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超5000米隧道20條 交警支招隧道火災遇險如何快速逃生?

2021-01-21 山西黃河新聞網

  12月21日,從山西公安交警網獲悉,山西地形複雜,山區、丘陵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由於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的特殊地貌,高速公路的隧道也特別多。

  那麼,如果高速路隧道內車輛發生火災事故,應該如何快速逃生?面對事故,在隧道裡該如何報警求援?事故中,又該如何對現場進行施救?山西公安交警網本期解析高速隧道火災遇險怎麼辦。

  全省超5000米隧道20條 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截至目前,山西省高速公路共有隧道354條,隧道總裡程451公裡,約佔全省高速公路總裡程的6%,其中最長的西山隧道長度達13654米。500米以上隧道共206條(含5000米以上隧道),5000米以上隧道有20條。加上山西氣候較為乾燥,易發生汽車自燃,隧道火災事故的風險非常高。

  由於高速公路隧道空間相對封閉,濃煙不易擴散,加上煙囪效應,除燒傷之外,還會造成人員窒息,加上消防機構駐地較遠,救援力量趕赴現場需要時間,一旦發生火災,後果將不堪設想。

  逃生和救援技巧

  一般來說或,車輛發生自燃可以分為兩大類原因,一類是車輛運輸的物質為危化物品,可能在運輸途中因特殊原因導致起火,另一類則是由於車輛缺乏保養、行駛中電、油路短路等引起火災。

  山西公安交警網提醒廣大駕駛人,一定要防範與未然,平時對車輛應加強保養,不要違章駕車,安全行駛。同時,駕駛人員和乘客還很有必要了解相應的逃生和救援技巧。

  技巧一:及時、準確報警

  隧道內發生火災後,人員應充分利用隧道內「手動報警按鈕」、「固定報警電話」和「手機」報警。在設有火災報警系統的隧道內每隔50米設置一套。報警時應沉著、準確地講清起火所在隧道名稱、基本方向、隧道內大致距離,燃燒物是什麼,火勢大小,報警人姓名以及所用的電話號碼。

  技巧二:不要打開引擎蓋

  汽車在隧道中失火時,剛開始的數十秒時間是滅火的最好時機,所以司機要保持高度的冷靜,儘快打開車門讓車內人員離開汽車後(打不開就砸開),取出隨車滅火器滅火,注意還要給油箱降溫。千萬不要盲目打開引擎蓋查看。因為隧道裡有風力傳動系統,打開引擎蓋後會讓大火燃燒得更加猛烈。

  技巧三:充分利用消防設備

  除汽車自配的消防用品以外,隧道裡常配備有消防專用工具。按照「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設計規範」,縱向間距50米一個,其中配置了消防箱,在其附近都配有紅色的緊急手動報警按鈕。車主奮力自救的同時,儘量在第一時間按下按鈕,向隧道管理部門呼救。

  技巧四:先人後車,迅速離開車輛

  車輛起火,根據「先人後車」的原則,司機要立即停車、開門、疏散乘客、斷電、報警。其次,乘客要保持冷靜,不要擁擠。可利用一切硬物雜碎車玻璃逃生,在砸玻璃時要敲擊玻璃四角。萬一找不到安全錘,可以利用女士高跟鞋後跟或男士的皮帶扣將玻璃砸碎後逃生。

  客車車輛除採用上述方法外,也可利用天窗,乘客只要旋轉車頂天窗的紅色扳手,就能打開從而迅速逃生。同時,客車車門附近都有手動旋轉開關,遇到火災扭動旋轉閥,用力推門即可打開車門。每輛車都有應急開關有些在司機座位旁,有些在車門頂部,形狀大多像電扇的檔位開關,這個開關主要是切斷氣路。而打開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具體操作一般在應急開關旁都有說明。

  技巧五:做好濾煙防毒,正確選擇逃生方向

  逃生時,用水沾溼手巾或衣物(可用礦泉水或隧道內消防水)捂住口鼻,藉以濾煙防毒,最好彎下腰走,因為著火時,擴散在隧道裡的煙霧和毒氣最初是不平均分布的,頂部較濃,下部較稀,而且溫度分布也是上高下低;不要高聲喊叫,否則會吸入較多的煙霧和有毒氣體。

  撤離時,在車身後放置警示標誌,然後朝著火勢、煙霧流相反的方向逃離,洞內煙霧過大,因以隧道洞壁為導向,切記勿以車輛為導向。逃離起火車輛在隧道內行走時,雙手最好不要拎重物,逃離時注意保護頭部。同時,切記不要返回車中拿物品。

  技巧六:橫通道是「活路」

  按照「「公路隧道設計規範和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設計規範」,行人橫通道250米,車輛橫通道750米進行設置,最大極限是行人橫通道500米,車輛橫通道1000米進行設置。

  長隧道一般兩個隧洞之間都設有相連的通道,當其中一條隧道失火時,人們可以按照指示通過2條隧道間的聯絡橫通道(車行通道和人行橫通道),逃到另外一條隧道去並注意對面隧道車輛靠牆脫離隧道。(王建)

相關焦點

  • 福銀高速隧道 安全隱患大排查
    N海都記者 施建華 文/圖 通訊員 陳思來 關注理由 昨日上午,根據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統一部署,福州高速交警支隊三大隊聯合安監和路政等部門,對福銀高速隧道的隱患進行排查。 今年3月1日,山西省晉城市高速公路隧道內,兩輛運輸甲醇的鉸接列車追尾相撞後起火燃燒,並引燃引爆滯留車輛,造成重大傷亡。
  • 全長6.7公裡的港珠澳大橋隧道,位於水下40米,發生火災怎麼辦?
    近年來我國在基建領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隧道也隨之貫通,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港珠澳大橋隧道了,作為世界上最深的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隧道全長6.7公裡,最大埋深48米,但隨之也帶來了隧道內消防安全隱患,有些人就開始擔心,港珠澳大橋隧道周圍都是海水,萬一隧道裡著火怎麼辦?該如何逃生?
  • 福州:隧道內突發交通事故 交警奮不顧身救人
    東南網6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恩兒 通訊員 王芃力)這幾天,在微博和微信上,一段濃煙翻滾的隧道交通事故視頻以及一位衝洗後臉上還殘留著黑色粉塵的交警的圖片刷屏了。原來,這是一個突發在隧道內的交通事故和一位交警奮不顧身救人的故事。
  • 隧道逃生管道的材質選擇
    逃生管道,超高分子逃生管道還具有優異的衝擊能吸收性,衝能吸收值在所有塑料中最高,因而,噪音阻尼行很好,具有優良的消音效果。 3.優良的抗內壓強度,逃生管道,超高分子逃生管道耐環境應力開類性,抗快速開裂性。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組圖]
    當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翔安隧道之解密篇 深入海底70米鑽爆施工
    廈門翔安隧道是我國大陸第一座大斷面海底隧道,總長約9公裡,其中海底隧道總長為5945米,其中跨越海域部分長約4200米,擬採用鑽爆法施工。  隧道將採取三孔建設形式,共由三條線路組成。隧道兩側分別設五通平交和西濱互通立交,五通平交連接仙嶽路城市快速幹道和環島路,西濱互通與環東海域和翔安大道連接,按照雙向六車道高等級公路和城市道路標準設計,主線設計時速為80公裡。
  • 英法海底隧道大火 千度高溫重創隧道結構(圖)
    英法的消防員在緊急逃生管道集合,準備進入隔壁大火的列車管道撲救。   中新網9月13日電 連接英國和歐洲大陸的英法隧道11日發生大火,「歐洲之星」服務全面停止,12日仍無法恢復,數萬人受影響。大火起因疑是一輛貨運列車上的貨車剎車系統過熱起火,至少14人受傷,其中6人吸入濃煙須送院治理。今次是隧道1994年啟用以來的第3次火災。當局排除是恐怖襲擊。
  • 四川南充城區首條穿山隧道建成
    隨著西河路南延線即將建成通車,南充市城區第一條市政穿山隧道也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南充第一條市政穿山隧道建成  昨日上午,在西河路南延線施工現場,南延線橋上兩旁已經安裝好了仿古路燈,十分漂亮,橋面的交通信號標識也已經劃好,車輛上橋之後應當如何行使一目了然。沿著主橋向嘉陵方向望去,一條隧道佇立在橋的盡頭。
  • 最安全隧道成人間地獄--瑞士隧道大火倖存者逃生經歷
    10月24日,位於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全球第二長隧道「聖哥達隧道」,發生兩輛卡車迎面相撞並爆炸起火的重大車禍,大火燃燒了一整天后被消防人員撲滅,瑞士警方承認,仍有100多人不知下落,死亡人數估計會有數十人。  聖哥達隧道全長16.5公裡,是穿越阿爾卑斯山連接瑞士和義大利的主要公路幹道,每天通過這條隧道的車輛多達兩萬,去年就有120萬輛卡車自此通過。
  • 如建臺灣海峽隧道 前期準備工作至少20年
    註:本篇文章於2009年12月12日發表在華西都市報我國現在的隧道工程水平如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哪裡?如何提高隧道的抗震、防災能力? 如建臺灣海峽隧道前期準備工作至少20年「明年我們還要在福建召開研討會,這個(海峽隧道)工程即使定下來,單是前期準備工作就得20到30年。」孫鈞教授是為了今日舉行的2009年成都國際隧道工程動態報告會而來的。
  • 貓狸嶺隧道猛烈燃燒的那11分鐘 他們是貓狸嶺隧道最美逆行者
    「本來十多天以後我就要訂婚,現在看來可能要推遲了……」31歲的高速交警吳峰偉躺在台州醫院病房內,頭上戴著吸氧管,話語非常虛弱。作為事發後第一批趕到甬臺溫高速往溫州方向貓狸嶺隧道現場參與救援的交警之一,吳峰偉和同事在烈火中逆行向前,疏散了大量被困司機和乘客,自己卻最終被濃煙包圍。
  • 郊環隧道今天入列!一起盤點黃浦江底那些越江隧道 - 上海發布
    1971年6月,打浦路隧道建成通車。它不僅是上海的第一條越江隧道,也是中國的第一條越江隧道。隧道由浦西引導段、江中段及浦東引導段三部分構成,全長2761米,其中隧道主體長1332米,江中段江底直線長600餘米。浦西引導段進出口在中山南一路打浦路口;浦東引導段進出口在耀華路。
  • 廈門第二條海底隧道獲批 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
    好消息來了,到2019年,你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走隧道往返海滄和島內。晨報訊(記者 劉宇瀚 通訊員 李春妮)在不久的未來,進出廈門島將再添一條通道!記者昨日從廈門市發改委獲悉,廈門第二西通道「可研」已於6月10日獲國家發改委批覆,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立項。這條連接海滄與湖裡的海底隧道,項目總投資估算為57.05億元,計劃今年底開工建設,2019年建成通車。
  • 超震撼!地下穿越9條道路+4條軌道+3條河道!副中心這條大隧道迎重大...
    超震撼!地下穿越9條道路+4條軌道+3條河道!>如何在副中心地下打通這段隧道?承擔隧道掘進施工的盾構機名為「京華號」,由刀盤、盾體、1節橋架及5節臺車組成,開挖直徑16.07米,整機長度150米,總重量約4300噸。
  • 深埋沉管海底隧道,全長6700米,如果漏水怎麼辦?
    它的建成拉近了內地與港澳的聯繫,極大地促進了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港珠澳大橋三地相連,隔海而建,使得大橋的設計使用了更加複雜的技術,它不僅是一座跨海大橋,也是一條海底隧道。該隧道全長6700米,是中國第一條海上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沉管海底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裡程長,海底深,讓人不禁擔憂。如果隧道裡的縫隙漏了,隧道裡的人還有活路嗎?這個不用擔心。
  • 逃生井洞門順利破除,嘉興首條電力盾構隧道建設任務完成過半
    逃生井洞門順利破除,嘉興首條電力盾構隧道建設任務完成過半 2020-06-09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峰期,魯家峙大橋有時要堵20分鐘!海底隧道能否早日通車?
    東西方向,等待的車輛有四五百米長,最遠已經排到了外河口路。 南北方向更加誇張,整條魯家峙大橋的引橋和橋身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車輛,在等待通行,一眼望不到頭,擁堵十分嚴重。 家住魯家峙的湯竹君已經在大橋上堵了20多分鐘,於她而言,這樣的堵車已經成了常態。
  • 翔安隧道通車近七月 發生70餘起事故
    導報記者採訪了交警和路政等部門,找到事故的一個特點:追尾事故佔了大部分,約80%-90%。其中,3車追尾較為常見,有時一個小時內有五六起追尾。而在11月10日,追尾的車輛達到了14輛。調查A:追尾 都是「視覺誤差」惹的禍追尾事故的發生,毫無疑問是因為車主主觀上的疏忽。
  • 光纖感溫系統在隧道消防保護中的應用
    火災,是公路隧道以及地下鐵路隧道所面臨的高度危險之一。現代化交通系統的迅速發展,大大增加了隧道火災的潛在危險。(例如:隧道長度的不斷增加,雙向行車道,高危險性的貨物,隧道內由於大交通流量而日益增加的火災荷載等等因素。)   鑑於隧道內環境特殊,火災一旦發生,往往會一發不可收拾;並且由於缺乏逃生設施及救護人員,加之司機與乘客驚慌失措,很可能造成重大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