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攝動問題中的空間對照結構理論

2020-12-05 吉大新聞網

報告題目:奇攝動問題中的空間對照結構理論

倪明康,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報告人:倪明康

所在單位: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報告地點:數學學院第一報告廳

報告時間: 2018-12-17 9:30-10:30

內容摘要:

奇攝動理論及方法是一門非常活躍和不斷拓展的學科,它的各種方法已被廣泛應用於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功不可沒,大量的動態數學模型都含有小參數,當非線性的複雜系統在無法求出精確解的前提下,求出一致有效的漸近解(近似解)尤其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漸近解是介於精確解和數值解之間的近似解,既能進行理論分析,也便於數值模擬.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奇攝動問題中的空間對照結構理論成為了該領域的熱點問題之一,為解決其他數學問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報告將由淺入深地介紹空間對照結構理論所研究的問題和方法,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不但證明了解的存在性,構造一直有效多尺度解,而且給出了餘項估計。

倪明康教授個人簡介

華東師大數學系教授,博導,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國數學會理事,現任中國數學會奇攝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數量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系統工程學會理事。

2006年獲俄羅斯科學院數理學博士,師從Tikhonov學派。2004年8月被俄羅斯友誼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主要從事奇攝動動力系統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已發表論文60餘篇,主要在俄羅斯科學院雜誌上。出版了2本個人專著《奇異攝動問題中的漸近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奇異攝動問題中的空間對照結構理論》(科學出版社,2014)。

2015年7月榮獲第六屆秦元勳數學獎。

相關焦點

  • 攝動平衡中尋得寧靜致遠——小記凍結軌道
    殊不知,這細小的偏差是刻意而打的小偏心率橢圓軌道,本期介紹一種在攝動中尋得寧靜致遠的實用衛星軌道——凍結軌道。在《太陽同步軌道,傾角總在98度處》文中講到採用太陽同步軌道的衛星能利用較為穩定的太陽入射條件,在相同光照條件下重複觀察地面目標,這似乎是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
  • 攝動大法與永年項
    一是,採用攝動方法得當的是解析式,與一泡數值或一坨曲線相比,力學界更喜歡解析式。二是,解析式能夠讓你看清大勢,分清主要和次要因素,釐清本質問題。三是,計算軟體和數值計算結果也需要佐證,而對稍微簡單問題採用攝動法得到個結果可以作為「數值計算」的考題。
  • 六度空間理論在社交中的蛛絲馬跡
    這是第一次用實驗的方法證明了六度空間理論的科學性,這表明任何兩個素不相識的人,通過一定的方式,總能產生某種必然的聯繫或關係,當然,這只是實驗,在日常生活中誰又願意花費這麼複雜麻煩的方式來尋找與他人之間的連接關係呢?直到網際網路社交網絡的來臨,關係開始變得密切,連接方式也變得相對開放而簡單,六度空間理論在社交中開始應用起來。
  • 三體問題:太陽攝動下的地月系統,地月間連線的平動點是否改變?
    天體運動是深空探測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小天體在多天體力場中的運動目前正成為深空探測任務中的研究熱點。其中研究最多、應用最廣的當數二體問題和三體問題,尤其是三體問題,因其特殊的力學特性,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 三體問題:太陽攝動下的地月系統,地月間連線的平動點是否改變?
    天體運動是深空探測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小天體在多天體力場中的運動目前正成為深空探測任務中的研究熱點。其中研究最多、應用最廣的當數二體問題和三體問題,尤其是三體問題,因其特殊的力學特性,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 藥品研發中對照品/標準品在研究和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導讀:在新藥以及仿製藥研究過程中,在該部分研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作進一步分析。
  • 多維空間理論,燃爆你大腦的宇宙起源理論
    這些不同的粒子還能不能找到更深層的、統一的內部結構?這些問題長期以來都在困繞著科學家們。力的產生進一步的問題就是,這麼多不同種類的粒子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為了能讓兩個理論協調起來,物理學家做過大量的嘗試,他們以這樣那樣的方法,要麼修正廣義相對論,要麼修正量子理論。雖然一次次的努力都膽識驚人,但結果卻一個跟著一個失敗。然後超弦理論來了。粒子怎樣變成弦,一連串的疑惑不得不使科學家認真考慮:也許在基本粒子內部存在一種更深層的結構,這種結構尚未被我們所理解。
  • 弦理論裡超過四維的高維空間是什麼樣子的?
    弦理論、超弦理論、M理論一般都被人統稱為弦理論,因為它們的基礎都是一樣的,就是弦。弦理論算出來有26個維度,超弦理論算出來有10個維度,M理論算出來11個維度。而物理學家通過計算得到的時空維數是統一的,特別是弦理論和超弦理論,它們是統一四種基本力所需要具備的時空維數,維度並不是每一維什麼樣子,而是多少維就是這個樣子。拿超弦理論後M理論來說吧,26維弦理論太古老了。超弦理論裡一共有九個空間維度,加上一個時間維度一共是十維時空。
  •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月光麻木轉載▼標籤:六度空間 理論 六度分隔 雜談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
  • 空間結構:弦論捲縮的多維空間與桃花源方外異空間
    文/樸道玄燈1919年4月,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卡魯扎寫信給愛因斯坦,提出五維時空,即四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從更高維時空的思維高度,將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與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統一起來。按照目前的弦論,時空結構是十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即十一維時空,按照空間平等性,意味著我們日常宏觀世界的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中,捲縮著其餘七維空間,以我們的身心系統結構,感覺不到這七維捲縮空間的存在。
  • 六度空間理論
    理論指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見圖所示。這就是六度分割理論,也叫小世界理論。 小世界現象(又稱小世界效應),也稱六度空間理論、六度分隔理論。
  • 全息宇宙理論、奇點理論及光速無法超越?
    比如人類所感知的四維時空,可能本身只是一個三維時空,但我們的意識將其解釋為三維空間+一維時間。世界是一張全息圖嗎?在這個宇宙中,個別的頭腦實際上是一個大全像結構的個別部份,而一切都是相互連接的,心電感應其實就是感知進入了全像式的層次。(宇宙的全息起源,及其演化為我們所見宇宙的過程示意。)」一個二維表面包含著三維圖像的編碼,有點像信用卡的安全晶片裡包含著大量信息。
  • 理論+實例|2020年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第四方面的問題怎麼寫?
    文章來源:如椽巨筆1公眾號今天開始,如椽巨筆將為各位文友陸續分享關於2020年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和個人發言提綱問題的寫法。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素材僅僅適用於引導新手文友入門,其高度、深度和可用度對於「筆桿子」和「大筆桿」沒有參考價值。以下這些素材,是根據如椽巨筆11大vip資料之「智囊團」和「你懂的」系列文章整理而成。
  • 杜昕:隨機對照研究中的基本統計問題(一)
    本期微課堂,我們邀請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聯喬治心臟健康研究所杜昕教授,請她講解隨機對照研究中的基本統計問題,加深大家對臨床研究的理解。隨機對照研究中的平衡問題在隨機對照研究中,各個環節都要保證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平衡。
  • 《原始碼》—「平行空間理論」的大設計?
    我個人所持的觀點是基於斯蒂文.霍金提出的「平行空間理論」,在《大設計》中霍金再次提出「宇宙並不是一個單一存在體,多個宇宙並行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最大」,基於此,我相信導演鄧肯.瓊斯提出的最終設想,在多個時空裡,時間與世界並行的存在著。
  • 精細結構常數或隨空間變化
    發現任何物理常數的變化,都可能對基本物理理論帶來巨大的影響。一份新研究發現,宇宙精細結構常數或隨空間變化,但不隨時間變化。基本常數是構成現代物理理論的重要基石。它們不是從任何理論推導得出,是通過測量得到,並代入公式構建各種理論。因此這些常數哪怕只是發生任何一點點變化,都可能對物理認知形成很大的挑戰,正如人們所說的失之毫釐,差之千裡。
  • 圈量子引力理論預言的空間像原子一樣
    量子理論成功預言了原子的屬性和行為,以及組成它們的基本粒子和力。在量子理論得到論證的同時,愛因斯坦構建了關於引力的理論——廣義相對論。在他的理論中,引力作為時間和空間(一起構成「時空)因物質的存在而被彎曲的結果出現。任何物質塊或能量的集中都會扭曲時空的幾何結構,引起其他粒子或光線向集中的物質或能量偏轉,這種現象我們稱為引力。
  • 弦理論的十一維空間
    實際上這可以追溯到愛因斯坦的幾何物理理論,因為他的廣義相對論方程從幾何角度解釋了引力,是時空的幾何變形(時空彎曲是引力導致的),他相信自然界的力都應該具有幾何的起源,因此應該在一個方程中得到統一。但是在空間維度這方面取得驚人成功的不是愛因斯坦,而是卡魯扎。
  • 【教學參考】實驗設計中的對照與對照原則
    理論上,由於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無關變量的影響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實驗組與對照組兩者之差異,可以認定為是來自自變量的效果,這樣的實驗結果是可信的。 2017全國Ⅱ卷第30題就直接考查了設置對照組的目的:既可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保證實驗結果是由自變量引起的,又可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