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厚度可預測帕金森患者的認知功能減退

2021-01-14 澎湃新聞
視網膜厚度可預測帕金森患者的認知功能減退

2021-01-12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認知功能障礙是帕金森病(PD)常見且高度致殘的特徵。在診斷時,15% 到40% 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檢測到輕微認知障礙,而在發病後10年,多達70% 的患者會受到痴呆症的影響。某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較快的認知功能退化和痴呆表現,但由於缺乏有效的臨床生物標誌物,難以預測認知功能退化和開發潛在的神經保護劑。這種嚴重的 PD 亞型被認為與其他2種較少見的路易體瀰漫性疾病( Lewy body diseases ,LBD)具有臨床和病理上的共同點: 路易氏體型失智症(DLB)和 與 α-synuclein 基因(E46K-SNCA) 突變相關的PD。

這兩個疾病的的共同特點是:快速進展的認知功能退化先於伴有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或兩者同時發生。PD 患者在視功能方面也經常出現異常,比如低對比度視力、對比敏感度、顏色和圖案辨別能力、深度和運動知覺,以及多種高階視空間能力。有趣的是,視覺空間障礙是 PD 患者最早和最突出的臨床特徵之一,也是 PD 患者全面認知功能下降的主要預測因素。此外,最近的證據支持視力測試可能預測 PD 痴呆症。

基於此,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Ane Murueta-Goyena,等人探究了原發性帕金森病(iPD)患者視網膜厚度的縱向變化和PD進展的關係。

他們的前瞻性實驗納入了 iPD (n = 42)、路易氏體型失智症(n = 4)、 E46K-SNCA 突變攜帶者(n = 4)和對照組(n = 17)。所有的參與者都接受了光譜視網膜光學相干斷層掃描(Spectralis retin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評估和蒙特婁認知量化評分,並且用了UPDRS評估PD的嚴重程度。統計學上,採用線性混合模型估計黃斑神經節細胞-內叢狀層複合體(GCIPL)和視網膜神經纖維層(pRNFL)厚度減少率。同時也評估基線 GCIPL 和 pRNFL 厚度與隨後認知和運動變化風險之間的關係。

結果顯示:副中央窩區(1-3mm 環)的 GCIPL 厚度減少率最大。在iPD 患者中,其每年減少0.63 μm,而對照組為每年減少0.23 μm (p < 0.0001)。iPD 患者在基線狀態下,在副中央窩有較低的 GCIPL 和 pRNFL 厚度( RR = 3.49,p = 0.03),在3年時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增加(RR = 3.28, p = 0.045)。而視網膜厚度和運動功能變化之間的未發現相關性。

這個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可以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方法測量副中央窩 GCIPL 的厚度,進而來預測iPD的神經退行性變化和患者的認知功能變化情況。

原文出處:

Murueta ‐ Goyena, A., Del Pino, R., Galdós, M., Arana, B., Acera, M., Carmona ‐ Abellán, M., ... & Gabilondo, I. (2021). Retinal Thickness Predicts the Risk of Cognitive Decline in Parkinson Disease. Annals of Neurology , 89 (1), 165-176.

原標題:《Annals of Neurology : 視網膜厚度可預測帕金森患者的認知功能減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帕金森日 | 不明原因嗅覺減退,需警惕帕金森病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 伴有體位性低血壓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卡巴拉汀可改善其認知功能
    在帕金森病(PD)中,OH的總體患病率估計為30% 。雖然隨著疾病)的進展,特別是痴呆症愈發頻繁,OH的的發病率可上升到65% ,但是使用方法來治療這種疾病仍然很少,根據一項7年的前瞻性人口研究,治療者僅佔約0.5% 。與精神症狀和多巴胺抵抗運動症狀一樣,痴呆和 OH 是重要的疾病拐點,因之導致的殘疾表明晚期帕金森病痴呆(PDD)階段的具體治療有待改善。
  • 嗅覺減退和便秘可能是帕金森病最早期症狀
    而目前,還沒有完全治癒此病的辦法,許多患者就此背上精神包袱,再加上對此病了解不夠,許多患者及家屬陷入了誤區中。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容易出現嗅覺減退和便秘等症狀,也有很多人來電或者網上諮詢這種症狀是不是帕金森,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帕金森病,現將帕金森病給大家科普一下。
  • 影像「新」技術有助於早期診斷帕金森病 新藥物或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二、可穿戴 「新」技術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態   除了診斷技術的「新」發展外,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態問題也有「新」技術的支撐。在用藥方面,左旋多巴是治療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藥物,該類藥物早期療效顯著,但是不少患者在服用3~5年以後會出現藥物療效減退,劑末現象和異動症等運動併發症的發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而非左旋多巴類藥物因半衰期長在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的治療中起重要作用。
  • 帕金森患者如何健康飲食
    由於帕金森患者肢體震顫能量消耗大,基礎代謝降低和活動減少,同時因進食困難或因精神抑鬱,引起食慾減退,進食量減少,從而導致體內營養不足,因此增加營養,注意飲食調節很重要。 尤其進入冬季,更應該適量增加帕金森患者熱量和營養的攝入,從而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 滬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高 太極拳等運動能改善病情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同時還可伴有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抑鬱狀態、認知功能下降等非運動症狀,是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腦疾病。該疾病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我國約有近300萬患者,但其中有接近3/4的患者沒有接受正規治療,特別是在邊遠地區。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它對患者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影響患者的運動能力,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和姿勢平衡障礙,即帕金森病的「四主徵」。另一方面得影響是對患者的情緒、認知功能等的影響。
  • 不可不知:帕金森病認知障礙的五大進展
    帕金森病痴呆的患病率和自然病史帕金森病(PD)中認知障礙的臨床特徵涉及了廣泛的認知領域,包括執行功能、視覺空間推理、記憶和語言功能,並且還可能包括視覺幻覺,偏執和注意力的波動。與阿爾茨海默病(AD)相反,PD的認知障礙中記憶損傷佔主要地位。
  • 帕金森病患者哪些康復鍛鍊需要堅持做?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由於患者腦內黑質結構中多巴胺能神經元退化,無法生成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導致患者逐漸出現一系列運動及非運動症狀。疾病早期,患者往往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肉強直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將出現認知障礙、幻覺、抑鬱、焦慮等。此外,帕金森病還可造成嗅覺減退、吞咽障礙及睡眠障礙等多種問題。
  • 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是腦變性疾病,患者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
    01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病都是什麼?會有什麼表現?直到現在,有的人對這兩種疾病的認知都有待加強。(2)表現帕金森患者的認知功能會受到障礙,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判斷、語言等。患者發病一般首先是記憶功能減退,表現為剛剛做過的事、剛剛說過的話不記得等,然後逐漸會迷路、進食不知道饑飽等,有時候患者還不能正確使用詞彙,不認識鏡子中的自己等等原始行為。有一部分患者早期也會出現情感障礙,常常狂躁或者抑鬱。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痴呆的症狀也就越來越明顯。
  • 大部分帕金森患者會出現的症狀
    此外,臉上的皮膚因肌肉僵直而缺乏正常的表情,很少眨眼睛,眼神發直,顯得很呆滯患者還不知不覺地流口水。另外,患者還會出現類似猿猴的姿勢,就是兩個胳膊緊靠身體,雙腿的關節彎曲,這些都是帕金森的症狀。 (1)損傷:是帕金森病不可忽視的併發症,隨著病情的發展,震顫、僵直、協調功能障礙,會逐漸累及運動功能,腳下遇到障礙物時容易甚至可發生骨折等損傷,冬天結冰及雨天溼滑的路面,廁所及浴室潮溼光滑的瓷磚地板,對於動作遲鈍、步履不穩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是危險的場所,要格外小心,避免摔倒。 (2)心理障礙和智能減退:尤多見於晚期病人。
  • 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易被忽略 需加強早期識別
    80%~9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嗅覺障礙,但以此作為主訴者十分罕見。嗅覺障礙既可以出現在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期,也可早於患者的運動症狀而出現,部分患者可以在其運動症狀出現10年以上出現嗅覺障礙。帕金森病患者出現嚴重的嗅覺減退則預示著疾病進展為帕金森病痴呆(簡稱:PDD,下同)的風險增加。
  • 老年痴呆和帕金森是一回事兒嗎?
    受訪專家 徐冰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瀋陽腦科醫院)神經內七科主任 隋軼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瀋陽腦科醫院)神經內五科主任 生活中,很多人也有這個疑問:帕金森與老年痴呆到底有沒有聯繫為此,記者諮詢了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瀋陽腦科醫院)神經內七科記憶下降門診主任徐冰和神經內五科帕金森門診主任隋軼,聽聽專家們的介紹吧。 診斷痴呆需要規範的診斷體系 徐冰主任介紹,痴呆多見於老年人,表現在無意識障礙的情況下,記憶、認知、語言、視空間技能、情感或人格等精神心理活動中,有記憶和認知功能障礙及其他至少一項缺損,同時伴有社會、生活活動能力減退的一種狀態。
  • 世界首例,一滴血可提前10年確診老年痴呆症?
    美國杜克大學能夠通過檢測視網膜各層的厚度和紋理來檢測這一症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的團隊研究發現了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進行預測的生物標誌物。醫學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提前10年確診老年痴呆症?12月1日,一則醫療信息震動了整個醫療界並引發爭議。
  • 有很多帕金森患者會出現運動併發症,該如何針對性處理?
    ,可能有30%的病人會出現運動併發症;3到5年病齡的帕金森患者,有70%以上的人會出現;7年或7年以上病齡的患者,有80%的人會出現運動併發症。可以說,帕金森病患者患病之後,不管是否接受過治療,都會出現一些運動併發症。 沒治療過的帕金森病患者出現運動併發症還可以理解,為什麼經過治療的患者,還會出現這些症狀呢? 解釋:經過治療的這部分帕金森病人,在早期甚至就會出現運動併發症,這裡有療效減退的問題。
  • 世界首例,一滴血可提前10年確診老年痴呆症?中國也有類似技術
    美國杜克大學能夠通過檢測視網膜各層的厚度和紋理來檢測這一症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的團隊研究發現了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進行預測的生物標誌物。 雖然目前還沒有治療阿爾茨海姆症的特效藥,任何一種藥物或其他幹預措施都不可能成功治癒它,但是,即使無法停止或逆轉潛在的疾病過程,也可以通過對疾病過程早期介入,將患者的日常功能維持一段時間,並減緩某些問題,如記憶力減退。
  • 帕金森是老年痴呆嗎?帕金森「招手」時,或有這些反應
    帕金森病跟老年痴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疾病。帕金森病是神經系統運動障礙性疾病。而老年性痴呆最主要影響到高級神經活動,影響到認知功能,會有記憶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表現。雖然這兩個病都是老年性慢性進展性疾病,都以神經細胞提早變性或萎縮作為基礎,但表現各有所不同。
  • 帕金森病的診療方法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主要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蛻變和路易小體形成的病理變化,紋狀體區多巴胺遞質降低,多巴胺與乙醯膽鹼遞質平衡失去的生化改變,出現震顫,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的運動症狀和嗅覺減退,便秘,睡眠行為異常和抑鬱等非運動症狀的臨床表現為顯著特徵。
  • 小孩子也有患上帕金森的可能
    帕金森病對於老人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病,但是對於兒童就不一定了。很多人都會誤認為孩子是不會患上帕金森的,但是小孩子也有患上帕金森的可能。 ,若無中毒等明確病因,那遺傳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做針對性基因檢測大部分病人可以準確發現致病病因進行及早治療,效果也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