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世界中的莫比烏斯帶

2020-11-22 騰訊網

二維生物在這個扭曲的平面上走一圈後,會變成自己的鏡像。我們來看看這是怎麼發生的。我們往往用在紙上爬行的螞蟻來類比二維平面上的生物。

這個例子很直觀,但是往往造成一個誤解:二維平面有兩面。實際上二維生物應該生活在平面內部,而不是紙的兩面。

對於這隻二維螞蟻來說,它就平面裡,沒有兩個面。同樣,如果我們用紙做一個莫比烏斯帶,在我們眼中,螞蟻會爬過連成一體的兩個面,才能回到原點。這時候螞蟻不用翻越紙的邊緣,它可以爬行的距離增加了一倍。

這個類比同樣不適合於平面內的二維生物。對於一隻生活在平面內部的二維螞蟻,它的空間並沒有增加,只是被扭曲,然後連接起來了。

所以,這隻二維螞蟻只需要爬行一周,就可以回到原處。在伽莫夫的《從1到無窮大》中有這麼一個例子。在平面上,生活著一頭二維的扁片驢。

驢的頭是朝右的。當然,你可以把它在平面上轉180度,讓它的頭朝左。但是這樣就四腳朝天了。所以,如果它想站在地上的話,它必須頭朝著右邊。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一頭 「 右驢 」。頭朝右是它的內稟的特性,因為在一個正常的平面上,你無論如何也無法把一頭右驢變成一頭左驢。

當然,在三維空間中這不是問題。只需要把它從平面上拿出來,翻一下(沿Y軸轉動180度),再放回去就行了。現在,我們把它放在莫比烏斯帶上面,讓它走一圈。

等它回到起點的時候,扁片驢驚奇的發現,它不知道什麼時候轉過來了,變成了頭下腳上。不過沒關係,再轉回去就行了。於是,它在平面上旋轉了180度,把頭轉到上面去。

然而,轉回去以後,扁片驢發現了更奇怪的事情:現在,它的頭朝向左邊了。不管怎麼轉,如果它想站在地上的話,它必須頭朝著左邊。也就是說,它變成了一頭 「 左驢 」 。

莫比烏斯帶是一個具有不可定向性的典型曲面,就是說,在這個曲面上存在路徑,使一個二維圖形沿著這條路徑運動,回到起點,會變成自己的鏡像。在我們的三維空間,很多東西也是具有手徵的,比如手套和鞋子。

和平面上的右驢一樣,對於一隻右手手套,你無論如何也沒法把它轉成一隻左手手套。如果四維空間確實存在的話,也許我們可以把右手手套拿到四維空間去轉一下,它就變成了左手手套。

但是,如果我們的三維空間也像莫比烏斯帶一樣,被扭曲了,然後首尾相連,我們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也許有一個手套工廠為了降低成本,只生產右手手套,然後把一半的手套用宇宙飛船運到宇宙盡頭去走一圈,回來後就變成了左手手套 。——伽莫夫《從1到無窮大》

如果沒有去走一圈,二維生物無法察覺它們的空間變成了莫比烏斯帶。同樣,我們也不會察覺我們的三維空間有同樣的扭曲。但是,如果有人在三維的莫比烏斯帶上走了一圈,回到原點,他同樣也會發現自己變成了鏡像。從宏觀上看,他變成了左撇子(假設他原來是右撇子),心臟跑到右邊去了,大腦兩個半球也交換了位置。從微觀上看,所有有手性的分子都變成了鏡像分子。

在組成蛋白質的20中胺基酸中,除了甘氨酸,其他19種都是左手性的。生物體內的酶也具有針對這種特定的蛋白質的分子結構,也就是說,我們的酶對右手性胺基酸構成的蛋白質是無效的。我們無法食用和消化這樣的蛋白質。同樣,從三維莫比烏斯帶回來的人也無法消化地球上的左手性胺基酸構成的蛋白質。

同樣的手性特點還出現在其他的有機分子上,比如構成DNA和RNA的核糖。從三維莫比烏斯帶回來的人和普通的人類已經形成了生殖隔離,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是另一個物種了。而且,他們無法食用地球的食物,除非有工廠為他們定製鏡像的蛋白質和澱粉。如果他們想要作為一個物種延續下去,可能唯一的選擇就是找一個隔離區,建立自己的鏡像生態系統。當然,更容易的辦法是在三維莫比烏斯圈上再走一次,就可以變回來。

來源知乎,作者:Mandelbrot

相關焦點

  • 克萊因瓶是四維空間的莫比烏斯帶?科學家:有這種可能!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克萊因瓶只是一個概念,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甚至這個瓶子還沒有足夠完善的理論支持!但這些並不妨礙這個瓶子成為科學家們的寵兒。克萊因瓶是四維空間的莫比烏斯帶?通過上面的解釋,似乎可以從中發現莫比烏斯帶和克萊因瓶的共同點。
  • 更高維度世界才有的有趣幾何:彭羅斯階梯,莫比烏斯帶,克萊因瓶
    影片講述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扮演的造夢師,帶領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吉扮演的特工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電影出現這樣一個情節:Arthur展示給Ariadne看的奇怪階梯,以及Arthur繞到傭兵背後的樓梯間,這是一座無限循環的階梯,永遠走不到盡頭,如同「鬼打牆」。
  • 莫比烏斯帶vs克萊因瓶:它們區別在哪?為何一個存在一個不存在?
    莫比烏斯帶vs克萊因瓶:它們區別在哪?為何一個存在一個不存在?莫比烏斯帶和克萊因瓶,應該是許多了解一定科學知識的人,都非常熟悉的模型了。雖然莫比烏斯帶和克萊因瓶都是非常經典拓補學模型,但是在現實當中,這兩種東西卻不是全都存在的,我們能夠很輕鬆地製作出一條莫比烏斯帶,卻無法實現克萊因瓶,這是什麼原因呢?首先是莫比烏斯帶,我們只需要剪下一條紙帶,把其中一端扭曲180度,然後和另一端黏貼在一起,就做成了一條莫比烏斯帶。莫比烏斯帶最大的特點,就是上面提到過的,它沒有正反之分。
  • 莫比烏斯帶與克萊茵瓶
    你聽說過傳說中太平洋裡的水也裝不滿的克萊因瓶嗎?自從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於1848年創造出「莫比烏斯帶」,至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了,但「莫比烏斯帶」的性質依然令人迷茫,並刺激著人們的想像。(8)如果您按圖5、圖6構造出兩個紙的模型,並沿著圖中的點畫線把它們剪開,那麼其中的一個將變成正方形,而另一個則形成兩個套著的環。
  • 神奇的莫比烏斯帶
    如果有一隻小螞蟻,它在莫比烏斯帶上沿著一個方向爬行。那麼它可以從莫比烏斯帶的裡面爬到外面,又爬到裡面,而它自己卻一直以為自己在一個平面上運動。同樣,如果有一隻小螞蟻在它上面爬行,它一樣可以沿著一個面從裡面爬到外面又爬到裡面又爬到外面。
  • 莫比烏斯帶怎麼做,莫比烏斯帶原理可以運用到什麼地方?
    神奇的莫比烏斯帶怎麼做,莫比烏斯帶原理可以運用到什麼地方?
  • 三層的莫比烏斯帶
    三層的莫比烏斯帶   自1848年莫比烏斯提出他那單邊單面對象的模型以來,數學家和數學的愛好者們便經常「品玩著」莫比烏斯帶.他們的發   現與原先的莫比烏斯帶同樣地令人迷惑.下面是其中的兩種模型,它們會產生同樣的結果
  • 莫比烏斯帶
    在莫比烏斯帶這件展品展像的中央有一個巨型的圓環,在圓環上有一輛小車。當我們按動按鈕,小車開始移動,在轉動一圈之後,小車竟然回到了原點。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有一個圓環和日常中我們見到的圓環一樣,有兩個面兩條邊,當我們轉動手柄將圓環的一端,翻轉一百八十度時,這時形成了一個新的環。
  • 看綜藝,了解「莫比烏斯帶」
    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它的曲面從兩個減少到只有一個,這種神奇的單面紙帶被稱為「莫比烏斯帶」。莫比烏斯環的概念在生活中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建築、藝術、工業生產中。有人將傳送帶做成莫比烏斯帶的形狀,使應力分布到「兩面」,可延長使用周期一倍。
  • 偏振光創造的莫比烏斯帶
    據科學日報報導,加拿大、歐洲和美國的研究合作通過光偏振實驗性的產生了莫比烏斯帶(一種單側、不可定向的曲面),這證實了光的電磁場可以呈現這一奇特形狀的理論預測。莫比烏斯帶很容易創造,利用一條紙帶,扭轉一次然後將兩端結合,這樣你就創造了一個莫比烏斯帶:一種只有一邊的三維結構。每年上百萬名學生都會在學校進行這個動手操作。
  • 數學趣味故事:神奇的「莫比烏斯帶」
    曾作過著名數學家高斯助教的莫比烏斯在1858年與另一位數學家各自獨立發現了單側的曲面,其中最聞名的是「莫比烏斯帶」。如果想製作這種曲面,只要取一片長方紙條,把一個短邊扭轉180°,然後把這邊跟對邊粘貼起來,就形成一條「莫比烏斯帶」。當用刷子油漆這個圖形時,能連續不斷地一次就刷遍整個曲面。
  • 【校園傳真】看這裡,神奇的「莫比烏斯帶」
    先在裁好的一張紙條正中間畫一條線,然後粘成「莫比烏斯帶」,最後沿線剪開。                    先在紙條上畫兩條線,然後粘成「莫比烏斯帶」,再用剪刀沿線剪開。  興致高昂的小朋友們,繼續製作升級版的莫比烏斯帶。
  • 科學家首次利用偏振光創造莫比烏斯帶
    莫比烏斯帶很容易創造,利用一條紙帶,扭轉一次然後將兩端結合,這樣你就創造了一個莫比烏斯帶:一種只有一邊的三維結構。每年上百萬名學生都會在學校進行這個動手操作。然而,發現自然產生的莫比烏斯帶則另當別論。 莫比烏斯帶是一種單側、不可定向的曲面「這是自然界裡出現的莫比烏斯結構的罕見例子之一。」
  • 莫比烏斯帶好比宇宙,它是無限循環的,人類或永遠造不出!
    莫比烏斯帶好比宇宙,它是無限循環的,人類或永遠造不出!什麼是莫比烏斯帶?除了克萊因瓶之外,莫比烏斯帶也是人類著重探討的一大物質,什麼是莫比烏斯帶呢?準備好一張紙條,將其扭轉180度頭尾相交,便可以製造出莫比烏斯帶。
  • 北京萬科走上了「莫比烏斯帶」
    > 2017北京萬科作品時代大都會系新品全球發布會  文/樂居 李潔   「莫比烏斯帶」常被認為是無窮大符號的創意來源,因為如果站在一個巨大的莫比烏斯帶的表面上沿著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那就永遠不會停下來。
  • 科學匯|教你製作一個莫比烏斯帶
    小朋友們有沒有體驗過科技館內的展品莫比烏斯帶呢?今天就教小朋友們做一個莫比烏斯帶。三條紙帶 雙面膠 剪刀 方法步驟 1、在三條紙帶的末端貼上雙面膠; 2、將第一條紙帶首尾相連黏在一起,從中間剪開,一個大紙環變成了兩個分開的小紙環; 3、將第二條紙帶旋轉180°後首尾相連黏在一起,這樣就得到了一個莫比烏斯帶
  • 英國科學家破解"莫比烏斯帶"空間結構之謎(圖)
    莫比烏斯帶  公元1858年,兩位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和Johann Benedict Listing分別發現,一個扭轉180度後再兩頭粘接起來的紙條,具有魔術般的性質。這一神奇的單面紙帶被稱為「莫比烏斯帶」(Möbius strip)。  作為一種典型的拓撲圖形,莫比烏斯帶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研究興趣,並在生活和生產中有了一些應用。例如,動力機械的皮帶就可以做成「莫比烏斯帶」狀,這樣皮帶就不會只磨損一面了。此外,莫比烏斯帶也是藝術家眼中的經典造型。
  • 石家莊裕華區石門公園,受小朋友喜歡的莫比烏斯帶
    這個現象就是莫比烏斯帶,莫比烏斯帶十分有趣,雖然看似簡單,卻包含了很多物理、數學等方面的信息。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稱作莫比烏斯帶。有興趣的可以在家試試,小朋友應該感興趣。
  • 在三維世界無法製造出來的神奇階梯,怎麼走都是在原地轉圈!
    導語:在三維世界無法製造出來的神奇階梯,怎麼走都是在原地轉圈!你們見過一直走上坡路的樓梯或者一直走下坡路的樓梯嗎?在電影《盜夢空間》裡面的清醒夢境中就有這樣的樓梯,這是一種無限循環的樓梯,名為「潘洛斯階梯」。
  • 復聯四中的莫比烏斯帶,讓眾人回到過去,平行宇宙真的存在?
    相信看過《復聯4》的觀眾都知道,電影中鋼鐵俠受蟻人的啟發,利用莫比烏斯帶想出了穿越時空,利用平行宇宙,回到過去的方法,並製造出了「響指」手套作為拯救已經死去的所有人的重要工具。莫比烏斯帶是什麼?《復聯4》這麼火,說沒有看過的人估計很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