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11月12日電 通訊:不忘那位「藍眼睛的南京人」——美國加州阿卡迪亞市立碑紀念威爾遜醫生
新華社記者高山
「他是一位美國公民,他也是一位人道主義英雄」「他將因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英勇行為而永遠被我們懷念」——這是鐫刻在羅伯特·威爾遜醫生紀念碑上的話語。
威爾遜醫生被稱為「藍眼睛的南京人」。80年前,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威爾遜醫生挺身而出拯救了成百上千中國人的生命,同時見證和記錄了日本侵略軍在南京的殘酷暴行。
12日,在加利福尼亞州阿卡迪亞市,數百名來自中國和美國的民眾出席了威爾遜醫生紀念碑落成典禮。活動由美國紀念南京大屠殺聯合會等多個團體共同組織。
人們扶老攜幼,排成長長的隊列,依次把手中的鮮花擺放在紀念碑前,向這位在那段黑暗的危難歲月中幫助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表達哀思與敬意。
1906年,威爾遜出生在南京一個美國傳教士家庭,他一直把南京當作他的家鄉。從哈佛醫學院畢業後,威爾遜帶著新婚妻子回到南京,成為鼓樓醫院一名外科醫生。
1937年,當日本侵略軍進攻南京時,威爾遜醫生毅然留下來幫助苦難的百姓,與其他一些西方人一起組織了國際委員會,設立難民安全區,幫助拯救了20多萬南京市民的生命,同時記錄下日軍的暴行。
「我的父親愛中國人,從他出生在南京起,他就視中國人為同胞,」威爾遜醫生的女兒瑪喬麗·加雷特說,非常榮幸有這麼多人前來紀念父親,「我能感受到他們的情感,感受到他們對父親的敬意」。
加雷特帶著全家四代人一起來參加父親的紀念碑落成典禮。白髮蒼蒼的加雷特和家人所到之處,滿是熱情的問候和尊敬的目光,人們搶著和他們握手、擁抱、交談、合影,向他們道一聲感謝。
「這段歷史一定要告訴下一代,讓他們知道大屠殺這個史實。」加雷特說。
已故美籍華裔女作家、《南京大屠殺》作者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也特意前來參加儀式,並向威爾遜醫生的家人贈送了禮物。她說:「威爾遜醫生的作為贏得了中國人的尊重,他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裡。」
張盈盈表示,在日本依然有人妄圖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情況下,通過紀念威爾遜醫生讓西方社會更多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具有特殊意義。「這一段記憶不能被忘卻,」張盈盈說,日本只有承認戰爭罪行,才能在未來避免同樣的錯誤。
出席典禮的阿卡迪亞市副市長戴守真對新華社記者說,威爾遜是阿卡迪亞市民。作為一名醫生,80年前他在南京幫助了很多中國人,但是他的事跡在阿卡迪亞、在美國卻鮮為人知。紀念威爾遜醫生是很有意義的活動,也讓後人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十多位當地學生在活動現場表演了短劇《南京鼓樓醫院》,向擠滿教會禮堂的民眾再現了威爾遜醫生當年力阻日本兵在醫院抓捕的一幕,演出贏得熱烈掌聲。
現場的阿卡迪亞民眾戴維·裡奧說,雖然和威爾遜醫生的家人在同一個教堂參加禮拜,但這是他第一次了解到威爾遜醫生的事跡,「很感人,我為我們的社區曾經擁有威爾遜醫生感到榮幸」。
在劇中扮演威爾遜醫生的14歲華裔中學生戴維·沈說:「在我10歲時,頭一次了解到南京大屠殺這段可怕的歷史。當天晚上,我甚至無法入眠。」
另一位參演的華裔女生阮思華說:「這段歷史太殘酷,也令人悲哀,無辜的中國民眾慘遭日軍屠殺,希望這段歷史永遠不要重演。」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僑務領事湯長安在致辭中說:「歷史必須銘記,英雄不可忘卻……今天來了很多人,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重情重義的傳統美德。」
他說:「在紀念死難同胞、懷念英雄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中美兩國人民在戰爭年代結下的深厚友誼,並將此作為推動兩國友好務實合作的基石,為中美兩國人民的福祉以及世界和平與發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