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分離」理論獲證實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揚子晚報8月5日報導 近日,一款名為「水立方」的搜尋引擎新鮮出爐,能夠一網打盡搜索對象的人際關係網,引發諸多關注。在人際關係的研究中,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蘭姆提出了「六度分離」理論,稱只需六步就能將彼此毫不相關的兩個人以某種方式聯繫到一起。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科學家近期證實了這種奇妙的理論。這個星球上的所有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可以通過個人的關係網以特殊的方式聯繫起來。

兩個陌生人六步就能搭上關係

我們可以舉例來解釋「六度分離」理論:A和B曾在舞會上共舞一曲,B曾是C的室友,C又從D那借過一輛自行車,以此類推,最終第一個人A就和最後一個人以這種方式聯繫到了一起。

也就是說,通過個人的關係網,任何兩個素不相識的人中間其實最多只隔著6個人,只用6個人就可以將兩個陌生人聯繫在一起,這就是「六度分離」理論的基礎。

「六度分離」最早出現在小說中

「六度分離」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匈牙利作家考林西在他的短篇小說《枷鎖》中就寫到,兩個陌生人最多通過5個人就能建立起聯繫。

但理論的提出和成形,還得歸功於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蘭姆,斯坦利通過一個著名的試驗,最終系統地提出並證實了「六度分離」理論。

1967年,當時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的米爾格蘭姆隨便招募了300多名志願者,請他們郵寄一個信函,目的地是米爾格蘭姆指定的一位住在波士頓的股票經紀人。由於幾乎可以肯定信函不會直接寄到目的地,米爾格蘭姆就讓志願者把信函發送給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與目標建立聯繫的親友,並要求每一個轉寄信函的人都回發一個信件給米爾格蘭姆本人。出人意料的是,有60多封信最終到達了目標股票經濟人手中,並且這些信函經過的中間人的數目平均只有5個,也就是說,陌生人之間建立聯繫的最遠距離是6個人。

1967年5月,米爾格蘭姆在《今日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實驗結果,並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離」理論,表示雖然世界很大,但是如果將每個人的人際關係網考慮進去,人與人的距離其實很小。

微軟實驗證實「六度分離」

據英國媒體8月4日報導,微軟公司的研究人員為證實這種理論的可行性而開展實驗,隨意挑選了2006年的某一月,記錄下當月所有通過微軟網絡發送簡訊的用戶地址,分析了300多億條地址信息,最終統計得出,多達78%的用戶僅通過發送平均6.6條簡訊,或者說通過6.6步,就可以和一個陌生人建立起聯繫。按照這種理論,每個人都可以利用關係網與陌生人搭上關係,甚至像麥當娜、英國女皇這樣的名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我們的「熟人」。

當年,米爾格蘭姆的實驗只涉及到300餘人,但藉助先進的科技,研究所用的信息量被擴大到300億條之多,為理論提供了更堅實的基礎。現在,「六度分離」理論已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不少商人和求職的大學生更是將它作為認識朋友、擴展人脈的金玉良言加以實踐。

相關焦點

  • 「六度分離理論」,通過5個人能與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人發生聯繫
    他把這個結論稱為」六度分離」(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也就是說,平均只要通過5個人,你就能與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任何一個人發生聯繫。這個結論定量地說明了我們世界的」大小」,或者說人與人關係的緊密程度。30多年來,一直被作為社會心理學的經典範例之一。儘管如此,實際上這個理論並沒有得到嚴格的證實。
  • 六度空間理論
    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名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譯包括以下幾種: 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等
  • 「六度分隔」理論
    他做了一次連鎖信實驗,結果發現了「六度分隔」現象。他從內布拉斯加州和堪薩斯州招募到一批志願者,隨機選擇出其中的三百多名,請他們郵寄一個信函。信函的最終目標是米爾格蘭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頓的股票經紀人。由於幾乎可以肯定信函不會直接寄到目標,米爾格蘭姆就讓志願者把信函發送給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與目標建立聯繫的親友,並要求每一個轉寄信函的人都回發一個信件給米爾格蘭姆本人。
  • 六度空間理論與鄧巴數字
    「六度空間」理論又稱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論,由時任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提出。該理論認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月光麻木轉載▼標籤:六度空間 理論 六度分隔 雜談 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
  • 六度空間理論在社交中的蛛絲馬跡
    這是第一次用實驗的方法證明了六度空間理論的科學性,這表明任何兩個素不相識的人,通過一定的方式,總能產生某種必然的聯繫或關係,當然,這只是實驗,在日常生活中誰又願意花費這麼複雜麻煩的方式來尋找與他人之間的連接關係呢?直到網際網路社交網絡的來臨,關係開始變得密切,連接方式也變得相對開放而簡單,六度空間理論在社交中開始應用起來。
  • 六度空間理論是什麼?真的存在嗎?
    絕大部分人都曾聽說過「六度空間理論」,又稱「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即世界上的任意兩個人之間都可以通過六層以內的朋友鏈而聯繫起來
  • 科普 | 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米爾格拉姆提出,是指世界上任何互不相識的兩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間人就能夠建立起聯繫,也被稱之為小世界現象。六度分割理論揭示了「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存在普遍聯繫」的規律,描述了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繫的複雜度。
  • 六度空間理論和倖存者偏差 !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 六度空間理論 」  吧 ?於是感慨之餘 ,發了一條朋友圈 :六度空間理論: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 ,名為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理論指出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也就是說 ,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見圖所示 。這就是六度分割理論 ,也叫小世界理論 。
  • 微軟將六度空間理論精確為6.6人
    所謂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又稱六度分割理論、六度理論、小世界理論等,簡單地說就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 微信「話題標籤」:六度理論與二度理論的「兼容」悖論
    微信裡的「六度空間理論」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提到營銷推廣離不開「兩微一抖」,抖音作為短視頻APP暫且掛起不提(視頻內容娛樂性天然強過媒體性)。單說微博、微信兩大社交媒體,國內很多大事件輿論的「冷啟動」都在它們之上發起。微博更偏重於媒體屬性,微信更偏重於社交屬性。
  • 六度空間
    但你用不超過3秒就能理解這個理論,一句話說就是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也叫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酷不酷?你是不是很喜歡這個理論,就有種我們都在地球村,相親相親一家人的感覺。       六度空間最初是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名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譯包括以下幾種: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等。
  • 六度空間理論新驗證,通過6人就可結識任何人?
    懸賞1萬美金聯繫歐巴馬韓隱博26歲,在上海工作,他所著新書《正在爆發的網際網路革命》的理論基礎是:與地球上的任何人建立聯繫,最多只需要6個人(這也叫「六度空間理論」);他懸賞請人介紹歐巴馬,也是想證明這一理論。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的焦建利教授對韓隱博懸賞一事頗感興趣。他認為,從理論上說通過最多6人是可以認識歐巴馬的,但歐巴馬總統很忙,很可能理會不了這事。
  • 1984年8月29日 大陸板塊漂移理論獲證實
    1984年8月29日 大陸板塊漂移理論獲證實  1984年8月29日,美國科學家證實地球上的大陸是圍著地球緩慢而不間斷地運動著。這類數據與相關研究(取自巖石的資料)證實,歐洲和北美洲隨著大西洋的擴大而相互漂離得越來越遠,夏威夷和南美洲越來越靠近,西加利福尼亞最終將成為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美國航天觀測數據與板塊地殼構造學說是相吻合的,即大陸是漂流在地幔表面熔化了的巖石上面的、30多公裡厚的板塊。板塊地殼構造學說認為,目前的大陸約在三億年以前形成,而漂移運動則始於一億八千萬年前。
  • 「六度分隔」到底有沒有譜?
    無比泛濫的六度分隔首先,如果一個網際網路公司門口賣煎餅果子的大爺都知道和你談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這個理論基本已經變成一種常識了。在他筆下的一個角色,注意是一個角色,認為,任意兩個人之間可以通過五個參與者而連接起來。——不過Karinthy老爺子恐怕難以想像的是,八十多年之後(老爺子在1929年提出的這個理念),六度分隔理論在網際網路圈如此普及。
  • 「六度空間理論」再現,倪大紅倪萍是一家人,許紹雄背景強大到無法...
    其實這種事情也好解釋,因為早在之前就有「六度空間」理論。 這個理論是這樣的:最多通過6個中間人,你就能夠有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2020-03-20 10:00:25 :田博群 2020年03月20日 10:00 來源:科技日報參與互動   一百多年後,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 光催化劑晶面間電荷分離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先進生物分離與分析技術的理論、方法與應用;電泳學基礎與...
    所在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研究領域: 先進生物分離與分析技術的理論
  • 六度人和(EC)張星亮:營收從千萬到3 億背後的秘密
    六度人和(EC)創始人兼CEO張星亮在某次公開演講中說道。六度人和(EC)最早做了一款網站客服系統,網絡營銷因電子商務的火熱,也變得火熱起來。針對網絡營銷缺少溝通工具的痛點,張星亮和產品團隊做了一款網站溝通工具。「我們用的是QQ技術,客戶非常認可做出來的產品,一下子就賣了差不多 1 萬多家企業。」 2011 年,騰訊投資了六度人和(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