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小技巧:黃瓜的形態特徵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2020-12-04 餘音未散看音樂

各位讀者,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介紹黃瓜的文章,幫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黃瓜的情況。

黃瓜的形態特徵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黃瓜的形態特徵:熱帶森林地區陰雨天多,溫度高x水分充足,每年都有大量的落葉腐爛後形成肥沃的腐殖層。起源於這裡的黃瓜就是長期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形成不甚發達的根系,碩大的葉片,蔓性的長莖,耐弱光、喜溫、喜溼、喜肥的特性。這些特性可作為我們制定栽培描施的重要依據。

(1)根:黃瓜屬淺根系作物。主根長出後,其上可形成第一次側根、第二次側根。主根雖可深至土層1米深。但根系的主要部分卻集中分布在近地表30釐米以內土層中。根系橫向的伸展較寬,可達2米,但也多靠近表層土壤。黃瓜根的這種淺生性與它的好混性和好氣性有關。為了滿足它的這種要求,要選擇通氣良好的沙質壤土。種黃瓜要求多施有機肥,其目的也是為了增強土壤的通透性為根系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根系另一特點是再生力弱,斷根後不易發生側根,這點與番茄完全不同。因此種植黃瓜一定要採用直播或營養缽護根育苗,以爭取全根定植。如果採用無土育苗,一般應在第一片真葉展開時及時移栽。採取營養土塊育苗,切塊定植要求多帶宿土,待土溫升到適宜黃瓜根系生長的範圍時再定植,並及時澆水,以誘發新根。黃瓜根系好氣性很強,在低氧土層中很難生活。一般要求根群集中的土層中含氧量在15~20%。增施有機肥除提供充足的養分外,增加土壤的疏鬆度,降低土壤的容重,增強其通透性,使土層中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氣體能及時排出,新鮮氧氣進入土層。另外在行間勤中耕,減少人為踐踏,採用微型滴灌,溝灌以保持土壤的硫松度。

黃瓜根系生長弱,吸肥力不強,但生長快產量高,需肥力很強,耐肥力弱,即對高濃度的土壤溶液難以適應。所以黃瓜地必須大量施用有機肥來提高土壤的級衝力。在此基礎上施用足量化肥,既滿足了黃瓜對養分的需要,又能避免了肥害的發生。黃瓜根系喜溫怕寒,根群多集中在土壤表層。在冬春日光溫室生產中,表層土溫波動大,尤其是長時間陰雪天的低溫,常會影響根系的生長及對營養和水分的吸收,甚至漚根、寒根造成死亡。綜合以上的特點表明日光溫室冬季所呈現的一些條件對黃瓜根系的要求是不能完全適應的。甚至由於根系的不適應,造成根不發,苗不長。因此,目前在冬茬和冬春茬栽培中多採取嫁接換根栽培,是克服這一問題的主要辦法。

(2)莖:黃瓜的莖為草本蔓性。當主莖長至6~7節,節間開始伸長時倒蔓。莖的粗度和長度可用來作為衡量植株健壯程度和產量高低的標準。生長健壯的植株,莖基部粗度可達1,5釐米以上,蔓長可達6~8米。莖粗表明輸導能力強,莖長表明生長採瓜期長。在主莖的葉腋處可發生側枝。發生側枝能力的強弱,取決於品種和植株健壯程度。側枝一般多發生在植株中下部。卷鬚也是從莖的葉腋中發生的。在人工殺培下,卷鬚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但在生長過程中,它仍要消耗養分,尤其是與雌花同節上的卷鬚,因它生長速度快於雌花4~5倍,早於雌花,往往成為與幼瓜養分的有力黨爭者。尤其在植株長勢弱,養分供應不足時,在幼瓜分化期,由於同節卷鬚的影響,使幼瓜子房細胞數減少,將來也難以形成大瓜。所以應該在卷鬚很小時,還未仲展開,就應把它捎掉。

黃瓜莖木質化程度極低。在高溫、高溼、弱光環境下極易徒長。正常莖蔓下部節間長6~10釐米,中部15~17釐米,上部又逐漸縮短。徒長莖的節間拉長、變細,其上的剛毛稀。

(3)葉:黃瓜分為子葉與真葉。子葉對生,其大小與種子飽滿程度、發芽期溫度、水分管理有密切關係。播種後出苗愈晚,子葉愈小。要培養大而肥的子葉。據出苗後16天的測定,子葉面積佔85%,二氧化碳同化率佔80%,由此可見,出苗後半月內兩片子葉是根系生長,新葉發生的主要養分來源。一株生長健壯的黃瓜,腰瓜收穫時子葉仍嫩綠。因此,從子葉大小、存留時間、顏色等方面可以看出黃瓜管

理水平的高低。真葉是黃瓜製造營養的重要器官。一般是下部上部葉片小,中部葉片大。中部大葉單葉面積可達400500平方釐米。葉片過小,說明生長不暢;但葉片過大,葉柄過長是一種徒長表現。徒長株化瓜多,結果少。就一片葉而言,未展開葉主要做為養分的消耗者展足後10天左右葉面積達最大時,光合能力最強,本身淨同化率最高,這種葉通稱為「功能葉」。如果光照、水肥等條件適宜,葉片的壯齡期可維持30~40天。以後生產能力逐漸下降,直至本身消耗大於生產成為寄生葉。因此一片葉真正的功能期只不過4050天,超過這個時間應及時打掉,既減少養分消耗又利於通風。一片葉子生命的長短,光照是首要條件,如果經常在見光條件下生長,衰老就會推遲,反之就會加快。日光溫室光照條件不如露地,種植密度比露地應低些,道理也就在於此。

(4)花、果:黃瓜屬雌雄同株異花。雄花一般節節可生,且數目不等,多者一十餘個。雌花以單生為主,也有一族2~3個的。早熟品種雌花出現較早,一般在3~4節出現雄花;中晚熟品種在5~7節出現雌花。在同一條件下,旋花出現早晚常做為鑑別品種熟性的一個重要依據。雌花和雄花一出現就有明顯區別。雌花花冠下部帶有一子房,將來發育成瓜。雌花開放前子房的大小不同,標誌著細胞數目的差異。大子房將會發育成較大瓜條。因為當雌花開放時子房細胞分裂已經結東,以後瓜的生長主要靠細胞的膨大。根瓜細胞分裂期間同化面積小,形成的多為小子房,將來也難長成大瓜。腰瓜則能形成大子房,結的瓜也大。當然著在植株受到病蟲危害,葉片受損,管理不當形成旺長株、弱株的情況下,即使處於中部的腰瓜,也形不成大子房,瓜也長不大。植株處於衰老期上部的子房也小,形不成大瓜。

好了今天的故事講述到這裡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聊一聊呀,喜歡小編的也要點擊關注,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黃瓜的生長形態特徵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教你如何種黃瓜
    我是百家號的原創作者藍色的小農民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黃瓜的形態特徵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教你如何種黃瓜。黃瓜,別名胡瓜、王瓜。以嫩果作為產品器官,消費量巨大,均有栽培。1.形態特徵根系由主根和側根兩部分組成。其主根入土深達80~100米,但主要集中在0釐米的士表層,被稱為「串皮根」。
  • 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一章:瓜類)——黃瓜的溫度要求及栽培技術
    相關連結: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0章)——概論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一章:瓜類)--南瓜的溫度要求及栽培技術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一章:瓜類)--苦瓜的溫度要求及栽培技術黃瓜移栽有學問,這3點注意到了才有好收成掌握好這些要點,黃瓜輕鬆種
  • 根據黃瓜對溫度的要求,為其提供合適的生長環境,促進生長
    導讀:如果我們了解溫度對黃瓜生長的影響,就能根據黃瓜對溫度的要求,提高栽培技巧,滿足黃瓜的生長需求,促進黃瓜的生長。那麼溫度,對於黃瓜生長具有一定的影響,究竟有什麼影響呢?我們又該如何掌握栽培技巧呢?黃瓜喜溫、畏寒、忌高溫。
  • 上市價格較好,收益較高的秋延遲大棚黃瓜栽培技術
    在我國,黃瓜栽培廣泛,品種繁多,栽培模式從單一的兩季露地栽培,到現在已可做到周年的生產供應,是我國主要的溫室蔬菜之一,近幾年興起的秋延遲大棚黃瓜栽培技術。是在深秋較冷涼季節,夏秋露地黃瓜已經不能生長時,利用大棚的保溫防霜作用,繼續生產黃瓜的一種栽培形式。上市收穫期可延遲至11月上旬,這個時期正值露地黃瓜拉秧,冬暖大棚黃瓜還沒有開始供應的國慶節時期。
  • 芥藍的形態特徵和生長環境
    芥藍是一種很有營養的蔬菜,也是大眾人比較喜愛的食物,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就連芥藍是什麼樣子都不清楚真是讓人心寒啊,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芥藍的形態特徵和生長環境。(芥藍的形態特徵):(莖葉特徵)1、這個品種的蔬菜株體高度在0.5米至1釐米,但是正常使用的花在30釐米至40釐米就要進行採收,株體的莖稈每有細小的絨毛,是典型的1年生蔬菜種類,主莖為直立,有少許的分枝,葉片的形狀為卵圓形或者是長圓形,葉片的長度為7釐米至10釐米,葉片的短度在4釐米至6釐米,葉片的邊緣為細小的鋸齒形,葉柄的長度在
  • 大棚黃瓜怎麼管理?大棚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黃瓜想來都是市場上比較搶手的蔬菜品類,栽培也比較廣泛,它的種植方式主要包括設施和露地兩種。因為大棚栽培有著成熟期可控、產量增加、經濟效益高的特點,已成為各地的主要栽培方式。
  • 鳳梨的形態特徵,怎樣栽培管理鳳梨,及鳳梨的繁殖方法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鳳梨的栽種方法,鳳梨又叫觀賞鳳梨,觀賞鳳梨原產於熱帶美洲、墨西哥、巴西、南美、非洲等地,在南緯240.4和北緯380.4之間的高溫、高溼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他地區多在溫室栽培。我國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已引人多種鳳梨品種。下面介紹一下鳳梨形態特徵,鳳梨為多年生草本植物。
  • 露天黃瓜更美味!掌握高產栽培技巧,種上一棵就吃不完
    黃瓜屬於人們特別喜歡吃的蔬菜種類之一,因為做法多樣,口感清脆,深受大家喜愛。而黃瓜日常管理技術,決定了黃瓜產量高低。因此,我們要學習高產栽培技術,不僅有效提高黃瓜品質,還能顯著增加黃瓜產量。1、及時整枝為了方便,我們可以用玉米皮綁蔓,將瓜秧固定在架上。
  • 黃瓜種不好?掌握這5點「技巧」,想不豐收非常難
    夏季的蔬菜非常多,黃瓜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黃瓜含有豐富的營養,同時還有美容和減肥的效果,現在的女性也非常喜歡用黃瓜當面膜來敷臉,也是天然無害無添加的面膜,非常受女性朋友的喜愛。黃瓜可以做蔬菜,也可以當做水果生吃,黃瓜生吃也是非常解渴,口感也是非常的好,深受廣大朋友們的喜愛。
  • 養花小技巧,葉子花的形態特徵及栽培技術,錯過可惜了
    花小,紅色或黃色,花萼管狀,被3個大而華麗的苞片包圍。觀賞部分主要是由苞片組成的三角形花,苞片有紫色、紅色、橙色、白色等。花期為夏季至冬季。主要品種是斑葉和花,有白色斑點或乳白色邊緣。堇色蘭葉花,有許多花和美麗的苞片,如堇色和玫瑰紫等。原產於巴西,現在在世界熱帶地區廣泛種植。性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適合在18-25度的溫度下栽培,不耐寒,相對耐熱,在35度以上的溫度下仍能正常生長。需要足夠的光線。
  • 蔬菜栽培中光周期的作用
    今天給大家帶來蔬菜栽培中光周期的作用。光周期的作用:植物的光周期現象是指日照的長短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它是植物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論是1年生還是2年生蔬菜的開花結實,都與光周期有關。它不僅影響到花芽分化開花結實、分枝習性,甚至一些地下貯藏器官如塊莖、塊根、球莖、鱗莖等的形成,也受光周期的影響。其實,人們對於植物,尤其是農作物的開花結實受季節的影響,是早有認識的事實。
  • 櫻桃西紅柿作為水果型蔬菜,有哪些特性?這樣栽培產量高
    聖女果就是人們常說的櫻桃西紅柿、迷你西紅柿、迷你小番茄、小番茄、櫻桃番茄等,超市裡才能看到「聖女果」這個標籤,一般農民可不知道,因為它含維生素比一般的西紅柿高出1.7倍以上,無籽,甜度又高,所以不但可以作為蔬菜,更多的作為新鮮水果栽培和食用,畝產量可以達到6000公斤,經濟價值極高。
  • 黃瓜「流膠」原因這麼多,這次終於搞清楚了!
    例如,晝夜溫差大,黃瓜有傷口時,容易產生流膠;點花葯濃度過大或藥液殘留過多也會導致流膠。 對於冬春季節黃瓜栽培,由於低溫寡照的環境條件,細菌性流膠病常發,有時候一出現流膠症狀,很多菜農就認定是細菌性流膠病,可能會出現防控不及時的情況,今天小編就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流膠病的綜合防控。
  •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不可怕,怕你沒有好法來治它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不可怕,怕你沒有好法來治它黃瓜不僅是一種水果,而且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蔬菜,消費需求逐年攀升,黃瓜種植已成為部分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特別是保護地黃瓜栽培的推進,棚內高溫高溼的良好環境為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發生和危害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果不及時控制,輕則會造成減產,而重則會造成破壞性損失。一、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葉侵染首先發生於下部老葉,逐漸蔓延至上部葉。發生初期出現小水斑。
  • 你知道草果嗎,知道它有哪些特徵嗎,它有哪些環境條件要求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草果對環境條件的一些要求,以及它的生育有哪些的特徵。1.氣溫,草果為熱帶、亞熱帶植物,喜歡較熱的氣候條件。在每年無霜期260天以上的地區可生長。最適的氣溫是年均溫16℃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 食用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其組織柔軟,要求高的空氣溼度和較多的水分供應。它們只營呼吸作用,要求良好的通風和充足的氧氣,要求清潔的環境和近於中性的培養料酸鹼度等。食用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是什麼?下面簡單介紹幾條。一、溫度從菌絲的生長來說,各種食用菌的菌絲皆在25℃上下時生長最好。
  • 蔬菜灌溉澆水了解這幾點能增產
    蔬菜種植灌溉澆水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大多數灌溉不是太合理,有些澆的過少,有些過多,而合理灌溉能改善蔬菜栽培環境的土壤水分條件和氣溫條件,當發生土壤乾旱或天氣乾旱時,及時灌水可以使蔬菜植株進行旺盛的生長發育和光合作用。
  • 蔬菜中可以當水果吃的蔬菜,西紅柿應該怎麼種?都是技巧
    1.形態特徵香茄根系發達,分布廣而深。盛果期主根可達1.5米以上,根系開展幅度可達2.5米左右,大部分根分布在30~50釐米的土層中。主根上易生側根,莖節上易發生不定根。莖蔓半直立性或半蔓生,也有少數類型為直立型。單葉,羽狀深裂或全裂,葉面上布滿銀灰色的絨毛。
  • 大葉芹栽培以及採收
    一、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密生暗褐色鬚根。莖直立,節被毛,基生葉有長柄,莖生葉,葉柄較短,基部狹鞘狀,葉片1~2回三出全裂,裂片呈菱狀卵形或寬卵形,基部楔形,先端短尾狀尖,鈍鋸齒緣,背面葉脈上疏生短糙毛,復傘形花序頂生。花期7~8月份,果期8~9月份。
  • 黃瓜大棚通化建設實體商產品的幾個專業知識
    連棟智能大棚在蔬菜種植中選擇一些有關類似無土栽培、種植採摘等特色的種植,將生產很好的與現代化科技緊密結合,既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也促進了產業的綠色發展。按前屋面形式分,有二折式,三折式、拱圓式、微拱式等。熱水防凍:如果農業溫室大棚面積小,在寒潮來臨前,可用水桶盛熱水放在棚內,用熱水的水汽防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