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囫圇吞棗地傳授人生經驗
在當今社會,一個令人遺憾的是有一個觀點常常被忽視,兒童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陌生的,遺傳基因並沒有告訴孩子該怎麼應對。成人總是不能深刻理解孩子們確實沒有成年人理解概念的經驗,總是囫圇吞棗式的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孩子們缺乏我們擁有的背景知識,孩子不能像我們一樣很容易將思想聯繫起來並相當快地得出結論。他們的大腦是一種需要時間訓練才能形成聯繫的肌肉,並且如果我們急於讓孩子們完成任務,我們幾乎可以確定這些能動的聯繫不會建立起來。讓他們按他們自己的節奏完成目標。這可能需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但一旦這種聯想能力建立起來將會持續一生,而且當他們下次遇到類似問題時,他們將會更容易地面對。
第二,讓每個人都成為孩子的競爭對手
植根一個讓孩子打敗所有人的的想法,這樣對孩子的壓力太大了。你會注意到,即使是最著名的體育明星也不會僅僅是沉迷於擊敗其他球隊; 他們集中力量打出他們的最好的水平,當他們這樣做,他們最終贏得了比賽。小孩應該感受到的唯一要打敗的一個人就是他自己。他應該在跨過每一個障礙的過程中,逐步成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他不僅每天都會繼續成長,而且他也會對自己的進步感到謙虛,而不是看看他比其他人"好多少"或"差多少"。
第3, 限制自己的創造力
成人世界中有一種說法:"即使它看起來很愚蠢,但是用起來並不是愚蠢。"當涉及到找問題的解決方案時,我們很多人都害怕被別人評價看起來像孩子一樣。扼殺我們自己的創造力,最終我們扼殺了我們的孩子創造力。我們應該是那些找到新的做事方式的人,好讓我們的孩子知道可以用新的方法演繹人生。我們可以用空的油漆罐和牛奶罐來製作鼓,而不是把它們扔掉; 我們可以製作自己的包裝紙或賀卡,而不是直接到店裡買。這聽起來很古怪,但事實是,這就是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他們需要看到我們不害怕用看起來愚蠢的方法做事,這是非常正常的。當我們強迫自己循規蹈矩時,我們的孩子也會跟著走。當我們選擇變通時,他們也變得靈活。
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怎麼畫就註定了他未來的樣子,而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是執筆人,而是那個糾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