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主要河流發生凌汛可能性不大

2021-01-09 搜狐網

  新華網哈爾濱3月31日電 (記者 王春雨)記者從黑龍江省水文局了解到,今年黑龍江省內黑龍江、嫩江、松花江發生凌汛的可能性不大。

  據了解,黑龍江省易發生災害性冰壩的河段是黑龍江上遊、嫩江上遊和松花江下遊。

黑龍江省水文局分析,如果開江期不出現急劇的氣溫回暖和明顯的降雨過程,預計黑龍江上遊為一般冰壩年,嫩江上遊、松花江下遊局部地區可能會產生冰凌卡塞,但各江段發生災害性冰壩的可能性不大。

  黑龍江省水文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止到3月28日,黑龍江幹流及其支流仍處於封凍狀態,松花江幹流全線岸邊融冰。全省主要江河開江日期接近常年,部分河流略早於常年。

(責任編輯:張慶龍)

相關焦點

  • 有結冰期且流向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河流,就有可能發生「凌汛」現象
    在河流汛情中有一種特殊的情況,是由於河道結冰或者冰凌堆積形成冰壩,使河道流水不暢從而引起河水上漲,我們把這種汛情稱為「凌汛」。嚴重的凌汛有可能擠垮河岸堤壩,形成洪澇災害,造成生命財產損失。黃河「凌汛」是一種特殊的河流汛情,不過並不是每一條河流都有凌汛的,河流要發生凌汛現象通常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 中國氣象局官員解釋黃河壺口瀑布發生凌汛原因
    中國氣象局官員解釋發生黃河壺口凌汛原因  2009年1月23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在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多功能廳舉行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通報春節天氣情況,並答記者問。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有兩項內容:首先請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司長翟盤茂先生介紹一月份重大氣象事件,特別是要對春節黃金周的天氣進行預測,並對未來的天氣氣候進行展望;第二項內容將請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哈爾濱市氣象局局長尹福安先生介紹將於2月18日到28日在哈爾濱舉行的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的氣象保障情況。
  • 高考地理小專題——凌汛
    典型例題一:(10分)凌汛是指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下圖示意黃河某河段水系分布。(1)讀上圖分析圖示河段容易發生凌汛災害的原因。(4分)(2)提出防禦凌汛災害的主要工程措施。(6分)參考答案:(1)原因:圖中的黃河水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由於下遊入冬時的封河期早於上遊河段,初春時的開河期晚於上遊河段,從而使下遊河道中的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顯上漲(2分);圖示區域人口眾多,工農業經濟發達,資產密度大,發生凌汛災害造成的損失大(2分)。
  • 危險的黃河凌汛
    凌汛,是黃河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通俗地說,就是水錶有冰層,且破裂成塊狀,冰下有水流,帶動冰塊向下遊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造成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此時期為黃河凌汛期。   就黃河而言,壺口瀑布一般在每年的冬季都有冰凌現象,河道結冰,瀑布消失。
  • 凌汛產生的條件及危害
    2003年12月下旬,我國北方地區的氣溫持續下降,黃河上遊的內蒙古、寧夏河段出現了大範圍的凌汛。在黃河寧夏段,三分之一的河面被冰凌所覆蓋,冰凌前後綿延了170多公裡,佔到了黃河寧夏段總長的近一半,而且,這些冰凌的厚度大都在五六釐米左右,大的足有半個籃球場大小。這些冰凌對沿途的橋梁構成了威脅。
  • 凌汛是怎麼回事,凌汛發生的季節和原因
    凌汛一般發生在黃河流域,因為黃河流經的地域比較廣,所以氣候溫度也不同,在進入冬季之後,有些河段已經出現結冰現象,而有些河段卻沒有結冰。通常發生凌汛比較多的河段是寧夏至內蒙古河段和下遊河段,而內蒙古地區常常會因為凌汛引發災害。內蒙古黃河河段通常結冰得比較早,而上遊的寧夏、甘肅河段結冰比其晚一些,尤其在蘭州地區流到內蒙古包頭一帶,凌汛現象會特別嚴重。
  • 凌汛的成因 危害及防禦
    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通俗地說,就是水錶有冰層,且破裂成塊狀,冰下有水流,帶動冰塊向下遊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造成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
  • 今年黃河凌汛發生概率大,陝西全力防凌備汛!
    記者從陝西省防總了解到今年黃河流域冬季氣溫較常年同期均值可能偏低發生凌汛的概率大黃河渭南段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黃河河務局等正在積極做好各項準備什麼是凌汛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
  • 揭開高寒地區凌汛的「面紗」
    中國氣象報記者 餘亞慶 通訊員 趙丹 王曉娜凌汛是中國北方河流特有的現象,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    據內蒙古自治區氣候中心主任達布希拉圖介紹,黃河凌汛是我國冬春季節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
  • 東營境內的黃河|關於凌汛那些事
    通俗地說,就是水錶有冰層,且破裂成塊狀,冰下有水流,帶動冰塊向下遊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造成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
  • 黃河寧夏段發生凌汛
    其間390多公裡的河道,地勢比較平坦,河水流速緩慢,加之冬季氣溫下降,河面容易結冰,每年都會出現凌汛。2月6日,記者在銀川黃河大橋上看到,厚厚的冰凌封鎖著黃河水,舉目遙望,寬闊的河道似一條白色的玉帶飄向遠方。記者從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黃河寧夏段凌汛期通常發生在1月至3月上旬,分為流凌、冰層封河、化冰開河三個階段。
  • 成功預報松花江出現最早的凌汛
    為進一步做好氣象服務工作,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嚴密監視天氣變化,著力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全力做好松花江哈爾濱凌汛氣象服務工作。 從3月1日起,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專業服務科每日提供各沿江站點最高和最低氣溫以及日平均氣溫資料,同時還提供常規氣象服務,並在3月初為黑龍江省航道局做出2016年春季松花江哈爾濱段流凌偏早趨勢的預報。
  • 黑龍江:成功精準預報服務松花江凌汛
    中國氣象報記者袁長煥 通訊員林松報導 3月29日,黑龍江省松花江哈爾濱段出現流凌,這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松花江哈爾濱段最早出現的流凌,比常年偏早11天。  據了解,針對今年松花江冰層薄,天氣回暖早,氣溫偏高幅度大的特點,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早在3月初就為省航道局製作了2016年春季松花江哈爾濱段流凌偏早趨勢的預報,同時嚴密監視天氣變化,全力做好松花江哈爾濱凌汛氣象服務工作。
  • 黑龍江:成功精準服務松花江凌汛預報
    為進一步做好氣象服務工作,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嚴密監視天氣變化,著力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全力做好松花江哈爾濱凌汛氣象服務工作。  自今年2月末3月初,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專業服務科就開始為黑龍江省航道局做出第一期春季流凌預報。同時還提供常規氣象服務,如冬季氣候概況以及3-4月氣候趨勢預測等,並從3月1日起,每日提供各沿江站點最高和最低氣溫以及日平均氣溫資料。
  • 【考向預測】全球主要河流水系,高考地理年年必考的「河流」為背景...
    非洲主要河流示意圖  降水地區差異懸殊決定了非洲水系的分布格局。赤道地區終年多雨,水源充足,地表起伏不大,河流眾多,形成著名的剛果河水系。河流流經地勢平坦的平原,往往排水不暢,汛期河水易泛濫,溢出兩岸形成沼澤;緯度較高的地區,氣溫低而蒸發弱,且易形成地下凍土層,導致地表積水形成沼澤;有凌汛現象的河流在凌汛發生時河水泛濫,溢出兩岸形成沼澤。第(2)題,流經平原的河流,水流平緩,衝蝕和搬運能力弱,河流含沙量小;流經山區、高原的河流,流速較快,侵蝕、搬運作用明顯,因而河流含沙量大。
  • 錦州市:渤海發生地震海嘯可能性不大
    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大地震及海嘯這一災難性事件備受世人矚目。我市屬於沿海城市,那麼,渤海會不會發生類似的海嘯災難呢?從地質特點來看,渤海發生地震海嘯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類似災難不會波及我市。
  • 專家:中國發生海嘯可能性不大 但也勿掉以輕心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電(記者趙勝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顒今天在此間說,中國發生海嘯的可能性不大
  • 中科院專家:氰化鈉雖有劇毒但擴散可能性不大
    13日下午4點30分,天津市召開發布會介紹爆炸事故相關情況,據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介紹,目前環境監測主要集中在空氣品質和水的汙染上,經過持續檢測,均低於工業企業規定濃度。  中國氣象局消息顯示,接下來的13日夜間、14日、15日,天津仍以西南微風為主,空氣汙染主要往渤海上空擴散,對天津城區、北京等地空氣影響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明日(14日)天津地區可能會有降雨,相關部門應注意降雨導致相關危化物遇水反應,以及相關汙染物的遇水處理。
  • 成都青白江近期發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2月03日00時05分,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區清泉鎮附近(北緯30.74度,東經104.46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21公裡。據四川省地震局專家分析,此次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近期震區發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