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學中permittivity的中文表述

2021-02-19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自從麥克斯韋(Maxwell)的經典電磁理論於1865 年發表以及1887 年赫茲(Hertz)的電磁波實驗問世以來,電磁學以及由其發展出來的科學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隨著電磁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超構材料(metamaterials)[1]以及表面等離激元(surface plasmons)的興起,越來越需要用到表徵材料電磁特性的3 個物理參量:介電常數或電容率、磁導率和電導率[2]。但是在現行的有關電磁學的中文書籍和科技論文中,介電常數或電容率的中文名稱卻不夠準確,導致大學生和研究生對電磁理論的理解不夠準確。這種誤會來源於英語本身的不確定性以及中文翻譯的不夠準確性。另外,物理學中的一些專業術語的中文翻譯不夠準確, 如polarization [3], emergence [4],plasma 和plasmon[5]等的中文翻譯。這是物理學名詞中的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對此進行深入的分析並給出更加準確的表述。作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際的科研體會,對這3 個物理參量進行深入的分析比較,根據permittivity 準確的物理含義,對其英文和中文的專業術語進行規範。這樣既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電磁理論,提高理論水平,又有利於學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在電磁學中用3 個物理參量:介電常數或電容率、磁導率和電導率來表徵材料的電磁特性。這些專業術語來源於英語的翻譯。在英語中表徵「介電常量/數」這個物理量的名詞有3 個:dielectric constant 或者dielectric function 或者permittivity。這樣,其中文直譯依次為:介電常數,介電函數,電容率。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在現行的中文教科書和科技文獻中幾乎都採用dielectric constant 的翻譯「介電常數」來表徵材料對電場的電極化特性。這樣,這個術語就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在英語文獻中,已經規範地使用permittivity (其詞源為permit)這個術語了。正如Wikipedia 所解釋的那樣[6]:In electromagnetism, absolute permittivity is the measure of the resistance that is encountered when forming an electric field in a medium. In other words, permittivity is a measure of how an electric field affects, and is affected by, a dielectric medium. The permittivity of a medium describes how much electric field (more correctly, flux) is 「generated」 per unit charge in that medium. More electric flux exists in a medium with a high permittivity (per unit charge) because of polarization effects. Permittiv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electric susceptibility, which is a measure of how easily a dielectric polarizes in response to an electric field. Thus, permittivity relates to a material’s ability to transmit (or 「permit」)an electric field. (中譯文為:在電磁學中,絕對的電應率是指,當在某一媒質中形成電場時所遭遇的一種阻礙的測量。換言之,電應率是指電場如何影響一個電介質或者電介質如何影響電場。一個媒質的電應率描述了在那個媒質中每單位電荷「產生」多大的電場(更準確地說是電位移量)。因為極化效應,在一個具有高的(每單位電荷)電應率的媒質中,電位移量就大。電應率直接與電極化率相關,電極化率是指某一電介質在響應某一電場極化容易程度的一種描述。這樣,電應率就與材料傳遞或「許可」電場的能力有關。)據此,我們對permittivity的物理含義有了清楚的理解。我們都知道,材料的電極化特性不僅會隨著工作頻率而且有可能隨著空間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對於非均勻材料而言), 同時還會受到環境因素(如溫度)等的影響。例如金屬的電極化特性在微波頻段近似為常數,但在光波頻段卻是用德魯德(Drude)模型來表述,它隨著工作頻率的變化而變化,具有明顯的色散特性。這樣,介電常數中的「常數」二字容易引起學生的誤解,導致不必要的錯誤。當然在微波頻段,大多數各向同性的、均勻的和線性的電介質材料(如空氣)的電極化特性近似為常數,但這只是一個特例而已。

為了統一表徵材料的電極化特性,在現在主流的英文文獻中,一般都採用permittivity 這個詞語。然而,這個詞的中文翻譯如前所述,一般譯為「介電常數或電容率」。顯然,採用介電常數這個譯法是不妥的。那麼採用「電容率」這個譯法又如何呢?作者認為也是不妥的,這是因為「電容」(capacitance)這個術語多用在電路或準電路中,用在時變電磁場(隨時間變化的電磁場)中不夠準確。另外,即使使用「電容」這個術語,也與由於電場引起材料的電極化特性沒有什麼物理上的聯繫。下面討論表徵磁場引起的磁化響應特性的permeability(其詞源為permeate)。正如Wikipedia所解釋的那樣[7]:In electromagnetism, permeability is the measure of the ability of a material to support the formation of a magnetic field within itself. 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degree of magnetization that a material obtains in response to an applied magnetic field. (中譯文為:在電磁學中,磁導率是指某一材料支持在它內部形成磁場能力的測量。換言之,磁導率是指材料對外加磁場響應時該材料獲得的磁化程度。)按照磁路的觀點,磁路中的permeability 與電路中的conductivity對應,該單詞就被譯為「磁導率」。根據其物理意義,這個「導」應為「誘導」或「導致」之意;「率」有變化之意。另一方面,表徵導體導電能力的物理量為conductivity, 嚴格地講,在英文中conductivity(其詞源為conduct)有兩類[8]:thermal conductivity和electrical conductivity。正如Wikipedia 所解釋的那樣[9]: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r specific conductance is the reciprocal quantity of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d measures a material’s ability to conduct an electric current。( 中譯文為: 電導率是電阻率的倒數,它描述了材料傳導電流的能力。)在中文文獻中,conductivity 通常譯為「電導率」。根據其物理意義,此處的「導」 應為「傳導」之意,而非「誘導」或「導致」之意。因此,作者認為分別譯為「導熱率」和「導電率」更為準確和簡潔,而且不容易與磁導率中的「導」混淆。根據物理學中的對稱性和這3個英語單詞都含有「tivity」,permittivity 最好譯為「電導率」,而不是「電容率」。然而,「磁導率」和「電導率」這兩個術語已經使用多年,且涉及面廣,是不便於改動的。基於這種實際情況,為了避免permittivity的現在翻譯「電導率」與conductivity的翻譯雷同,建議permittivity 譯為「電應率」 (響應率之意)。

在本文中,作者根據電磁學中的3 個物理參量的物理含義,對其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給出採用permittivity的中文翻譯「電應率」的建議。這樣不僅有利於物理名詞的規範使用,同時也有利於根據中文名詞對其進行正確理解,達到望文明意的目的。

致謝 感謝電子科技大學物理電子學院應用物理系鄔劭軼教授和滕保華教授給予本論文的幫助,同時還特別感謝匿名審稿者對本論文的有益建議。

參考文獻

[1] 賴耘,杭志宏,黃學勤等. 物理, 2012, 41(9):589

[2] 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物理學名詞.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7. 25, 29

[3] 曹則賢. 物理, 2012, 41(9):607

[4] 趙凱華. 物理, 2012, 41(9): 611

[5] 馬騰才,胡希偉,陳銀華. 等離子體物理原理. 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12. 353, 354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rmittivity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rmeability_(electromagnetism)

[8] Alan Isaacs.牛津物理學詞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75

[9]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ectrical_conductivity

相關焦點

  • 效應:Permittivity(介電常數)
    More electric flux exists in a medium with a low permittivity (per unit charge) because of polarization effects.
  • 電磁學壓軸大題增分策略二:「數學圓」模型在電磁學中的應用
    數理化博揚原創「備戰2020高考物理」系列第十篇其二:電磁學壓軸大題增分策略(二)——「數學圓」模型在電磁學中的應用。正文:圓是數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物理學中也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價值。一、「放縮圓」模型在電磁學中的應用1.適用條件(1)速度方向一定,大小不同粒子源發射速度方向一定,大小不同的帶電粒子進入勻強磁場時,這些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軌跡半徑隨速度的變化而變化
  • 計算電磁學在電磁兼容仿真中的應用
    為此,提出了利用計算電磁學理論對用電設備的電磁兼容性進行分析,針對系統中不同電磁兼容問題以及不同數值計算方法的自身特點,選擇適用的數值方法對問題進行仿真計算。最終實現在產品的設計初期,就能夠對其電磁兼容性進行預測和評估,滿足其電磁兼容性的要求。
  • 物理學科常見考點詳解之電磁學
    電磁學是物理學課程中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基礎課之一,該課程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對電場與磁場的研究來說明宏觀領域內各種電磁現象,本次的講解主要分為七部分,分別為:點電荷、電場與電勢 電勢能、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磁場對電流和運動電荷的作用、楞次定律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高斯定理、電磁場的綜合應用。
  • 電磁學 趙凱華 & 陳熙謀 上下冊合併本 掃描版 PDF
    1980年8月教育部頒發了綜合大學物理學專業《普通物理學(電磁學)教學大綱(四年制)》,《電磁學(上)》內容與該大綱的要求基本一致。第二版根據五年來使用情況和教學發展的實際作了適當的修改和補充。《電磁學(上)》精裝本為全一冊,平裝本分上、下兩冊出版。《電磁學(上)》系統地闡述了電磁現象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概念,內容較豐富,並收集了較多的思考題和習題。
  • 電磁學歷史簡介
    電動力學這樣一個術語使用並不是非常嚴格,有時它也用來指電磁學中去除了靜電學、靜磁學後剩下的部分,是指電磁學與力學結合的部分。這個部分處理電磁場對帶電粒子的力學影響。通過方程統一電磁學,並且揭示出光作為電磁波的本質。2.電磁學與相對論
  • 電磁學全面發展史
    電磁學或稱電動力學或經典電動力學。之所以稱為經典,是因為它不包括現代的量子電動力學的內容。電動力學這樣一個術語使用並不是非常嚴格,有時它也用來指電磁學中去除了靜電學、靜磁學後剩下的部分,是指電磁學與力學結合的部分。這個部分處理電磁場對帶電粒子的力學影響。通過方程統一電磁學,並且揭示出光作為電磁波的本質。
  • 為什麼麥克斯韋是電磁學的集大成者卻看起來低一檔次?
    人們把牛頓和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為什麼麥克斯韋是電磁學的集大成者卻看起來低一檔次?網上物理學家封神榜,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一牛二愛三麥」。如果同學們有幸讀完了初中,那麼一定識得牛頓,牛大爺。同樣的,同學們只要看過科幻小說或者電影,絕對繞不過愛因斯坦,愛大神!
  • 麥克斯韋寫下電磁學,對物理學起有重要意義
    一天,他無意中看到了法拉第的《電學實驗研究》。這奉書把他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一口氣將它讀完。書中用充滿力線的場取代牛頓的絕對空間,用力在場中以波的形式和有限速度傳播取代牛頓的超距離作用,使麥克斯韋讚嘆不已。他想起自己中學時候就參觀過法拉第發明的第一臺發電機。轉眼已經十多年過去了,法拉第的名字一直是他崇拜的對象。
  • 狹義相對論是怎麼摻和到電磁學中的?
    本文大寫字母為矢量,本文只描述真空中質點的運動情況,不描述形狀物體在介質中的運動情況。本文出現的質點概念,是我們為了描述物體在空間中運動的方便,不考慮物體的形狀和線長度,把物體理想化,看成一個點,稱為質點。本文中如果要討論質點的體積和幾何長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違反了我們的約定。
  • 電磁學 視頻教程 北京大學陳秉乾教授
    電磁學是普通物理系列中最重要的基礎課之一,是電工學、電子學、等離子體物理、磁流體力學、光的電磁理論等的基礎,是經典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 物理高考備考中被忽略的電磁學公式
    高二物理電磁學中有一個計算電勢能的公式E=qφ,由於電勢能本身不好理解,學生老師對電勢能的公式及其計算都不夠重視,下面是北京高考理綜物理的最後一題,也是整張試卷最難的一道題,答案中第一個方程並未說明所用原理定律,緊接著推出動能表達式,少有的對表達式取值進行分析,動能不能為負,以此推出運動x的取值。個人認為對學生來說不太好想到。第三問的答案給出的方程是推導公式,建議列出原始方程。
  • 質量守恆的微分表述——連續性方程(中)
    本系列文章分三篇,分別是《電荷守恆的微分表述》、《質量守恆的微分表述》、《守恆量的普遍微分表述、及其任意時空下推廣》。最重要是第三篇,為了更容易理解最後的推理,需要足夠了解前面兩部分內容。本文主要是通過類比電荷的連續性方程推導過程,逐步導出質量守恆的微分表述。
  • 高中物理電磁學重點知識整理
    高中物理電磁學重點知識整理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對高中物理進行學習和複習,確保將所涉及的知識點能全部掌握,考點全面複習到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電磁學重點知識整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純乾貨:高中物理電磁學知識總結
    上期分享了高中物理裡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力學」,這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大重點——「電磁學」電磁學是與力學、電學和電磁學結合為一體的一個知識點,裡面重要的有「磁生電、電生磁、安培定則、韋伯定理、楞次定律、電流磁效應」等部分,這部分涉及了能量學
  • 一篇入門計算電磁學
    計算電磁學CEM(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是筆者在研發過程中認為最複雜的物理場,難度在CFD和計算材料學之上。計算電磁學的複雜主要表現在物理場抽象,計算規模大,同時求解方法眾多,涉及到大量的底層技術知識。
  • 一文讀懂電磁學發展史[圖文版]
    電動力學這樣一個術語使用並不是非常嚴格,有時它也用來指電磁學中去除了靜電學、靜磁學後剩下的部分,是指電磁學與力學結合的部分。這個部分處理電磁場對帶電粒子的力學影響。通過方程統一電磁學,並且揭示出光作為電磁波的本質。電磁學的基本方程為麥克斯韋方程組,此方程組在經典力學的相對運動轉換(伽利略變換)下形式會變,在伽裡略變換下,光速在不同慣性座標下會不同。
  • 電磁學的騰飛,緣於一次歷史性的會面!
    話說一代物理學大師法拉第雖然把電磁場、磁力線和電力線等重要概念引入物理學,也被公推為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但他一直有個遺憾,就是只能把電磁學研究停留在力線的描述上,無法上升到定量的理論高度。沒有理論支撐,電磁學就不可能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大量應用。這種遺憾,在讀到一篇論文後,終於消失了。論文叫《論法拉第的力線》,作者是一個聲名鵲起的年輕人。
  • 高中選修課成績將可帶入北大 開設微積分電磁學等
    高中選修課成績將可帶入北大 開設微積分電磁學等   北大招辦昨天宣布,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全國部分中學將在現有高中選修課體系裡,在數學、物理、化學、中文和歷史等基礎學科領域開設微積分、電磁學、大學化學、中國古代文化、中國通史(古代部分)5門「中國大學先修課程」。
  •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的電磁學內容
    而高中物理之難尤以電磁學內容為最。高中物理的確是比其它科目要難一些,但它也絕不像大家描述的那樣難。它的難是因為:一、綜合性大。一個力學綜合題的解決幾乎要用到大部分力學知識和方法,一個電磁學綜合題的解決幾乎要用到絕大部分力學和電磁學的知識和方法,好多同學往往會顧此失彼;二、邏輯思維強。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一環套一環,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