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技術助力中國血液疾病診療迎來「全程管理」時代

2020-11-24 美通社

天津和上海2020年9月2日 /美通社/ -- 8月29日,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流式細胞術的領導者BD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共同舉辦的2020 BD血液高峰論壇暨第一屆「血液病全程管理」與流式技術研討會在天津召開。此次大會共邀請十餘位血液病領域重磅專家針對骨髓衰竭與克隆性造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HLH、治療後監測等血液病診斷及免疫監測相關話題分享交流。

大會現場

在本次大會上,BD(中國)首次提出血液病全程流式管理的理念,呼籲將流式細胞術應用於血液疾病的初篩、診斷、監測、移植、重建等流程,開啟全新疾病管理模式。

同時,BD(中國)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還共同啟動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進修醫生繼續教育項目,旨在通過建設規範化的血液疾病診療培訓基地,支持血液科醫生的學習和深造,將頂級血液病專家的經驗以及流式細胞技術帶到更多醫院,輻射全國更廣泛的地域尤其是基層醫療服務機構,惠及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先進理念及流式技術輻射全國  提升血液疾病診療能力 

我國是血液疾病大國,但遺憾的是,我國血液疾病診療能力發展依然不夠均衡,尤其是基層的診療能力和環境與巨大的血液疾病診療需求嚴重不匹配。

「精準的實驗室檢測結果是臨床決策的基礎,也是血液疾病全程管理的基石,在診療更注重個體化的今天,更是具有深刻的意義。流式細胞術可廣泛應用於血液系統腫瘤、紅細胞疾病、免疫治療及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及治療後免疫重建監測等多個領域,檢測結果直接關係到每一項臨床決策,但在部分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其檢驗能力及理念亟需更新,」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副所院長肖志堅在分享中表示,「提升基層檢測水平及全病程管理理念已經成為提升我國血液疾病總體診療能力的重要一環。」

肖志堅表示,流式技術的應用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專業技術,大部分基層醫院還不具備臨床上使用流式技術進行診斷以及免疫監測的能力,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難以配備相關設備,而有能力解讀相關免疫數據的醫師亦長期處於短缺狀態,使得流式細胞術的臨床價值難以真正全面釋放,完善全國血液病分級診療體系,賦能基層診療隊伍已迫在眉睫。

為解決上述難題,此次大會上,BD(中國)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共同啟動了進修醫生繼續教育項目,依託血液病醫院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血液病理中心的優勢學術地位,通過規範化的血液疾病診療培訓基地及培訓課程的開展,傳播先進的流式細胞技術及全病程管理理念,提升中國血液科診療水平,促進醫療資源的均衡化發展。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病理診斷中心是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真正與國際接軌的血液病理綜合診斷平臺,是國內首家以綜合實驗室的身份同時通過了CAP(美國病理學家協會)和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診斷平臺;於2020年2月成立的「天津協和博精醫學診斷技術有限公司」 是血液病醫院病理中心診斷平臺的一體化延伸,也將提供樣本檢測及醫師培訓服務,支持項目發展。

貫徹血液病「全程管理」理念  開啟疾病管理新模式

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來,隨著對血液疾病發病機制的不斷闡明和對造血幹細胞發育規律的深入研究,創新的檢測技術,如流式細胞術正逐漸被廣泛應用於患者的免疫分型、微小殘留檢測等檢測,支持血液疾病治療效果的不斷改善。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病理中心副主任、中國免疫學會血液免疫分會臨床流式細胞學組常委王慧君在分享中透露:作為血液疾病全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式細胞術在血液疾病患者的篩查、確診以確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疾病緩解後微小殘留病監測和可能進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檢測過程中,對於專家臨床決策、療效預測與持續監測均有重要意義,疾病全程管理理念的提出,有助於完善臨床血液疾病的診療流程,提升診療效果。

「以白血病為例,從初篩階段開始,基於流式細胞術的異常淋巴細胞亞群及絕對計數結果能夠給與臨床初步判斷信息;在診療階段,更為明確的白血病分型及MRD監測有助於為治療方案選擇、臨床療效分析、預後判斷、復發監測等方面提供更加精準的醫學決策支持,」 王慧君表示,「而在免疫重建過程中,多參數流式細胞術結果對於及時評價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指導免疫抑制劑等藥品的使用種類和劑量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價值,血液疾病領域的全程管理意識必須加強。」

流式技術助力臨床醫學和診斷  BD(中國)持續發力

此次會議中還展出了BD去年最新引入中國市場的具有標準化互聯特點的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自1973年推出全球第一臺商業化流式細胞儀以來,BD始終致力於領軍流式技術的創新,並持續推動先進理念與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應用與推廣。作為BD公司流式細胞儀系列先進設備的代表,FACSLyricTM已在全球各大實驗室中成為臨床醫生們的可靠夥伴。」BD大中華區生物科學業務副總裁胡軼清表示:「BD深諳中國基層醫療發展和實驗室精準檢測的迫切需求,提供以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為基礎的高效、準確、標準化的實驗室互聯解決方案,響應國家加快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建設的號召,在短期內為推進實驗室醫聯體的構建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為推進分級診療制度落地貢獻力量。未來,BD將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等合作夥伴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將更多的先進理念、硬體設備及優質試劑帶到中國,提升我國血液疾病診療水平,讓每一位國人都能享受到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

相關焦點

  • 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流式細胞術來引領
    對於疾病機制研究、預防、診斷、進展和治療監測均有重要意義。流式細胞術的臨床應用,也從經典的血液腫瘤免疫分型,逐步發展到人體免疫功能評估等健康管理方面。為幫助廣大醫務工作者解決日常工作中的疑問,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提高和改善疾病的精準診療,2020年9月20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的「臨床流式應用高峰論壇」以線下+線上的方式順利舉辦。
  • 精準醫學時代,血液腫瘤如何實現個體化診療?
    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癌症報告顯示,白血病和淋巴瘤兩大血液腫瘤在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仍然佔據著第9位和第10位,血液腫瘤診療水平的總體提升不僅和國民健康息息相關,更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現的重要步驟。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血液腫瘤的治療邁入精準醫療時代。
  • BD最新款FACSCanto流式細胞儀,引領血液腫瘤臨床檢驗新高度
    其將通過更優的雷射配置,更精確的檢驗結果,更快速的檢測速度,更便捷可靠的臨床操作平臺,再創流式技術在臨床檢驗領域的新高度,並最終造福白血病1等血液系統疾病、腫瘤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BD中國生物科學業務市場總監李芸和臨床市場經理李濤共同為新品揭幕"我們知道流式細胞術在血液病的診斷以及治療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 先天免疫缺陷病診療有福音流式細胞術向全國推廣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在中國還沒有被普遍認識,家長和部分臨床醫生對原發性免疫缺陷病不了解,患兒的病情容易被混淆,即便及時確診,幫助檢測免疫細胞的重要手段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的解讀、分析在國際範圍內,目前臨床還缺乏統一的指導原則。
  • BD發布最新款FACSCanto至尊版流式細胞儀
    其將通過更優的雷射配置,更精確的檢驗結果,更快速的檢測速度,更便捷可靠的臨床操作平臺,再創流式技術在臨床檢驗領域的新高度,並最終造福白血病1等血液系統疾病、腫瘤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1973年,BD和美國史丹福大學共同研製成功世界第一臺商品化的流式細胞儀。1980年,中國引進的第一臺流式細胞儀也是由BD公司生產。35年來,BD不斷推出分析型和分選型流式細胞儀,助力中國科研以及臨床檢驗領域的不斷發展。此款BD FACSCanto至尊版流式細胞儀能真正實現臨床檢驗級的3雷射10色配置,通過藍4-紅3-紫3的通道設置,以空間立體激發提高雷射效率。
  • 質譜流式:單細胞多維分析的革命性技術
    對人體這一複雜系統在分子水平的理解,推動我們邁入了精準醫學時代。而對癌症這類複雜疾病的診療需求則促使我們更進一步去實現網絡化、多維度的分析。臨床對檢測技術的需求不僅是「測得更細」,更重要的是能夠同時「測得更多、測得更快」。
  • 打造中國罕見病診療樣板,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此次MDT多學科遠程會診由邢臺市人民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高偉介紹遠程會診需求,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邱正慶進行患者資料梳理和介紹,遠程患者問診,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的神內科、血液內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在線參與討論,充分發揮各專科優勢,及時對患者做出有效評估並明確診斷,並就患者後續的長期隨訪管理診療方案交流了意見,幫助患者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經濟成本。
  • BD中國與兒科醫院共建首個「流式學院」,推動流式細胞術應用
    原標題:BD中國與兒科醫院共建首個「流式學院」,推動流式細胞術應用新華網上海8月3日電(記者 仇逸)為進一步推動流式細胞術在兒科臨床實踐和科研的應用和發展,優化感染免疫疾病的診療和管理,3日,BD中國生物科學部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攜手建立首個「流式學院」,致力建設流式細胞術臨床應用的示範中心和培訓基地。
  • 醫療前沿|金山醫院基因檢測助力臨床診療——「漸凍人症」
    醫療前沿|金山醫院基因檢測助力臨床診療——「漸凍人症」 2020-11-23 15: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首部胸外科疾病術語集重磅發布 ——《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4月26日,在「共享・互聯・築造健康醫療大數據共同體——醫療大數據開發及應用大會」上,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聯合人民衛生出版社共同推出《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這是關於我國胸外科疾病方面的首部術語集。
  • ...為罕見病診療打造樣板——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此次MDT多學科遠程會診由邢臺市人民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高偉介紹遠程會診需求,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邱正慶進行患者資料梳理和介紹,遠程患者問診,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的神內科、血液內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在線參與討論,充分發揮各專科優勢,及時對患者做出有效評估並明確診斷,並就患者後續的長期隨訪管理診療方案交流了意見,幫助患者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經濟成本。
  • 質譜技術賦能精準診療,未來已來
    臨床:質譜技術可助力多種疑難雜症精準診療 近20年來,質譜技術在我國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會議上,幾位在疑難病診療上擁有豐富經驗的臨床專家、檢驗專家,圍繞質譜技術助力疑難病精準診療的實踐與應用進行分享。
  • 「小貝開講」之流式細胞術在MDS及相關疾病檢測中的應用
    時間:2018年5月31日 19:30 - 20:30內容簡介: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於造血幹細胞的一組異質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在臨床上,MDS與其他的髓系增殖性疾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是一個普遍的難點。隨著各種檢測技術在臨床上應用不斷深入,流式細胞術在MDS及相關疾病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來自道培血液病醫院的流式細胞術主任王卉老師,專業從事流式檢測工作多年,在流式細胞術檢測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
  • 鄭大一附院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成立
    大河網訊 (記者 張黎光 通訊員 曹詠 吳文君)提升慢性腎臟病綜合防控水平,助力健康中原、健康中國建設。9月12日,「慢性腎臟病管理創新大會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啟動會」在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第二學術報告廳舉行。
  • 醫學前沿:不一樣的流式螢光檢測技術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酶法在廣泛的領域取代了傳統的化學法,固相酶免疫測定方法(ELISA)以其無放射性汙染等優點終結了放射免疫分析(RIA)時代,而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更是將測定的敏感度和精密度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進入新世紀以來,一種全新的發光檢測方法——流式螢光法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流式螢光法在繼承化學發光法高靈敏度和精密度的同時,更開創性的具有多重指標聯檢特色及高通量、高速度等諸多優勢。
  • BD Horizon Tour流式細胞技術全球行落地中國
    ——BD Horizon Tour流式細胞技術全球行中國站正式在京開幕。本次論壇將全面覆蓋從實驗設計到問題解析的流式細胞技術關鍵環節,致力於為中國科研和臨床人員搭建一個著眼於未來的學習和交流平臺。此外,本次論壇期間,BD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一次性推出了5款覆蓋從基礎到高端、從儀器到試劑的全新流式技術產品,並創新啟動了流式產品的一站式電商平臺。
  • 張曉輝教授:HSCT患者的IFD全程管理丨2020骨髓瘤最新診療進展論壇
    2020年10月30~11月1日,由四川省腫瘤學會、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華西醫院、中華醫學會《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聯合主辦的「2020骨髓瘤最新診療進展論壇(成都)」於四川省成都市召開,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液科主任牛挺教授擔任負責人。
  • 專家面對面,共話 MDS 精準診療
    會議介紹:由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主辦的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血液學分會 MDS 工作組年會、第四屆 MDS 國際高峰論壇暨第 23 期「MDS 研究新進展及血液病骨髓活檢塑料包埋技術應用」學習班於 2018
  • BD放大招 流式「全息」技術開啟免疫研究「3D」時代
    此款全球首發的流式技術是集定製機器、定製試劑、定製服務為一體的全套解決方案,是世界上首個可同時完成多達50色檢測的流式細胞儀。由以往僅對單抗原的檢測升級到對全抗原的檢測,這項全新的「全息」技術可實現對免疫系統全過程全狀態的大數據獲取和分析,全面開啟免疫大數據時代,是流式技術參與生命研究的新裡程碑。
  • BD在首屆全國細胞分析學術年會上發布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
    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不僅在分析速度、解析度、分析準確性等多個領域大大提升,同時可以實現實驗模板及分析模板互傳,室間數據報告互認,首次開啟了用「同一個標準」管理多個下級實驗室模式的大門,推動中國實驗室醫聯體的構建從夢想走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