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空間理論是什麼?真的存在嗎?

2021-02-15 宇宙解碼

    絕大部分人都曾聽說過「六度空間理論」,又稱「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即世界上的任意兩個人之間都可以通過六層以內的朋友鏈而聯繫起來。也就是說,最多通過5個人,你便能夠認識英國女皇、湯姆克魯斯、甚至一個蒙古牧羊人。然而,這個熱門理論背後究竟是否有科學證據的支撐?


    你僅從數據著手,那麼這個「六度空間理論」看上去似乎挺可信的。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至少認識44個人,而這44個人又分別各認識另外44個人……以此類推,數學計算告訴我們,僅僅通過六個步驟,我們便能和44的6次方、即72.6億人聯繫在一起——這比當前地球人口總和還要多。

    然而是否有任何實驗證據來表明上述推論的正確性呢?Derek Muller解釋道,這個理論的基礎源於1929年的一則小故事,名為「鏈」。故事中,一個人向另一個人發起挑戰,讓對方找到地球上任意一個他無法通過5個以內的中介人聯結起來的人。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終於有人對此進行科學驗證。一名心理學家在內布拉斯加和波士頓分發了300個包裹,並要求參與者運用自己的人脈網將其送到一個特定的人手中——居住在波士頓的一名股票經紀人。參與者不得直接將包裹寄送給他,而要將它交給一位可以直呼其名的好友,並要求這名好友再交給自己認為有可能認識他的好友。

    64個包裹真正抵達目標人物手裡,而平均中介人數為5.2。後來這個實驗便被用作「六度空間理論」的證據。但Derek對此進行了一番深入挖掘,發現在這300個人中,有100人居住在波士頓(和目標人物共享同一座城市)、有100人是股票經紀人(和目標任務共享同一個職業領域)、只有剩下100人是完全隨機分配的。而在那100人中,只有18人成功完成任務。也就是說,用以支撐該理論的證據的樣本容量僅僅是18個人。


    然而這並不表示這一定是個偽理論。幾十年後,真正的突破降臨了。一個名為「凱文·貝恩的六度空間」的大學遊戲要求學生將任何演員和凱文·貝恩通過合作明星聯繫起來,步驟不超過6個。

    

    這個遊戲所搜集的大量數據使得社會學研究人員得以分析好萊塢演員的連通性究竟如何,結果發現六度空間理論的確存在,但是是通過隨機相識的熟人,而非好友。這才是關鍵所在。

    最後,就像Derek所指出的,由於網絡將我們的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個「六度」空間理論事實上已經縮小了。

相關焦點

  • 六度空間理論在社交中的蛛絲馬跡
    這並不全是六度空間理論的功勞,因為保證了Gmail的價值所在才有了在六度空間網絡中傳播的基礎,豆瓣在早期同樣採用邀請碼來限制用戶群體,保證了豆瓣內容的價值,提供了口碑傳播的基礎,通過六度空間網絡獲得廣泛傳播。
  • 六度空間理論和倖存者偏差 !
    可是一年以來 ,慢慢的就有身邊的朋友發現了這個號的存在 。其實前幾天 ,也有一個就讀北大的高中同學突然微信我 : 咋搞起公眾號了 ?這個老哥是在新版微信的看一看裡邊看到的 。果然 ,網際網路時代 ,世界好小 !
  •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月光麻木轉載▼標籤:六度空間 理論 六度分隔 雜談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
  • 六度空間理論
    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名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譯包括以下幾種: 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等
  • 六度空間理論與鄧巴數字
    「六度空間」理論又稱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論,由時任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提出。該理論認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 微軟將六度空間理論精確為6.6人
    所謂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又稱六度分割理論、六度理論、小世界理論等,簡單地說就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 六度空間
    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六度空間理論新驗證,通過6人就可結識任何人?
    懸賞1萬美金聯繫歐巴馬韓隱博26歲,在上海工作,他所著新書《正在爆發的網際網路革命》的理論基礎是:與地球上的任何人建立聯繫,最多只需要6個人(這也叫「六度空間理論」);他懸賞請人介紹歐巴馬,也是想證明這一理論。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的焦建利教授對韓隱博懸賞一事頗感興趣。他認為,從理論上說通過最多6人是可以認識歐巴馬的,但歐巴馬總統很忙,很可能理會不了這事。
  • 微信「話題標籤」:六度理論與二度理論的「兼容」悖論
    前者是開放式網際網路信息傳播方式的集大成者,將信息的傳播由傳統社會的「六度空間理論」,凝縮到「二度空間」。 舉個慄子,一個只關注肖戰的00後,或許會因為微博的熱搜榜看到@杜拜旅遊局 的一條微博,她通過轉發就可以實現信息的再傳播,而@杜拜旅遊局 理論上也會因為看到了該00後的轉發,通過回復、點讚甚至分享的操作實現一次完美的閉環互動。
  • 「六度分隔」理論
    他做了一次連鎖信實驗,結果發現了「六度分隔」現象。他從內布拉斯加州和堪薩斯州招募到一批志願者,隨機選擇出其中的三百多名,請他們郵寄一個信函。信函的最終目標是米爾格蘭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頓的股票經紀人。由於幾乎可以肯定信函不會直接寄到目標,米爾格蘭姆就讓志願者把信函發送給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與目標建立聯繫的親友,並要求每一個轉寄信函的人都回發一個信件給米爾格蘭姆本人。
  • 科普 | 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米爾格拉姆提出,是指世界上任何互不相識的兩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間人就能夠建立起聯繫,也被稱之為小世界現象。六度分割理論揭示了「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存在普遍聯繫」的規律,描述了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繫的複雜度。
  • 大一統理論真的存在嗎?
    大一統理論,有可能明天就被發現,也可能永遠不會出現。我們先來看看大一統理論的基礎是什麼。大一統理論,事實上就是將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完全統一的理論。宇宙中的所有力,都可以分為——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
  • 「六度分離」理論獲證實
    在人際關係的研究中,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蘭姆提出了「六度分離」理論,稱只需六步就能將彼此毫不相關的兩個人以某種方式聯繫到一起。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科學家近期證實了這種奇妙的理論。這個星球上的所有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可以通過個人的關係網以特殊的方式聯繫起來。
  • 多維空間真的存在嗎?
    隨著科幻小說的泛濫,多維空間以科學的面目出現了,並以科學的高大上,頂尖前沿自居。多維空間真的存在嗎?甚至一維空間與二維空間,也只有數學的抽象與假定才存在,沒有面積的點,沒有體積的線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
  • 宇宙中四維空間真的存在嗎,我們進入四維空間會發生什麼情況?
    宇宙中四維空間真的存在嗎,我們進入四維空間會發生什麼情況?由超弦理論知道了最小的粒子竟然不是實體的物質,而只是由不同振動頻率的超弦組成,你所看到的一切物質的外在表現,都只是不同振動頻率的外在表現而已,在超弦理論提出的十維空間裡,一切都不是實體,一切皆有可能。
  • 四維空間真的存在嗎?
    四維空間是人類的一種猜想,目前還無法證明四維空間就真的存在,而且也無法知道四維空間是否就是人類想像中的在三維空間加上一個時間維度。四維空間到底是如何而來的概念呢?既然四維空間是在三維空間中加上一條時間軸的話,那麼在四維空間中的時間就會跟三維空間有很大的不同。或許在四維空間中,時間可以隨意倒流,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我覺得即使在四維空間中,我們也是不能夠控制時間的流動的。
  • 宇宙存在真的多維度空間?五維空間是什麼?
    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下宇宙存在真的多維度空間?五維空間是什麼?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態。我想是每個人要經歷的事情。對於死亡,有人說,這是生命的輪迴,有人持悲觀態度,認為人死不能復生,意味著親人永遠離你而去,死亡代表著生命的終結,意味著要與這個生活許久的世界告別。
  • 「六度分隔」到底有沒有譜?
    無比泛濫的六度分隔首先,如果一個網際網路公司門口賣煎餅果子的大爺都知道和你談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這個理論基本已經變成一種常識了。在他筆下的一個角色,注意是一個角色,認為,任意兩個人之間可以通過五個參與者而連接起來。——不過Karinthy老爺子恐怕難以想像的是,八十多年之後(老爺子在1929年提出的這個理念),六度分隔理論在網際網路圈如此普及。
  • 弦理論:空間有11維度?三維之上真的存在高維嗎?
    但是這個理論真的是太超前了,儘管有些數百篇論文的撐腰,但是弦理論至今還沒有被實驗證明,是處於純理論階段。相比物理學中高維度的複雜與晦澀,科幻作家筆下的高維空間好像更容易讓人理解並接受。教科書下的弦理論一大堆的公式與微觀粒子預測實在讓普通人望而卻步,引力子,磁單極子的導出更是讓普通人絕望。
  • 「六度空間理論」再現,倪大紅倪萍是一家人,許紹雄背景強大到無法...
    家裡有什麼親戚朋友,一般人的心裡都會有點數,然而王祖藍卻對自己與 其實這種事情也好解釋,因為早在之前就有「六度空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