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局召開區內航空氣象信息共享服務專題研討會議

2021-01-11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網訊:近日,華北局氣象處主持召開華北地區航空氣象信息共享服務研討會議,圍繞如何提高共享平臺使用功能以及用戶滿意度等方面,集中開展網絡視頻形式的專題討論。來自華北地區各監管局,民航華北空管局,各機場集團和華北地區各中小機場等30餘人參加研討。

會上,氣象處監察員首先介紹了華北地區氣象信息共享系統的建設背景,肯定了相關單位在推動華北地區航空氣象信息共享服務水平提高方面付出的積極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後續的工作要求。然後,民航華北空管局氣象中心作了關於華北地區氣象信息共享系統的產品開發升級、功能維護更新等內容的工作匯報。接下來,全體與會人員相繼發言,交流研討。會上,華北地區各機場(集團)氣象負責人具體結合本單位實際使用和運行維護管理等情況,從用戶角度就華北地區氣象信息共享系統的產品提供類別和方式、網站功能改善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各監管局氣象專業監察員則主要針對日常行政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意見和建議。最後,民航華北空管局集中就有關問題進行了現場交流和回應。

目前,華北地區氣象信息共享系統是區內機場獲取氣象信息最為直觀有效的平臺,屬於華北局投資建設項目,於2013年2月部署批覆,2015年7月通過竣工驗收,目前已引接華北地區39個機場數據,其中空管分局站6個,屬地化機場29個,通用機場4個。

相關焦點

  • 華北局召開2020年度華北地區航空氣象工作會議
    12月24日,華北局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召開華北地區航空氣象工作會議,總結2020年航空氣象工作,分析當前存在問題,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華北局孫劍英副局長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華北局氣象處針對實現區內航空氣象監察「一盤棋」、完善氣象信息共享、做好人員資質管理等七個方面內容回顧總結了2020年重點工作。
  • 民航華北局召開2020年度華北地區航空氣象工作會議
    12月24日,華北局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召開華北地區航空氣象工作會議,總結2020年航空氣象工作,分析當前存在問題,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華北局孫劍英副局長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上,華北局氣象處針對實現區內航空氣象監察「一盤棋」、完善氣象信息共享、做好人員資質管理等七個方面內容回顧總結了2020年重點工作。
  • 民航華北局完成航空氣象人員執照考試
    中國民航網訊:根據華北地區空管運行單位申請航空氣象人員執照的情況,結合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近日,民航華北局組織開展了華北地區航空氣象人員執照考試,來自空管系統、機場集團(公司)等單位通過資質審查的考生參加了考試。
  • 中國氣象局專題部署春運氣象服務
    1月1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於春運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要求做好今年春運氣象保障服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平穩有序出行。
  • 中國民航氣象信息實現全面共享
    《面向航空安全和效率的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項目通過驗收《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豐蘩 報導:12月21日,由民航局空管辦和氣象局相關單位合作研製的《面向航空安全和效率的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項目通過驗收。
  • 國家測繪局中國氣象局啟動地理氣象信息共建共享
    為促進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在氣象領域的應用,加快氣象觀測數據在數字中國地理空間基礎框架建設中的有效利用,7月24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局局長鹿心社與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京籤署 《關於加強地理氣象信息數據資源共享與技術合作協議書》(如圖)。這標誌著基礎地理信息與氣象信息實現了更緊密的有機結合,能為公眾提供更加準確精細的氣象服務。
  • 深圳空管開啟航空氣象大數據服務4.0新模式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蔣偲 通訊員彭珊珊、胡美)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航空氣象現場諮詢及氣象文件現場複印列印1.0模式,到航空氣象信息服務web網站2.0模式,再到目前的航空氣象信息服務web網站+飛行氣象文件數據傳輸服務3.0模式,深圳空管站提供航空氣象信息服務的模式不斷優化創新。
  • 共話融合創新「航空氣象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召開
    中國天氣網訊 2020年11月9日至10日,「第一屆航空氣象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在四川省廣漢市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隆重召開。論壇旨在共同探討我國航空氣象發展所面臨的關鍵性挑戰,推進航空氣象科技創新、應用與服務。
  • 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示範項目啟動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瑾 通訊員李佰平報導 6月24日至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航空氣象示範項目(AvRDP)啟動會在上海市氣象局召開。世界氣象組織官員、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項目科學委員會成員、中國氣象局和中國民用航空局的領導、專家等參加了項目啟動會。  航空氣象示範項目是世界氣象組織的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推動的一項航空氣象專項研究示範項目,它在全球不同的區域中選取了多家具有典型氣候特點的機場,旨在提高短臨預報技術和中尺度數值模式在新一代航空導航系統中的應用,為航空氣象用戶提供更好的氣象服務。
  • 民航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 通訊員張豐蘩報導 近日,面向航空安全和效率的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該平臺能為航空公司、空管、機場等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主體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氣象大數據支持,進一步滿足航空安全和飛行效率對氣象數據的需求,提升氣象服務的及時性、便捷性和有效性。
  • 新版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上線
    ,民航局空管局在廈門組織召開了飛行氣象服務需求研討會,並推出新版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會上,空管局氣象中心、地區氣象服務機構介紹了民航氣象服務體系和針對用戶需求開發的新的服務產品和服務系統,以及用戶需求調查情況;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東航、廈航、山航、海航、首都機場、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等代表介紹了航空氣象服務產品的應用、效益等。
  •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運行 :氣象就是生產力
    2017年6月,亞洲航空氣象中心高層專職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全國多地出現雷雨天氣。時隔一年多,2018年7月,亞洲航空氣象中心高層專職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全國各地又出現雷雨天氣。自2015年11月12日中心籌備以來,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臺通過成立三方聯合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工作組、專家諮詢組,緊鑼密鼓地推進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建設。2017年6月,亞洲航空氣象中心高層專職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2017年12月,亞洲危險天氣諮詢服務工程項目建設通過驗收。民航氣象中心(主中心)同期獲得英標管理體系認證有限公司BSI頒發的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 航空高校和氣象企業共建航空氣象創新應用示範中心
    在11月9日召開的第一屆航空氣象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上,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華風氣象傳媒集團籤署合作協議,共同建設航空氣象創新應用示範中心暨聯合開放實驗室(以下簡稱示範中心),打通「產、學、研、用」的深度創新鏈條。
  • 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實習記者劉若馨 通訊員陳志雄報導 2018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在北京召開。這也是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後召開的首次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  目前,國家機構改革及各部門機構人員陸續調整到位,中國氣象局主動對接、了解需求,繼續發揮好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制度的作用。各成員單位已明確聯絡員及聯繫方式,將共同做好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 安徽:氣象民航共同提升航空氣象保障服務能力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孫毅博 魏文華報導 近日,安徽省氣象局與民航安徽空管分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健全合作機制,實施全方位合作,全面提升安徽航空氣象保障服務能力。
  • 貴州空管分局氣象臺召開冬季氣象服務保障動員會
    為確保冬季氣象服務保障工作的有序開展,做好歲末年初的安全運行工作,貴州空管分局氣象臺於2020年11月23日召開冬季氣象服務保障動員會,氣象臺副科級以上幹部和相關助理參加會議。    會上,氣象臺技術業務室宣貫了《氣象臺冬季運行氣象保障方案》,介紹了氣象臺針對冬季運行所做的準備工作、風險識別情況等。
  • 區域災害聯防和航空氣象
    「一帶一路」區域氣象合作有力促進了雙向提升。我國將沿線區域大氣科學研究作為重點,有力提高了科研水平。同時,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也使我國能更好地履行承擔的全球或區域中心職責,從而為全球和區域提供更高質量的氣象服務。
  • 巖心數位化與信息共享學術報告會召開
    ◎張 弘/文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巖心數位化與信息共享學術報告會」近日召開。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力學所、河南工程學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十餘名專家共同交流了巖心數位化前沿技術發展情況,分享了巖心數據管理、共享與地學應用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快推動全國巖心數位化與信息共享奠定了堅實基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日祥等發表講話。
  • 「地質雲」新產品上線服務 共享一批資源環境信息產品
    中國網10月10日天津訊(記者韓琳) 今天,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地質調查新進展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地質雲」2019年新產品上線服務。該產品上線升級十餘個重要地質調查應用系統和專題服務,實現了全國一萬多個地下水監測站點的自動監測與數據服務,並有助於及時掌握全國和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
  • 淺談如何提高航空氣象 精細化產品的服務水平
    因此,基於供給側改革的思想指導,本文圍繞航空氣象產品、服務和需求的現狀開展調研分析,通過短、中、長結合的方式,分析如何滿足用戶需求,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對航空氣象服務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航空氣象服務工作的質量,體現航空氣象的內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