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長時間待在水下,船員是如何呼吸的?方法還真不少

2020-12-06 鼎盛講武堂

由於潛艇作戰方式的特殊性,因此就需要在水下長時間的潛行,這是對潛艇的安全和質量的一個重大考驗,尤其是潛艇內部的氧氣來源,更是關乎到士兵的生命。

世界上就曾經發生過一起因為缺氧而導致士兵喪生的事故。當時有一艘載有70名海軍的潛艇在浮出海面進行換氣時,由於事發海域風浪較大,許多海水倒灌進潛艇的通氣口導致排氣系統自動關閉,由於該潛艇設備落後因此船員們並沒有發現異常,而潛艇內的氧氣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就被全部耗光,這70名船員就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犧牲了。

此次事故也再一次給世界敲響了警鐘,很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潛艇制氧技術。時至今日,潛艇內部的氧氣來源方式已經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除了常規的上浮換氣,還有氧氣罐、氧燭等。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潛艇都需要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換氣,比如美國的潛艇。目前該國的潛艇全部都採用了核動力裝置,核動力的好處有很多,不僅可以提供超長的續航能力,而且還可以增加彈藥的攜帶量,採用了核動力的潛艇可以更好的執行遠洋任務。

由於採用了核動力,所以這種潛艇便擁有了源源不斷的電力,這就涉及到了潛艇中的另一種製造氧氣的方法,叫做「電解制氧」。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將海水電解,得到氧氣和氫氣。氧氣自然是在第一時間就提供給船員呼吸了,氫氣則是在經過燃燒之後再被回收裝置吸收。理論上來說,只要核動力裝置不損壞,潛艇內的氧氣就會源源不斷的送來。

除此之外,潛艇內部還會單獨存放一些制氧設備,比如氧氣罐、氧燭等等,不過這些都是在緊急情況下才會使用的。儘管現在的潛艇要比原來先進許多,但對於潛艇內部的官兵來說仍舊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潛艇不同於水面艦艇,一旦出事逃生的機率還是很小的。

相關焦點

  • 水下漆黑暗無天日:潛艇兵如何能在潛艇裡堅持生活戰鬥幾個月?
    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們是中國海軍潛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裡!潛艇的最大優勢是能夠長時間的水下隱蔽潛航作戰,一次潛航的時間長短是一艘潛艇戰鬥力的關鍵指標之一。例如我國的039B常規潛艇,使用斯特林閉式循環發動機做水下航行時,可以不伸出通氣管,連續潛航隱蔽作戰,能夠潛航一個多月無需浮出水面。潛艇兵是個很辛苦的職業,在水下的潛艇中執行作戰任務的士兵,通常要在海上待非常長的時間。
  • 潛艇兵是如何堅持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的?看完真的覺得軍人太偉大
    潛艇兵是如何堅持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的?看完真的覺得軍人太偉大了潛艇兵是個很辛苦的職業,在水下的潛艇中執行作戰任務的士兵,通常要在海上待非常長的時間。中外潛艇部隊的經驗表明,潛艇兵長時間的水下生活,會造成艇員體質明顯下降,出現失眠、頭暈、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血壓降低、腰腿疼痛、皮膚潰瘍等症狀。外軍核潛艇極限長航歸來時,許多艇員是被擔架抬下艇的。所以,讓潛艇裡的官兵在海下如何待上幾個月都能保持戰鬥力,這是世界各國海軍都在認真研究的問題。士兵在海底下生存幾個月如何保持正常戰鬥能力,要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來說。
  • 水上水下環境中,常規潛艇的柴油機如何進氣排氣?有幾種系統?
    早期的潛艇大部時間在水面航行,新鮮空氣直接從潛艇進氣管進入艇內,供人員呼吸和柴油機工作。水下航行時則關閉柴油機、關閉進氣管,僅靠蓄電池能量驅動螺旋槳旋轉。20世紀30年代荷蘭人率先發明了通氣管技術,後來德軍入侵將技術竊為己有。1944年德國人在新型21型潛艇上使用通氣管技術,希望藉此挽回敗局。
  • 【幀好看】別出心裁的潛艇電影:黑海水下「摸金校尉」歷險記
    這部電影的艦艇主角,是烏克蘭海軍幾乎棄置的641型潛艇(北約代號F級)「扎波羅熱」號,在東烏克蘭衝突中也頗為「有戲」。 該艇長70米,水面排水量1945噸,水下排水量2471.5噸,艇員78人。水面航速8.13節,水上續航力30000海裡;水下航速16.05節,下潛深度250米,水下自持力575小時;擁有艏部6個、艉部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 為什麼說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十分艱苦呢?
    相信一提到解放軍潛艇兵,很多人都是為之很羨慕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潛艇兵的夥食方面的待遇了,要知道,現如今解放軍的夥食標準裡面最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水下生活的時候,沒事做還可以看看水下的生物們。但是,不好意思,今天又來給大家潑冷水,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可沒有那麼好!要知道近年來潛艇部隊迎來了一次大的發展,因為各種先進的設備相繼投入使用,所以潛艇兵們在水下生活的時間比以前要更加長久了,水下的生活可不想我們想像中那種多姿多彩,相反是相當艱辛的,要知道第一個就是潛艇完全封閉的。
  • 世界最快私人潛艇水下試航 外形似飛機(組圖)
    當「超級獵鷹」潛入水下後,整個外部世界陷入了一片寂靜。  「超級獵鷹」的內部空間比較緊湊,但是足夠舒服。座位是斜躺式的,我的雙腿跨在一個二氧化碳處理裝置上。我的右肩上方有一個氧氣控制按鈕,同二氧化碳處理裝置一起保證艙內空氣適合呼吸。艙內兩個駕駛位都有全套操縱裝置,油門在左邊,右手處有遙控操縱杆。但是處於前駕駛位的霍克斯是主控。在霍克斯的控制下,我們開始下潛,漸漸被昏暗的墨綠色水籠罩。
  • 幾個你不知道的動物世界、烏龜居然用屁股呼吸?
    烏龜竟然會用屁股呼吸,北極熊肝臟竟能殺死54個人,馴鹿居然能住在潛水艇中,所以今天探討的話題就是4個好玩的新鮮趣聞,一起來看看吧一、用屁股呼吸的烏龜、你一定想不到烏龜竟然會用屁股呼吸的,龜 分為水棲龜 半水棲龜和陸生龜,不管是什麼龜他們不像魚一樣有腮,對於一些海龜水棲龜來說,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水裡,就算肺部有在大容量,也無法支持他們能在水下潛水長達幾個小時之久
  • 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洗澡、吃蔬菜很奢侈
    「八一」建軍節來臨前夕,記者走進有著「大洋黑洞」之稱的海軍372潛艇,親自體驗了一把艱苦的「水下生活」。資料圖:潛艇起航出港 92474部隊供圖  床板寬度不足五十公分     進入潛艇內部,記者的第一感覺是「壓抑」。
  • 揭秘潛艇兵的生活:在海底不見天日,潛艇兵如何堅持數月的?
    揭秘潛艇兵的生活:在海底不見天日,潛艇兵如何堅持數月的?眾所周知,在部隊中,一些兵種的待遇是非常好的,比如說大家熟知的飛行員。由於每一個飛行員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因此任何一個都是國家的財富,所以待遇好一點也是應該的。
  • 科學家發現「可以呼吸的液體」或將解決水下呼吸問題,有望應用
    尤其是在深海,即使有著強大的下潛設備,由於氧氣供給的限制,也依然無法長時間停留在水下。人體的呼吸循環系統曾幾何時,人類暢想如果有一點自己不需要藉助科學儀器,而是通過改善自身的身體技能而在水下自由呼吸,那該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
  • 水下「順風耳」——記海軍某潛艇部隊聲納技師張磊
    這位報告「敵情」的聲納兵名叫張磊,海軍某潛艇部隊聲納技師。他堅守聲納戰位22年,先後參與新型潛艇極限深潛、實射戰雷、戰備遠航、系列演習等30多項重大任務,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海軍十傑青年」「海軍技術能手」,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被譽為水下「順風耳」。
  • 【網絡媒體國防行】海底也有詩和遠方 體驗潛艇兵神秘的水下生活
    對於隱藏在深海之中的潛艇兵來說,是看不到落日、漂泊在天涯、以潛艇為家。潛艇兵由於其特殊性,是最神秘的兵種,7月25日,網絡媒體國防行採訪團來到了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27艇,親身體驗了一回潛艇兵的水下生活,但不少大高個的記者表示,「待一天都困難了,更別說潛艇兵要長期在這裡面生活。」
  • 揭秘《海王》的特殊能力,水棲生物如何在水下呼吸?
    數億年前,人類以及長有脊椎和四肢的所有陸地生物的遠古祖先物種都擁有水下呼吸的能力,但當它們完全開始陸地生活從空氣中吸取氧氣,它們便逐漸喪失了水下呼吸能力。現今人們僅能使用特殊設備水下呼吸,或者像新近上映的科幻電影《海王》中擁有特殊水下生存能力的人。
  • 潛艇上沒有窗戶,如何水下航行,怎麼觀察外面?這一資料庫太關鍵
    潛艇到底是怎麼在海底航行的?如何前進、後退、左拐、右拐的,估計用雷達吧?要不然能看到外面嗎?海底不是漆黑一片嗎?還會打探照燈嗎?是不是也有小窗戶?可以看到深海魚?潛艇不是觀光遊艇,在水下靠海圖封閉航行。如果真的要「咬文嚼字」起來,「潛艇上沒有窗」這句話還真的不成立呢!
  • 百年潛艇1——烏龜入海,鰻魚初遊,早期潛艇的300年爬行史
    此潛艇採用很多新技術,長約17米,有多個壓載水艙,十幾名船員腳蹬踏輪驅動螺旋槳前行。「海魔」號曾經成功下潛了130多次,後來在試驗中沉沒。它最出名的事情是在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加冕典禮上:據說載著4名銅管樂隊成員潛入水下,然後國歌聲從海浪中傳來。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又起,潛艇又一次被推到前臺。
  • 潛艇在水下,那裡面的氧氣是怎麼來的?看完之後向我國的軍人致敬
    潛艇上空間狹小,一旦潛艇潛入水下航行,潛艇空間即完全封閉了。潛艇上艇員日常呼吸需要顯得非常重要。潛艇一般具有獨立的空氣調節系統,來保障潛艇狹小空間裡的氧氣濃度,空氣品質。潛艇空氣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氮氣等氣體濃度,氣體中異味,經過空氣調節系統得以清除或改善。
  • 隱身、反制、續航……多項武藝加身的「大鯨」化身「水下忍者」
    「大鯨級潛艇的設計與蒼龍級潛艇非常相似,艇長84米,寬9.1米,排水量3000噸,可容納70名船員,配備鋰離子電池以延長潛航時間。武器裝備包括6具HU-606 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能夠發射89型魚雷、『魚叉』反艦飛彈,甚至是巡航飛彈。其整體作戰性能要大幅優於蒼龍級潛艇。」方長安介紹。
  • 隱身、反制、續航…… 多項武藝加身的「大鯨」化身「水下忍者」
    「大鯨級潛艇的設計與蒼龍級潛艇非常相似,艇長84米,寬9.1米,排水量3000噸,可容納70名船員,配備鋰離子電池以延長潛航時間。武器裝備包括6具HU-606 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能夠發射89型魚雷、『魚叉』反艦飛彈,甚至是巡航飛彈。其整體作戰性能要大幅優於蒼龍級潛艇。」方長安介紹。
  • 鯨魚能潛上千米,為啥鋼鐵造的潛艇卻不行?構造原因了解一下
    潛艇是世界公認的戰略武器,是軍事強國開發的主要武器之一。衡量一艘潛艇的質量不外乎作業系統、動力裝置、軍事力量、導航、探測等方面。大多數國家的潛艇會下降到300-400米的深度如果再往深處潛,就有可能出問題了,影響潛艇潛水深度的最關鍵因素是氣壓。一般來說,潛艇在水下越深處其壓力就會越大。
  • 科學家發現了新型呼吸物質,能夠解決水下呼吸的問題,意義重大!
    人體細胞經過吸收之後,再釋放出二氧化碳排出體外,這便是哺乳動物呼吸的整個過程。這種呼吸方法讓哺乳動物非常適宜在陸地生存,但同時,也剝奪了哺乳動物、尤其是人在水中的生存能力。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人類儘管在各個專業領域都擁有了很多尖端科技裝備,但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區域仍然只有區區的5%,而剩下的95%仍然是我們探索的一大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