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每年都在吃,為什麼今年就那麼倒黴?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一個東北人關於最近新冠疫情非常有趣的解釋,為啥2002年的SARS和今年的新冠疫情都起始於南方呢?因為東北人都認為蛇、龜、果子狸和蝙蝠都是大仙,怎麼可能去吃大仙呢?所以東北那旮瘩是不會有這種么蛾子問題的!

說實話對於這些動物大仙的稱呼種花家並不認同,不過話糙理不糙,咱不去招惹這些野生動物,哪來的各種因為野味引起的病狀呢?不過相信各位也有一些很多疑問,其實野味年年吃,為什麼就今年那麼倒黴呢?

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

曾經認為SARS病毒的罪魁禍首是果子狸,因為SARS這株冠狀病毒從廣東牲禽市場上所銷售的果子狸中發現了基因類似的病毒,因此果子狸被大家罵了十幾年!直到2013年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到此才我們才認識到中華菊頭蝠才是SARS病毒的真正源頭!

中華菊頭蝠

為什麼果子狸會當冤大頭十年之久?其實也並非冤枉,因為SARS病毒只有南方的果子狸身上才有,而北方的果子狸並不存在這種病毒,因為廣東的果子狸活動區域與中華菊頭蝠高度重疊,因此廣東地區的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一個中間宿主,所以說並沒有冤枉它!

為什麼蝙蝠和果子狸都帶病毒,自個卻沒事?

這就是蝙蝠的一項特殊技能了,蝙蝠的身體構造非常特殊,正常情況下動物的體型越小壽命越短,但小小的蝙蝠壽命卻高達25-40年,這得益於它超強的免疫系統修復能力,它飛行的技能使他體溫很高(40℃),遏制了病毒在體內發作,而超強的修復能力可以免受DNA破壞,使它壽命與它的體型完全不相稱。因此蝙蝠是很多病毒的天然宿主,包括伊波拉病毒和狂犬病毒以及MERS冠狀病毒和SARS病毒等,它幾乎就是一個帶毒的火爐!

對於病毒的中間宿主並不一定會死亡,因為病毒並不是要殺死每種宿主,否則它們也沒有機會延續下去,不過就SARS病毒而言,它一樣能讓果子狸生病,但問題是我們很多朋友抓到了果子狸,你知道它們生病了嗎?如果有症狀,估計大都是直接宰殺了冰凍止損吧!

所以作為中間宿主的野生動物,沒有人會去關心它是否生病了!

野生動物年年吃,為什麼今年特別倒黴?

這就是一個概率問題,並不是所有的野生動物都攜帶病毒,就如中間宿主果子狸,廣東的有,其他省份的就沒有或者比例很低,而北方的根本就沒有,那是因為廣東的果子狸和中華菊頭蝠的活動範圍高度重疊,但即使是廣東的果子狸,也不是每一隻都有,所以你運氣不好,抓到的那隻果子狸跟蝙蝠有過幾腿,所以你就能中招了不成?

其實也不一定,病毒要進入人體有幾個途徑,吃進去,呼吸進入,通過傷口進入,還有皮膚黏膜進入,一般的皮膚接觸病毒當然也有概率進入,但完好的皮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護我們,而且一般的流程都會在宰殺之後清水洗淨,無意中給我們擋住了一次災難的感染!

但並不會每個人運氣那麼好,比如很多朋友都會帶橡皮手套處理,但果子狸爪子很鋒利,劃破了手套和皮膚,這就是一個風險,第二個濺起的水珠進入嘴巴和鼻腔甚至眼球內,這是第二個,還有這些水珠的氣溶膠被你吸入了,因為場地可能比較封閉,空氣不流通!

當一切都巧合時,那麼你就成了第一個案例!

比如蝙蝠這種醜陋的動物,種花家是不敢下口的,但在雲南和東南亞就有吃蝙蝠的傳統,當然並不是說不能吃,因為煮透了病毒也就掛了,你吃喝都沒問題,但問題是處理的人就存在這個風險,也許你這次吃喝蝙蝠並不會直接感染病毒,但因為大家的行為誕生了一個市場,成為整個環節中最薄弱的一環!

當然還有另一個途徑是因為環境問題,比如森林面積減少,使得人類和各種野生動物之間的交集增加,這極大的增加了人類感染未知病毒的風險,當然我們現在就知道了這些病毒,但誰又知道蝙蝠身上又有哪種新的病毒會致命呢,誰又願意輪下一次呢?

相關焦點

  • 英國動物學會:野生中國大鯢瀕臨滅絕,但中國人每年吃掉上百萬條
    吃飯向來是我們一件人生大事,相比於從前物資匱乏的時期,人們現在比起吃得飽,更追求吃得好。不僅要美味,還要營養健康。對於美食的追求和熱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做法,一些人選擇去到各地旅遊,吃遍天下美味。而有些人則不滿足於養殖的雞鴨鵝魚,把眼光放在了更另類的「美食」上。
  • 中國每年消耗30多萬隻穿山甲 今年再吃要被追責了
    而一隻穿山甲每年只生一胎,經不起這麼抓。說到吃的話主要是上世紀90年代之後的事,當時穿山甲已經比較少了,大量都已經靠從國外進口或走私。總的來說,食用和藥用的比例各為50%,但是近幾年,吃掉的比例要超過藥用。此外,環境破壞也是一個原因。
  • 蝙蝠不能吃,野生動物不能吃,那海鮮算野生動物嗎?能吃嗎?
    仍在延續的疫情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也讓很多人都知道了帶病毒的蝙蝠是不能吃的,病毒的宿主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也是不能吃的,很多人都在呼籲立法禁止交易、食用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在疑惑:如果野生動物都不能吃,那麼大海、河流裡的魚、蝦、蟹、貝是不是野生動物?到底能不能吃呢?
  • 連水泥都吃的野生動物,非洲人把它吃到瀕危,在中國卻泛濫成災
    今年的疫情讓野生動物繼非典後再次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野生動物本沒有錯,但是人類社會應對其負起相應的責任,去打壓禁止捕食運輸販賣野生動物的行為。那是不是代表所有野生動物都不能得罪呢?其實也要看具體情況,比如對方是入侵物種,那麼完全可以清除打壓這種類型的野生動物。
  • 全球每年大約百名野生動物保護者殉職
    人民網訊 據美國媒體報導,3月3日星期五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野生動物日」。這一節日的設立是為了讓人們更加關注野生動植物這一議題。每年都有更多的野生動植物種類被增加到瀕臨絕種的動植物名單上。
  • 在中國,流浪貓每年捕殺的野生動物超過100億
    也就是說,凡是它們能捉到的動物,它們都吃。貓是非常機敏的機會主義捕食者,它的食譜非常非常廣。如此多的家貓,和以家貓為源輸出的流浪貓,事實上對野生動物構成了巨大威脅。這個威脅到底有多大呢? 流浪動物的生態威脅2020.12.13 廣州大家下午好,我是李忠秋,來自南京大學。
  • 為什麼野生食肉動物吃生肉,不怕寄生蟲呢?
    而在自然界,大量的野生肉食性動物,它們並沒有人類使用火烹飪食物的能力,所吃掉的肉食都是生的,為什麼感覺它們不怕寄生蟲呢? 那麼,對於像老虎、獅子、鬣狗、禿鷲等這樣典型的食肉動物來說,由於它們所進食的動物身上,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寄生蟲,這些動物屍體被食肉動物吃掉以後,同時吃進去的還有這些寄生蟲,可能有一些寄生蟲在寄生環境發生較大改變後會死亡
  • 為什麼以前吃野生動物沒事,現在才出現病毒感染疫情?
    冠狀病毒感染其實每一年都有發生,只是病程沒有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那麼嚴重罷了,像平時的甲流、乙流等造成的流感,還有禽流感、上段時間都豬瘟等,都是屬於冠狀病毒引起的感染。 在中醫來說,這些都叫做瘟疫。為什麼以前吃野生動物沒事,現在才出現病毒感染疫情?
  • 野生動物與新的病毒:為什麼有人要吃野味?
    野生動物與新的病毒:為什麼有人要吃野味?我就在思考,吃野生動物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為什麼2019年年末會發出這麼一個奇怪的疾病。根據病毒特性,推測有兩種較大可能,一是可能有人生食野生動物,或由於未經高溫烹飪殺滅病毒而引發感染;二是可能所圈養的野生動物患病,加之南華海鮮市場條件髒亂差,在未被烹煮前就已經開始傳播。
  • 古人常吃野生動物,為什麼他們沒有滅絕?真相令人難以置信
    這場疫戰,源於野生動物,很多人可能與筆者一樣想不通,古人常吃野生動物,為什麼他們沒有滅絕?難道他們有什麼特殊技能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人類的進化是個漫長的過程,根據達爾文進化論,我們不斷的經歷磨難從猿人一步步發展至今,顯然已經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不過古人的生活比我們想像的要艱苦多了,在火還沒出現的時候,他們都是吃生肉,喝沒有煮開的水,喝獸血。
  • 全世界都在保護野生動物,美國為什麼要殘殺120萬隻動物?
    在全世界都保護野生動物努力的時候,美國為什麼要如此粗暴對待野生動物?人與自然真的不能和諧相處嗎?美農業部到底殘殺了多少野生動物?據野豬的重災區德克薩斯地區的資料,德州大約有超過260萬頭野豬,如果要保持不增長,那麼至少要殺死2/3的野豬,但很明顯這是個完不成的工作的!
  • 專家解讀「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竹鼠、蛇等都不能吃了
    漁業法對此已經作出了明確的規範,對於水生的野生動物是不列入禁食的範圍的。但如果是列入了國家重點保護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同樣是不能食用。另外,《決定》是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野生動物還有一些其它的用途,比如科研、藥用、展示。那麼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中醫藥法、實驗動物管理條例、還有城市公園管理的相關規定,是可以用於非食用性利用的。
  • 美食好消息:甲魚、牛蛙可繼續吃,不屬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
    來源:百家號-食品視界 / 作者:秋豐在今年二月底到三月初,在大眾關心的高熱度事件中,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外,還有一件事也屬於大眾關注的熱點,那就是「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在禁吃甲魚的消息被傳出後的數天內,眾多甲魚養殖戶和食品加工企業都處於一種焦慮之中,期待國家有關部門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同時,許多行業人士呼籲: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能一刀切,甲魚屬於養殖技術成熟和食用歷史較長的動物,不存在傳播病毒和疫病的風險,不應禁止食用。
  • 保護野生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每年還有100多隻老虎被殺害後製成虎製品,人類進行非法交易來獲利。我們不僅保護的是老虎,我們應該讓保護野生動物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所以,在今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十八次委員長會議審議通過了調整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除了已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之外,還有動物防疫法(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等法律。
  • 野生動物能瞎吃?中國古代就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啦!
    影視資料配圖由此可見在我國的古代,對環境保護已經具有很高的意識。那麼他們具體幹些什麼呢?他們的主要工作是進行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的保護。例如專門保護野生動物的官員,被稱為「跡人」。他的工作就是管理所有獵戶,而所有打獵的人員都要服從他的指揮。他的工作就是禁止捕獵幼獸,禁止採集鳥蛋,也不準用有毒的弓箭對野生動物進行捕獵。違者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這些動物都不能吃了!
    濫食野生動物是誘發亂捕濫獵、非法交易的重要因素,對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安全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所稱野生動物,是指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含人工繁育、飼養的)和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和家畜、家禽不在此列。
  •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這個疑問類似於為什麼愛滋病毒在猩猩體內存在了很多年,而最近幾十年才開始在人類中爆發呢。以吃野味為例,吃野味暴發疫情是這樣的,人首先遇到一個帶有某種病毒的野生動物,未經有關部門檢驗檢疫,這是傳染源,這是一個概率。然後這時候又需要滿足一定的傳染途徑,比如說烹製不科學,沒有高溫等,或者在進行宰殺的過程中有病毒載量液體的交換導致感染,這又是一個概率,再然後這個疾病剛好出現機緣性變異,導致可以人傳人了,即變得易感性,這也是一個概率。
  • 人類為什麼大都吃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
    在我們日常的肉類需求中,雞、鴨、牛、羊、豬、魚是最吃的動物,在這些動物中,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屬於食草動物,魚、豬、雞、鴨嚴格意義上屬於雜食性動物,而牛、羊屬於純正的食草動物。同樣作為人類飼養下的動物,貓這種常見的食肉動物在世界範圍內吃得很少(吃狗肉的並不少哈)。
  • 金絲燕是野生動物,那麼燕窩究竟是否安全?
    所以就有人說了,金絲燕也是野生動物,燕窩是由金絲燕的的唾液做成的,那麼燕窩安全嗎?首先金絲燕作為野生動物,並且因為獨特的生理結構,是不能人工養殖的。2、金絲燕是野生動物,燕窩是金絲燕的的唾液,為什麼燕窩就安全
  • 被野生動物「騷擾」的城市
    野生動物不比家中萌寵,和人相處有時候難免有意外發生,就像今年7月底上海松江居民小區的貉咬傷人。事實上,野生動物在城市裡的「騷擾行為」,全球各地的大城市中時常上演。它從一名正在遊泳的男子的包裡翻出一塊披薩餅後,「似乎還想找點甜點吃」。   於是,野豬媽媽盯上了一個黃色手提袋,並迅速將它叼走。不巧的是這隻手提袋裡裝著男子的筆記本電腦,慌亂中男子似乎忘記自己沒穿衣服,彈起身前去追趕那隻野豬。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柏林城裡人們減少了外出活動,這令許多生活在城市周圍的野生動物膽子逐漸變大,愈發頻繁地進入人類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