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免疫缺陷病診療有福音流式細胞術向全國推廣

2021-01-21 環球網

圖說:

流式學院培訓班第一期迎來正式開課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攝

【新民網·最新報導】對於確診免疫缺陷的患兒君君(化名)而言,雖然需要終身注射,但他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身體上也並未留下後遺症,很多家庭因為遲遲沒有得到確診而付出了殘疾甚至是生命的代價。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在中國還沒有被普遍認識,家長和部分臨床醫生對原發性免疫缺陷病不了解,患兒的病情容易被混淆,即便及時確診,幫助檢測免疫細胞的重要手段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的解讀、分析在國際範圍內,目前臨床還缺乏統一的指導原則。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經過數月的積極籌備工作,今天(3月23日),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臨床免疫科主任王曉川教授和專家團隊的主導下,BD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流式學院培訓班第一期迎來正式開課,覆蓋40餘名學員來自國內20多家重點醫院兒科及免疫相關科室的專家與青年醫生。第一期培訓從基礎到臨床深入講解流式細胞術在臨床免疫評估的應用理論和方法實踐,將進一步提高兒童免疫相關疾病的診療水平。

據王曉川教授介紹,流式細胞術是一種對單細胞或生物顆粒進行多參數、定量分析的現代臨床檢測技術,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準確性好等優點,是幫助檢測免疫細胞的最為重要的手段。但採用該技術進行免疫功能分析涉及多個參數,且各參數間關係複雜,如何有效解讀、判斷分析結果,並指導疾病診斷、治療,因為國際範圍內臨床仍缺乏統一的指導原則。

流式細胞技術之前大多應用於實驗室對疾病的分析和研究中。近幾年來,隨著精準醫療個性化治療理念的不斷提升,臨床上對於流式細胞術這類能夠幫助快速和精確地對疾病進行分型和檢測的先進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據王曉川介紹,目前,使用流式細胞術進行淋巴細胞亞群分析已廣泛應用於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臨床各個科室,特別是在患兒免疫功能評估、疾病的診斷、療效監測、預後評估等環節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先天免疫缺陷病是因免疫系統遺傳缺陷或先天發育不全造成免疫功能障礙所導致的,患兒易被反覆肺炎、無法控制的感染、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困擾。一旦早期診斷明確,醫生就可以立即進行「補缺」治療或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早期診斷和治療可讓這些缺陷的生命獲得重生。此外,對於其它後天和繼發的免疫性疾病,早期診斷並及早介入治療也同樣重要。

據介紹,如果在出生時就採集嬰幼兒血樣製成幹血片,通過PCR技術檢測血樣中提取的DNA的TRECs含量,便可對一些重症免疫缺陷病進行篩查,再通過流式細胞術就可對其進行精確診斷,第一時間辨別出先天免疫缺陷患兒。流式細胞術是目前業內公認的確診多種免疫性疾病的便捷準確的方法,同時還可以明確分辨許多免疫性疾病的具體類型。(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相關焦點

  • 遺失的保護傘,走近原發性免疫缺陷患兒
    「通過數十年全國兒童免疫從業者的不懈努力,我國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診療水平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專注於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專科醫生仍較缺乏。」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趙曉東教授告訴我們:「這次,我們特別舉辦了2016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夏季學校,邀請我國知名免疫學專家、教授來這裡講課,就是為了針對各大類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臨床特點和診療思路為醫生、患者傳道授業解惑,促進我國兒童原發性免疫缺陷病走向專業化、規範化的軌道,提高兒童免疫專科醫師對PID的診斷和治療水平。」
  • 流式技術助力中國血液疾病診療迎來「全程管理」時代
    先進理念及流式技術輻射全國  提升血液疾病診療能力  我國是血液疾病大國,但遺憾的是,我國血液疾病診療能力發展依然不夠均衡,尤其是基層的診療能力和環境與巨大的血液疾病診療需求嚴重不匹配。流式細胞術可廣泛應用於血液系統腫瘤、紅細胞疾病、免疫治療及造血幹細胞移植過程及治療後免疫重建監測等多個領域,檢測結果直接關係到每一項臨床決策,但在部分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其檢驗能力及理念亟需更新,」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副所院長肖志堅在分享中表示,「提升基層檢測水平及全病程管理理念已經成為提升我國血液疾病總體診療能力的重要一環。」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式細胞術都有哪些用武之地?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的各個診療方案中,我們仍然能夠發現與流式細胞術相關的檢測得到了不少認可與建議,那麼,究竟流式細胞術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與治療中,有哪些用途呢?這些基於流式的檢測又是否對臨床具有實際意義的幫助呢?
  • BD中國與兒科醫院共建首個「流式學院」,推動流式細胞術應用
    原標題:BD中國與兒科醫院共建首個「流式學院」,推動流式細胞術應用新華網上海8月3日電(記者 仇逸)為進一步推動流式細胞術在兒科臨床實踐和科研的應用和發展,優化感染免疫疾病的診療和管理,3日,BD中國生物科學部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攜手建立首個「流式學院」,致力建設流式細胞術臨床應用的示範中心和培訓基地。
  • 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流式細胞術來引領
    對於疾病機制研究、預防、診斷、進展和治療監測均有重要意義。流式細胞術的臨床應用,也從經典的血液腫瘤免疫分型,逐步發展到人體免疫功能評估等健康管理方面。為幫助廣大醫務工作者解決日常工作中的疑問,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提高和改善疾病的精準診療,2020年9月20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的「臨床流式應用高峰論壇」以線下+線上的方式順利舉辦。
  • 腫瘤免疫的流式應用及多色流式技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 那麼,當流式細胞術遇上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BD(中國)和丁香園特別邀請了南方醫科大學-吳砂老師和首都醫科大學-徐曉雪老師,為我們帶來《腫瘤免疫的流式應用及多色流式技術》的免費公開課。
  • 「小貝開講」之流式細胞術在MDS及相關疾病檢測中的應用
    時間:2018年5月31日 19:30 - 20:30內容簡介: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於造血幹細胞的一組異質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點是髓系細胞分化及發育異常,表現為無效造血、難治性血細胞減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風險向急性髓系白血病
  • BD在首屆全國細胞分析學術年會上發布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
    重慶2019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2019年10月24日,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流式細胞術的領導者BD在首屆全國細胞分析學術年會上重磅宣布將為中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帶來又一款創新利器BD 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
  • 包頭市中心醫院檢驗科開展流式細胞術檢測
    包頭市中心醫院日前開展了淋巴細胞亞群檢測,通過檢測淋巴細胞表面的CD分子,可以對全血中的B細胞,CD4+ Th細胞,CD8+ Ts細胞,NK細胞等的數量和組成進行分析,從而更清楚地掌握機體的細胞免疫狀態,對多種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後提供依據。
  • 技術專家眼中流式細胞儀的「用武之地」
    Guenther:流式細胞儀的臨床應用包括驗證移植前的造血幹細胞和識別癌症及免疫缺陷病中存在的免疫細胞亞群異常。隨著儀器變得越來越小並且更容易操作,流式細胞儀也開始用於疾病篩查診斷。近年來,隨著螢光標記物數量的增加,流式細胞儀的 「多路復用」能力也隨著增加。 我們現在可以在單細胞解析度下分析包括蛋白質和核酸在內的數十種「標記物」,同時得出有價值的種群統計數據。展望未來,流式細胞儀需要越來越簡化。今天,它仍然被認為是一種高度複雜的技術。
  • 全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原標題:全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誕生  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簡稱「XSCID
  • BD(中國)與國際流式細胞學會及上海市免疫研究所延續戰略合作
    此次續約,我們將立足過往良好的合作基礎,進一步擴大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打造出更豐富的適合行業需求的培訓教育項目,為更多免疫研究領域工作者服務,推動中國流式細胞術與單細胞多組學研究與國際接軌。」 國際流式細胞學會新任主席 Andrea Cossarizza 表示:「我們很欣慰地看到中國在流式細胞術領域的快速發展並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先進人才。
  • 【Flow Cytometry】流式細胞術
    3.光電管和檢測系統經螢光染色的細胞受合適的光激發後所產生的螢光是通過光電轉換器轉變成電信號而進行測量的。光電倍增管(PMT)最為常用。4.計算機和分析系統經放大後的電信號被送往計算機分析器。5.細胞分選系統
  • 流式新技術發展看這裡--流式細胞大會精彩呈現
    本屆流式細胞技術網絡會議為期2天,將開設流式新技術發展、臨床醫學、方法與標準、生命科學共4個主題會場。會議將邀請檢驗醫學專家、儀器研發專家、基礎研究等專家針對不同的主題做精彩報告。流式細胞新技術的發展有哪些?本文為大家透露「流式新技術發展」主題中的報告嘉賓,就在12月27日,各位報告嘉賓為您一一解答。
  • 流式細胞術在2020年歐洲血液學年會(EHA)上大放異彩
    此次,陸道培醫學團隊有3項研究成果亮相EHA大會,向世界展示和分享陸道培醫學團隊新科研成果。陸道培醫療集團在CD19嵌合抗原受體T(CD19-CAR-T)細胞治療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中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是橋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挽救了無數難治復發患者生命。這類疾病的病情監測、療效評價、預後評估中,流式細胞術(FCM)微小殘留病變(MRD)檢測技術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 CST Tech Tips - 流式細胞術中如何固定和通透細胞?
    CST TECH TIPS 系列課程 歡迎關注「CST博士互助平臺」 有關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實驗步驟中的固定和通透化,你需要了解什麼?進行流式細胞術,如果你所有的靶標均在外表面表達,那麼可使用活細胞。但當你靶向胞內蛋白時,需依次進行固定、通透細胞並用抗體和/或偶聯抗體對細胞進行免疫染色。固定會交聯細胞中的大分子並將靶蛋白鎖定到位。通透化使抗體能夠進入胞內間隙。關於固定、通透化的實驗步驟,有一些注意事項。
  • 流式細胞術常見問題解答,太實用了!
    02  請問流式細胞術單抗直接螢光需要幾種對照?  首先確認你用的直標抗體的螢光染料是什麼,再確定該抗體的來源種屬,選擇相應的同型對照。一般的的生物技術公司和國內的代理都有出售。  同型對照:是指與MoAb相同的、未免疫小鼠的免疫球蛋白亞類,若使用直接免疫螢光染色法,同型對照也應標記螢光色素,如IgG1 FITC、IgG2a、PE等。主要考慮了細胞的自發螢光、FC受體介導的抗體結合和非特異性抗體結合等影響因素。
  • 全國首例阻斷重症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出生
    醫院供圖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了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X-linkage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新生兒體重3700克,各項身體指標良好,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檢查孩子免疫功能正常。
  • 「小貝開講」之流式細胞術在體液檢測的運用
    時間:2018年9月27日 19:30 - 20:30內容簡介:臨床疑難病例越來越多,傳統的細胞學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對體液檢測的要求,流式細胞術運用於體液檢測,不僅提高了白血病、淋巴瘤的檢出率,而且可以檢測體液的免疫細胞,判斷體液類型,從而輔助判斷病情。
  • 質譜流式細胞術告訴您
    每年全世界有170多萬女性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這種疾病在大約50萬患者中死亡。對於特定的一組乳腺癌患者,如果同時存在某些針對性的免疫細胞,那麼針對這部分人的免疫療法可能會產生有利的治療效果。這篇文章發表於最新的《Cell》雜誌。每年全世界有170多萬女性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這種疾病在大約50萬患者中死亡。在抗擊乳腺癌的鬥爭中,各國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針對這種疾病的新治療方法,旨在更準確地靶向癌細胞並激活腫瘤相關的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