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醫大家告訴你,野生動物為什麼不能吃,多少病是吃出來的?

2020-11-25 騰訊網

回顧人類的進化史,就是一部和食物打交道的歷史,雖然有些偏頗,但是從古至今,人類和大自然鬥爭,想要溫飽,果腹,滿足馬斯洛金字塔最下層的需求,人類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地發展生產,衍生文明,積累物質和精神財富。據說,最早人類出現距今已經幾百萬年了,這就告訴我們了一個重要的信息!下文會為大家細細道來!

從神農嘗百草開始,我們的祖先就極儘可能,試圖找尋可供人類飲食和治病的食物,不論是植物、動物、還是礦石,人類探索的歷史沒有停歇過,到了李時珍時期,已經積累了相當寶貴的經驗,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本草綱目》中提到的野生動物。

「諸鳥有毒」,「凡鳥自死目不閉,自死足不伸,白鳥玄首,玄鳥白首,三足、四距、六指、四翼,異形異色,皆不可食,食之殺人」;

這裡不單單提到鳥不可食,還特別細化到如果是死亡的鳥有異狀,不可食用,還有身首顏色不同,或者身體有畸形的鳥類不可食用。其實很好理解,這些都是鳥類有疾病的表徵。

孔雀,「肉性味鹹、涼,有小毒,人食其肉者,食後服藥必無效」;

這裡提到如果吃了孔雀肉,會消減藥效。

烏鴉,「肉澀臭不可食,食其肉及卵,令人昏忘」;啄木鳥,「因食百蟲,肉有毒,不可食」;

人類真的是什麼都吃,烏鴉本來就是一種吃腐食的鳥類,身上一定滋生著各種BING DU,啄木鳥因為吃各種蟲子,也不可食用。

鴛鴦,「肉性味鹹,平,有小毒,食後頭痛、頭暈,可成為終身疾病」;

這裡寫過多吃鴛鴦肉會造成終身疾病。

蝸牛,「性味鹹、寒,有小毒,肉不可食,食之捲縮抽筋」;

這裡寫吃蝸牛肉會造成身體捲縮抽筋。

蚯蚓,「性味鹹、寒,有小毒,食之發熱起風疹」;

田螺,「性味鹹、寒,有毒,不可食」;

這田螺不也是今日餐桌上的美食一道嗎?

水獺,「肉性味甘、寒,雖無毒,但食之引起血熱,消男子陽氣」;

鱗鯉(穿山甲),「性味鹹、寒,有毒,其肉甘、澀,味酸,食後慢性腹瀉,繼而驚風狂熱」;

看來吃這些動物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蛇肉味性甘、澀,有毒;蛇頭毒人至死,不宜鮮品煮食,藥用也要經過去毒」;

能鱉(又名三足鱉),「肉性味大寒,有毒,食之殺」。

這裡面提到的很多動物,都是國家保護動物。筆者想說的是,不僅僅是因為《本草綱目》寫到這些野生動物食用起來存在危險,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人類的脾胃經過了成千上萬年的進化,已經適應了經過挑選後比較平和的食物,我們的脾胃已經受不了太多小眾食物的刺激。

所以,不要認為吃野生動物是一種時髦,更不要覺得吃到了別人吃不到的東西就是一種能耐,你眼中的野味甚至不如平時的一顆大白菜,還自認為吃的高貴典雅。

中醫講究相生相剋,吃東西是有講究的,比如說吃螃蟹寒涼,就佐以黃酒暖胃,這些經驗都流傳到了民間,我們要相信老祖宗的話,古人誠不欺吾。

讓我們回歸到不攀比,追求精神享受,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去吧,讓我們放慢腳步,去觀察一下世界,去反觀內心。很多時候我們身體的疾病,其實是我們的心已經生病的徵兆,讓精神內守,安然恬淡地生活,這樣才能百毒不侵。

相關焦點

  • 如何告訴小朋友:野生動物不能吃
    如何告訴小朋友:野生動物不能吃 2020-05-14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野生動物與新的病毒:為什麼有人要吃野味?
    野生動物與新的病毒:為什麼有人要吃野味?> 2020-04-11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關於新冠病毒來源,有一種說法是亂食野生動物
  • 蝙蝠不能吃,野生動物不能吃,那海鮮算野生動物嗎?能吃嗎?
    仍在延續的疫情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也讓很多人都知道了帶病毒的蝙蝠是不能吃的,病毒的宿主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也是不能吃的,很多人都在呼籲立法禁止交易、食用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在疑惑:如果野生動物都不能吃,那麼大海、河流裡的魚、蝦、蟹、貝是不是野生動物?到底能不能吃呢?
  • 穿山甲為什麼不能吃?專家告訴你→
    從昨天起,央視財經新媒體推出 十期系列訪談《別再傷害我:十種野生動物的告白》,每天晚上七點半在央視財經客戶端播出, 帶你了解、走進一種野生動物,聽聽他們的告白。主要原因一是中醫上說的穿山甲的鱗甲有較大的藥用價值,是名貴的中藥材原料,能治很多疑難雜症,還有很多人喜歡吃它的肉,市場需求量特別巨大;二是有利可圖,在非洲500克甲片只有幾百元人民幣,走私到我國能賣幾千元。穿山甲的入藥到底有沒有必要?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 哪些動物能吃哪些不能吃?
    到底什麼動物是可以吃的?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檢察院梳理了大家最關心的幾類動物食材,相關問答如下。檢察官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人工養的也不行,但家畜家禽類除外。  1.問:沿海居民喜歡吃的帶魚、黃魚之類的東海海鮮,能吃嗎?  答:能。
  • 吃野生動物有害健康
    我國SARS病毒起源研究工作取得突破,研究結果表明SARS病毒來自野生動物。專家們從蝙蝠、猴、果子狸和蛇等數種野生動物體內檢測到冠狀病毒基因,已測出的病毒基因序列與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因此,一些動物特別是一些野生動物體內的有害病毒再次引起人們關注。
  • 牛蛙還能不能吃?關於野生動物「禁食令」的疑問一次說清
    牛蛙還能不能吃?不不不,我可不敢吃了!為什麼?我可是普陀市場監管微信公號的忠實粉絲!最近他們的[食安微課堂]做了兩期野生動物專題,吃野生動物是違法的!千萬不能吃啦!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牛蛙到底算不算野生動物?能不能吃?讓姜培珍教授告訴你!
  • 為什麼以前吃野生動物沒事,現在才出現病毒感染疫情?
    在中醫來說,這些都叫做瘟疫。為什麼以前吃野生動物沒事,現在才出現病毒感染疫情?有些冠狀病毒只感染動物。只有少數冠狀病毒對人類具有高致病性。其中,SARS、mers和新型冠狀病毒最為危險。所以即使我們以前吃過野生動物,如果被野生動物感染的冠狀病毒不會對人類造成疾病,也不會出現症狀。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只要在地球上生存,我們就不能以孤立的個體存在,而是大自然鏈條下的一環,因此對於大自然「話可以亂講,東西不能亂吃」。老話說得好:病從口入,但也有人說中國古代四大名菜就有熊掌,但仔細想想為什麼熊掌會是名菜?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因此對於大自然「話可以亂講,東西不能亂吃」。老話說得好:病從口入,但也有人說中國古代四大名菜就有熊掌,但仔細想想為什麼熊掌會是名菜?因為稀有,物以稀為貴,而食肉動物稀有的原因就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則,本來就少,如果大家都去吃,吃掉法則中的一環,自然就會崩塌。
  • 為什麼人不能吃生肉,而動物卻能安全地吃生肉?
    動物可以吃生肉有5個主要原因:新鮮,現殺現吃;胃酸多;免疫系統強;嗅覺強;沒得選;新鮮大草原上野生動物捕到食物往往就地分食。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免疫系統,不是所有的野生動物都能吃生肉。獅子也無法像禿鷲那樣吃腐肉。有時候狗會吃草,這是為了能把吃到的有害的物質(例如變質的肉),通過吃草嘔吐出來。因此,這是一種內在的免疫機制,能夠將變質的肉再次排出體外。
  • 野生動物每年都在吃,為什麼今年就那麼倒黴?
    說實話對於這些動物大仙的稱呼種花家並不認同,不過話糙理不糙,咱不去招惹這些野生動物,哪來的各種因為野味引起的病狀呢?不過相信各位也有一些很多疑問,其實野味年年吃,為什麼就今年那麼倒黴呢?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曾經認為SARS病毒的罪魁禍首是果子狸,因為SARS這株冠狀病毒從廣東牲禽市場上所銷售的果子狸中發現了基因類似的病毒,因此果子狸被大家罵了十幾年!直到2013年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到此才我們才認識到中華菊頭蝠才是SARS病毒的真正源頭!
  • 古代一些獵人為什麼可以吃野生動物而不被病毒傳染?
    農村裡有老人經常講,以前物質匱乏,沒得吃的時候,大隊裡的豬得了豬瘟死掉了。白天民兵扛著鍬去埋掉了,隊長都還用大喇叭喊,瘟豬是病死的,所以不能吃,吃了會得病。可是到了晚上,就被飢餓的村民們刨出來,剁吧剁吧就分掉了。
  • 吃豬肉為什麼不能吃狗肉?愛護動物就等於素食主義嗎?
    ,能吃就吃 而在一些極端動物救助人的眼裡 動物是有感情的,所以應該支持素食主義 如: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普普疑問:動物再珍惜,不也是動物嗎?
  • 知了猴不能吃了嗎
    這個《決定》發布後,關於野生動物能不能吃,市場上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觀點: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除了家畜家禽類外,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了。只要原來是野生的,不管是否經過人工訓養,都不可以再食用,大的野生動物不說,如蠍子、蝗蟲、知了猴等小昆蟲,都不能再食用。
  • 這些陸生野生動物不能再吃,吃了就違法!(附名錄)
    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很多人疑問,到底哪些陸生野生動物不能再吃了?其實只要記住一句話,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人工養的也不行,但家畜家禽類除外。
  • 到底什麼樣的人愛吃野生動物?
    切斷疫情病毒源頭,人們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野生動物身上。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與2017年發現的一種蝙蝠上的病毒同源,並可能通過中間貯主傳染給人。中間貯主還待尋找確定,但從目前看可能還是某類野生動物。  不管最後找到的野生動物是哪一個,錯都不在野生動物本身,而在於吃它們的人。
  • 為什麼人類主要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碰?看完你就明白了
    從生物鏈的等級制度來看,人類之下的任何生物都能夠成為我們的食物,可是在人類漫長的生活歲月裡,我們卻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人類的食物基本是以食草動物為主,很少會去吃食肉動物。於是有人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人類主要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碰?可能有人會說了,那是因為自然界的食肉動物比較少,無法滿足人類的生活需求。事實真的如此嗎?
  • 「禁野令」後,這些動物不能吃!|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野生動物保護法|...
    不久前,全國人大審議並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這意味著國家從法律上禁止任何人觸碰野生動物這個「病毒開關」。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哪些動物是可以吃的?哪些又是不能吃的?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這些動物都不能吃了!
    對確需退出、在四川有自然分布或歷史分布的,經評估後優先放歸自然;對不能放歸自然的,積極協調收容救護機構收容;對採取上述措施不能處置的,採取無害化處理,相關技術標準參照國家林草局《妥善處置在養野生動物技術指南》執行。收容、無害化處置經費由縣(市、區)財政承擔。四川將對退出的人工繁育場所給予適當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