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獺兔多產仔?讓獺兔多產仔的方法匯總

2021-01-15 騰訊網

對於養兔子的朋友來說,大家對獺兔已經並不陌生了,它是典型的皮用型的兔,因為它的皮接近水獺皮,所以人們叫它獺兔。近幾年養殖獺兔的朋友越來越多,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活潑可愛的獺兔,究竟該怎樣養殖才能獲得較高的商品價值呢?

養殖戶需要對籠舍勤打掃,堅持每天清洗食槽、水槽一次,每天清除糞便,將糞便堆集發酵處理,定期對兔舍、籠具、食具清毒,堅持滅鼠、滅蚊蠅並消滅蚊蠅孳生地。要注意給兔舍通風換氣,若舍內溫度偏高時,在舍內、承糞板上可撒些生石灰或草木灰,既吸溼又消毒。獺兔以飼餵青粗牧草為主,約佔全部日糧的70-80%,成年兔每天需青飼料800克左右,幼兔以400-500克為宜。牧草主要以牧素草、禾蕒草等為主。養兔要做到少餵勤添,牧草儘可能做到多樣化,在青飼料充足的情況下,要適當增加精飼料中麩皮、豆粕、玉米的比例,並注意給獺兔補充礦物質。同時注意牧草品質。牧草養兔要保證新鮮乾淨,要做到不餵帶泥沙的草,不餵腐爛發黴發黃變質草,冬季不餵冷凍結冰草,不餵噴過農藥一個月以內的牧草,雨天或早晨收割的牧草應晾乾水分和露水後再給兔飼喂。

為了提高其出欄效益,那就是讓獺兔適時配種繁殖。夏季天氣熱,對種公兔採取特殊降溫保護,安排在涼爽的地方,溫度控制在22―28℃之間,餵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全價日糧,以保證母兔體質健壯。另外要勤觀察母兔外陰變化,記住「粉紅早、黑紫遲、大紅正當時」,把握適時配種。配種方法可採取雙重配種與重複配種相結合的方法,以提高受胎率及產仔數。即在母兔發情時,用一隻公兔配種後再用另一隻公兔配種,過6―8小時再重複配一次。要勤觀察配過種的母兔,對空懷母兔要及時補配。

養殖戶不僅在配種上要得以重視,防病消毒工作也是不能輕視的。獺兔球蟲病、腹瀉病、疥癬病也是常見的疾病,要以預防球蟲病為重點,搞好防疫滅病工作。對獺兔要及時注射兔瘟、巴氏桿菌、魏氏梭菌等傳染病疫苗。給獺兔常飲高錳酸鉀水或痢特靈水,實行母子分養,以減少相互感染。另外,要堅持用藥物預防球蟲病。

相關焦點

  • 家中飼養獺兔繁殖率高不高,一年能繁殖多少兔子,成活率怎樣?
    嶽父家前幾天買了兩隻獺兔養著玩,獺兔看著挺萌嗒嗒的,雪白的毛和紅紅的眼睛著實惹人喜歡。由於皮毛特殊,比一般兔皮毛要好的多,所以現在飼養獺兔的人很多。獺兔還比較容易飼養,比起一般的兔子來說要容易飼養,出售的價格也要比其他兔子高很多,佔據這些優勢飼養它的人自然就多起來了。我嶽父買的兩隻獺兔,花了80塊錢,純屬養著玩,在農村家裡有的是地方,養點小動物什麼的也挺好,家裡也有些生機。
  • 藏羚羊產仔地將建永久性「大產房」
    據新華社西寧1月28日電(記者侯德強)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管理局今年將在海拔4600多米的藏羚羊集中產仔地卓乃湖畔建設永久性保護站。可可西裡管理局局長才嘎介紹說,卓乃湖地處可可西裡保護區腹地,每年5月至8月有上萬隻母藏羚羊遷徙到這裡集中產仔、育幼,成為雪域荒原上壯觀奇特的動物「大產房」。
  • 大熊貓「水秀」在半野化環境下 雨中產下幼仔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6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9月5日23時05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水秀」在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半野化環境下成功產下單胎大熊貓幼仔。至此,參加「第七梯隊」的野化培訓大熊貓母獸共繁育幼仔3胎4仔。
  • 全球首例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產仔 通婚有助於復壯野外大熊貓種群
    7月31日凌晨2點17分,全球首隻野外引種大熊貓「草草」順利產下一隻「重量級」幼仔。   野外引種記   7月31日凌晨2點17分,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全球首隻野外引種大熊貓「草草」順利產下一隻幼仔。這意味著全球首例野外引種試驗取得成功。
  • 疫情下首度大熊貓國際雲合作 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順利產仔
    紅星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11月24日報導記者今日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11月22日上午北京時間10時50分,中國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順利產下一隻雄性大熊貓幼仔,該幼仔初生體重為157克,現由母親「良浜」哺育,母子健康。
  • 「中國麋鹿之鄉」首次拍到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母鹿產仔影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6月4日,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開了一段麋鹿產仔的視頻,這是首次拍到的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中母鹿產仔的珍貴影像。據保護區監測人員介紹,野生麋鹿產仔之前一般都會離群,選擇像樹林、高竿植物群落等比較隱蔽的地方生產。產後1至3天,再把幼崽帶出來。此前,北京麋鹿苑、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拍到過母鹿產仔的視頻。但是,在人為幹擾比較多的保護區內拍到野生麋鹿自然產仔的過程還是很罕見的。此外,視頻還捕捉到了麋鹿寶寶吃奶的畫面。
  • 「央廣網·視聽四川」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順利產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總臺央廣記者劉濤報導:北京時間11月22日上午10時50分,中國成都旅日大熊貓「良浜」在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園順利產下一隻雄性大熊貓幼仔該幼仔初生體重為157克,現由母親「良浜」哺育,母子健康。這隻幼仔是熊貓基地與日本白浜野生動物園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以來,在日誕生的第17隻大熊貓幼仔。大熊貓「良浜」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園,母親是2000年7月從中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赴日本開展兩國大熊貓國際合作的雌性大熊貓「梅梅」。
  • 而自己養的豬產仔那麼少?
    一般來說,一頭母豬的空懷期長短(就是母豬產完所以這裡我建議,對於經產母豬最好是在配種前七天為期餵食優質的催情飼料,能有效的為其提供所需要的蛋白質以及能量,從而達到排卵多,排卵優質的目的。我們可以提前將空懷期母豬按照胖瘦、強壯程度,以3-5頭一欄的標準隔離飼養,以儘可能的保證它們不會發生食物爭奪和撕咬,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母豬發情。
  • 上海動物園珍稀動物產仔忙,豚鹿家族添3丁,獅尾猴寶寶受呵護
    「五一」將至,到上海動物園參觀的遊客越來越多。第四次產仔的「小東西」已經是駕輕就熟,生產當天飼養員剛剛打掃好籠舍,不一會它就生下了寶寶,產程超快,又一次刷新生娃速度。「小東西」非常寵愛自己的孩子,撫育幼仔期間,它終日形影不離、時刻守衛在幼仔身旁,目不轉睛地看護著。母子倆常常靜靜地躺著休息、緊挨在一起,小寶寶時而趴窩在媽媽的身上,時而遊弋在媽媽身後。
  • 遠古鯨類可能在陸地產仔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對遠古鯨類化石進行研究後發現,某些遠古鯨類可能在陸地上產仔。這一研究成果將刊登在2月4日出版的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誌上。
  • 文蛤、蜆仔、海瓜子誰是誰?
    導讀:【圖解】文蛤、蜆仔、海瓜子誰是誰?新鮮貝類十分香甜可口,用來煮湯、清蒸、快炒都適合,成為餐桌上、熱炒店的熱門菜色。不過就算吃過那麼多次,你是否仍然不認得這些碗盤理的「常客」呢?文蛤產季:全年,6~8月產量最多。產地:福建海域,大部分為海水養殖。文蛤又叫蛤蜊,是市面上最常看到的貝類,大小多為2.5公分,外殼是渾圓的三角形。
  • 重慶漢海海洋公園又有「新生」報到 人工繁殖魟魚成功產仔
    華龍網3月26日16時38分訊(記者 舒婷)近日,記者從重慶漢海海洋公園獲悉,飼養在大洋池的邁氏條尾魟(俗稱:黑背鰩)產下3隻小魟魚。據了解,這是重慶漢海海洋公園首例通過人工繁殖的鰩魚產仔。近期小魟魚還不能和遊客見面,但這一次「新生報導」著實令人高興。
  • 它既能下蛋還能產仔,人類將見證進化過程!
    它既能下蛋還能產仔,人類將見證進化過程!地球上生活著無數的物種,無數的生命在地球上孕育。雖然有這麼多的物種,但是孕育後代的方式幾乎都是固定的,哺乳動物,卵生動物,殼生動物等等。比較常見的卵生動物就是爬行類,比如青蛙,除此之外,鳥類和大部分的昆蟲都是卵生動物。
  • 一頭露脊鯨幼鯨屍體在北卡海岸被發現 NOAA:產仔季節進入毀滅階段
    該機構表示:「北大西洋露脊鯨的產仔季節已經到了一個毀滅性的開始。」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上周發現了這頭幼崽。一組專家對此展開了調查,他們進行了屍檢並收集了可能有助於追蹤母親的基因樣本。據估計,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不足400頭。由於鯨魚數量已所剩無幾,所以科學家們已經收集有大多數倖存鯨魚的數據和基因信息。
  • 全球最小熊貓幼仔平安出生 不足一顆雞蛋重量
    全球最小熊貓幼仔平安出生 不足一顆雞蛋重量時間:2019-06-13 20: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最小熊貓幼仔平安出生 不足一顆雞蛋重量 【42.8g創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