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東開學考試) 某地理興趣小組考察某島(左圖)後,發現該島歷史上多次大規模巖漿噴發,且巖漿流動性好,噴出冷凝後,形成平坦的臺地。在海拔500 m左右的玄武巖臺地上,有較多海拔700m左右的玄武巖平頂山,及少量海拔900 m左右的玄武巖尖頂山(右圖).分別形成於不同噴發時期。據此完成1--2題。
1.該島歷史,上多次大規模巖漿噴發,主要是因為該島( )
A.受亞歐板塊的擠壓
B.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消亡邊界
C.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D.位於美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生長邊界
2.根據侵蝕程度,推斷構成臺地、平頂山、尖頂山的玄武巖形成的先後順序由早到晚為( )
A.臺地、平頂山、尖頂山
B.臺地、尖頂山.平頂山
C.平頂山、臺地.尖頂山
D.尖頂山、平頂山、臺地
(2020·浙江月考) 海嘯是由火山爆發、海底地質災害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喀拉喀託火山為亞洲著名的活火山,2018年12月23日喀拉喀託火山再次噴發,該次噴發以及引發的海嘯對當地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讀圖,完成3--4題。
3.與喀拉喀託火山噴發密切相關的板塊是( )
A.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 B.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
C.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 D.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
4.2018年喀拉喀託火山爆發並引發海嘯,最有可能的成因是( )
A.火山爆發引發地表劇烈震動
B.火山爆發引發海底滑坡所致
C.火山爆發擾亂洋流流向所致
D.火山灰降低大氣溫度,加劇海風強度所致
答案與解析:
【答案】1.D 2.D
【解析】1.讀圖可知,圖中島嶼為冰島,冰島位於美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生長邊界,巖漿活動頻繁,故選D。
2.由材料可知,玄武巖最初形成的是平坦的地形單元,後經流水的侵蝕、切割,形成尖頂山、平頂山和臺地,地貌侵蝕程度越嚴重,說明巖石暴露時間越長,形成時間越早,尖頂山已經沒有臺地的特徵,構成尖頂山的玄武巖形成時間最早;臺地受侵蝕輕,構成臺地的玄武巖形成時間最晚;平頂山保留臺地的部分特徵,構成平頂山的玄武巖形成時間較晚。故選D。
【答案】3.A 4.B
【解析】3.據圖可知,喀拉喀託火山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附近,北側為爪哇海,南側為印度洋,此處為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彼此擠壓碰撞易引發火山噴發、地震等地質災害,故A項正確。BCD錯誤。故選A。
4.海嘯就是由火山爆發、海底地質災害產生的破壞性海浪,火山爆發極易引起海底滑坡,繼而誘發海嘯,故B項正確。火山爆發引發地表劇烈震動與海面波浪,其能量釋放集中在海洋表層,引發海嘯的概率較小,故A項錯誤。洋流不是引發海嘯的主要原因,故C項錯誤。火山灰降低大氣溫度,並不會加劇海風強度,且海風不是引發海嘯的主要原因,故D項錯誤。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