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還會搬錯?!

2020-12-02 百度百科

諾貝爾獎還會搬錯?!

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是科學界最具分量的獎項之一,然而只要是人評選出的東西,就不可能百分百完美,諾貝爾獎也不例外。

弗裡茨·哈伯

因化學成就生產毒氣害百萬人

德國化學家,1909年,成為第一個從空氣中製造出氨的科學家,使人類從此擺脫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動局面,加速了世界農業的發展,因此獲得1918年瑞典科學院諾貝爾化學獎。一戰中,哈伯擔任化學兵工廠廠長時負責研製、生產氯氣、芥子氣等毒氣,並使用於戰爭之中,造成近百萬人傷亡,遭到了美、英、法、中等國科學家們的譴責。

休伊什

竊取研究生成果

英國天文學家。1974年,英國劍橋大學的賴爾和休伊什拿下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於他在發現脈衝星過程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但休伊什曾一度認為脈衝星的脈衝信號是外星人發出的信號,而真正的英雄是一個名為喬斯林·貝爾的研究生,她在更早的時候就推斷出信號源是一顆旋轉的恆星。但因她僅僅是一名研究生,成果被「竊取」了。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因輕視女性被將成果「送」給其他人

英國物理化學家與晶體學家。她專注於DNA、病毒、煤炭與石墨等物質的結構,其中她所拍攝的DNA晶體衍射圖片「照片51號」尤為重要。然而當時的科研環境,對女科學家存在歧視,富蘭克林的領導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照片給了實驗室另外兩位科學家,根據照片他們推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並於196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在他們發表的文章中也未曾對富蘭克林表示感謝。

肖克利

坐收漁翁之利

物理學家。因對半導體的研究和發現了電晶體效應,與巴丁和布拉頓分享了1956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肖克利可能並不夠資格拿下這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發明了一種錯誤的電晶體,而實驗的成果是由另兩名科學家完成的。

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

遺憾錯失諾貝爾獎

俄國科學家,發現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紐蘭茲,門捷列夫是後來經過總結,改進得出現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據諾貝爾檔案記載,諾貝爾獎委員會本已打算將1906年的化學獎頒給這位大師,但委員會其中一人最終將門捷列夫踢出了榜單。這位偉大的化學家於1907年去世。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諾貝爾獎委員會選錯頒獎項目而被討論

猶太裔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不過許多科學家認為,光電效應的科學意義無法和相對論相提並論。因此,科學家們認為,不是愛因斯坦不夠格,而是諾貝爾獎委員會選錯了獎勵項目。

拉爾夫·斯坦曼

歷史上首位被頒給過世的人

生物學家。2011年,與美國科學家布魯斯·比尤特勒、盧森堡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共同獲得當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不幸的是,拉爾夫·斯坦曼在諾貝爾獎頒發的前三天死於胰腺癌。諾貝爾委員會有一條硬規則:不能頒發給過世的人。對此,諾貝爾獎不授予已去世的人,但諾貝爾基金會的規則特別說明:如果有人獲獎但在領獎前死亡的話,獎項仍然有效。

作者:卡車車牌號

相關焦點

  • 被迫放棄的也就算了,居然還會有人主動拒絕諾貝爾獎!
    諾貝爾文學獎獎章圖像諾貝爾獎給鮑裡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帶來的不是鮮花和榮譽,而是痛苦和磨難。可下面這位,居然主動拒絕諾貝爾獎!要知道,諾貝爾獎是多少人做夢都想得到的東西!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疑惑:「誰這麼牛啊?居然主動拒絕諾貝爾獎。」此人就是法國作家薩特,他不但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而且還是第一個!
  • 得了諾貝爾獎後的人生
    諾貝爾委員會寄出的信函,邀請他們提名隔年的諾貝爾獎人選。許多諾貝爾獎得主接受訪談時,都會提到得獎之後的生活與之前會完全不同。諾貝爾獎是學界同儕對於得獎者的貢獻所能夠給予的最大肯定。得獎者除了會收到相當可觀的一筆獎金之外,還會開始收到突然之間瘋狂湧入的訪談邀約和不同類型的工作和研究機會。
  • 諾貝爾獎各獎項逐步揭曉,除了不切實際,可能還會趁機打壓找麻煩
    莫過於是否得到了諾貝爾獎的認可和加冕了。2020年度的諾貝爾獎已經逐漸地頒布,在人類發展至今最為重要的物理以及數學中兩個基礎學科領域中,因為諾貝爾獎從未設置過數學獎,因而物理學領域諾貝爾獎的頒發一般都是引領著世界科學技術的研究方向。不過很可惜的是,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所頒發的三個人,主要的研究方向都是集中在了天體研究以及天文領域。
  • 諾貝爾獎地位有多高?諾貝爾獎代表著怎樣的榮耀?
    諾貝爾獎地位有多高?諾貝爾獎代表著怎樣的榮耀?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海海,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們個大家來講一講諾貝爾獎,希望聽過以後你對科學界最榮耀的獎項有比其他人更深的了解,知道它的來歷,為什麼那麼知名,在諾貝爾獎哪些獎項的含金量最高,那麼諾貝爾獎在各種獎項的地位是最高嗎?首先我直接給大家一個答案,是的,但是為什麼呢?
  • 張鋒,贏了官司卻輸了諾貝爾獎
    該工具的問世可謂是基因工程誕生以來生物醫學領域最激動人心的突破,近些年來一直是諾貝爾獎的熱門候選。CRISPR/Cas9在醫學、農業、工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該技術背後有著一大批傑出科學家的辛勤付出。或許正是因此,該技術的專利之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 中國科學家:從果蠅研究向諾貝爾獎靠近
    但是對於一些中國科學家而言,小小果蠅不僅是科研生活的全部,還蘊藏著他們向諾貝爾獎靠近的希望。     正在此間舉行的「2006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劉力關於果蠅「視覺歸納能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引起了包括7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與會者的關注。     「果蠅作為一個重要的生物型模型,是探索生命奧秘的萬能鑰匙。」劉力這樣向新華社記者介紹。
  • 「諾貝爾獎」怎麼頒獎,你知道嗎?
    1901年秋開始,每年都會頒發諾貝爾獎此外,諾貝爾頒獎典禮上還會頒發經濟學獎。每年至少有五次或六次獲得獎項之一的不同機會。程序開始後的整整一年將宣布獲獎者。前一年的9月拉開序幕,諾貝爾委員會邀請6000多個人提交資料進行審議。混合裝,諾貝爾獎獲得機遇更大。諾貝爾委員會的成員,一般是部分著名大學的主席,國家理事機構成員,以及每個類別中其他精選的著名科學家和領導人。
  • 諾貝爾獎第一彈:諾貝爾獎之「最」
    或許我們知道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他逝世的前一年1895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授予世界各國在一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或許有人會想諾貝爾獎頒獎至今已有119年的歷史,那為什麼他的獎金還沒有用完呢!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晚宴將取消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7月21日電 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21日表示,今年10月將照常宣布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但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晚宴。 12月10日是瑞典化學家和發明家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都安排在這一天舉行。依照慣例,當年各獎項獲獎者會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出席包括瑞典王室主要成員、政界領導人及各界人士在內千餘人出席的頒獎儀式和晚宴,還會參加獲獎者講座、音樂會等一系列諾貝爾周活動。
  • 清華大學的薛其坤為啥有望摘得諾貝爾獎?
    每年的10月份是諾貝爾獎的開獎月,今年會有諾貝爾獎花落中國嗎?可能性不是很大。不過中國已經出現了有可能在未來拿到諾貝爾獎的成果,清華大學薛其坤發現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就是其中一例。霍爾在1938年去世,當時電子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霍爾沒有拿到諾貝爾獎。霍爾沒有想到的是,在他之後霍爾效應不僅在技術領域有了大範圍的應用,也引出了多個諾貝爾物理學獎。1980年,克裡青等人觀察到,在低溫及強磁場的情況下,霍爾效應表現出了量子化的特徵。這一發現使克裡青獲得了198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屠呦呦之後,國人還有誰有望摘得諾貝爾獎?
    在莫言之前,中國有著強烈的諾貝爾獎情結,一直苦苦盼著自己能夠拿一個諾貝爾獎,尤其是希望能夠拿到科學方面的諾貝爾獎。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算是暫時了卻了心願。能不能獲諾貝爾獎文學獎具有比較大的偶然性,在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前並沒有多少人看好他能夠獲獎。
  • 獎金「10萬億」的搞笑諾貝爾獎,了解一下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科學界還有一個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憑藉一己之力支撐著整個科學界的幽默畫風。諾貝爾獎已經舉辦了120多年了,而搞笑諾貝爾獎還停留在「第一屆」。今年,大概是29個「第一屆」了。
  •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為什麼可以不是兩院院士?
    屠呦呦作為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和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還會稀罕那個兩院院士的頭銜麼? 也就是說,這次是兩院院士評委會主動將屠呦呦作為院士候選人選的。結果還是沒評上。據說除了前述的三個理由,也有屠呦呦年事已高的因素在內(兩院院士被推薦人年齡一般不超過65歲)。
  • 炸藥不是諾貝爾發明的——諾貝爾獎的趣事
    隨著諾貝爾獎最後一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2018年的諾貝爾獎終於全數頒發完畢。「諾貝爾獎」這個獎項我們從小聽到大,每當有人提到它時,大家總會對拿過這項殊榮的人肅然起敬。趁著諾貝爾獎剛頒完之際,今天就帶各位來了解一下,關於「諾貝爾獎」的點點滴滴。
  • 諾貝爾獎什麼時候頒發?諾貝爾獎頒獎過程
    諾貝爾獎獎項空缺,除了受到兩次世界大戰影響之外,還受到了諾貝爾獎組委會「寧缺毋濫」的評獎理念的影響。  該獎項於每年12月10日,即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頒發(即諾貝爾獎每年頒發一次)。諾貝爾化學獎是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 這這這這 這也能獲得諾貝爾獎?
    美國的科學雜誌從1991年開始,選出有趣的研究成果,贈送「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由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創辦,此人創辦了一份名為《不可能的研究紀錄》的科學幽默雜誌,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
  • 諾貝爾獎頒發了一百多年,為什麼還有獎金,諾貝爾遺產有多少?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諾貝爾獎的含金量,一個人只要獲得了諾貝爾獎,整個國家都會跟著受益。現在每年諾貝爾獎共設立6個獎項,已經頒發了119年,共頒發給了900多人,看這情況肯定還會持續很多年,那麼有人會疑問為什麼頒發了這麼多獎金,諾貝爾獎還有餘錢,難道他生前是世界首富?接下來我們就講講諾貝爾。
  • 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華一次100萬,為什麼商家推崇諾獎得主?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這兩天諾貝爾獎相繼公布了,關於諾貝爾獎,你究竟了解多少,為什麼發了這麼多年,獎金還是沒有發完,為什麼還有一些奇怪的獎項,為什麼獎項裡沒有數學,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這麼多疑問,跟著阿貓一起了解一下吧!
  • 你也可以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墨叔叔】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是這麼無釐頭。可惜啊,就是少了小墨。【小墨】我才不去呢,一點都不符合我的身份!【墨爺爺】哈哈,沒錯,咱們志向是要遠大一點。【小墨】我做的是正經的研究,表面上是有點搞笑,可我呼喚的是大家對動物的關愛,歌頌的是善良,傳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