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空間理論

2021-02-15 青鴻網絡科技

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名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譯包括以下幾種: 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等。 理論指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見圖所示。這就是六度分割理論,也叫小世界理論。

小世界現象(又稱小世界效應),也稱六度空間理論六度分隔理論。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後來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件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要五個中間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

這種現象,並不是說任何人與其他人之間的聯繫都必須通過六個層次才會產生聯繫,而是表達了這樣一個重要的概念:任何兩個素不相識的人,通過一定的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聯繫或關係。顯然,隨著聯繫方式和聯繫能力的不同,實現個人期望的機遇將產生明顯的區別。

六度空間理論示意圖

社會網絡其實並不高深,它的理論基礎正是「六度分割」。而社會性軟體則是建立在真實的社會網絡上的增值性軟體和服務。有這麼一個故事,幾年前一家德國報紙接受了一項挑戰,要幫法蘭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闆,找到他和他最喜歡的影星馬龍·白蘭度的關聯。結果經過幾個月,報社的員工發現,這兩個人只經過不超過六個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脈關係。原來烤肉店老闆是伊拉克移民,有個朋友住在加州,剛好這個朋友的同事,是電影《這個男人有點色》的製作人的女兒在女生聯誼會的結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馬龍·白蘭度主演了這部片子。

不管理論如何深奧,「六度分割」和網際網路的親密結合,已經開始顯露出商業價值。人們在近幾年越來越關注社會網絡的研究,很多網絡軟體也開始支持人們建立更加互信和緊密的社會關聯,這些軟體被統稱為「社會性軟體」 。例如Blog就是一種社會性軟體,因為Blog寫作所需要的個性和延續性,已使Blogger圈這種典型的物以類聚的生態形式,越來越像真實生活中的人際圈。據致力於研究社會軟體的毛向輝介紹,國外當今更流行的是一種快速交友,或者商業聯繫的工具,例如LinkedIN。人們可以更容易在全球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志趣的人、更容易發現商業機會、更容易達到不同族群之間的理解和交流,等等。

社會性軟體的定義很多,而且都在不斷的發展演變過程之中。它的核心思想其實是一種聚合產生的效應。人、社會、商業都有無數種排列組合的方式,如果沒有信息手段聚合在一起,就很容易損耗掉。WWW成功地將文本、圖形聚合在一起,使網際網路真正走向應用;即時通訊又將人聚合在一起,產生了ICQ和OICQ這樣的工具。然而這還是虛擬的,虛擬雖然是網絡世界的一種優勢,但是和商業社會所要求的實名、信用隔著一條鴻溝。通過熟人之間,通過「六度分割」產生的聚合,將產生一個可信任的網絡,這其中的商業潛能的確是無可估量的。

聚合作為社會研究的對象也具有實際價值。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個算法,能夠識別一篇文章中某些文字的「突發」增長,而這些「突發」增長的文字可以用來快速識別最新的趨勢和熱點問題,因此能夠更有效地篩選重要信息。過去很多搜索技術都採用了簡單計算文字 /詞組出現頻率的方法,卻忽略了文字使用增加的速率。如果這種方法應用到廣告商,就可以快速找到潛在的需求風尚。

社會、網絡、地域、商業、Blog、sns,這些詞彙你也許都聽麻木了。然而,一旦那些預見先機的人找到聚合它們的商業價值,被改變的絕不僅僅是網絡世界。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米爾格蘭姆把信隨機發送給住在美國各城市的一部分居民,信中寫有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並要求每名收信人把這封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這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這位朋友收到信後,再把信寄給他認為更接近這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最終,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這名股票經紀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經手6.2次到達。

於是,米爾格蘭姆提出六度分割理論,認為世界上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繫,最多只需要6個人

總結

六度分割雖然是個社會學的理論,但是實際上它更像一個數學理論,很多人說它和四色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我看來,六度分割很好的闡述了一個網狀的結構(我們的人類社會),增強了不同節點之間的聯繫和連接關係,然而它並不完整,也並不足以指導我們的實踐。但這個理論在很大程度上讓人們對於資訊時代的人類社會有了很深的理解與探索。

相關焦點

  •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月光麻木轉載▼標籤:六度空間 理論 六度分隔 雜談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
  • 六度空間理論在社交中的蛛絲馬跡
    這是第一次用實驗的方法證明了六度空間理論的科學性,這表明任何兩個素不相識的人,通過一定的方式,總能產生某種必然的聯繫或關係,當然,這只是實驗,在日常生活中誰又願意花費這麼複雜麻煩的方式來尋找與他人之間的連接關係呢?直到網際網路社交網絡的來臨,關係開始變得密切,連接方式也變得相對開放而簡單,六度空間理論在社交中開始應用起來。
  • 六度空間理論是什麼?真的存在嗎?
    絕大部分人都曾聽說過「六度空間理論」,又稱「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即世界上的任意兩個人之間都可以通過六層以內的朋友鏈而聯繫起來
  • 六度空間理論與鄧巴數字
    「六度空間」理論又稱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論,由時任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提出。該理論認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 六度空間
    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六度空間理論和倖存者偏差 !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 六度空間理論 」  吧 ?於是感慨之餘 ,發了一條朋友圈 :六度空間理論: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 ,名為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理論指出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也就是說 ,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見圖所示 。這就是六度分割理論 ,也叫小世界理論 。
  • 微軟將六度空間理論精確為6.6人
    所謂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又稱六度分割理論、六度理論、小世界理論等,簡單地說就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 六度空間理論新驗證,通過6人就可結識任何人?
    懸賞1萬美金聯繫歐巴馬韓隱博26歲,在上海工作,他所著新書《正在爆發的網際網路革命》的理論基礎是:與地球上的任何人建立聯繫,最多只需要6個人(這也叫「六度空間理論」);他懸賞請人介紹歐巴馬,也是想證明這一理論。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的焦建利教授對韓隱博懸賞一事頗感興趣。他認為,從理論上說通過最多6人是可以認識歐巴馬的,但歐巴馬總統很忙,很可能理會不了這事。
  • 「六度分隔」理論
    他做了一次連鎖信實驗,結果發現了「六度分隔」現象。他從內布拉斯加州和堪薩斯州招募到一批志願者,隨機選擇出其中的三百多名,請他們郵寄一個信函。信函的最終目標是米爾格蘭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頓的股票經紀人。由於幾乎可以肯定信函不會直接寄到目標,米爾格蘭姆就讓志願者把信函發送給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與目標建立聯繫的親友,並要求每一個轉寄信函的人都回發一個信件給米爾格蘭姆本人。
  • 「六度分離」理論獲證實
    在人際關係的研究中,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蘭姆提出了「六度分離」理論,稱只需六步就能將彼此毫不相關的兩個人以某種方式聯繫到一起。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科學家近期證實了這種奇妙的理論。這個星球上的所有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可以通過個人的關係網以特殊的方式聯繫起來。
  • 微信「話題標籤」:六度理論與二度理論的「兼容」悖論
    微信裡的「六度空間理論」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提到營銷推廣離不開「兩微一抖」,抖音作為短視頻APP暫且掛起不提(視頻內容娛樂性天然強過媒體性)。單說微博、微信兩大社交媒體,國內很多大事件輿論的「冷啟動」都在它們之上發起。微博更偏重於媒體屬性,微信更偏重於社交屬性。
  • 科普 | 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米爾格拉姆提出,是指世界上任何互不相識的兩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間人就能夠建立起聯繫,也被稱之為小世界現象。六度分割理論揭示了「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存在普遍聯繫」的規律,描述了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繫的複雜度。
  • 「六度空間理論」再現,倪大紅倪萍是一家人,許紹雄背景強大到無法...
    其實這種事情也好解釋,因為早在之前就有「六度空間」理論。 這個理論是這樣的:最多通過6個中間人,你就能夠有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 「六度分隔」到底有沒有譜?
    無比泛濫的六度分隔首先,如果一個網際網路公司門口賣煎餅果子的大爺都知道和你談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這個理論基本已經變成一種常識了。在他筆下的一個角色,注意是一個角色,認為,任意兩個人之間可以通過五個參與者而連接起來。——不過Karinthy老爺子恐怕難以想像的是,八十多年之後(老爺子在1929年提出的這個理念),六度分隔理論在網際網路圈如此普及。
  • 「六度空間」就是一個分紅資金盤,遠離!
    最近,有幣圈天眼的粉絲在後臺留言爆料稱,有一款叫「六度空間」app的資金盤,希望小編曝光一下。
  • 「六度分離理論」,通過5個人能與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人發生聯繫
    他把這個結論稱為」六度分離」(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也就是說,平均只要通過5個人,你就能與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任何一個人發生聯繫。這個結論定量地說明了我們世界的」大小」,或者說人與人關係的緊密程度。30多年來,一直被作為社會心理學的經典範例之一。儘管如此,實際上這個理論並沒有得到嚴格的證實。
  • 「六度空間」!?現在我買不起的NIKE當年差點叫這個名字?
    藍帶公司差點被命名「六度空間」好景不長,後期鬼塚虎一直在交貨期上不遵守規定,而且質量也不符合當初協議上的要求,菲爾開始重新考慮公司的前景和未來發展方向。崇尚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會,一直以來也把NIKE刻在獎牌上,因此這個由夢境啟發的名字無疑是非常完美的,但當時菲爾其實並沒有很滿意NIKE這個取名,反而比較喜歡自己想出來的另一個名字「六度空間」!
  • 再說O2O:六度空間理論實踐探討
    從理論上來說智慧型手機的GPS功能為我們帶來了比PC機更多的位置信息,可以給人帶來更多的便利,為什麼LBS業務並未得到很好地普及?相反卻成了曇花一現?1 .信息化很多人認為是國內外的信息化建設程度不同,其實不然。網際網路拉近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國外的餐館老闆也未必是網際網路達人,他們對計算機的了解也未必會比國內的老闆強多少。
  • 六度人和(EC):幫助客戶成功是CRM 的最大價值
    (高交會EC展區現場)11月21日,「2016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完美落幕,在這場以科技創新為導向的盛筵上,深圳市六度人和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六度人和)受邀第三次參會,並在現場全面展示EC SCRM(社交化客戶關係管理)產品,憑藉「幫助客戶提高銷售業績」的價值優勢,贏得了眾多前來參加展會的企業老闆們的青睞
  • 六度人和(EC)張星亮:營收從千萬到3 億背後的秘密
    六度人和(EC)創始人兼CEO張星亮在某次公開演講中說道。六度人和(EC)最早做了一款網站客服系統,網絡營銷因電子商務的火熱,也變得火熱起來。針對網絡營銷缺少溝通工具的痛點,張星亮和產品團隊做了一款網站溝通工具。「我們用的是QQ技術,客戶非常認可做出來的產品,一下子就賣了差不多 1 萬多家企業。」 2011 年,騰訊投資了六度人和(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