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緬甸地震發生地在怒江瀾滄江地震帶南端

2021-01-18 南海網

  「金三角地區」 發生地震的地區位於緬甸、泰國、寮國交界處,當地人口稀少,主要是山區。

  視頻:緬甸地震致雲南震感強烈 來源:中央電視臺

  專家解讀  

  本報訊(記者黃蓉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告訴記者,緬甸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板塊地震帶和大洋地震帶附近,很少有地震,這次發生地震,主要是受哪個地震帶的影響,還要具體分析。

  另有廣東地震專家表示,此次地震發生地大概在怒江-瀾滄江地震帶的南端,屬於歐亞板塊地震帶上。「歐亞地震帶是全球概念的,怒江-瀾滄江地震帶是歐亞地震帶中的局部的、小的概念上的地震帶。」他說,「震中烈度大概有Ⅷ-Ⅸ度。」他說,震中離雷州半島還有1000公裡,「與廣東無關」。不過,離雲南的確比較近。「離雲南最近的地方大概不到100公裡。從地震烈度的概念上來說,雲南邊境的感覺應該有Ⅵ-Ⅶ度。」

相關焦點

  • 「面瓜魚」在瀾滄江消失了?
    在中國,分布於怒江、瀾滄江、元江諸水系等,多見於主河道以及常伏臥流水灘覓食,也分布於印度恆河、印度河、湄公河等流域。 如今由於小灣,漫灣,大朝山,糯扎渡四個水電站建成後,江被截斷和水變深後很少能釣到面瓜魚,連糯扎渡電站
  • 地震九成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7級以上強震八成發生於此 環太平洋地震帶釋放的能量佔全球80%以上  進入2010年以來,環太平洋地震帶就變得異常活躍。  地震專家:  全球進入地震高發期  本報訊 對於近年來強地震的頻繁發生,地震研究員孫士鋐3月11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全球已經進入地震高發期。他分析說,自從去年智利發生芮氏8.8級強震後,追溯到2004年12月印尼發生8.7級強震的情況,他的推斷結論是:全球可能進入「地震高發期」。
  • 地震帶的分布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地震帶。  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這六個地區是: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吉林、黑龍江的東部。中國的臺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
  • 昨晚孝感發生地震,信陽有震感!遠離地震帶的湖北怎會發生地震?
    地震中不停晃動的吸頂燈到目前為止,尚未收到信陽市在該次地震中發生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的報告。根據河南省地震局監測中心通報,目前沒有發生餘震,監測一切正常。信陽市應急管理局正密切跟蹤震情。信陽市抗震設防等級為六度,建築可以抵禦5.5級左右地震,本次4.9級地震不會對信陽市造成危害。
  • 全球9成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地震專家:全球進入地震高發期本報訊 對於近年來強地震的頻繁發生,地震研究員孫士鋐3月11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全球已經進入地震高發期。他分析說,自從去年智利發生芮氏8.8級強震後,追溯到2004年12月印尼發生8.7級強震的情況,他的推斷結論是:全球可能進入「地震高發期」。
  • 旅行者必看:世界地震帶分布 出行之前需考慮
    世界地震帶分布  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僅有15%的地震與板塊邊界的關係不那麼明顯。而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內地震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
  • 緬甸發生5.2級地震是怎麼回事 緬甸為什麼經常地震
    天氣網訊,這兩天,地震活動十分頻繁。據中國地震臺網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1月14日16時50分許,緬甸(北緯23.55度,東經94.65度)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目前還未收到人員傷亡報告。據悉,緬甸地處全球第二大的歐亞地震帶,易多發地震。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中國有哪些主要地震帶?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 什麼地方容易發生地震
    地球上的地震集中分布在兩條全球規模的地震帶上,即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南亞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這是地震活動性最強的地方,單是上個世紀特大地震就發生過十幾次。
  • 地震局專家解答有關環太平洋地震帶知識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顧瑞珍)針對近期地震頻發的情況,記者就一些地震的相關知識採訪了國家地震局專家。    記者:什麼是地震帶,世界上有幾個主要地震帶?    答: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內地震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分布零散。
  • 中國造船學會專家支招「怒江-薩爾溫江航道」建設
    中國造船學會專家支招「怒江-薩爾溫江航道」建設 2014-05-24 22:22: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昆明5月24日電 (李曉琳 王豔龍)「中緬聯合開發怒江——薩爾溫江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策劃。」
  • 為什麼四川頻繁地發生地震?
    為什麼四川總是發生地震?想知道為什麼四川多發地震,需要知道地震的成因是什麼?形象的比喻我們居住的環境可以這麼來說:我們就像居住在一個薄薄的蛋殼之上,蛋殼就是我們所說的板塊,而板塊又在地幔軟流層上漂浮著,隨著地幔軟流層的運動,在其上面的板塊也會發生相應的水平運動。板塊與板塊之間的運動會導致碰撞、擠壓的發生,這種情況的發生反饋到地面上時就是強度大小不同的地震了。
  • 地震帶在哪裡
    2020年以來,雲南共發生3級以上地震29次,其中3.0到3.9級23次,4.0到4.9級5次,5.0到5.9級1次,6.0級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2020年5月18日在雲南昭通市巧家縣發生的5.0級地震。    雲南地震多發是永遠迴避不了的現實。那麼地震帶出現在哪裡呢?
  • 全球地震帶分布(圖)
    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邊界上,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  經科學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  環太平洋地震帶:  分布於瀕臨太平洋的大陸邊緣與島嶼。從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開始,向南經南美洲南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到南喬治亞島;向北經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到日本群島;然後分成兩支,一支向東南經馬裡亞納群島、關島到雅浦島,另一支向西南經琉球群島、我國臺灣、菲律賓到蘇拉威西島,與地中海--印尼地震帶匯合後,經索羅門群島、新赫布裡底群島、斐濟島到紐西蘭。
  • 帶你了解地震帶
    地震帶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歐亞地震帶 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 帶你了解地震帶
    地震帶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世界主要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歐亞地震帶 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
  • 地震帶上的國家躲不過地震的宿命嗎?
    新華社發   4月10日阿富汗7.1級、4月13日緬甸7.2級、4月16日日本九州7.3級、4月17日厄瓜多7.5級。一周內連續發生的強震讓人們的神經再次緊繃起來。阿富汗、緬甸地震位於青藏高原地震帶,日本、厄瓜多地震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而這兩個地震帶都與我國有關。何為「地震帶」,對於地處地震帶上的國家來說,強震真的是躲不過的宿命嗎?
  • 史上我國東部最大地震是在哪發生的?
    通常級別較大的地震都是由板塊構造運動引起,所以經常發生地震及地震級別較大的地方通常都位於地震帶上,因為板塊運動相對活躍且能量相對較大。  山東地區是一個地震發生相對比較頻繁的地方,因為這裡有我國東部地一條主要地震帶。
  • 山東龍口附近海域發生4.0級地震 詳解地震帶分布圖
    部分煙臺市民開始有恐慌情緒,感覺會不會有更大地震發生。對此,青島市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根據大震發生周期,山東近期不存在大震可能性。另外,朋友圈消息不一定準確,請市民不要誤聽誤信。「山東發生7級地震」說法不可信朋友圈消息稱:「地震專家預言,年內中國將可能發生7級以上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