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直播第一村」中的淘金者:熱潮褪去 我想離開

2021-01-09 網易

  義烏市北下朱村,一個距義烏國際商貿城僅2.2公裡的小村子,從「微商第一村」、「社交電商小鎮」,再到「網紅直播第一村」,北下朱村在網絡時代的浪潮裡不斷變換著身份。

  

  

  
99棟商住樓,數萬名直播帶貨主播,在這裡,真正地詮釋了什麼是「全民直播」時代。有人說這裡是直播從業者的「淘金」聖地,有人說這裡指引著直播的「風口」。爆單,在這裡口口相傳。他們中有人在這裡帶貨百萬件,也有人在這裡盤桓數月後黯然離去。

  

  

  
近兩年,隨著社交電商的崛起,利用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成為新的營銷模式,北下朱村也漸漸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淘金者。

  

  
【英姐:勇闖北下朱 實現財富夢】

  今年50歲的英姐就是眾多淘金者中的一員。幾個月前,她還在吉林老家賣烤地瓜和玉米,本來就不太好的生意因為一場疫情徹底落敗。生活的拮据驅使她走出老家「再次創業」。

  

  
來北下朱村之前,英姐甚至不理解什麼是直播帶貨。雖然賣了大半輩子的貨,但碰上了網際網路,還是要從頭學起。

  

  
英姐的短視頻帳號上寫著:負債二十萬,吉林英姐闖義烏。這二十萬,是在老家時候因為蓋房子和為父親治病欠下的;這二十萬,也是她拍段子的標題。但想在這裡賺滿二十萬,並不是那麼簡單。

  來到北下朱村5個月,英姐並沒有賺出額外的積蓄,這顯然和她的期待有很大差距。如今,她和老伴一起租住在10平米的小房子裡,床的一邊是貨架,另一邊是木板隔出的廚房。直播時就把三腳架放在床上,站著帶貨,餓了下一碗清水面。

  

  
不少像英姐這樣的淘金者都面臨相似的窘境:一腔熱血來到北下朱村,但直播間沒人,粉絲也不多,更賣不出貨。

  北下朱村以前只是個義烏郊區的自然村落,那時村民們住著瓦房,祖祖輩輩為了方便勞作,一腳腳踩出蜿蜒的道路。2007年,北下朱村等來了舊村改造,村委決定把村子打造成一條「商業街」。

  兩條主街的十字交叉口處,現在是村子的黃金地段,網店隨著路網依次排開。直播的人群、隨意堆疊的包裹、拉貨的電動三輪車,掛著各地牌照的小汽車在這裡交匯。

  

  
村中的99棟樓房,一樓是門面,2到5樓既可以住宿,也可以改造成辦公室。數以萬計的主播蝸居在此,孕育自己的財富夢。

  【金光林:十八套房不愁租】

  金光林是北下朱村的村民,也是這裡的房東,他在北下朱村有十八套房。北下朱村的發展使得他成為直接的受益者。

  有客人前兩天就已經從老金的一套房子搬走,老金今天才想著把招租告示貼出去。他說現在的北下朱村,不缺客源。果不其然,上午貼告示,房子下午就租出去了。

  

  
不斷走高的房價、成功帶貨的不確定性、直播行業的高流動性,各種因素影響之下,北下朱村的租客像海浪一樣,不斷拍岸,又退去。

  從地圖上看,村子被一條河和三條馬路圍成一個長方形,像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在現實的磨擦之下,逃離北下朱村的想法已經慢慢滋生。而在英姐之前,已經有太多人被迫「逃離」。

  【鍾永平:逃離北下朱村的又一個老闆】

  在北下朱村生活了8年,曾擔任過北下朱村微商會會長的鐘永平,見證了這裡的飛速生長。而到今日,他卻被高得離譜的房租嚇跑了。

  鍾永平做的是各類小商品的供貨商,六年前,他的門面房一萬就可以租到。而今年,他的租金已經高達七十萬。無奈,他搬離了北下朱村,來到了兩公裡外的另一個村莊。在這裡,同樣的房子,房租只有北下朱村的三分之一。

  

  

  
在鍾永平看來,北下朱村已經慢慢走下神壇。很多人衝著名氣,盲目前往。而像他這樣的明眼人,已經帶著資源離場。

  在北下朱村的街道上,有一塊顯眼的牌子,寫著「中國網紅帶貨小鎮」。據說更早之前,這塊牌子上寫的是:「走進北下朱,實現財富夢」。

  

  

  
作為一種新興事物,直播帶貨受到了消費者和企業的追捧。這股浪潮在短時間內席捲全國。但浪潮中往往帶著泡沫。直播帶貨雖是商業實踐中的一個重大創新,但任何一種創新都需要在不斷的修正中成熟完善。等泡沫退去,北下朱村又會是一副什麼模樣?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耿博陽 劉寬漾 編輯:劉清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一個「網紅村」的誕生:一群老闆開「檢討會」,一場直播帶貨千萬
    就在當晚,淘寶主播薇婭也來到十八洞村,和當地的網紅一起直播帶貨。短短一個小時的直播,賣出了超 1050 萬元的農產品,還帶來了 960 萬人次的關注。三天後,一年一度的獼猴桃採摘節開幕,十八洞村又籤訂了 105 萬箱的訂單。
  • 年交易規模近兩百億元、一年房租20萬…直播爆單神話背後,「網紅村」有人月收入僅幾百元…
    近幾年,隨著電商的發展,直播帶貨成為了不少年輕人創業的選擇。而在距離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僅兩公裡的北下朱村,由於具有天然的物流優勢,這裡成為了很多人電商事業的起點。浙江義烏北下朱:小村莊變身「直播帶貨網紅村」
  • 為了一夜暴富,這些年輕人迷失在義烏的網紅直播村
    這裡是網紅產品的海洋,這裡提供一件代發,這裡對刮躁的網紅、達人和主播們,擁有天然的好感。這裡如同一個「野生片場」,按照劇情設定,最終的指向無一例外,都是「白手起家和一夜暴富」。但是,就像現場的許多缺乏專業素養的網紅,在鏡頭前演嗨了,總想自我放飛,北下朱的劇情走向,也總會時不時地偏離。
  • 在直播大潮中翻滾:底層網紅的夢想與現實
    網紅再火也是別人,即便是在一個公司,但他們之間卻像是隔了一道鴻溝,怎麼也跨越不了。別人年入百萬,而自己,手裡緊緊攥著的幾千塊錢的工資讓她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現實的差距。沒過多久,因為家事,她沒有多加考慮就辭掉了這個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
  • 褪去流量外衣,網紅自創美妝品牌是否是門「好生意」?
    其花50萬請瑞士設計師,全部產品配方去掉66種汙染及可疑有害成分,為傳統化妝品中的有害成分找到了更清潔的替代,大部分粉絲在評論區表示期待CODE MINT上市。 但網紅高流量的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也有網友吐槽Code Mint包裝設計融梗太多,抄襲韓國品牌3CE+美國的專業彩妝NYX,簡直就是兩者的大雜燴,50萬設計費花得未免有點虧。
  • 網紅簡史丨從鳳姐到薇婭,誰能陪羅永浩走到時間的盡頭?
    「初代網紅」羅永浩,先後經歷以博客、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網絡圖文時代,以直播、短視頻為代表的網絡視頻時代,再到如今的直播電商時代。 羅永浩成為少數幾個能夠穿越網紅生命周期的人,可以說他見證了整個網際網路經濟的「大起大落」。 老羅自己也感慨:「我是第一代網紅,紅到今天沒有第二個。」
  • 陝西涇陽:舉辦直播技能培訓 打造鄉村網紅主播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為培養儲備鄉村振興農村電商人才,帶動廣大農村群眾學習電商技能,依託鄉村直播帶貨的有力載體,實現家門口創業增收,助力脫貧攻堅圓滿收官。11月25日,涇陽縣婦聯、團縣委、商務局在水利局會議室舉辦鄉村網紅直播帶貨培訓活動。
  • 「直播」英語怎麼說?「直播帶貨,網紅……」這些又怎麼說呢?
    之前有小夥伴留言說想學習一些「直播」的英語是啊,現在是「人人直播」的時代,也許你會發現身邊的人也開始做起直播了,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和「直播」相關的英語~~01.我今晚直播。主播live streamer/streamer02.「網紅」英語怎麼說?
  • 想做直播當網紅,可是你知道主播和網紅用英語怎麼說嗎?
    原標題:想做直播當網紅,可是你知道主播和網紅用英語怎麼說嗎? 本文原創作者:小清新;微信公眾號:咆哮的小清新 在時下流行的媒體社交裡,視頻直播成了最受歡迎的媒體傳播方式之一。而多才多藝的美女主播則是直播間裡至關重要的角色。
  • 浙大教授直播微積分課成"網紅"
    近日,微博直播界出現了一位新晉「網紅」,TA不是「小鮮肉」,也不是「整容臉」,而是一名浙大數學教授——蘇德礦!他因直播「微積分」上了熱搜。有網友截圖,其直播期間在線觀看人數達到1.3萬。  「這手機直播多好,冬天的時候只要我一個人來課堂,你們在被窩」  「同學們在學習中互相了解,成為好朋友,等到畢業,一取極限,一打結婚證,變成一家人。其實就是慢慢越來越接近,最後一取極限,最終不就是領證嗎?」  回應學生的打賞「你們還是省著吧,能省一分是一分,等到將來要結婚。」
  • 兩個經歷相似結局不同的超級網紅:一個月薪3500,一個揮金如土
    在網紅經濟熱潮湧動的當下,能守住初心,戒驕戒躁並不容易。今天作者想聊聊,兩個熱火朝天的小網紅,他們兩個人生際遇頗為相似,卻因選擇不同,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是當下火的發燙的四川小夥丁真;一個是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江西小馬雲。
  • 「網紅」女縣長直播被網友舉報:曾被說「賣風情」
    唐翔(右)與蔡黎麗直播連麥,互相推薦地方農產品。採訪對象提供從2019年9月發布第一條短視頻至今,「唐縣長愛太湖」收穫了超過22萬粉絲,短視頻播放累計過億次。去年12月,唐翔還作為「網紅代表」參加了安慶市的基層代表座談會。
  • 網紅村:從視覺景觀生產到鄉村振興,產生機制與可持續路徑研究
    網紅村的出現就是空間視覺化進程不斷加深的必然產物。 近期國匠規劃學社為大家分享了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城市更新,城市雙修等專題,對於「網紅村」未有分享,今日分享來自上海城市規劃雜誌的文章:《從視覺景觀生產到鄉村振興:網紅村的產生機制與可持續路徑研究》(朱旭佳 羅震東)。
  • 8℃的長沙她依舊需要電風扇來表演,長沙網紅唐藝:我想擁有更多屬於...
    在大多粉絲心裡,唐藝的真實和拼命,讓她成為在抖音擁有900萬粉絲的網紅。12月27日,唐藝在訪談時又穿上暖色調的衣服,她骨子裡有一種對於日常生活的熱愛,她說,暖色調,能溫暖別人。由長沙市網信辦指導,瀟湘晨報社主辦,抖音、今日頭條協辦的大型策劃——長沙放肆紅。透過「湖南放映廳」,將被關注帶給網紅的價值感以及有衝擊力的情緒傳遞給大眾。
  • 凌源發展「網紅經濟」帶旺農產品銷售
    本報記者 張 旭 攝 本報訊  記者張旭報導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給農產品銷售造成的不利影響,凌源市積極孵化一批直播公司,打造一批網紅品牌,培養一批網紅帶貨達人。通過開展系列活動,調動各鄉鎮街直播帶貨積極性,以此發現凌源名品,宣傳凌源名品,打造凌源名品知名度,營造了濃厚的直播帶貨發展氛圍。
  • U比生活與廣州引力波網紅直播培訓基地達成戰略合作
    U比生活-5G時代短視頻\直播細分領域的引導者2020年4月20日,U比生活與廣州引力波網紅直播基地正式開啟了戰略合作。直播基地主要打造網紅直播帶貨平臺,集網紅直播帶貨,網紅培訓,籤約網紅,品牌產業供應鏈為一體的多元化平臺,此次的戰略合作,為U比生活在直播與網紅經濟模塊賦能。
  • 兩個經歷相似結局不同的大網紅:一個月薪3500,一個揮金如土
    2020-12-01 00:49:18 來源: 零號科技 舉報   在網紅經濟熱潮湧動的當下
  • 壽光這個村的韭菜花竟成了熱銷「網紅」商品
    壽光這個村的韭菜花竟成了熱銷「網紅」商品 2020-09-19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棵彩紅楊火了一個網紅村
    春季紅色、夏季多彩、秋季金黃、冬季殘紅……「善變」的彩紅楊讓褒美村「紅」了,更鼓了村民的錢袋子。看到前景 引進百畝彩紅楊2017年下半年,褒美村村委會主任葉躍新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到中環達(廈門)生態科技集團正在尋找彩紅楊種植基地合作對象。彼時,葉躍新也在思考村子如何轉型,便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 網紅80後女副縣長被批直播「賣風情」:差一點就哭了
    官員直播帶貨與流量「網紅」有何不同?有質疑聲音怎麼辦?如何看待「網紅」標籤?近日,唐翔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專訪。她表示,直播相當於把自己「曬」在了公眾面前,全方位接受大家的點評,如果有一點瑕疵極容易被無限放大。談及「網紅」等標籤,唐翔說,體制內一些人對運用新媒體還是比較保守的,如果領導不認可,「網紅」就是個貶義詞,就成為創新工作方式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