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拆穿貌似可信實則危險的8個偽科學論點

2020-09-05 參考消息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9月3日發表記者安赫爾·迪亞斯的一篇文章,題為《拆穿關於新冠疫情貌似可信實則危險的偽科學論點》,文章列舉了數個有關新冠病毒的偽科學論點,並做出了更正,文章摘編如下:

拆穿陰謀理論、偽科學思想和騙局絕非易事。在我們尚且了解較少的大流行病中,這樣做的難度更大。以下是有關新冠疫情的最引人注目的偽科學論點,它們可能會欺騙我們。但是,不應該讓它們得逞。

「沒必要戴口罩」

對於那些不相信這種大流行病危險性或只是嫌戴口罩不舒服的人,他們很容易堅持以下藉口:連衛生當局自己也一直難以就戴口罩的必要性達成共識。「他們每次說的都不一樣」。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西班牙公共衛生與健康管理協會發言人何塞·喬納·奧赫達指出:「我們現在掌握的證據非常有力。不再有任何疑問:你必須使用口罩。」

關於疫苗的陰謀論

一些人認為,研製新冠疫苗是企圖以此控制世界的陰謀的一部分。許多人根本不相信疫苗的故事。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學國家流行病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羅莎·卡諾表示,隨著試驗的進行,人們對疫苗的疑慮將減少,而且我們將了解更多關於這批疫苗的信息,其中包括一百多種正在研發的疫苗。

「我們必須尋求免疫」

大多數國家都遵循中國的模式: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以經濟為代價挽救儘可能多的生命。少數人選擇了瑞典模式,該模式假定人口在獲得免疫之前,大多數將被感染。「我真希望它是如此簡單,」卡諾說。尚不清楚需要多大比例的人口感染才能獲得群體免疫。「也許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高的比例,如果沒有疫苗就無法實現。在我看來,這種論點沒有考慮到該病毒在某些人群中的侵略性。」

「不相信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是一種非常具體和敏銳的檢測,以檢測急性感染的發生。」卡諾說。確實,核酸檢測可能會出現錯誤。但這是「少數情況」。卡諾表示:「核酸檢測是鑑定可以傳播疾病的急性病例的最佳技術。」

「新冠病毒幾乎不會置人於死地」

新冠疫情的較低死亡率,尤其是在年輕人群中,可能導致錯誤的結論,即認為它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這實際上是該病毒最有害的方面之一。

「它不再是大流行病」

在3月和4月那最可怕的幾個月之後,這種感覺蔓延開來,人們認為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也許這是可以理解的反應,但也是實際上使我們的處境現在變得比兩個月前更糟的一種反應。奧赫達博士警告說:「大流行病將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他們(科學家)向我們隱瞞了真相」

醫學界的論壇指出:「否認醫生的努力可能對公共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耶魯大學神經學家史蒂文·諾維拉認為,各種否定論者和陰謀論者與科學方法形成了鮮明對比,並迫使我們承認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並願意在新證據出現時修改我們的方法。

「新冠病毒是人工製造的」

自大流行病暴發以來,專家們一直試圖找出病毒的源頭。對以往的病毒就是這樣處理的。已有的證據表明,它已從某些動物物種「跳入」人類群體。此外,遺傳學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病原體可能發展自蝙蝠和穿山甲體內發現的其他冠狀病毒。(編譯/田策)

9月2日,人們在英國雷丁一家售賣學生書包和口罩的商店選購,為新學期開學做準備。新華社發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網絡闢謠】外媒:拆穿貌似可信實則危險的8個偽科學論點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新媒體專電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9月3日發表記者安赫爾·迪亞斯的一篇文章,題為《拆穿關於新冠疫情貌似可信實則危險的偽科學論點》,文章列舉了數個有關新冠病毒的偽科學論點,並做出了更正,文章摘編如下:  拆穿陰謀理論、偽科學思想和騙局絕非易事。在我們尚且了解較少的大流行病中,這樣做的難度更大。
  • 5個被拆穿的「偽科學」,裡面一定有你深信不疑的
    但同時由於傳播的廣泛性,我們身邊出現了很多偽科學,而很多人卻對此深信不疑,殊不知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鬧了笑話。當然,這也怪不了自己,畢竟這些「偽科學」對一般人來說實在是真假難辨。或者說有的東西在生活中一直被「默認」,其實它並不是我們概念中的那樣,它有著和我們想像中截然相反的性質。本期大表哥就來分享5則已經被拆穿的偽科學,趕緊來看一下,其中有沒有你深信不疑的。
  • 外媒:Facebook稱已刪除「偽科學」廣告類別
    據外媒報導, 在一份調查Facebook「偽科學(Pseudoscience)」廣告類別的報告發布之前,這家社交網絡公司已經刪除了這一類別。 「偽科學」廣告能讓廣告商定位那些對這一話題感興趣的用戶。根據這份報告,Facebook在其「偽科學」廣告選項中積累了超7,800萬人,這使得公司有可能試圖從這些人身上獲利。當地時間周三,Facebook回應這一報告的出版商他們已經完全刪除了這一廣告類別。不過報告特別列出了一個抗電磁場的毛線帽廣告,當被問及這款產品時背後的生產商回應稱是Facebook將其歸類到「偽科學」的。
  • 「血稠」,這個偽科學還要騙中國人多久?
    實際上,醫學上沒有「血稠」這種病症,所謂「治療血稠」就是一個噱頭,是徹頭徹尾的偽科學,別再被蒙蔽了。一些注射劑貌似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腦血栓,實則沒有科學依據!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對腦卒中後每年定期輸液和不輸液進行的科學的臨床對比研究。輸液可能發生過敏反應等不良事件,誘發或加重疾病。
  • 「血稠」,這個偽科學還要騙人多久?你曾經中過招嗎→
    實際上,醫學上沒有「血稠」這種病症,所謂「治療血稠」就是一個噱頭,是徹頭徹尾的偽科學。一些注射劑貌似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腦血栓,實則沒有科學依據!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對腦卒中後每年定期輸液和不輸液進行的科學的臨床對比研究。血液流變學是物理學上的一個分支,血流變檢查卻不可靠。「血稠」「血稀」也不是體內水多、水少和血脂高、低那麼簡單的事情。
  • 為什麼偽科學大行其道,揭穿偽科學的卻無人問津?
    科普經常遇到的一個怪現象,就是偽科學大行其道,揭穿偽科學的卻無人問津。《被禁止的科學》的副標題是「從遠古高科技到自由能源的神奇之旅」;《科學光環下的騙局》的副標題是「俄羅斯偽科學透視」。2、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想向普羅大眾傳遞真相。《被禁止的科學》說的是「被正統科學界蓄意隱瞞的超自然技術」;《科學光環下的騙局》想拆穿「俄羅斯的偽科學」。3、這兩本書都得到了國內出版社的青睞。
  • 偽科學,長啥樣?
    他牛x的地方是接生過近兩萬個小孩,和癌症沒有半分錢關係!如果題目是「美國頂尖醫生談難產」或者「美國頂尖醫生談餵奶」,我都可能會相信。但讓他來談癌症,就像讓姚明來談110米跨欄技巧,雖然都屬體育圈,但「隔行如隔山」,只能算扯。偽科學文章特別多匿名外國群眾演員,除了外國老醫生,還有不知道在看啥片子的匿名醫生:
  • 水知道答案」就是偽科學
    近日不斷有學者對江本勝本人的可信度提出質疑,目的並非為了教育普及知識,而是為了商業利益,純粹屬於「偽科學」的範疇。他解釋說,水分子可以形成六角形的晶格結構,六角體有兩個六角形的面和六個正方形的面,如果晶體向兩個六角形的面的方向生長,就會變成一個柱狀晶體;而如果向六個正方形面的方向生長,則會形成一個片狀的六邊形晶體。在此基礎上,片狀或柱狀晶體還能長成更複雜的結構,即當溫度足夠低,水晶體就可形成各種冰雪花。  他還指出,溫度和溼度是決定水結晶形態和形狀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 溫水其實煮不死青蛙,用偽科學來講道理是不對的
    比如一些我們經常聽到的理論,實際上卻是用偽科學來說明的,這是不對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溫水煮青蛙了。相信這個道理誰都聽過,說的是在進行生物實驗的時候,如果將一隻青蛙扔進沸水裡,青蛙馬上就會跳出來,而如果將其放在涼水裡,而慢慢加熱,青蛙就不會感覺到水溫的上升,在不知不覺中就一命嗚呼了。然後以此作為例子,來證明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水知道答案」就是偽科學
    廣州小學生的「三碗米飯」實驗掀起不小爭論(請漫畫作者與本報聯繫以奉稿酬)新聞背景三碗「米飯實驗」掀起爭論一片「你美得像個天使,我真捨不得扔了你!」他解釋說,水分子可以形成六角形的晶格結構,六角體有兩個六角形的面和六個正方形的面,如果晶體向兩個六角形的面的方向生長,就會變成一個柱狀晶體;而如果向六個正方形面的方向生長,則會形成一個片狀的六邊形晶體。在此基礎上,片狀或柱狀晶體還能長成更複雜的結構,即當溫度足夠低,水晶體就可形成各種冰雪花。他還指出,溫度和溼度是決定水結晶形態和形狀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 用制度遏制「偽科學」「反科學」信息的傳播(民生·民聲)
    要完善科學類信息生產、傳播等機制,去除影視文學作品和雜誌中那些打著科學幌子的「偽科學」    中國科協不久前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眾比例超過8%,較3年前有明顯提升。
  • 豈能打著鍾南山旗號販賣偽科學
    疫情暴發以來,不少自媒體蹭熱點,兜售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打著鍾南山旗號販賣偽科學,更是容易成為爆款。 2月9日,鍾南山團隊發布論文,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多項臨床特徵。雖然論文根本沒有提到吸菸與感染新冠肺炎之間的關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個名為「姚講姚說課堂」的微信公眾號,在分析論文中披露的數據後,竟然炮製出「吸菸者感染率明顯遠低於非菸民」的驚人結論。
  • 針灸偽科學,維基百科唱的哪出戲?
    近日,維基百科網站分類中將針灸歸屬為「偽科學」,此消息一出立馬引發軒然大波。
  • 教你辨別什麼是偽科學,科學理論的標準是什麼?
    什麼是偽科學?偽科學是一種假科學,它基於錯誤或不存在的科學證據提出索賠。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偽科學以一種使它們看似可能的方式提出主張,但對這些主張幾乎沒有經驗支持。圖形學,數字命理學和佔星學都是偽科學的例子。
  • 關於偽科學的七個標誌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偽科學。偽科學有哪些標誌?我(原文)總結了以下七條,如果符合,那麼基本可以斷定已經超過了理性科學的範圍。然而並不是說符合下面特徵的就一定是偽科學,有的正兒八經的推論也可能會符合若干條條件的。
  • 懷疑論者的偽科學,阿波羅計劃沒有造假的6個原因
    今天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來描述6個關於登月無可辨別的鐵證,以解除大夥心中的疑慮!坦率地說,我們對阿波羅計劃表示懷疑並不奇怪,因為很多美國人都不相信自己國家真的登月了!據民意調查顯示,24%的美國人和25%的英國人認為美國宇航局偽造了登月計劃。其中一些人懷疑的更加具體:認為NASA花錢請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拍攝了登月的假鏡頭。
  • 響蜜鴷(liè):貌似溫柔,實則腹黑
    但是,這種鳥兒貌似溫順,其實腹黑。響蜜鴷會將蛋產在食蜂鳥(bee eater,又名蜂虎)巢中,等待孵化。響蜜鴷幼鳥破殼而出後,就把喙刺進它「非親兄弟姐妹」體內來回搖晃,直到它們死去。此時,響蜜鴷幼鳥眼睛上還覆蓋著一層薄膜,沒有視力,但是,它們依靠結實尖銳的喙謀殺了自己「養母」的子女,這樣就能獨佔「養母」提供的所有養護。
  • 這些「偽科學」的方法,你可能正在用,小心甲醛超標緻癌!
    古人說的沒有錯,騙子雖然多,但是行騙的方法一般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我們在除甲醛的時候也會碰到許多錯誤的方法,卻被人冠以科學的名號,這其實就是典型的騙局,也有很多人把這樣的情況稱為「偽科學」。所謂偽科學就是好像有些道理,但是實際應用上卻沒有效果,但卻容易瓦解人的理性,自動跳進騙局之中。一些典型的常見偏方都有「偽科學」的意思,比如果皮除醛法,依據果皮上的小孔讓人相信它是可以吸附甲醛的,但實際上它並沒有那樣的屬性,只能散發出一些氣味騙騙人罷了。
  • 護膚界的偽科學,你中招的有幾個?
    觀察了最近火遍各大短視頻平臺的美容護膚科普小視頻,和一些主播直播帶貨時分享的心得,小編發現了好多偽科學。什麼「原價幾百塊,券後價格僅僅幾十塊的護膚產品裡面有波色因、二裂酵母等護膚成份」,「一塗就永久性變白」,「一天要敷面膜兩次,皮膚會像蛋白一樣水嫩」, 「神仙貴婦膏」。
  • 外媒盤點太陽系7大最危險區域
    外媒盤點太陽系7大最危險區域 2012-03-01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