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蟒、蚺,你分得清不?
不久前,網絡上出現了一則「巴西潛水者水下與7米長蟒蛇面對面 系現存最大蛇」的新聞。「最大蛇」的字眼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根據新聞中所提到的地點以及物種體長,筆者認為所謂的最大蛇應該是綠水蚺,也叫森蚺。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會犯暈,第一段的新聞標題先說是蟒蛇,然後又說是最大蛇,你這裡又說叫什麼綠水蚺、森蚺的,也忒亂了吧?別急,讓我們抽絲剝繭,捋一捋它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首先我們從視頻中不難看出,這個新聞中提到的7米長的生物,吐著長長的信子,身體像一根長長的棍子,沒有四肢,非常符合我們認知中蛇的形象。那它到底是不是蛇呢?
按照最新的分類法,蛇泛指脊索動物門蜥形綱有鱗目蛇亞目,泛指所有四肢退化,用腹部摩擦地面移動身體的爬行動物。
如果繼續細分,又可以分成盲蛇和真蛇兩個類群;而真蛇裡面又包括原蛇總科和新蛇總科,蟒、蚺等無毒蛇類屬於原蛇總科。我們所熟悉的眼鏡蛇、黑曼巴、響尾蛇、眼鏡王蛇等劇毒蛇則分屬於新蛇總科的幾個類群。
如果覺得亂的話,可以看下面的分類表。
從以上分類可以看出,蟒和蚺都是原蛇總科中的無毒蛇,根據目前研究的成果,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蛇是綠水蚺,所以新聞中的說法成立。
話說回來,既然名字有的叫XX蟒、有的叫XX蚺、還有的叫XX蛇,身體上自然還是有區別的,除了前面提到的有毒和無毒外,還包括很多解剖學的差異,大體上說,在體長相同或相差不大時,叫XX蚺的最為粗壯,XX蟒其次,XX蛇則最苗條。(友情提示:非專業人士在野外遇到大型蛇類,最好不要去測量)
除了粗壯程度,同為無毒蛇的蟒和蚺還有很多明顯的區別。
首先是從地域上,名為XX蟒的基本都生活在亞非及大亞洲,比較著名的種類有網紋蟒、非洲巖蟒;名為XX蚺的則主要棲息在美洲新大陸,其中最大種類就是南美亞馬遜雨林中的綠水蚺。筆者正是根據視頻拍攝地點為南美國度巴西這點,再加上7米的體長(成年綠水蚺通常在5米以上)判斷主角身份的。
其次是生育方式,蟒是直接將卵排出體外,也就是卵生;蚺則讓卵在體內孵化,採用的是更加先進的卵胎生;
再次是捕獵方式,雖然看上去都是將獵物勒住絞殺,但蟒主要是通過擠壓獵物的心臟,造成血液不能正常流動;蚺則是讓獵物窒息。
最後,蚺科的新陳代謝速度比蟒慢,進食的頻率也要低一些,但身體抵抗力更強。
由於外表普遍醜陋,再加上一些傳統思維的影響,很多人談蛇色變,也有一些人將其養為寵物。不管人們對它的印象好也罷,壞也罷,蛇都只是藍天下的美麗生靈,它們只應該屬於大自然。
作者:趙亮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