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期刊論文涉嫌抄襲,回應:已記錄情況

2020-12-05 網易新聞

(原標題: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期刊論文涉嫌抄襲,回應:已記錄情況)

日前,有網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稱,作者署名單位為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馬瑩、邢悅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成人

教育

》2019年第1期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涉嫌大面積抄襲作者

楊晨

李娟

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發展研究》2008年第11期的《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研究》一文。

11月23日, 澎湃新聞致電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表示已記錄情況,向相關部門反映之後儘快給記者回復。

澎湃新聞比對論文看到,楊晨、李娟撰寫的《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研究》一文分為社區教育「全能化」歷程探究、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的成因分析、社區教育「全能化」引發的思考三部分。

馬瑩、邢悅撰寫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分為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的發展歷程、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的原因分析、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現象的反思三部分。

此外,楊晨、李娟在《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研究》一文第一段寫道:我國社區教育形成之初並沒有「全能化」的構想和設計, 可以說,「全能化」的產生是被動和倉促的。我國社區教育走向「全能化」主要來自各級政府的積極引導, 其動力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創建學習型社會, 標誌是國務院於1999年1月批轉的《面向21 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 簡稱《行動計劃》) 。

馬瑩、邢悅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第一部分「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的發展歷程」第一段為:我國社區教育最初是作為中小學德育教育的輔助體系而提出的。可以說,社區教育在設計與構想之時並沒有形成「全能化」的思想,社區教育全能化的出現是各級政府政策引導與推動的結果,是被動產生的。[1]在推進社區教育「全能化」的過程中,其動力源自於國家提出的終身教育體系構建以及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戰略。標誌性的事件就是 1999 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的《面向 21 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 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可以看出,上述兩段僅表述有所不同,但大體意思一致。

再比如,楊晨、李娟在《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研究》一文,「社區教育『全能化』引發的思考」一節「1.關於社區教育本質的思考」中的第二段寫道:在筆者看來, 問題還是要從社區教育的官方定義入手解決。這個定義受制於社區「全能化」思維,把部分社區職能轉嫁到社區教育身上,即將提高社區全體成員生活質量和實現社區發展都作為社區教育職能,這不僅使社區教育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影響了社區教育正確定位,而且造成了管理體制設計上的混亂,使社區陷入「管而不管」的窘境。筆者認為,社區教育的本質是教育、特性是社區,即社區教育區別於其它教育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社區教育服務於社區發展;二是社區教育由社區組織動員居民參加;三是受教育對象身份是社區居民;四是社區教育的活動場所在社區。在此定義指導下, 社區教育由政府舉辦,由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列入政府財政預算,同時,民政部門等機構對社區教育的要求可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來統籌落實。

馬瑩、邢悅撰寫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中「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現象的反思」中「1.社區教育本質的反思」的第二段寫道:因此,要釐清社區教育的本質,還必須從社區教育的官方定義中著手解決。客觀而言,教育部當年在界定社區教育定義的過程中,還是受到了社區建設「全能化」思想的影響,將原本部分屬於社區工作的職能強加在社區教育的頭上。[7]即認為社區教育應該擔負起提升社區民眾生活質量、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的職能,影響了社區教育應有的定位。更重要的是,這種內涵界定使得社區教育管理體制在設計上走向了混亂,在實踐中出現了多頭管理的局面。社區教育的本質是教育,是我國現行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特性是立足於社區。社區教育之所以是社區教育,是因為與其他教育形態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差異: 第一,社區教育必須是服務於社區發展的; 第二,社區教育必須是社區動員社區全體成員參與的,社區大眾也可以自發參與; 第三,社區教育的對象是社區全體民眾; 第四,社區教育的場所必須是在社區,辦學條件必須立足於社區。明確了社區教育的本質之後,社區教育作為現行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其應當由各級政府舉辦,由教育部門管理,列入區縣一級政府預算。

上述兩段,文字表述、語句順序雖有所更改,但大體意思一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化成雨_NBJ11143

相關焦點

  • 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期刊論文涉嫌抄襲
    (原標題: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期刊論文涉嫌抄襲)
  • 天津一職業學院兩老師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 學校回應
    日前,有網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稱,作者署名單位為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馬瑩、邢悅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成人教育》2019年第1期的《我國社區教育發展「全能化」之反思》一文,涉嫌大面積抄襲作者楊晨、李娟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發展研究》2008年第11期的《我國社區教育
  • 西安電子科大一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學院:已啟動審查程序
    針對雷磊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吳巍論文一事,7月20日上午,澎湃新聞與雷磊的論文導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劉西洋教授取得聯繫,他表示對此事並不知情,會立即向學院反映涉嫌抄襲一事。隨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生辦公室回應澎湃新聞稱,已啟動了領導小組聯合學校學位委員會按照正常流程審查涉嫌抄襲論文,目前審查程序已經進入專家鑑定階段,預計在一周之內出鑑定結果。
  • 天津大學一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校方:已成立調查組
    比對後發現,這兩篇論文從標題、摘要、關鍵詞到正文的結構和內容都高度相似,多個段落幾乎一字不差。4月10日,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負責學生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就澎湃新聞記者的詢問表示,他們此前並未接到關於李慶昆論文涉嫌抄襲的正式舉報。
  • 天津大學一名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
    比對後發現,這兩篇論文從標題、摘要、關鍵詞到正文的結構和內容都高度相似,多個段落幾乎一字不差。4月10日,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負責學生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就澎湃新聞記者的詢問表示,他們此前並未接到關於李慶昆論文涉嫌抄襲的正式舉報。
  • ...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有人說數學圈純淨,其實抄襲現象...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
  • 黎石秋繼博士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其碩士學位論文也涉嫌抄襲
    此前的7月上旬,有網友通過微博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基礎理論方向的博士生黎石秋和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博士生董嵐的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對此,湖南大學於7月3日回應,針對網絡有關我校畢業生董某、黎某博士學位論文的質疑,我校已成立專門工作組,正在開展調查核實。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被舉報的湖南大學法學院博士生黎石秋和湘潭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黎石秋為同一人。
  • 中國數學領域首次被曝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牽涉65篇,虛構作者
    其中部分論文已被期刊撤稿。其中喬蕾與黃錦錦合著的正常論文被抄襲之後,得到三篇問題論文,目前已有一篇被撤稿;喬蕾與鄧冠鐵合著正常論文也被引用、抄襲產生 3 篇論文,其中一篇已被撤稿,另外兩篇也存在虛構作者和作者機構的嫌疑。這時候,喬蕾這個名字就進入了打假人的視線,他自己的論文多次與問題論文產生關聯。
  • 一高校教師論文被指抄襲豆瓣文章!事發後到當事人單位求饒……期刊...
    心匠表示,郭某某博士論文抄襲自己《杭紹園亭記——祁氏寓園》和《泉池小記》當晚,心匠便在豆瓣上發布了一條揭露論文抄襲的帖子,引發豆友們關注轉發。知乎@蘇北來滬農民工整理心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與郭某某論文《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部分對比圖博士論文137頁趙海燕《寓山注研究》第130頁期刊和學校介入調查杭州師範大學教師郭某某發表在
  • 北外一博士畢業生論文涉嫌抄襲現任職湖北工大,兩校均將核查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獲舉報,北京外國語大學2012屆博士畢業生、現供職於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楊佑文在讀博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安徽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澎湃新聞對比發現,從正文到總結部分再到參考文獻,楊佑文論文都與孫中勤論文高度雷同,部分段落近乎完全一致。針對楊佑文論文涉嫌抄襲一事,12月21日,澎湃新聞電話聯繫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和湖北工業大學。兩所高校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對學術不端問題十分重視,將儘快調查核實。
  • 河南高校兩教授論文涉嫌抄襲,省教育廳:已獲舉報,正調查
    又有高校發生論文涉嫌抄襲事件。近日,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舉報稱,自己在檢索文獻時,發現河南鄭州中原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陶曉燕教授和朱九龍教授公開發表論文存在嚴重的「剽竊抄襲」行為。
  • 杭州一高校教師被指論文抄襲豆瓣文章,期刊和學校介入調查
    杭州師範大學教師郭彥努發表在《浙江建築》雜誌上的論文被指抄襲,雜誌編輯部、學校介入調查。針對「美術學院一教師所著論文被指抄襲」一事,8月14日15時許,杭州師範大學辦公室一名值班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學校已對此事進行調查。
  • 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校方回應「正在鑑定」
    作者 | 陳彬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全文只改了導師名字!
    記者在知網下載該論文後,發現該文確實將鄧蕊與孫強的論文同時列入參考文獻中。該論文作者為劉超亮與李亮,文末有作者簡介。劉超亮,男,山東濰坊人;李亮,河南宜陽人。兩人時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講師。「查重肯定查不過」,記者就兩篇論文詢問了知網方面,知網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知網發表的期刊文章和學校論文等,都是期刊或學校方提交的,「期刊編輯和學校老師接收文章之前,肯定會查重。
  • 誰來判定論文抄襲?
    視覺中國供圖看到查重報告顯示,論文的文獻複製比超過50%的時候,姚洪軍一度覺得自己要舉報的抄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這位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的副教授,關注本院院長侯懷霞涉嫌「抄襲」已經9年。他提供的中國知網查重報告顯示,侯的博士論文除本人已發表文獻複製比達55%,另外5篇期刊文章分別為97.8%、69.1%、55.4%、53.1%、47.6%。依靠這些查重報告,他給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寫舉報信,跟涉事學校反映情況,一一打電話給期刊和論文原文作者,也在網上發帖,結果是無一例外地碰壁。
  • ...被抄襲者:抄襲文章為其博士在讀期間完成,疑為獲得學位條件
    繼杭州師範大學發通報表示,涉嫌抄襲豆瓣文章的教師郭某某論文抄襲等情況基本屬實,給予其記過處分並調離教學科研崗位後,8月21日,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也給出處理結果:取消郭某某E類人才資格。同時,曾刊登郭某某相關文章的《浙江建築》也回應稱,將對抄襲文章進行撤稿,並不再受理郭某某的其他論文。
  • 濰坊學院一省級學科專家被曝抄襲 學校:已成立專門工作組
    10月12日16時許,濰坊學院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針對傳媒學院教師楊潔被舉報抄襲一事,學校已成立專門工作組,開展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 西南財大一畢業生3個月內發表論文5篇,2篇涉嫌全文抄襲
    西南財經大學再曝學術不端行為,該校經濟學院一畢業生在2009年5月至7月期間發表的5篇期刊論文中,有兩篇涉嫌全文抄襲。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接獲舉報,上述畢業生馬龍在2009年6月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涉嫌抄襲東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一副教授2003年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下載了上述兩篇論文。
  • 知名學術期刊曝北大歷史博士大幅抄襲國外論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在公告中,該刊稱,「本刊近期接到讀者舉報,稱於豔茹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