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系統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2020-12-0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迄今為止,氮磷引發的水體富營養化及水生態健康惡化、合流制溢流汙染控制等問題,並沒有取得徹底的有效解決;與此同時又出現了新問題和挑戰:新行微量汙染物質不斷被發現,淨水處理工藝面臨消毒困境,汙水處理工藝對某些汙染物質處理效力有限等。

隨著環境分析技術及環境健康研究的深入,在水環境及飲用水源中不斷發現了「新」汙染物質,如持久性有機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內分泌幹擾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醫藥品及個人護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等,這些汙染物濃度低(以mg/L或ng/L計)、難以降解,具有環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對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存在潛在風險,在研究領域引發普遍關注。這些汙染物質來源於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和土壤環境,多數並不能被常規汙水處理工藝有效去除,目前即便是深度處理工藝也對其去除效果有限且存在著較大差異。同樣地,給水處理工藝對部分這類新型微汙染物質不能有效去除,有報導一些汙染物在給水廠出廠水中被檢出。

在淨水處理方面,人們發現替代氯的新消毒劑氯胺和臭氧同樣也有消毒副產物的問題,如N-亞硝基二甲胺(NDMA)和溴酸鹽等。即便河流中人工合成化合物的濃度很少能超過十億分之一的級別,但是難免會有某些人工合成化合物或天然有機物會與消毒劑發生反應,產生可能比其本身更加危險的誘變劑或者致癌物,威脅人類健康。而為徹底消除這些痕量汙染化合物的影響,繼續在原有水系統框架下增加深度處理單元升級汙水處理廠或淨水廠都將耗資巨大,一些研究者開始思考是否有必要重新考慮城市水系統的基本模式。

城市水系統研究進展

近些年在城市水系統的研究領域,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方面。

01 可持續的汙水處理系統

上世紀60年代美國提出了具有超前思維的「21世紀水廠」概念,即將汙水處理標準提升至飲用水標準。1975年加州橙郡日處理量約39萬t的21世紀水廠開始運行,將傳統處理工藝的出水,再通過微濾+超濾+紫外消毒處理後注入地下含水層、實現間接飲用的目的。這一勇敢的嘗試對汙水再生利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世紀初新加坡也研發了傳統生物處理加雙膜法的工藝,生產的新生水「NEWater」能間接用於飲用水,計劃2030年NEWater能滿足50%以上的供水需求。

20年前歐洲提出了可持續汙水處理的理念,提出汙水處理的目標應從簡單的削減汙染物實現水質達標向能源化資源化的可持續方向發展。2008年荷蘭應用水研究基金會(STOWA)提出了「NEWs」(Nutrient + Energy + Water factories)一詞,表示可持續理念下的汙水處理廠是營養物、能源和再生水三位一體的生產工廠;並研發了眾多引領世界的新技術,如厭氧氨氧化、好氧顆粒汙泥、反硝化除磷與磷回收等。因為磷作為資源的稀缺性和排入水體會造成富營養化的問題,目前磷的回收在荷蘭已經較為普遍,除此外他們還在嘗試其他資源的回收,如回收纖維素加工成為修路材料的Geestmerambacht汙水廠,回收海藻酸鹽胞外聚合物EPS的Zutphen汙水廠,採用PHARIO(荷蘭語「PHA uit RIOolwater」的縮寫)技術生產生物塑料PHA(羥基脂肪酸酯)等。2013年Dokhaven汙水處理廠碳中和率達到了115%,標誌著其在能源回收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

2014年曲久輝院士等6位專家提出了「建設面向未來的中國汙水處理概念廠」的新命題,其新目標分別為水質可持續、能源回收、資源循環和環境友好等四方面。2015年中國第一座城市汙水資源概念廠落戶宜興市,日處理規模2萬t,以「碳磷高效分離+主流厭氧氨氧化+精處理」為主體工藝。

02 新型生態系統處理技術

儘管基於物化生化原理的人工強化技術在不斷升級,但同時依賴於原始生態系統的處理技術也並沒有被摒棄,而是積極地應用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如空間比較充裕的地方。相對前者後者具有以下優勢:低能耗、低成本、不需大量使用化學品、不會產生有害副產物;能有效去除絕大多數有機汙染物、氮磷和金屬汙染物;能較好地應對衝擊負荷等。其不足主要是需要更多時間和空間,處理效果的穩定性受到季節的影響;需要專業的設計和運行管理人員;需要考慮重金屬、有毒化學品對於土壤、地下水及生態系統的長期影響等。目前美國仍有約800多個慢速滲濾場、300多個城市快速滲濾系統和大約50個表面徑流處理系統等土地處理系統在運行。另外還有法國的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流程(即4~5個表流及潛流溼地的串聯繫統)和加拿大的「活機器」處理系統等。

03 以源分離為核心的生態排水系統

糞便和尿液約佔到市政汙水氮磷營養物質總負荷的90%以上,近代以來的水系統將糞便、尿液和其他汙水混合後處理排放,一般地仍有約20%的氮、5%的磷及90%的鉀最終流失在水體中,影響著水生態系統健康。同時阻斷了糞便和尿液中的營養物回歸土壤,特別是在汙泥回用於農田也受到限制的情形下,從而打破了氮磷營養物質的自然循環,而另一方面人類卻需要消耗礦物資源來合成農業生產所需的化肥。

考慮到上述挑戰,20世紀末瑞典、德國、瑞士等國學者相繼提出以源分離為核心的生態排水系統,提出在居民住宅內將糞/尿與生活雜排水分別收集後,再通過分散或組團式的物理或生態技術(如溼地)進行處理及資源和能量的回收利用。與傳統的統一收集、統一處理的模式相比,這種方式可有效地提高資源的回收效率,同時也便於回收資源就地回用於景觀環境(如圖5所示)。目前這種新型模式在技術及管理方面還有待於更進一步的研究和工程實踐。上文提到的古羅馬的水系統就是一種初級的源分離模式。

也有研究甚至提出新型馬桶,直接就地將人體排洩物轉化為乾淨的水、能源和營養物質,如1939年瑞典研製開發的室內堆肥廁所、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的納米膜馬桶和「蓋茨馬桶」等。

04 組團化分散式的水系統布局模式

傳統城市水系統收集、輸送及處理模式的規模趨向于越來越大,主要考慮規模擴大的經濟性,其次也有便於管理等方面的考慮。而從便於汙水再生利用的角度出發,小規模的組團化、分散式的汙水處理設施布局模式在整體的技術經濟性、投資風險控制等方面較大集中式的傳統布局模式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優勢,目前主要在水質安全風險控制、運行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障礙。

思考和小結

城市水系統隨著城市社會經濟及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滿足了城市對水的各種功能需求。在工業文明的背景下,其發展的歷史是以集中式、大規模、以灰色基礎設施為主導的:服務範圍和設施規模不斷擴大,處理工程技術也不斷精細化複雜化,但是新問題新挑戰依然存在,這些問題促使我們對水系統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儘管科學進步使城市涉水學科各專業分工更細、更專業化,但是供排水始終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水問題也是相互交織而複雜的;水資源具有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而水環境容量和水處理效率都具有有限性;生態系統具有複雜性,汙染物即便是在極低水平的濃度範圍、其對人類及生物健康的影響也可能是累積的、長期的、不可預見的等等。

展望城市水系統的未來,我們更加需要應用系統思維來解決複雜的城市水問題:(1)城市水循環系統除了考慮水資源、水環境、排水安全及水生態修復外,還需要考慮營養物質的循環及能量的流動;(2)城市水系統整體優化解決方案不僅僅是給排水的工程措施,而需要與城市土地利用、景觀、建築等整合在一起統籌考慮,意味著對傳統的模式、系統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帶來創新,並建立相應的集成的、可持續的管理措施;(3)城市水系統的發展受到每個城市特定的水資源的條件、氣候水文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城市應該都會有適合各自的優化方案。

延伸閱讀:

城市水系統的發展歷程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依然是城市面臨的主要問題,住房是香港市民日常生活所面臨的最...
    梁振英:住房依然是城市面臨的主要問題,住房是香港市民日常生活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下決心解決住房問題 版權申明
  • 包為民院士:航天發展面臨的控制問題與挑戰
    對航天控制的新需求與挑戰自由進出空間、探索浩瀚宇宙仍然需要解決諸多基礎問題,如可靠性及成本問題、材料的極端服役與重複使用疲勞問題、動力與能源問題、高超聲速氣動力/熱問題、多學科耦合與優化問題等,這些對航天控制也提出了高可靠、高品質、高精度、低成本、易維護等新需求。
  • 上海人口膨脹 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
    上海人口膨脹 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 >   中新社上海1月13日電 (記者 陳婷婷)中國特大型城市上海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承載力面臨挑戰。
  • 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打開APP 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機器之心 發表於 2020-11-20 17:33:21 又有哪些值得業界關注的數學問題呢?在上月底結束的長沙「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拋出了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了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提到香農定理,通信領域的小夥伴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可稱得上是該領域的「金科玉律」。1948 年,香農博士在《通信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這一著名的定理。
  • 城市碳達峰面臨「多道坎」
    目前,有的城市提出具體達峰目標並形成落實方案,有的城市積極推動地方低碳發展立法工作,還有很多城市積極探索碳排放達峰指標體系。下一步要進行系統梳理,凝練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指出「城市」對於碳達峰的重要作用。
  • 城市碳達峰面臨「 多道坎」
    目前,有的城市提出具體達峰目標並形成落實方案,有的城市積極推動地方低碳發展立法工作,還有很多城市積極探索碳排放達峰指標體系。下一步要進行系統梳理,凝練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指出「城市」對於碳達峰的重要作用。記者了解到,自2010年開展低碳試點以來,全國確定了3批、87個試點城市,率先開展碳達峰路徑及綠色發展新模式的探索。
  • 中國霧霾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仍面臨六大挑戰
    《報告》以「大國治霾之城市責任」為主題,分專題討論了當前霧霾治理過程中所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對全國重點地區主要城市採取的治理措施進行總結,系統評價中國城市健康發展狀況,分析研究城市霧霾治理取得的成效及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強化霧霾治理、加強環境保護、促進城市健康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對策建議。 在《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發布的第三個年頭,霧霾治理攻堅戰依舊在繼續。
  • 深圳垃圾處理面臨巨大挑戰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強 在昨天院士高峰年會的「城市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平安和多位專家、企業界代表共同探討垃圾處理問題。兩位院士分別從垃圾填埋高汙染場地的風險和防治、二惡英的汙染角度出發,分析了不同垃圾處理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並結合發達國家成熟的垃圾處理模式,為深圳垃圾處理提出建議。
  • MEC發展面臨的三大挑戰及對策
    打開APP MEC發展面臨的三大挑戰及對策 資治通信 發表於 2020-11-25 09:26:42 從目前來看,MEC發展還面臨三大挑戰。
  • 城市社區治理四重新挑戰
    這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喬司街道面臨的情況。人員流動大、底數難摸清、追蹤難度高,不僅給日常管理服務帶來難度,在面對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更增加了識別與防控難度。2020年初,疫情剛暴發,喬司街道網格員們在「數據大腦」幫助下打了25050個電話,摸清湖北籍在喬司人員為26087名。「基層治理不只是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裡』,更應是社會治理的前端。」
  • 未來中國金融監管面臨挑戰
    安邦諮詢(ANBOUND)的研究人員同時注意到,未來金融政策和貨幣政策還將面臨幾個方面的挑戰,這些問題和困難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變得更加嚴峻。從今年一系列政策的變化來看,整個中國金融體系監管正在從分業監管轉向混業和分業相結合的方向轉變。
  • 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水環境治理面臨哪些挑戰
    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工業化推進,我國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更是面臨巨大考驗。7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走進《中國經濟大講堂》從多方面深度解讀了如何有效治理水環境、保障水安全。淨水小編整理後將分三期呈現給大家。今天為第二期。水體富營養化是我國水環境治理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那麼究竟什麼是水體富營養化?
  • 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題: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作者 婁曉  「在全媒體時代的今天,儘管在信息傳遞相對落後的非洲,平面媒體也面臨著轉型和挑戰。」
  • 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全球性問題
    要有的放矢有效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挑戰,首先需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所面臨的主要全球性問題及其發展趨勢  文/陳須隆  當前,世界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不僅種類繁多而且變化多端。要有的放矢有效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挑戰,首先需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所面臨的主要全球性問題及其發展趨勢。  一、人口問題。人口問題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它不僅加重了環境和資源問題,也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且與資源和環境問題交織在一起,對世界可持續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均產生巨大影響。  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大問題,首先是人口數量增長過快。
  • 跨國公司登上水汙染地圖 中國面臨更大挑戰(圖)
    馬軍:說到「水」,中國目前面臨很大的挑戰。  一方面是缺水問題很嚴重,現在中國的600個城市裡,有400個都缺水。另一方面是水汙染,它和缺水問題同樣嚴重。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因為缺水,汙水排進去,很難通過稀釋得到自淨。同時,汙水又把僅有的一點水資源破壞了。
  • 中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面臨挑戰 制度二元性突出
    國家人口計生委政策法規司於學軍司長在今天舉行的「改革開放與人口發展論壇」表示,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面臨嚴峻挑戰,包括制度層面的二元性、體制層面的分割性、政策層面的衝突性等等。期間,人口流動的規模由小到大,由個人流動到家庭流動,由短期流動到長期流動,由近距離流動到跨省流動,不斷改變的人口流動形態帶來不同的人口現象和人口問題,不斷地衝擊著傳統的制度框架,對社會治安、勞動保障、計劃生育、基礎教育等公共管理與服務的職責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於學軍說,概括地講,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制度層面還存在二元性。
  • 大型航空樞紐未來面臨的挑戰與轉變
    激烈的競爭、不斷減少的利潤和持續變化的消費者行為習慣,這只是航空公司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中的幾個。對於每一次飛行,航空公司都必須支付燃料和乘務費用、起飛和著陸費、維護費和其他相關費用。在費用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想要實現適度的利潤,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是將乘客從地球的一端載運到另一端,也就是說要更多關注長途航線的運營策略。
  • 新形勢下我國意識形態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
    湖北 武漢 430072  內容提要: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必須提出切實有效的新對策,才能不斷把意識形態及其安全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 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城市規劃;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一、目前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我國社會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數量迅速增長,給我國的城市規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由於城市規劃中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導致了諸多問題的產生,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
  • 氫安全研究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鄭津洋等在2016年首次對國內外氫安全研究現狀進行了系統性總結,本文在其基礎上,依次從氫洩漏與擴散、氫燃燒與爆炸、氫與金屬材料相容性、氫風險評價4個方面介紹國內外近3年來氫安全研究的最新進展,明確氫安全發展面臨的挑戰與難點,並針對我國氫安全的發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