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彩紅楊火了一個網紅村

2020-11-29 傳播影響派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9月7日報導(記者林澤貴 通訊員 韓超 何東方 文/圖)9月5日,漳州長泰的林榮生特地約上幾個友人家庭,到廈門同安遊玩,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打卡同安褒美村彩紅楊基地。「夕陽西下,微風吹過,一大片彩紅楊五彩繽紛,讓鄉間的田野如夢如畫。」林榮生說,手機隨便一拍,都像一副詩畫。

近年來,同安褒美村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多措並舉發展特色農業,引進近百畝被譽為「變色樹」的彩紅楊。春季紅色、夏季多彩、秋季金黃、冬季殘紅……「善變」的彩紅楊讓褒美村「紅」了,更鼓了村民的錢袋子。

看到前景 引進百畝彩紅楊

2017年下半年,褒美村村委會主任葉躍新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到中環達(廈門)生態科技集團正在尋找彩紅楊種植基地合作對象。彼時,葉躍新也在思考村子如何轉型,便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彩紅楊樹葉一樹多色,四季不同,全年彩色,觀賞期長,是優良的園林美化、彩化的樹種,如果與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建設聯繫起來,市場前景一定不會差!」葉躍新說,他第一時間就聯繫了中環達,表達了合作意願。雙方一拍即合,在苗木專家的指導下,褒美村引進了近百畝彩紅楊苗木,並打造了一個集高端彩紅楊苗木種植銷售、引進培育、科研推廣為一體特色園區。

如今,從褒美村培育出的彩紅楊逐漸走向全國各地,裝點了人們的幸福生活。在前不久落幕的世界文旅產業博覽會上,褒美村培育的產品彩紅楊就讓業內人士大為驚豔。

先行先試 村民錢袋子鼓了

短短不到三年,參與種植的村民錢袋子都漸漸鼓了起來。葉躍新說,村裡原來多種植芋頭、茄子等蔬菜,每畝能創收萬把元就很不錯了,而種植彩紅楊周期短,易活易養,管護成本也低,收益卻達到20萬元,是原先種植蔬菜收入的十多倍。

「這只是初期的收益!」葉躍新說,彩紅楊苗木的售價跟它的直徑大小有關,按照不同生長期的苗木交錯培育出售,綜合收益會高很多。

褒美村村民葉車水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彩紅楊以其鮮豔的色彩和豐富的季相變化,在南方園林彩色樹種中獨樹一幟,填補了南方常年彩色樹種的空白,我覺得彩紅楊未來前景廣闊。」他說,他種植了十幾畝彩紅楊。

然而,剛引進項目時,葉躍新要讓村民拔掉此前種植的蔬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他的努力下,褒美村與中環達採用「公司+合作社」模式合作共建:由村裡原先的合作社出土地,負責管理、養護;企業出種苗,負責技術、市場銷售,通過資金下村、人才下村、技術下村、市場下村,發展彩色苗木新興產業,為地方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產權公司佔七成,收益則七成給合作社!」劉清華說,這樣既保證了品牌,又確保了村民收益不減。

整合資源 打造範本推向全國

除了提高村民收入外,色澤豔麗動人的彩紅楊也吸引來了不少遊客。「自從種植了彩紅楊,來我們村遊玩、攝影的人越來越多!」葉躍新表示,下一步,褒美村計劃繼續擴大種植面積,依託彩紅楊項目,整合鄉村文旅資源,以點帶面,串點成線,打造一條鄉村特色旅遊動線,三年之內計劃把褒美村打造成適合觀光旅遊的彩紅楊網紅村。

據中環達(廈門)生態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清華介紹,彩紅楊是由美洲黑楊培育而來的新品種,是他們科研團隊經過10餘年的攻關取得專利,並於2015年獲得國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彩紅楊不同於一般的楊樹,彩紅楊樹葉常年彩色,春季紅色、夏季彩色、秋季黃色、冬季殘紅,葉色還會隨陽光和地域的不同而變幻,色澤豔麗動人。而且,彩紅楊並不像想像中那樣嬌氣,國內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它不但種植適應性廣,而且無飛絮、不落花,既解決了楊樹飛絮環境汙染的問題,又不會對遊客健康造成影響,市場需求量大、效益好,前景廣闊。今年投洽會期間,彩紅楊項目也將參展並向全國推介。

責任編輯:郭怡希

來源:新福建

相關焦點

  • 同安褒美村:一棵彩紅楊 「紅」了一個村
    漳州的林榮生特地約上幾個朋友,到廈門同安遊玩,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打卡同安褒美村彩紅楊基地。「夕陽西下,微風吹過,一大片彩紅楊五彩繽紛,讓鄉間的田野如夢如畫。」林榮生說。同安褒美村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引進近百畝被譽為「變色樹」的彩紅楊,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子。
  • 「彩紅楊」一「樹」富一村,將讓煲美村更紅火
    本網8月20日訊 楊樹是散生在北半球溫帶和寒溫帶的森林樹種,在南方不容易栽種,而今,有一家企業卻在同安的汀溪鎮褒美村培育了「彩紅楊」新品種。,集高端「彩紅楊」苗木種植銷售、引進培育、科研推廣為一體,把鄉村建成生態園、科技園、觀光園、示範園,努力打造成功能多樣、高效生態、產業融合的創新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 彩紅楊!一「樹」獨秀扮靚城市風景線
    彩色的樹葉隨風搖曳,千姿百態,炫目的彩色,連綿著,如絲如綢,恍若天織彩錦飄落在四周;走在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阡陌縱橫的樹海中,回歸自然,放飛心情……隨著城市工業化的發展,高樓大廈、車水馬龍讓城市越來越像一個大大的圍城,身心緊張的都市人越來越憧憬能放鬆身心的居住和休憩環境,越來越多的城市公園、郊野公園、美麗鄉村開始受追捧……在此趨勢下,彩紅楊、紅葉李等一批批優質珍稀彩葉樹種也越來越受市場認可。
  • 一個「網紅村」的誕生:一群老闆開「檢討會」,一場直播帶貨千萬
    如今,這個只有 939 人的小山村又開始醞釀第二場蛻變,通過完善產業設施,和天貓等平臺合作,成為產業「網紅村」,完成從「脫貧」到「致富」的進階。山坡上的檢討會8 月 28 日傍晚,湘西花垣縣的一個山坡上, 16 個人圍坐在夕陽下開了場「檢討會」,氣氛嚴肅。
  • 網紅村:從視覺景觀生產到鄉村振興,產生機制與可持續路徑研究
    參考「網紅」的定義,作者將「網紅村」界定為網際網路時代依靠視覺景觀被網民大量關注而走紅的鄉村空間。基於近兩年在網紅村的駐村觀察和深入調研,筆者從物質空間、認知空間和社會空間3個維度解構網紅村的產生與演化機制,進而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指出其發展困境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可行路徑。
  • 廈門一棵「網紅」猴麵包樹經歷兩次最大颱風 兩次都被連根拔起
    猴麵包樹被再次扶正,正在打點滴,輸營養液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 吳林增 文/圖)這兩天,它成了「網紅」,朋友圈都在傳它。  它是一棵猴麵包樹,祖籍非洲,現居廈門,落戶福建亞熱帶植物研究所。  目前,它也是省內最高、最大的一棵猴麵包樹。  它之所以成為「網紅」,是因為它經歷了廈門這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兩次颱風。  兩次,它都沒站住腳。啪嗒一聲,轟然倒下。  兩次,都是廈門人扶它一把,它重新紮根、成長,繼續吹風、飲露,看美麗廈門。  網上,大家管它叫「樹堅強」。
  • 一夜之間,愛晚亭旁的這棵「網紅」楓樹由綠轉黃
    三湘都市報12月3日訊(記者 周可 通訊員 曾蓉 視頻剪輯 何佳潔)今天早上,市民張先生一出門就感覺到了「風夾雨」所帶來的溼冷攻擊,又立即回家換了件厚棉服。長沙昨晚這波一夜降溫威力確實不小,就連嶽麓山景區愛晚亭旁的一棵紅楓(雞爪槭)也一夜之間由綠轉黃。
  • 植物界新晉網紅--鹿角蕨,不養一棵都覺得自己OUT了~
    嘟的葉片,開始分散長出酷似「鹿角」的分叉,整棵植物就像自帶了森林系的光環~其實,站在小清新&網紅草的巔峰,放在哪裡,鹿角蕨都自帶光芒~最近花市上也常能看到鹿角蕨的身影,如果你想要送男生一款清新的花束,你可以選擇鹿角蕨作為葉材~
  • 壽光這個村的韭菜花竟成了熱銷「網紅」商品
    壽光這個村的韭菜花竟成了熱銷「網紅」商品 2020-09-19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兩會策劃·邁好步 接力跑」張公偉:趙老屯從空心村變網紅村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有你,有我,有他,有每一個為之奮鬥的人。小康,只是開始;2021年,新開局,新作為,讓我們繼續砥礪前行,一起感受奔跑的故事。大河網記者 賀志泉「美麗鄉村變化大,屯裡不比城裡差。」身系圍裙、頭戴高帽,趙勝利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宜陽縣趙老屯村的趙勝利早些年在洛陽市內經營著一家飯店,掙了錢,也買了房。
  • 網紅建築的流量能否助力鄉村振興
    近幾年,江南水鄉不僅擦亮了美麗面貌,也時不時誕生一些「打卡」「網紅」建築,吸引大眾眼球。年輕人紛紛湧入鄉村,正在拉動鄉村的經濟和相關產業。  那對鄉村振興而言,網紅建築究竟能做什麼,又做不到什麼?在朋友圈等網絡平臺發照片,再寫一個漂亮的文案,招募更多網友前來參加下一期活動。沒想到網友們真買帳,陸陸續續過來,在木頭方塊上「玩耍」。大地秀場,成了前往新場古鎮「打卡」的「網紅」拍照點之一。  然而,說得再好,這個網紅舞臺的本質就是一些年輕人在鄉村的文化試驗,活動也不是天天有,那它能給這個村子帶來什麼呢?  大地秀場的背後,其實是人。
  • 網紅綠植「散尾葵」,拆開包裝眼前一亮,養了倆月,變成枯草
    網紅綠植「散尾葵」,拆開包裝眼前一亮,養了倆月,變成枯草散尾葵,天堂鳥,龜背竹,滴水觀音這幾種綠植都是當下很火爆的植物,尤其是在網上,很多「網紅」都在極力的推薦,說句實在的,我個人並不是很喜歡網紅這個稱呼,為了自己的利益,路邊的石頭都能說成是金子,而且還會有大量的人去買,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吃吃過
  • 為了一夜暴富,這些年輕人迷失在義烏的網紅直播村
    這意味著,即便你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身無分文,依然可以在北下朱獲得成功。這裡是網紅產品的海洋,這裡提供一件代發,這裡對刮躁的網紅、達人和主播們,擁有天然的好感。這裡如同一個「野生片場」,按照劇情設定,最終的指向無一例外,都是「白手起家和一夜暴富」。但是,就像現場的許多缺乏專業素養的網紅,在鏡頭前演嗨了,總想自我放飛,北下朱的劇情走向,也總會時不時地偏離。野生片場「重來,重來,再來一遍。」阿來大幅度甩著胳膊,雨越下越大,已經將他精心梳理過的大背頭,打溼成一團一團。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鼎湖新增網紅「打卡樹」
    在鼎湖山避暑山莊往前100米「翠寒入徑」石刻附近長有一株白飯果樹最近這棵樹成了本地攝影圈裡的「網紅打卡樹」按理來說,有著「植物王國」之稱的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區一棵白飯果樹,在多姿多彩、林被茂盛、古木參天的鼎湖山上,是連個樹木牌子都沒有的樹種
  • 住網紅美宿,撈海膽,品冠秦奮去了一個假三亞?
    住過的人都說是三亞最美的民宿,我覺得風格很網紅,更適合拍照。民宿藏在一片樹林中,機場開車穿過一條林蔭小道,忽見一棟白色茅草房,宿約107就到了。黎族元素為民宿增色不少。但哥將當地黎族傳統的茅草船型屋進行改良,以白色為主,上面覆蓋茅草船型屋頂,周圍用綠植點綴,很有東南亞風格。
  • 「網紅直播第一村」中的淘金者:熱潮褪去 我想離開
    義烏市北下朱村,一個距義烏國際商貿城僅2.2公裡的小村子,從「微商第一村」、「社交電商小鎮」,再到「網紅直播第一村」,北下朱村在網絡時代的浪潮裡不斷變換著身份。
  • 一個老網紅的自白.
    今天說說大家最感興趣也是最好奇的一個話題「網紅」。很多人一提到「網紅」都覺得是貶義詞,覺得很不入流。但又不得不承認很多人都削尖了頭想要變成「網紅」,原因很簡單就現階段而言網紅確實是一個變現比較快的職業。
  • 又一「網紅地」因嶽雲鵬出名,您怎麼看?您會去遊玩嗎
    河南省南樂縣嶽村集村,相信很多朋友都沒聽說過這個地方,但說到「嶽雲鵬」您一定很熟悉。它是嶽雲鵬的故鄉,鄉親們選擇利用他的名氣來發展旅遊業,並帶動全體村民踴躍參與其中,對此您怎麼看?嶽雲鵬的經歷嶽雲鵬出生於河南濮陽市南樂縣,他在家排行老六,家中有五個姐姐,一個弟弟,一家九口人,全靠父母蒸饅頭維持家用。由於家裡非常貧困,兄弟姐妹們的學業也難以維持。而嶽雲鵬就是這樣正是因為交不起學費,於是他就萌生了去北京尋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