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使用大腦?啟動記憶:大腦的使用說明書

2020-12-05 逍遙右腦

1、聯覺靈敏的感官

大多數偉大的「天才的」記憶者們和所有偉大的記憶學家們,都不斷增強他們感覺的靈敏度,然後把這些感覺混合起來,形成增強的記憶。逍遙右腦提示一個人使用大腦中的區域越多,他的整體記憶能力就越強,並且整個記憶過程也就越輕鬆愉快。

2、生動有趣的想像

無論你想記住什麼,你必須把它與內心環境中,某件穩定的事聯想在一起或連接在一起。你在記憶時所用的想像越生動,你的記憶就越好。在你的所有想像中,誇大尺寸(或大或小),形狀和聲音,它們可使記憶性增加。逍遙右腦提示你的記憶想像越有趣、越滑稽、越可笑、越出人意料,它就越突出。讓你的記憶想像中充滿幽默。用一個更有意義的想像代替正常的、令人厭煩的、或是抽象的觀念將增加回憶的概率。

3、積極明快的色彩

只要有可能,請儘量用明快一些的各種色彩,使用一些整體的色調光明,有活力的、明亮一些的顏色。逍遙右腦提示鮮明和令人愉快的圖像,能更好地達到記憶的目的,因為它們使大腦希望恢復到這些圖像中去。消極的圖像將會被大腦鎖定起來,因為大腦認為轉向這些消極圖像的前景是令人不愉快的。

4、立體運動的節奏

在任何一種記憶想像中,運動使你的大腦「聯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而有助於記憶。運動的想像使記憶對象具有了立體感。作為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你想像中應包括節奏。逍遙右腦提示你內心圖像中,節奏及節奏的變化越多,它們就越突出,也就越容易記住。

5、科學合理的休息

在學習的開頭和結尾時有兩個回憶高點,間歇學習法則可有多達八個「開頭和結尾」記憶高點;你每次的間歇通常不應長於2~10分鐘,逍遙右腦提示在每次間歇時,可採用以下方式使你的大腦得到休息:散散步、喝點不含酒精的飲料、做一些體育鍛鍊、自我暗示、沉思或者聽一些平靜的音樂。

6、堅持不斷的複習

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改善你的記憶,建議在每一學習時段的開始和結束時,非常快速地複習一下以前所學過的內容,並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如果你不停地學習了一個小時,那麼你學習後的回憶高點大約在10分鐘之後出現。這一高點是你首次複習的理想時間。每次複習只需很少的時間,一個小時的學習所需的複習時間不超過10分鐘。

將堅持複習的人的記憶與不複習的人的進行對比就會發現,不複習的人總是不斷地存入信息,總是覺得很難調出信息,也很難吸收新的信息,因為他們記不住理解新信息所需的背景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總是覺得學東西很難、記東西也常丟三落四,整個學習、理解和回憶過程也變得索然無味和格外艱難。而經常複習的人,由於不斷地積累日益增加的信息,因而接受新的信息就覺得很容易。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學習、理解和有利於互相促進的回憶的良性循環。

更多記憶力訓練、記憶方法的內容歡迎訪問 逍遙右腦記憶網站

提供各種提高記憶力的記憶方法,快速閱讀訓練,右腦開發訓練教程,早教,幼教,小學,初中,高中,學習方法,英語單詞記憶方法,注意力訓練,思維模式訓練等資料!

相關焦點

  • 意峰投資推薦好書《大腦使用說明書》,讓你真的變聰明
    思維導圖是一種終極的思維工具,由英國「記憶之父」東尼·博贊發明,並在全球得到廣泛推廣,已成為21世紀風靡全球的思維工具,到目前已被世界上2.5億人所使用。大腦喜歡圖像,喜歡聯想,用它感興趣的方式將它啟動。學會用思維導圖記筆記,激發想像,將會大大提高你效率是你受用終生的實用工具。
  • 學會思維導圖,掌握大腦使用說明書
    如何採用更高效的記憶方法,或釋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想像力和聯想力,就要學會思維導圖。很快他就發現偉大的思想家,尤其是達·文西,在他的筆記中經常使用圖形,代碼和連線。它們都使用顏色,都有從中心發散出來。類似數學的分支一樣。與圖形,曲線,圖畫,文字使它們建立一種符合大腦思維的聯繫。
  • 使用雷射對大腦「傳送」
    No No No,正確的打開方式是啟動大腦內置的「GPS系統」,找到去目的地的最短路徑。圖源:諾貝爾獎官網這時,你的大腦會先搜索出目的地的海馬位置細胞,並啟動它,隨後另外一種能夠產生坐標體系的網格細胞開始工作,進行精確定位與路徑搜尋,並找到最短路逕到達目的地。內嗅皮層區域的網格細胞與位於海馬體內的位置細胞相互協調,構成一條完整的迴路。
  • 分析神奇的大腦構造,打造一個全新的記憶系統和記憶理念
    親愛的讀者你好,我是本篇文章的作者江江,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奇蹟記憶法,我們將從記憶法最基礎的原理知識講到方法技巧,最後再結合一些實踐與應用幫助大家去更好更快的掌握記憶法,重新打造我們的記憶系統。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到記憶法,相信你的心中肯定是滿滿的疑惑,什麼是快速記憶法,什麼是奇蹟法,什麼是超級記憶法,記憶法能夠做什麼,能夠用到什麼地方,能夠記憶什麼知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學會嗎?接下來江江就來幫助大家去詳細的解除這些疑惑,這裡小編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人有幾個大腦?大部分朋友都會回答說一個,但其實我們有兩個大腦,那麼為什麼有兩個大腦呢?
  • 學霸養成手冊系列之——大腦的使用說明書
    特此在網上找了些教接合自己的使用心得,整理出這一篇關於思維導圖的教程。一、思維導圖是什麼?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可視化的認知工具,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人託尼·博贊創造的一種筆記方法。也許大家對於這位老先生並不太熟悉,但相信大家都看過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那些世界腦王的超強記憶力是否都讓大家讚嘆不已呢?
  • 電腦使用,是如何影響大腦的?
    電腦的廣泛使用,會給人類的認知能力和大腦的可塑性帶來什麼影響?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這個問題成為認知科學領域的一大研究重點。前不久,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運動控制實驗室魏坤琳及其團隊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了電腦使用對人認知的影響[1]。Science網站在其「腦與行為」版塊報導了魏坤琳等人的研究。
  • 大腦如何將外部信息轉化為記憶?
    科技日報訊 (記者顧鋼)人類大腦如何將外部信息轉化為自己的記憶?作為「人類大腦計劃」的一部分,來自德國、瑞典和瑞士的科研小組研究了大腦紋狀體中的神經元迴路。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計算生物學》雜誌上,對理解神經系統的基本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 一份「大腦使用說明書」,請查收!讓大腦越用越「好使」、讓孩子學習越來越高效的方法,就寫在裡面!
    這是一份關於大腦的「使用說明書」!我們的整個大腦分為三部分:後腦、中腦和前腦,它們分工各異。科學家通過許多醫學案例研究發現,大腦皮層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在功能上區別很大,通過上圖,我們可以形象地看到左右大腦皮層的功能差異。左邊大腦更多負責邏輯思維、數字計算、語言分析、數據整理等較「嚴肅」的工作;而右邊大腦則側重於處理美妙的音樂、節奏感、圖形想像力、創造力與情感等更為「有趣」的工作。
  • 我們的大腦使用不同的觸發模式來儲存和回放記憶
    「記憶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凹槽一樣音符被記錄在記錄,看來我們的大腦儲存記憶的神經活動模式,可以重放一遍又一遍,」卡裡姆扎格盧勒說,醫學博士,博士,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eurosurgeon-researcher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研究所)和該研究的資深作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大腦是如何進行記憶的?
    這不是在說大話,是有科學根據的,只是你們缺乏對大腦的認知,不清楚它有什麼具體功能,不清楚它在記憶東西的時候是怎麼分工的,除了死記硬背,你別無其他辦法了,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記不住,記不久。有人就問:平時記東西不都是用自己的腦袋去記嗎,難道還有兩個腦袋可以用?大腦在記東西的時候,不都是自動記憶嗎?
  • 科學家說「我們只使用了大腦的10%」是個假的,大腦其實更神奇
    「我們只使用了大腦的10%」是個謠言,但還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常常有文章提到,我們只使用了大腦的10%,剩餘的90%都有待開發。這組數據表明我們每個人都有想像不到的潛力。但是,還有一個好消息,比「只使用了大腦的10%」更值得高興。這個好消息是,我們的大腦總是根據需求,生成新的細胞。雖然絕大多數神經元是在我們出生之前創建的,但是成年後,甚至是老年,仍然可以生成新的神經元。特別是海馬體這個負責記憶的區域,你越是記東西,這個區域的神經元就長得越多,你的記憶力就越強。
  • 研究人員研究了大腦學習和長期記憶的機制
    以同樣的方式,我們的記憶和生活經歷被載入我們的大腦,使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不同。即使是最簡單的體驗也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每次我們學習新的東西,我們的大腦都會改變。到目前為止,究竟如何存儲這些信息到我們的大腦中還不清楚。
  • 記憶力的好壞並非天生,通過全腦學習力訓練,掌握大腦使用說明書
    大多數的人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的厭煩、痛苦遠遠要超過他們獲得知識的快樂,我們經常為那些沒完沒了、記了又忘、忘了又記的古文古詩、概念定理所困擾,大多數人都在用左腦處理記憶,總是在不斷「忘記」與不斷「複習」中循環,從而對自己的記憶力失去信心。產生這種學習怪圈的原因是沒有正確的使用大腦,沒有在遺忘後及時進行的複習,大腦其實是在「重新記憶」。
  • 了解大腦記憶特點,才能又快又準的記憶信息
    如何更快更好的記憶,這我們先了解大腦的記憶特點。首先要明白這一點:當我們在記憶信息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我們把信息保存在大腦的過程。而判斷一個是否記憶成功,實際就是我們能不能再把記憶的信息從大腦進行重建,然後儘可能完整地調出。
  • 大腦如何跨時間組織記憶?
    為此,本文所述的結果突出了海馬體(大腦的記憶中心)在形成和鞏固我們的記憶以及擴展我們的認同感方面的關鍵和可變的作用。 引導大腦的神經元「管弦樂隊」:我們大腦中的空間圖 對於滑鼠,在其環境中導航時如何更新和生成空間圖?
  • (一)揭秘:人類大腦的使用「說明書」
    而新時空教育科技集團從事大腦的研究也已經有7個年頭,全腦教育在中國的領域也剛剛進入白熱化階段,我們從全腦的課程開始,想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全腦,讓孩子接受全腦教育!數以及萬的孩子在全腦教育中受益,而這些孩子的家長也紛紛加入到全腦教育的隊伍中,大家現在了解到的全腦教育的機構也是孩子家長開的,在自己孩子受益的同時,希望能夠造福人類。
  • 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20個方法
    直到今天,我們所知道的關於大腦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腦和記憶之間的關係仍是神秘的。記憶是一個過程,當你記憶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腦中零零碎碎的信息進行重建。下面20個關於大腦的秘密,或許能夠幫你找到生活中提高大腦記憶能力的一些方法。1、大腦喜歡色彩。平時使用高質量的有色筆或使用有色紙,顏色能幫助記憶。
  • 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告訴你
    原標題: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的一種迴路可以幫助我們遺忘恐懼和焦慮。 新的研究發現了一種神經迴路,它使大腦具有「刪除」不良記憶的能力,這項發現也許可以為PTSD等焦慮症找到新的治療方法。   恐懼像大多數情感一樣具有複雜的神經機制。以往的研究結果表明,兩個特定的大腦區域參與形成和調控恐懼反應。杏仁核是我們太陽穴深處的兩個弧形的腦組織,它參與情緒反應,當我們感到害怕時這個區域會變得活躍。
  • 你的大腦如何儲存記憶?
    記憶使我們每個人都很獨特,也使我們的生活具有連貫性。弄清記憶在大腦中是如何存儲的,對於我們理解自己必不可少。那麼,什麼是記憶呢?所謂記憶,就是人們對信息的選擇、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記憶離不開大腦。神經細胞傳遞和接受信息的功能,為記憶奠定了生理基礎。科學研究表明,人腦中大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而每個神經細胞上有3萬個突觸,因而這些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聯繫數不勝數。如此一 來,大腦就成了一個龐大的信息存儲庫,將我們過去的知識、經驗存儲在其中。那麼,記憶在大腦中是如何存儲的呢?
  • 大腦如何將外部信息轉化為記憶?新研究破譯突觸可塑性機制
    科技日報訊 人類大腦如何將外部信息轉化為自己的記憶?作為「人類大腦計劃」的一部分,來自德國、瑞典和瑞士的科研小組研究了大腦紋狀體中的神經元迴路。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計算生物學》雜誌上,對理解神經系統的基本功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