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測繪局中國氣象局啟動地理氣象信息共建共享

2021-01-15 中國政府網

    為促進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在氣象領域的應用,加快氣象觀測數據在數字中國地理空間基礎框架建設中的有效利用,7月24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局局長鹿心社與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京籤署 《關於加強地理氣象信息數據資源共享與技術合作協議書》(如圖)。這標誌著基礎地理信息與氣象信息實現了更緊密的有機結合,能為公眾提供更加準確精細的氣象服務。近期,雙方還將利用基礎地理信息聯合編制《中國氣候區劃圖》《中國氣候圖集》,向建國60周年獻禮。

圖為鹿心社(左)與鄭國光(右)交換合作協議書

    籤約儀式由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王守榮主持,國家測繪局副局長閔宜仁介紹了協議書的主要內容。根據協議,中國氣象局與國家測繪局將按照「相互支持、優勢互補、避免重複、實現雙贏」的原則,聯合開發氣象專題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並建立國家基礎地理信息資源的持續維護、更新機制。同時,中國氣象局支持國家測繪局開展國家重大基礎測繪項目,將為西部測圖、海島礁測繪、基礎航空攝影等提供氣象預報保障服務。雙方商定,國家測繪局無償提供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用於中國氣象局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時效和精細程度,減少氣象災害損失,中國氣象局向國家測繪局無償提供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所需的氣象基礎觀測數據及相關資料。同時,開展針對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地理信息系統開發、氣象基礎觀測資料應用及相關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培訓。

    雙方決定,國家測繪局測繪成果管理與應用司與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共同組織成立地理、氣象信息數據資源共享與技術合作領導小組,負責合作工作的組織和協調。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與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組織成立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與氣象資料共享應用技術組,合作建設氣象專題基礎地理信息庫。

    鹿心社在講話中表示,此項協議的籤署,對於氣象工作和測繪事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義。基礎地理信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各級政府機關履行職能、進行科學管理的信息平臺。近年來,國家測繪局積極與有關部門合作,大力推進地理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促進了相關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服務了經濟社會發展。氣象事業與測繪事業都是我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中國氣象局一直堅持「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的服務宗旨,國家測繪局將責無旁貸地為中國氣象局提供優質測繪保障服務,促進基礎地理信息在氣象信息化中的應用。此次籤約是中國氣象局和國家測繪局加強合作的新起點。

    鄭國光說,該協議的籤署,使氣象和測繪部門可以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社會方方面面,服務於全國人民群眾。這是一個雙方共贏的成果。要進一步加強氣象和測繪部門的合作,就開展氣象信息、基礎地理信息科學研究、應用開發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要加強氣象基礎地理信息應用技術研究,在氣象基礎地理信息綜合分析、模型和平臺開發,衛星遙感,氣象災害防禦和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方面開展應用技術研究,並制定相應的規範和技術標準。要加強雙方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提高氣象基礎地理信息應用水平。要建立長效持續的氣象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交換和更新機制,為雙方的科研、業務發展和合作活動提供有力支持。

    據悉,1999年,中國氣象局作為首批無償使用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部門,從國家測繪局獲得了1:25萬比例尺全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並應用到氣象衛星遙感、天氣雷達監測、天氣預報以及氣象災情分析等氣象業務服務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和顯著的效益。 

相關焦點

  • 新疆氣象測繪聯手 共建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
    新疆氣象測繪聯手 共建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1年08月17日15:27
  • 中國氣象局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籤署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中國氣象報記者段昊書報導 9月11日,中國氣象局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京籤署協同發展合作協議。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庫熱西代表雙方籤署協議並講話。
  • 「天地圖」讓天下人共享中國地理信息
    油井、引水渠、孤寡老人、牛肉拉麵館、大運河遺產點、藏羚羊遷徙路線……全標註在一張最精確的中國地圖上。  「天地圖」是世界上唯一由國家政府啟動的地圖平臺。它融合中國各級測繪部門成果,給出統一的標準高清地圖集。
  • 國家測繪局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圖)
    袁喆攝  9月28日上午10時,測繪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經國務院批准授權公布國家重要地理信息數據--中國陸地最低點和第二批31座著名山峰的高程數據。圖為國家測繪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李維森。袁喆攝  新華網9月28日消息,國家測繪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李維森在9月2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經國務院批准授權公布國家重要地理信息數據--中國陸地最低點和第二批31座著名山峰的高程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和《風景名勝區條例》,經國務院批准,盤山等第二批31座著名風景名勝山峰高程新數據公告如下。
  • 山東:氣象局與鐵塔公司加強資源共建共享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彥報導 9月18日,山東省氣象局和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山東鐵塔資源與「智慧氣象」業務融合。  在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開放共享、服務社會」原則的前提下,雙方達成「互信溝通,互利合作,推進共享經濟模式在公共資源領域的應用,加速山東鐵塔資源與『智慧氣象』業務的進一步融合,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的合作目標。同時,雙方及時進行信息溝通和信息交換,加強協同規劃合作力度,推進氣象基礎設施與移動通信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推進試點與示範項目建設。
  • 中國氣象局與蘭州大學共建大氣科學學院
    12月17日,中國氣象局與蘭州大學籤署共建大氣科學學院框架合作協議。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出席籤約儀式。宇如聰指出,蘭州大學培養的氣象人才為中國氣象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後雙方要圍繞協議把合作做實做深,充分發揮蘭州大學學科和人才資源優勢,以及中國氣象局科研業務優勢,不斷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方式,建立務實高效的合作機制,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嚴純華表示,局校合作為蘭州大學大氣學科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資源共享平臺。
  • 中國民航氣象信息實現全面共享
    《面向航空安全和效率的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項目通過驗收《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豐蘩 報導:12月21日,由民航局空管辦和氣象局相關單位合作研製的《面向航空安全和效率的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項目通過驗收。
  • 氣象現代化大盤點-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編者按:  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氣象部門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措施,全面推進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先後啟動實施一大批氣象重點工程建設。目前,已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建立了完善的現代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形成了完備的現代氣象信息系統,我國氣象現代化整體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 蘭州大學與中國氣象局籤署共建大氣科學學院框架合作協議
    2020-12-22 07:10:37 來源: 浮曉蕾愛搞笑 舉報   12月17日,中國氣象局與蘭州大學籤署共建大氣科學學院框架合作協議
  • 黑龍江:舉行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啟動儀式
    8月14日,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試運行啟動儀式在哈爾濱圓滿舉行。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進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軍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前,楊軍一行聽取黑龍江省氣象數據中心關於天鏡業務平臺的介紹,並參觀了東北衛星氣象數據中心業務平臺。
  • 專訪香港天文臺「掌門人」岑智明|氣象業務資源共建共享造福兩地民眾
    2001年,香港天文臺與中國氣象局籤署的《氣象科技長期合作安排》具有裡程碑意義,自此,兩地氣象合作進入新的高度。這些年,合作內容也從分享災害天氣預報技術,到對觀測、預警等氣象資源的共建共享。合作成果有兩點   最突出的合作成果:一是雙方分享了氣象服務經驗與理念。
  • 民航局、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將聯合建設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將按照「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統一開放」的原則,以建設「亞洲區域危險天氣諮詢中心」為階段目標,最終建成「世界區域預報中心」,以更好地適應國際航空氣象服務布局的戰略調整,支持我國民航強國、氣象強國的發展目標,滿足亞洲區域航空氣象服務需求,推動我國航空氣象服務發展能力。
  • 浙江水文氣象信息實現共享
    本報訊(記者 徐鶴群 通訊員 梅林蓉)浙江省水利廳、省氣象局近日籤署共享水文氣象信息數據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完善協調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水文氣象預測預報技術水平,形成防災減災合力。  雙方合作主要包括共享未來降雨預報信息、共享水文氣象監測信息、建立傳輸專線及保障、建立常態化聯絡合作機制等四個方面。
  • 包頭機場與地方氣象局實現氣象數據共享
    圖:共享500百帕高空圖資料。攝影:王勝利   民航資源網2018年1月17日消息:1月16日,隨著包頭機場氣象臺MICAPS系統升級到4.0版本,成功實現了機場氣象臺與包頭市氣象局氣象資料的共享。
  • 江西:實現氣象水文雨情信息全面共享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左羽霄報導  近日,由江西省氣象信息中心承擔的「江西省氣象、水文實時雨情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全省氣象、水文雨情信息全面共享互通。
  • 《基本氣象資料和產品共享目錄》解讀
    為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同時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要求,中國氣象局於2014年5月明確提出了「加大氣象資料和產品的社會共享力度」,並在2015年3月發布的《氣象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規定了「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制定基本氣象資料和產品清單並向社會公布」。
  • 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數據管理辦法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 10月10日,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數據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規範氣象數據管理,加強資源整合、促進開發利用,保障氣象數據安全。
  • 中國氣象局啟動颱風三級應急響應
    中國氣象網訊 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中國氣象局9月6日16時籤發命令,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
  • 灤縣:氣象地震籤署信息共享合作協議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躍英 田永報導 近日,河北省灤縣氣象局與縣地震局籤署了信息共享合作協議,落實國務院和省、市關於加強氣象、地震災害防禦工作的要求,有效避免或減輕氣象、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提升氣象、地震兩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技術合作
  • 中國氣象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籤署協議共推戰略合作
    莊白羽 攝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靜淅 張格苗 莊白羽報導 今後,氣象與民航兩部門將實現觀測與探測資料、預警預報和氣候資料的全面共享,併合作開發針對重點航路運行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產品。2月2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在京籤署關於共同推進航空氣象戰略合作的協議,雙方將在上述航空氣象資源共享、業務融合、技術合作領域及共建亞洲航空氣象中心等方面強化戰略合作。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代表兩部門籤署協議,並就共同提升航空氣象服務水平、擴大我國航空氣象國際影響力等交換意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主持籤署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