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人人熟知的名字,但創新到底意味著什麼? 創新要面對什麼樣的挑戰?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此需要先討論一下到底什麼是創新。我們要想創新,必質首先搞清楚什麼是創新。
我們有知道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知識,我們有知道不知道的東西,比如未解決的難題,沒有證明的猜想,還沒有達到的技術水平等等。但這些還不是全部。我們除了知道的東西,和知道不知道的東西,我們還有不知道不知道的東西,科學研究不僅要把「知道的 不知道」變為「知道」,還要把「不知道的不知道」變為「知道的不知道」,從而進一步把它們變成「知道」,把「不知道的不知道」,變為「知道」。是最高層次的,最重要的創新。
連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這真是什麼都不知道,做這種科研便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把不知道的不知道,變成知道的不知道,就是提出問題。所以,科學更重要的創新就在於提出問題。
要開拓新知識就要能夠提出新問題。但提出新問題並非那麼簡單。通常如果能把問題講出來,說明它還是在以前知識的範疇內,也許還不是真正的新問題真正的新問題常常連講都講不出來,因為它所針對的東西,從來沒人見到過,也從來沒人想到過,所以連名字都沒有。
我們連提問題的語言都沒有,有問題也講不出來,記得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個原始部落的故事。這個部落只有四個詞是用於計數的:一、二.三.很多很多。
當人們想要了解一群鹿的數量時,就會遇到講不出來的情況,所以,要提出真正的新問題,就要讓我們的想像自由奔馳,突破語言的束縛,突破數學的牢籠,當你感覺遇到了這類講不出來的問題時,也許是一個信號: 你挖掘到「大金礦了。
觸碰到知識的一個新疆界了。這是令人激動的時刻,也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境。在這種沒有語言沒有教學的狀態下,我們如何繼續往前發展,如何做研究,如何進行思考? 這就是科學創新所要面對的挑戰。真正的科學創新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因為這些目標和方向連名字都沒有。給這些目標和方向起名字是科學創新的一部分。
發明描寫新知識的語言和教學也是科學創新的一部分,只有當創新出來以後。我們才能把問題講出來,把新知識講出來,所以,真正的科學創新無法計劃,無法造勢,無法成為一個轟轟烈烈的重大項目。但作為一個進行創新的科學家,如果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工作該如何開展? 對個人來說,創新的內涵是制定美的標準。
創新之前,大家不知道什麼是美,不知道往什麼方向努力這時每個研究人員都可能有自己對美的認知,都有看問題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慢慢地,會有一個人對美的認知和思想被越來越多的人欣賞接受,從而成為美的標準,成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這就是創新過程,科學創新和藝術創新是非常相同的。
當然,科學創新還需要通過實驗的檢驗。實驗不認可的創新是不會被接受的。牛頓發現物體運動規律就是一個創新的例子。他意識到天上行星的運動和地上蘋果的墜落實際上是同一種物理現象,可是當他想定量描寫這些物體的運動時,卻發現自己什麼也講不出來。因為當時還沒有描寫非勻速運動的數學語言。所以牛頓又成為了數學家,發明了微積分,使他可以寫出他的物體運動定律。這也是一個物理發現出現在數學發現之前的例子,
(摘編自文小剛《創新就是孩子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