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遏制「偽科學」「反科學」信息的傳播(民生·民聲)

2020-12-02 人民網

  要完善科學類信息生產、傳播等機制,去除影視文學作品和雜誌中那些打著科學幌子的「偽科學」

  

  中國科協不久前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眾比例超過8%,較3年前有明顯提升。這一成果得來不易,其背後是國家對教育、科研的持續大力投入,是教師、科研人員、媒體記者和科普人士的辛勤耕耘,必須格外珍惜。

  然而,生活中不時也有這樣的情景:一個經教育工作者反覆強調、科普人士多方傳播才被公眾知悉的科學常識,輕易就被影視文學作品中的偽科學、反科學信息打敗,令青少年乃至成人犯迷糊。比如,一些古裝劇中的滴血驗親,現代醫學已證明沒有科學依據;再如,某部「神劇」有模有樣地講解「槍鬥術」,全然不顧子彈飛行的力學軌跡,表示只需在子彈出膛時手腕抖動就會在水平方向給加速度,讓子彈拐彎。這些情景都令觀眾真偽莫辨,甚至引發一些青少年盲目相信與模仿。還有的科普文章、科幻文學作品,一點科技的影子都沒有,或移花接木、似是而非,或武斷空想、歪曲事實,或把一些尚有爭議的討論當作結論來展示。

  這些偽科學、反科學信息流傳,更影響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科學思維的養成,損害社會文明進步的根基。

  也許有人會說,文學藝術需要想像,在涉及科學內容時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真實。此說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也要注意到,它們可能是很多人不自覺接觸科學的重要途徑,這些打著科學旗號卻並不科學的內容,如果傳播開來,負面影響可能更大。實際上,科學元素並非影視文娛表達的「天敵」,兩者是能夠結合好的。比如,科學實驗類節目《加油!向未來》,通過直觀的實驗講解深奧原理,科普專家現身說法,擺論點、有論據地去解讀現象,既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賺得了收視率;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以其嚴謹的科學分析,以「硬科幻」為賣點,獲得了觀眾的認可;科幻小說《三體》也以天馬行空但不失科學的想像,標註了科幻文學的新高度。

  公眾科學素質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現階段我們無法苛求所有人都能用科學的思維處理、分析問題。我們能做的事情之一,是完善科學類信息生產、傳播等機制,去除影視文學作品和雜誌中那些打著科學幌子的偽科學,用制度「防火牆」遏制偽科學、反科學信息的傳播。

  比如,適應傳播渠道多元化、受眾多層次的特點,進一步調整科普方式,摒棄居高臨下灌輸知識的做法,學會從公眾關心的角度出發,以平等的方式對話,用人們能夠理解、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科學信息供給,防止偽科學乘虛而入。

  再如,媒體、影視娛樂等傳播平臺對涉及科學信息的作品,不應給出誤導性表述。同時,鼓勵科學家、學者與公眾分享研究成果,有影響的專家學者或社會名人在與民生關係密切、可能誤導公眾認知的問題上,應多一分敬畏,不傳播錯誤信息。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30日 17 版)

(責編:袁勃)

相關焦點

  • 「反科學主義」是反科學口號
    在中國傳播反科學思潮會給中國的科技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帶來嚴重危害。由於這些反科學宣傳有一定的欺騙性,因此需要分析「反對科學主義」這一口號的實質內容,還其反科學的本來面目。在「反對科學主義」的口號下,所反對的恰恰就是科學精神。
  • Nature:比疫情更可怕的是偽科學謠言的傳播
    導語 在西方社會中,對疫苗的不信任,例如認為疫苗會造成自閉症等謠言,是一種廣為流傳的偽科學傳統的想法是,這些人消極的接受信息,直到被某一方說服。但實際中,綠色的社群有著最多的連接增長數,且其中和反對疫苗的群體有密切聯繫的社群,更容易在規模上出現快速增長。這意味著對於某一話題保持中立的社群,並不是消極的信息接收者,在這個自媒體時代,他們會積極的傳播觀點。
  • 美國「地球是平的」反科學論調漸起引擔憂
    更令人擔心的是,數百名與會者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社交媒體應用令這種論調的傳播更廣泛。&nbsp&nbsp&nbsp&nbsp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7日報導,所謂第三屆「平地球國際會議」14日至15日在達拉斯一家酒店舉行,會議組織者稱有600多人參加。他們在會議上宣稱「地球是平的」,演講和展示話題包括《太空是假的》和《測試月球:一個全球謊言》。
  • 拒絕偽科學,在戰「疫」中堅定信心
    而流言大多以貌似科學的面目出現,假託專家名號,行偽科學、反科學之實,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無論是從科學發展還是從和諧社會的角度,流言的危害都不亞於病毒傳播。就像吸菸、喝酒能抗病毒之類的流言,如果被沒有辨別能力的人相信了,那後果不可預知。其實,在疫情面前,在鋪天蓋地的海量信息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傳播節點。
  • 防範和遏制事故發生 甘肅制定煤礦瓦斯等級鑑定信息公示制度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顧麗娟)記者從甘肅省應急管理廳獲悉,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甘肅省煤礦瓦斯等級鑑定事中事後監管工作,深入推進「網際網路+監管」,從源頭上防範和遏制煤礦瓦斯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安全,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要求,甘肅省應急管理廳會同甘肅煤礦安全監察局、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制定了
  • 國家網信辦負責人:堅決遏制淫色低俗信息反彈
    日電 2014年底,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重拳出擊,全面部署,堅決遏制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反彈,引發強烈社會反響。答:網站是內容管理的主體,是遏制淫色低俗信息反彈的最主要責任者,特別是重點新聞網站和大型商業網站,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應確實履行企業責任,在傳播正能量、構建網絡清朗空間方面作出表率。但是年底,一些大型網站放鬆管理,沒有認真落實管理責任,出現低俗信息反彈,網民極為不滿,舉報量明顯增加。
  • 開平:讓「民聲」落地生根「視頻」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2020年,開平區持續聚焦聚力民生事業發展,高標準推進10件民生實事項目,切實的讓「民聲」落地生根。請看報導。五街北街棚改區域是開平區四街片區棚改項目的組成部分,涉及回遷居民227戶,建設6棟18層住宅樓,共576套。
  • 打擊偽科學謠言,需要法律「彈藥」
    與此同時,網上傳播的各類偽科學謠言,引發公眾恐慌,卻找不到追責和執法的法律依據。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不僅科技發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而且科技應用範圍之廣也前所未有,要想讓更多公眾跟上科技發展腳步,唯有加快科普力度。同時,新現象、新問題層出不窮,比如說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伴隨不少謠言,遏制謠言傳播也需要科普「去昧」。而科普事業發展離不開法律支撐。
  • 有哪些暢銷的偽科學書?
    這場相遇科學家們等了20年,盼得脖子都長了,想看看這顆恆星能不能第一次證明愛因斯坦理論存在偽科學。近百年來科學家們對愛因斯坦理論的證偽精神絲毫未減,這份執著讓庫管十分感動。雖然庫管的腦細胞不夠去研究科學鼻祖的理論,不過本書蟲想要避坑偽科學的心和科學家們是一樣的。
  • 《民聲》案例精選(第六期)
    《民聲》欄目是由中共永州市委網信辦、永州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聯合永州市融媒體中心精心打造,以辦理網民留言為內容的網上群眾工作平臺。欄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察民情、解民憂、匯民智,堅持服務群眾和接受群眾監督,架起黨心民心的「連心橋」。
  • 偽科學育兒的 「雞湯」不要喝
    但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的標題,雖然很吸引眼球,獲取的流量驚人,讓人倍增信任感,但內容的科學性和專業性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    如今,育兒不再是簡單的吃飽穿暖,而是涉及營養、興趣培養、性格養成等多個方面,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知識。「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做一名合格的家長,需要用心盡力,也需要知識積累。
  • 豈能打著鍾南山旗號販賣偽科學
    疫情暴發以來,不少自媒體蹭熱點,兜售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打著鍾南山旗號販賣偽科學,更是容易成為爆款。 2月9日,鍾南山團隊發布論文,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多項臨床特徵。雖然論文根本沒有提到吸菸與感染新冠肺炎之間的關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個名為「姚講姚說課堂」的微信公眾號,在分析論文中披露的數據後,竟然炮製出「吸菸者感染率明顯遠低於非菸民」的驚人結論。
  • 軍報:遏制奢侈浪費 須堅決維護制度剛性約束力
    《條例》的制定,正是築牢遏制奢侈浪費的制度屏障。隨著《條例》的堅決貫徹和嚴格執行,必將有力促進黨政機關的厲行節約,有效制止奢侈浪費現象,進而為在全民族全社會大興節約之風作出示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作風保證。
  •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
    綠水綠山需要您的守護,如果有任何與環境汙染有關的投訴或者線索,現在就可以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同時你也可以打開微信搜索廣東民聲熱線,在小程序裡投訴、報料。  節目一開始,我們首先要進入的是"民聲發布"環節,省生態環境廳上線有哪些權威信息要發布呢?下面把時間交給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長魯修祿。
  •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市民政事務服務中心服務民生的實踐與...
    市委黨校成立課題組,對市民政事務服務中心進行專題調研,深刻感知我市民政事務服務中心責任、使命、擔當,他們用新思想指導實踐,用新理念、新發展踐行使命,強化管理,提升服務品質,立足新方位、展現新作為。我們要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生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民生改革,守好民生兜底防線。
  •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偽科學?
    一般而言,「真實」是某種觀點的一個有用特性;它為我們心靈和思想的鬥爭提供了一些競爭優勢。但是,「真實」並不是使觀點成立或傳播的唯一標準。當信念為相信它們的個人或社會提供某些有用的功能時,它們才會持續存在。當你深入思考時,一些奇怪或錯誤的信念所導致的結果往往就顯而易見:人們相信快速致富的計劃,因為他們確實很想快速致富;人們相信能帶來奇蹟的治療方法,因為他們非常想讓身體好起來。
  • 關於宇宙是否為一個生物體的話題,是科學猜想,還是偽科學?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毫無邏輯的反科學思維。科學的思維是,讓證據說話。但讓證據說話不是要別人去隨意證明捕風捉影的臆想,而是宣稱某個事物的人需要先證明自己說的話是真的。如本問題提出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生物體體內,就需要拿出證據來,至少有一個符合邏輯的理由。這樣,別人才能夠根據你的證據鏈來分析是不是真的,通過你邏輯漏洞證明你說的是假的。
  • 「偽科學」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我們分享的表達是「偽科學」,它的英文表達是:junk science 「垃圾科學」(Junk Science)是指當科學事實被歪曲、風險被誇大以及科學經政治或意識形態包裝並挪為他用時而產生的科學報告,也稱偽科學。
  • 偽科學,長啥樣?
    由於CCTV在廣大中國人民心目中無以倫比的權威形象,偽科學很喜歡用CCTV新聞截圖來吸引眼球,但99.99%的情況下新聞報導和文章內容什麼關係都沒有。比如這篇文章,把美國(西醫)免疫治療取得突破的新聞嫁接到了號稱能治任何癌症的「中藥奇方」上面,成了中西合璧奇葩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