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產仔地將建永久性「大產房」

2020-12-05 搜狐網

  據新華社西寧1月28日電(記者侯德強)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管理局今年將在海拔4600多米的藏羚羊集中產仔地卓乃湖畔建設永久性保護站。可可西裡管理局局長才嘎介紹說,卓乃湖地處可可西裡保護區腹地,每年5月至8月有上萬隻母藏羚羊遷徙到這裡集中產仔、育幼,成為雪域荒原上壯觀奇特的動物「大產房」。

相關焦點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無人機拍到6萬藏羚羊遷徙「大場面」
    作者 | 張行勇前段時間,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吳曉民團隊奔赴西藏那曲市尼瑪縣、雙湖縣、申扎縣等區域,圍繞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藏羚羊產仔及遷徙種群、棲息地生態環境,開展了全方位、多角度、大範圍科考,《中國科學報》記者全程跟進了此次科考
  •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時間:2020-07-26 10: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獲悉,監測顯示,此前前往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正陸續結束產仔
  • 首次拍攝藏羚羊超大種群遷徙 「2020我們與藏羚羊」央視播出
    「今年科考隊在這個『大產房』周邊的瑪依雪山東側,拍攝到了一個超大的遷徙種群。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近5、6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 8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 「2020我們與藏羚羊」系列科考節目。這是2013年以來,科考隊第10次走進羌塘。
  • 藏羚羊遷徙季來了:日行10至20公裡,森林公安保駕護航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也不例外,它們要在羌塘風光最美、食物最豐富的時候開始遷徙、產仔。4月底向產羔地遷徙,6-7月繁殖下一代據記者了解,藏羚羊會在每年4月底至6月初開始遷徙,在此之前它們要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大規模集結活動,集結完畢後,從冬季交配地遷徙到產羔地。
  • 藏羚羊在可可西裡怎樣安全「過公路」?
    新華社西寧7月31日電(記者薛玉斌 王金金)幾隻藏羚羊緩慢踏上青藏公路五道梁附近的野生動物通道後,經過幾分鐘「打探」,迅速穿過公路,隨後30多隻藏羚羊緊隨其後快速「過公路」……這是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7月31日在可可西裡地區觀測到的畫面。  目前,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
  • 可可西裡:5年未聞盜獵槍聲 藏羚羊數量逐步恢復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裡平均海拔4500多米,是我國最大的無人區,也是青藏高原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如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等的棲息地,被譽為「野生動物最後的天堂」。  由於藏羚羊皮毛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昂貴,上世紀80年代,可可西裡槍聲不斷,藏羚羊遭到毀滅性捕殺,數量從原來的20萬隻銳減到不足2萬隻,成為國際瀕危物種。
  • 去年可可西裡保護區沒有發現武裝盜獵藏羚羊活動
    新華社西寧1月12日電(記者 侯德強)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2006年可可西裡保護區沒有發現武裝盜獵藏羚羊活動,「無人區」腹地的藏羚羊在安寧祥和的環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可可西裡管理局局長才嘎介紹說,在過去的一年裡,可可西裡管理局多次派出主力巡山隊開展冬、春季節巡山反盜獵行動;五月進入藏羚羊分娩期,管理局組織巡山隊、路查隊開展巡山反盜獵和路查工作,為母藏羚羊營造「安全大產房」;七、八月進入藏羚羊母子大規模回遷期,管理局要求青藏公路沿線的各保護站不分晝夜開展保障藏羚羊過路遷徙行動,為藏羚羊母子「保駕護航」。
  • 藏羚羊開始每年上千公裡大遷徙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西寧5月9日電(記者 王金金)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日前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向可可西裡腹地進發,一年一度的藏羚羊遷徙產仔季拉開序幕。
  • 鐵路、公路、圍欄,是什麼攔住了藏羚羊的回家路?
    圖片:Xinhua到了遷徙季節,熙熙攘攘的藏羚羊會兩度穿越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6月份,懷孕的和年輕的母羊從道路東側的冬季分布區出發,向西越過公路和鐵路,到可可西裡的腹地產仔;8月份,母羊和新生幼崽再一次越過道路,回到冬季分布區。
  • 中國計劃利用衛星跟蹤「高原隱士」藏羚羊的生活
    藏羚羊在交配期和繁殖期聲勢浩大的種群遷徙和遷徙路線至今仍然是謎。據藏羚羊研究學者猜想,在青藏高原上分布的藏羚羊可能並沒有族群和領地的劃分,在青海的卓乃湖畔或新疆木孜塔格峰山麓地區產羔的藏羚羊可能有來自阿爾金山保護區的,也有來自西藏羌塘。這有待於科學考察的進一步研究證實。
  • 「高原精靈」藏羚羊 迎來「群居」生活
    藏羚羊是棲息於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的重要分布區和產仔繁殖地之一。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 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羔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 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羔時間:2020-05-11 15: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羚羊大規模遷徙 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羔 近日,由43隻藏羚羊組成的遷徙隊伍陸續穿越青藏鐵路五北大橋和青藏公路,向可可西裡腹地行進,標誌著今年可可西裡開始藏羚羊遷徙產羔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
    新華社西寧9月5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隨著三江源生態整體趨好,近年來可可西裡地區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從側面展示了該物種種群的健康恢復態勢。  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
  • 最近一年盜獵率為零 藏羚羊種群數量已達三萬多隻
    領頭公藏羚羊昂著頭,向前方再次眺望,終於下定決心,輕輕呼喚一聲,第一個躍進楚瑪爾河中。它的三百多個「妻子」和「兒女」也尾隨其後,紛紛躍入水中。    這是7月28日夜晚,發生在海拔4560米的楚瑪爾河邊的一幕。    每年6月中下旬,可可西裡數以萬計的母藏羚羊,在領頭公羊的率領下,不遠數百裡、上千裡,長途跋涉到可可西裡卓乃爾湖、太陽湖畔生兒育女。
  • 青藏鐵路沒改變藏羚羊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性(圖)
    目前,藏羚羊進入冬季交配期。它們嬉戲追逐,確定各自的配偶。雄性藏羚羊由於雄性激素調節的原因,面孔變得漆黑,它那鋒利的角成為捍衛交配權的利器。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新華網西寧3月19日電(記者 侯德強)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管理局的巡查結果顯示,青藏鐵路沒有改變可可西裡藏羚羊的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性。
  • 「瀕危」等級降低的物種 不只大熊貓 還有藏羚羊
    大熊貓受威脅程度「降級」追蹤  9月5日(當地時間9月4日),最新版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夏威夷舉行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公布:雖然依然受威脅,但中國政府的有效保護,使得大熊貓和藏羚羊瀕危級別降低。大熊貓從「瀕危」降為「易危」,藏羚羊從「瀕危」降為「近危」。
  • 西藏特有的棕熊,冬眠前經常將洞口足跡抹去,熊媽媽冬眠洞中產仔
    動物專家在研究西藏棕熊的食性中,從其從糞便樣中識別出高原鼠兔、旱獺、野犛牛、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高原兔等7種脊椎動物,以及熊蜂的幾丁質殘片、3個鳥類羽毛片段,還有一些不能識別的物質。別看西藏棕熊一副笨拙的樣子,聽覺、視覺也遲鈍,但是它的嗅覺很靈敏。經常通過嗅覺來發現活躍在地下的鼠兔、旱獺。
  • 大熊貓瀕危等級降低為「易危」 藏羚羊降為「近危」
    如果降低其保護等級,保護工作出現怠慢和鬆懈,大熊貓種群和棲息地都將遭到不可逆的損失和破壞,已取得的保護成果會很快喪失,特別是部分局域小種群隨時可能滅絕。」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5日稱,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保護等級降低為時過早」。
  • 藏羚羊在阿爾金山的「隱士」生活不再神秘
    保護區位於新疆東南與西藏、青海交界地帶,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祁曼塔格山脈、求勉力克山脈將保護區環抱其中,成為高山環繞相對封閉的山間盆地,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為4500米。  保護區內除了新疆若羌縣祁曼塔格鄉的100多戶牧民外,人跡罕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藏高原特有物種之一的藏羚羊就棲息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