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期刊論文涉嫌抄襲

2020-11-26 網易

(原標題: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期刊論文涉嫌抄襲)

日前,有網友向澎湃新聞反映稱,作者署名單位為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馬瑩、邢悅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成人教育》2019年第1期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涉嫌大面積抄襲作者楊晨、李娟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發展研究》2008年第11期的《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研究》一文。

11月23日, 澎湃新聞致電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表示已記錄情況,向相關部門反映之後儘快給記者回復。

澎湃新聞比對論文看到,楊晨、李娟撰寫的《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研究》一文分為社區教育「全能化」歷程探究、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的成因分析、社區教育「全能化」引發的思考三部分。

馬瑩、邢悅撰寫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分為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的發展歷程、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的原因分析、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現象的反思三部分。

此外,楊晨、李娟在《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研究》一文第一段寫道:我國社區教育形成之初並沒有「全能化」的構想和設計, 可以說,「全能化」的產生是被動和倉促的。我國社區教育走向「全能化」主要來自各級政府的積極引導, 其動力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創建學習型社會, 標誌是國務院於1999年1月批轉的《面向21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 簡稱《行動計劃》) 。

馬瑩、邢悅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第一部分「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的發展歷程」第一段為:我國社區教育最初是作為中小學德育教育的輔助體系而提出的。可以說,社區教育在設計與構想之時並沒有形成「全能化」的思想,社區教育全能化的出現是各級政府政策引導與推動的結果,是被動產生的。[1]在推進社區教育「全能化」的過程中,其動力源自於國家提出的終身教育體系構建以及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戰略。標誌性的事件就是1999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的《面向21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 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可以看出,上述兩段僅表述有所不同,但大體意思一致。

再比如,楊晨、李娟在《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研究》一文,「社區教育『全能化』引發的思考」一節「1.關於社區教育本質的思考」中的第二段寫道:在筆者看來, 問題還是要從社區教育的官方定義入手解決。這個定義受制於社區「全能化」思維,把部分社區職能轉嫁到社區教育身上,即將提高社區全體成員生活質量和實現社區發展都作為社區教育職能,這不僅使社區教育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影響了社區教育正確定位,而且造成了管理體制設計上的混亂,使社區陷入「管而不管」的窘境。筆者認為,社區教育的本質是教育、特性是社區,即社區教育區別於其它教育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社區教育服務於社區發展;二是社區教育由社區組織動員居民參加;三是受教育對象身份是社區居民;四是社區教育的活動場所在社區。在此定義指導下, 社區教育由政府舉辦,由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列入政府財政預算,同時,民政部門等機構對社區教育的要求可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來統籌落實。

馬瑩、邢悅撰寫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中「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現象的反思」中「1.社區教育本質的反思」的第二段寫道:因此,要釐清社區教育的本質,還必須從社區教育的官方定義中著手解決。客觀而言,教育部當年在界定社區教育定義的過程中,還是受到了社區建設「全能化」思想的影響,將原本部分屬於社區工作的職能強加在社區教育的頭上。[7]即認為社區教育應該擔負起提升社區民眾生活質量、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的職能,影響了社區教育應有的定位。更重要的是,這種內涵界定使得社區教育管理體制在設計上走向了混亂,在實踐中出現了多頭管理的局面。社區教育的本質是教育,是我國現行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特性是立足於社區。社區教育之所以是社區教育,是因為與其他教育形態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差異: 第一,社區教育必須是服務於社區發展的; 第二,社區教育必須是社區動員社區全體成員參與的,社區大眾也可以自發參與; 第三,社區教育的對象是社區全體民眾; 第四,社區教育的場所必須是在社區,辦學條件必須立足於社區。明確了社區教育的本質之後,社區教育作為現行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其應當由各級政府舉辦,由教育部門管理,列入區縣一級政府預算。

上述兩段,文字表述、語句順序雖有所更改,但大體意思一致。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冉蓉蓉_NBJS12526

相關焦點

  • 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期刊論文涉嫌抄襲,回應:已記錄情況
    (原標題: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期刊論文涉嫌抄襲,回應:已記錄情況)
  • 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 學校回應
    日前,有網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稱,作者署名單位為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馬瑩、邢悅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成人教育》2019年第1期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涉嫌大面積抄襲作者楊晨、李娟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發展研究》2008年第11期的《我國社區教育
  • 天津大學一名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
    這兩篇論文分別是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2屆碩士畢業生李慶昆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圖像處理技術纖維離線自動識別系統軟體的設計》(以下簡稱「李慶昆論文」)與天津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2007屆碩士畢業生劉琳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圖像處理技術纖維自動識別系統軟體的設計》(以下簡稱「劉琳論文」)。
  • 天津大學一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校方:已成立調查組
    比對後發現,這兩篇論文從標題、摘要、關鍵詞到正文的結構和內容都高度相似,多個段落幾乎一字不差。4月10日,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負責學生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就澎湃新聞記者的詢問表示,他們此前並未接到關於李慶昆論文涉嫌抄襲的正式舉報。
  • 西安電子科大一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學院:已啟動審查程序
    針對雷磊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吳巍論文一事,7月20日上午,澎湃新聞與雷磊的論文導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劉西洋教授取得聯繫,他表示對此事並不知情,會立即向學院反映涉嫌抄襲一事。隨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生辦公室回應澎湃新聞稱,已啟動了領導小組聯合學校學位委員會按照正常流程審查涉嫌抄襲論文,目前審查程序已經進入專家鑑定階段,預計在一周之內出鑑定結果。
  • ...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有人說數學圈純淨,其實抄襲現象...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
  • 大學老師和論文二三事:抄襲本科生、花錢買版面、年產數十篇
    大學教授抄襲本科生論文2010年年底,北京體育大學在讀碩士生盧迪發現一篇署名洛陽某高校體育部張麗教授的文章,涉嫌抄襲自己的論文,95%以上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遂起訴張麗,索賠10萬元。之後,經法院一審判決認定張麗抄襲,要求其賠償1000元。
  • 黎石秋繼博士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其碩士學位論文也涉嫌抄襲
    繼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曾在湘潭大學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的黎石秋又被舉報其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複製比例高達75.4%。針對其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一事,澎湃新聞記者致電湘潭大學黨委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學校剛剛放假,如有回應,宣傳部門會和記者對接。
  • 博士論文被曝抄襲後,湖南大學董嵐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
    在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之後,在湖南大學先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董嵐又被指碩士論文也涉嫌抄襲。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董嵐的碩士學位論文《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一文涉嫌抄襲他人論文,複製比率為42.6%。
  • 北外一博士畢業生論文涉嫌抄襲現任職湖北工大,兩校均將核查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獲舉報,北京外國語大學2012屆博士畢業生、現供職於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楊佑文在讀博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安徽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隨後,澎湃新聞記者從百度學術網和中國知網上下載了這兩篇論文,分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畢業生楊佑文在2011年讀博期間發表在學術期刊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TPLS是2011年創刊的一本學術期刊,出版周期是月刊,其出版方是芬蘭研究學會出版社)上的一篇題為《A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 西南財大一畢業生3個月內發表論文5篇,2篇涉嫌全文抄襲
    西南財經大學再曝學術不端行為,該校經濟學院一畢業生在2009年5月至7月期間發表的5篇期刊論文中,有兩篇涉嫌全文抄襲。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接獲舉報,上述畢業生馬龍在2009年6月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涉嫌抄襲東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一副教授2003年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下載了上述兩篇論文。
  • "最年輕市長"被指讀研時抄襲論文[組圖]
    昨天,一篇題為《最年輕市長碩士期間論文涉嫌抄襲》的帖子在網上被廣泛轉貼。發帖者稱,周森鋒在清華大學期間投稿發表的一篇論文,與他人早前所寫的論文相似度超過50%,懷疑涉嫌抄襲。昨天下午,記者從中國期刊網上下載了這名網友提到的兩篇論文。經對比發現,網友所述基本屬實。
  • 又查實一碩士論文抄襲,細數上半年栽倒的論文「小偷」
    澎湃新聞近日報導,湖南大學已經認定該校16屆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生曹律的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存在抄襲,決定撤銷抄襲者的碩士學位,並停止該論文指導老師的三年研招資格。該事件要回到今年4月,當時媒體爆出該學生的學位論文和華東師大一13屆畢業生的碩士學位論文高度相似,存在抄襲的嫌疑。三個月後,湖大終於給出查實的調查結論,並做出相應的處罰。
  • 一高校教師論文被指抄襲豆瓣文章!事發後到當事人單位求饒……期刊...
    心匠表示,郭某某博士論文抄襲自己《杭紹園亭記——祁氏寓園》和《泉池小記》當晚,心匠便在豆瓣上發布了一條揭露論文抄襲的帖子,引發豆友們關注轉發。知乎@蘇北來滬農民工整理心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與郭某某論文《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部分對比圖博士論文137頁趙海燕《寓山注研究》第130頁期刊和學校介入調查杭州師範大學教師郭某某發表在
  • 河南高校兩教授論文涉嫌抄襲,省教育廳:已獲舉報,正調查
    又有高校發生論文涉嫌抄襲事件。近日,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舉報稱,自己在檢索文獻時,發現河南鄭州中原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陶曉燕教授和朱九龍教授公開發表論文存在嚴重的「剽竊抄襲」行為。
  • 杭州一高校教師被指論文抄襲豆瓣文章,期刊和學校介入調查
    杭州師範大學教師郭彥努發表在《浙江建築》雜誌上的論文被指抄襲,雜誌編輯部、學校介入調查。針對「美術學院一教師所著論文被指抄襲」一事,8月14日15時許,杭州師範大學辦公室一名值班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學校已對此事進行調查。
  • 人大勞動人事學院一碩士涉嫌全文抄襲華東師大碩士學位論文
    5月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到實名舉報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06屆研究生章勝玉的碩士學位論文《培訓投資回報評估理論研究》,全文抄襲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2005屆研究生李潔的碩士學位論文《培訓投資回報評估理論及其應用》。
  • 中國數學領域首次被曝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牽涉65篇,虛構作者
    近年來,中國學者涉嫌論文造假的事件頻出,抄襲和偽造同行評議這兩種手法比較常見。但弔詭的是,三篇論文均有外國合作者,並且指向同一個人:Beatriz Ychussie。根據論文信息, Beatriz Ychussie 本應來自丹麥羅斯基勒大學數學學院,但 Retraction Watch 指出,羅斯基勒大學已經聲明該校並無此人,他的身份就此成謎。
  • 知名學術期刊曝北大歷史博士大幅抄襲國外論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在公告中,該刊稱,「本刊近期接到讀者舉報,稱於豔茹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