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實際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2020-07-24 萬象經驗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發射。火箭在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七個月後,它將到達火星。


來點實際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這一消息是令人興奮的,目前網上關於火星任務的消息可謂是鋪天蓋地。不過,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他可能有這種感覺:航天科技離我們生活太遙遠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點實際的,談談火星探測任務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民族自豪感

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使我們與世界脫軌。八國聯軍用科技撬開了我們的大門,那時中國幾千年來的民族自豪感蕩然無存。之後,我們還遭遇了日本的侵略,還有抗美援朝戰爭,深知發展科技的重要性。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成功爆炸,從此中國人們真正地站起來了。兩年八個月後,我們的第一顆氫彈也爆炸成功,「小太陽」在西部某地發出閃耀的光芒。中國是第五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是第四個擁有氫彈的國家,這一突破使人們的自豪感大增。

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升空,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後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美國對我們的太空探測處處設限,不讓我們參與國際空間站的任務。於是,2011年我們發射了自己的「天宮一號」,之後我們還將發射可以讓太空人生活在其中的「天宮二號」。

不管美國如何設限,我們都能有突破發展。我們的「嫦娥號」探月任務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著陸過。我們也完成了自己的北鬥衛星導航,不用再依賴於美國的GPS了,再也不用怕在戰爭中成為「瞎子」了。


來點實際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今天的火星發射窗口,共有三個國家參與,除了我國之外,還有阿聯和美國。火星探測目前是各國航天機構的目標,我們作為大國,肯定也不能落後。如果此次火星探測車順利在火星表面著陸,那麼我們將成為第三個在火星著陸的國家。這個榮譽是巨大的,它將是全國人民所共有的。

自動駕駛技術

火星探測任務還有助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眾所周知,由於火星和地球的距離過於遙遠,連光都要飛行數十分鐘才能往返。因此,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通訊將有幾十分鐘的延遲。所以,地面人員無法實時對探測器進行操控,在探測車進行著陸的7分鐘時間內,它必須依靠自身的傳感器和算法進行降落。


來點實際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這項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因為火星和月球不一樣,它上面擁有稀薄的大氣,探測器可以利用大氣進行減速。但是,大氣的存在也是個麻煩,在與大氣摩擦的過程中探測器可能會過熱,而且還可能會飄到目標位置之外。因此,傳感器的實時探測和精確的算法變得非常重要,它可以決定探測器何時打開降落傘和反推火箭來進行減速,同時它也可以用來躲避障礙。

目前,在地球上的自動駕駛汽車也是依靠傳感器和算法來進行的。火星探測任務將會對此進行改進,讓我們擁有更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這也有助於減少車禍的發生。

相關焦點

  •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從火箭發射開始,「天問一號」面臨哪些挑戰?探測任務的火星著陸點在哪裡?環繞大概會持續多長時間?對此,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進行了解答。
  • 火星,我們來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公布:天問一號
    火星,你好!繼月球探測任務命名為「嫦娥系列」後,今天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為
  • 探測火星究竟有多難?「天問一號」意味什麼?
    探測火星有多難火星探測任務十分艱難,雖然很早以前就有國家對火星進行探測,但是直到現在真正完成對火星探測的國家或者組織也僅僅只有四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中國歷史性的一刻,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任務的最大亮點有哪些?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你了解多少?
    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由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下面為你一一解答。2020年的&34;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今年7月和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肩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
    屈原在2000多年前寫了一首詩《天問》,詩的前半部分充滿了中國古人對日月星辰、陰陽變化等自然現象的好奇和探索精神。直到2020年7月的一天,屈原的天問終於穿越歷史銘刻在火箭上了。我們中國人終於有能力去探索那顆神秘的螢惑,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振奮的事情。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發射代表什麼
    我想很多小夥伴對此都是有疑惑的。有些讀者朋友看過小說《三體》,三體人為了生存來搶奪地球,以謀求三體人的生存空間,類似的電影小說有很多,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人類對於來自宇宙深處的隱憂。第一個目的,站在更高的維度,來了解我們是誰,我們居住在什麼樣的地方,也就是生命的起源;第二個目的則是探尋地外生命,試圖了解其它生命體與科技樹;第三個目的是希望在地球將來不再宜居時,可以移居其它星球。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程,「天問一號」發射
    剛剛,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點火升空,我國拉開了向更遙遠的深空探測的序幕。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記者為您帶來新鮮出爐的火星探測全解讀!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任務是什麼?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並在局部地區開展區域性、精細性的巡視探測。了解深空探測的小夥伴都知道,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通常是逐步進行的,就像嫦娥一號到三號那樣。
  • 天問一號發射!火星,我們來了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承擔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不過,雖然天問一號才初露鋒芒,但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早就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的關注。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我國火星探測「十大問」,帶你詳細了解「天問一號」
    我們所熟知的,今年有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同時美國「毅力號」也將加入這一場星際旅行的盛宴,而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將於7月發射。2020年,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期。火星探測不是說任何時候都可以的,因為地球,火星,太陽轉動的關係,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機會。假如你失去了這個機會,對不起,兩年零兩個月一號再來。
  • 為你解讀「天問一號」任務有什麼意義
    「天問一號」很快就要發射了,「天問一號」任務有什麼意義自然也是我們的關注點。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天問一號」有什麼意義。「天問一號」,計劃在一次任務中完成環繞、著陸和巡視3個目標。其重約5噸(含燃料),由一個環繞器和一個著陸器巡視器組合體組成。
  • 火星探測有多難?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接下來,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的漫漫徵途。目前,人類火星探測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在飛往火星的路上,無數挑戰正在等著我們。天問一號是否能順利抵達火星?我們期待,我們等待。7個月,這是一趟漫長又艱難的旅程。人類對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目前已實施40餘次探測任務,但只成功20餘次,成功率只有50%左右。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本次負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與過去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相比,具有多個突出優勢,其一,飛行速度快達到每秒11.2千米,即第二宇宙速度,幫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順利飛往火星。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社區曬單更有機會贏價值萬元「AJ1 倒鉤」潮鞋!點擊進入蘋果教育商店。(注意:若威鋒 App 端無法直接點開連結,請嘗試長按)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位於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了歷史性時刻,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將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 7 個月後抵達火星附近。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大家都聽說了吧,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喜歡歡迎點讚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先給介紹一下啊,這個登錄火星要幹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天問一號的目標第一步:繞我們先在火星上空看看有啥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升空,中國火星探測進入新紀元
    宇宙探測,一直是人類的夢想,早在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面對宇宙萬物,就發出了「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慨嘆,寫下了名篇《天問》。秉持著對於宇宙的探索精神,我國一直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以「天問」命名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23日12點41分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航空航天工程向太空邁出了重要一步,開創了火星探測的新紀元。
  • 「天問一號」探測火星的「神器」中有吉林元素
    來源:吉網23日12點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作為我國繼「嫦娥系列」月球探測任務後的又一大航天探測工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火星,我們來了!」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火星探測任務或成中美競爭新賽道?
    漫遊者有一個鑽頭,可用來從巖石中收集巖心樣品,並將其放在一旁以備將來的任務進行收集和檢查。如果成功,恆心漫遊者計劃將是NASA 登陸火星的第七次探測,也是第四次對火星的探測。於2012年降落在火星上的好奇號,至今仍會發回火星表面的相關數據。
  • 「天問一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是我國完全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