《科學光環下的騙局》的副標題是「俄羅斯偽科學透視」。2、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想向普羅大眾傳遞真相。《被禁止的科學》說的是「被正統科學界蓄意隱瞞的超自然技術」;《科學光環下的騙局》想拆穿「俄羅斯的偽科學」。3、這兩本書都得到了國內出版社的青睞。
  • 別被忽悠了
    有的人為了減肥真的是什麼偏方都會用上,最可笑的是用塑料薄膜裹在身上,讓自己出一身汗,要我說你別把自己捂出一身痱子了,難受不難受?其實根本就不是在減肥而是讓你排汗脫水而已,幾天過後你的體重自然就會回來了,所以像這種偏方,大家最好還是不要輕易的嘗試,免得捂出一身痱子了,哈哈哈哈!
  • 陳赫忽悠上線,三字反問讓王晨藝二次被騙,「騙術」過於高超
    12月1日,《哈哈哈哈哈》節目官博更新了一則新的未播花絮,可憐的王晨藝在三言兩語間就被陳赫給忽悠「瘸了」,而且他還被陳赫一連騙了兩次,也是實慘!在已經播出的新一期節目中,陳赫帶領「吃得好」小隊坐車前往景德鎮,雖然路程長了一點,這路上也有些顛簸,但一路上美食不管,讓嘉賓們吃了個「肚兒圓」。
  • 護膚界的偽科學,你中招的有幾個?
    觀察了最近火遍各大短視頻平臺的美容護膚科普小視頻,和一些主播直播帶貨時分享的心得,小編發現了好多偽科學。什麼「原價幾百塊,券後價格僅僅幾十塊的護膚產品裡面有波色因、二裂酵母等護膚成份」,「一塗就永久性變白」,「一天要敷面膜兩次,皮膚會像蛋白一樣水嫩」, 「神仙貴婦膏」。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這就是偽科學史上最暗黑之一的 「水之記憶」(Memory of water)。水之記憶是順勢療法(Homeopathy)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另一個是 「同類治同類」,指的是如果一種物質能夠促使健康人產生什麼樣的症狀,那麼它就可以治療有這種症狀的患者。舉個例子來說,兩斤二鍋頭下肚基本上你就躺那裡神志不清了吧?
  • 那位相信「水有記憶」的諾獎得主,究竟做了什麼偽科學?-虎嗅網
    這就是偽科學史上最暗黑之一的「水之記憶」。水之記憶是順勢療法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另一個是「同類治同類」,指的是如果一種物質能夠促使健康人產生什麼樣的症狀,那麼它就可以治療有這種症狀的患者。舉個例子來說,兩斤二鍋頭下肚基本上你就躺那裡神志不清了吧?這就對了,以後神志不清的時候就往死裡灌二鍋頭,保證立馬就清爽了。
  • 吸引力法則:極具吸引力的偽科學和騙局
    因為這一次臭名昭著的偽科學研究,賀教授榮獲1994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中的和平獎。在此之後,曾經與他合作過的物理學家停止了和他的來往。賀教授轉而研究所謂的「超越冥想與量子力學之關係」,卻再也無法發表任何一篇物理學論文。現在,陰魂不散的他又開始忽悠「吸引力法則了」!
  • 科學昌明的時代,偽科學也猖獗
    更多的時候,不必搬出諾獎得主這些大神,普通的「黑科技」就已經足夠忽悠人了(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9年10月31日《南方周末》)偽科學是一劑猛藥,看起來又快又好,即使原理聽不懂,但結論總是簡單明了,完事掏錢就能解決問題,實在太誘人。
  • 盤點2014年十大偽科學的真相 千萬不要被蒙蔽了雙眼_遊俠網 Ali213...
    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被「偽科學」蒙蔽了雙眼。那2014十大「偽科學」流言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下並揭開真相。   10 兒童用藥讓人憂,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發育?  謠言:藥品安全,又跟孩子相關,這樣的流言擴散起來簡直不費吹灰之力。這篇《醫生的懺悔:小孩子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發育,請每個父母認真看完》,這讓很多家長心生恐懼。
  • 「偽科學」:中醫的痛點
    「中醫是偽科學。」相信這句著名的論斷,大家都已經聽過無數回了。到底是不是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解釋這句話。首先,「偽」表示,不是卻假裝是,或表面是實際不是,例如偽君子。那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中醫假裝自己是科學,或者中醫是看起來像科學實際並不是。
  • 別被忽悠了,那是板端轉換率
    但別被忽悠了,其實板端轉化率指的電流在電路板上的轉化,超過90%再正常不過了,它並不能代表充電寶的轉化率。那什麼又是額定容量呢?這是近幾年,國家對充電寶的新國標規定,也是強制規定,所有的充電寶參數標識上都必須標上額定容量。所以現在很多充電寶上都會有兩個參數,一個是本身的標稱(電芯)容量,另一個是額定容量。
  • 《別告訴她》趙淑珍現場教學「哈哈操」
    「奶奶」趙淑珍不僅現場教觀眾做片中的「哈哈操」,還分享了自己與奧卡菲娜拍戲期間的趣事,「她在現場說很不標準的漢語,消除了彼此的緊張感」。放映過程中觀眾數度落淚,片中關於「家人得絕症,要不要告訴TA」的問題,也成了觀眾熱議的話題。《別告訴她》作為2020年開年暖心佳作,寒冷冬日,讓觀眾在影片中與愛和溫暖相遇。
  • 「給腸子洗洗澡」忽悠國人十幾年,真相竟是這樣!
    廣告詞裡說,清腸排宿便,輕鬆瘦掉十幾斤,排毒,美容又養顏……真相是,宿便這個詞,是不良商家為不懂醫學知識的普通人量身定做出來,專門忽悠人的。不信,我們一起細品一下。1 流行十幾年的清宿便是假的細品1:一次性解決好幾個常見病。
  • 世界雖大,但真相只有一個,扒一扒那些年我們信過的偽科學
    可即便如此,因為現代科學體系太龐大,人們難以盡知各種知識,很多的「偽科學」因此而滋生,甚至大行其道。這些偽科學,打著科學的旗號,標榜著研究理論的權威大行其道,在信息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欺騙普通群眾。大家也會因為認識學習不足,以及沒有去深入了解,常常會輕信這些「偽科學」,在自己的社交圈子大肆傳播。
  • 家人被「量子產品」忽悠了,怎麼辦?
    很多網友的家人被所謂「高科技」的「量子產品」忽悠得團團轉,被騙了錢買了一堆無用的東西之外,還被這種傳銷營銷禍害,很難自拔。 那麼,該怎麼辦?
  • 新華日報:這五個常見的養生常識,都屬於「偽科學」,別再上當了
    新華日報:這五個常見的養生常識,都屬於「偽科學」,別再上當了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改善了,而且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發展,人們的養生意識也更強了,但是人們的健康指數卻沒有提高,反而在不斷下降,出現在人們身上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雖說大部分都能夠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 【野炊日記】900個呀哈哈位置詳情
    】都會得到一個【克洛格果實】(呀哈哈的粑粑)集齊900個呀哈哈的粑粑之後,去到【克洛格森林】找【伯庫林】可以換到一個【伯庫林的果實】(伯庫林的大粑粑)以下是海拉魯大地上的900個呀哈哈位置‍1.《Great Plateau/初始之塔》19個呀哈哈
  • 外媒:拆穿貌似可信實則危險的8個偽科學論點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9月3日發表記者安赫爾·迪亞斯的一篇文章,題為《拆穿關於新冠疫情貌似可信實則危險的偽科學論點》,文章列舉了數個有關新冠病毒的偽科學論點,並做出了更正,文章摘編如下:拆穿陰謀理論、偽科學思想和騙局絕非易事。在我們尚且了解較少的大流行病中,這樣做的難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