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細胞術在2020年歐洲血液學年會(EHA)上大放異彩

2020-11-24 尋醫問藥網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但疫情並未阻擋血液界學者對學術研究和交流分享的熱情。承載眾多看點的第25屆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年會,在大家的期待中採用線上虛擬會議的模式如期舉行。

作為歐洲血液學領域規模大的國際會議,EHA年會每年吸引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上萬名正規人士與會,一起分享、探討有關血液學的創新理念及新的科學和臨床研究成果,能夠登上EHA舞臺,表示在血液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此次,陸道培醫學團隊有3項研究成果亮相EHA大會,向世界展示和分享陸道培醫學團隊新科研成果。

研究一:使用cCD79a設門的多色流式可以有效監測CD19-CAR-T治療B-ALL後MRD,並且預測橋接移植的預後

第一作者流式細胞室陳曼醫師的文章「Multicolor Flow Cytometry Panel with cCD79A Gating to Detect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B-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 Post Anti-CD19 CAR-T Therapy Bridging to Allo-HSCT」(胞漿CD79a抗體設門多色流式法監測CD19-CAR-T橋接異基因移植治療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摘要號:S113)被選為口頭髮言

陸道培醫療集團在CD19嵌合抗原受體T(CD19-CAR-T)細胞治療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中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是橋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挽救了無數難治復發患者生命。這類疾病的病情監測、療效評價、預後評估中,流式細胞術(FCM)微小殘留病變(MRD)檢測技術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常規的B-ALL的MRD多色流式檢測方法均使用CD19設B細胞門,而CD19-CAR-T治療後,由於13-60%的MRD陽性或者復發患者腫瘤細胞會或多或少丟失CD19,故不再適合使用傳統方案監測MRD。以王卉主任、陳曼醫師為代表的團隊,探討了陸道培醫療集團流式細胞室使用胞漿CD79a(cCD79a)抗體設門多色流式細胞術檢測MRD方法在CD19-CAR-T治療中的有效性,並研究其在輸注後橋接異基因移植(allo-HSCT)整個治療過程中的評價療效及監測預後的作用。

實驗中分別選取10例B-ALL完全緩解(CR)患者的骨髓標本及10例B-ALL MRD陽性的骨髓標本,同時使用新方案與經典方案進行檢測,採用線性回歸方法進行結果一致性分析,證實兩種方案的一致性好。

然後選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於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經CD19-CAR-T細胞輸注後橋接移植的59例患者,使用新方案進行骨髓MRD監測,中位隨訪24月。其中51例(86.44%)患者CD19-CAR-T後FCM-MRD陰性,8例(13.56%)患者CAR-T細胞輸注後MRD陽性或者復發。兩組病例均在中位時間1-2個月左右進行了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經單因素卡方檢驗分析,CD19-CAR-T後移植前以及移植後FCM-MRD均與移植預後有強相關性(分別為P<0.0001,P=0.000)。59例患者中,移植後復發總計9例,其中7例死亡,4例為移植前FCM-MRD陽性患者(佔帶瘤移植組50%,4/8例),3例為FCM-MRD陰性移植患者(佔MRD陰性移植組5.88%,3/51例),2例復發後緩解均為移植前FCM-MRD陰性患者。

結論認為,使用cCD79a設門的多色流式B-ALL檢測MRD方案,可以有效監測CD19-CAR-T後MRD,並且預測CD19 CAR-T後橋接移植的預後。

研究二:流式細胞術微球法檢測24種細胞因子在CAR-T治療中的應用

第一作者細胞凍存室王東出醫師的文章「EP403 Monitoring 24 Cytokines by Cytometric Bead Array during the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Treatment」(流式細胞術微球法檢測24種細胞因子在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中的應用)被選為牆報展示。

研究表明在CAR-T治療中,多種細胞因子在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或者細胞因子風暴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細胞因子檢測是評價CAR-T副作用的重要指標。流式細胞微球陣列技術(CBA)是最近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與傳統的ELISA方法相比,具有靈活、快速、高性價比、節約標本等優點。以王卉主任、王東出醫師為代表細胞凍存室團隊設計了一項新的24種細胞因子組合方案,使用CBA方法評價了其在CAR-T患者的腦脊液和外周血細胞因子檢測中的作用。

他們首先進行了方法學對照性研究,收集了29例健康志願者的外周血,25例回輸CD19-CAR-T細胞後的ALL患者外周血標本,分別使用ELISA(Quantikine,RND)檢測四種常見細胞因子(IL-6、IL-10、IFN-γ、可溶性CD25(sCD25)),與CBA(北京曠博公司)方法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每種技術均有很好的重複性,兩者相關性很好。

為了研究CAR-T後細胞因子變化曲線,研究者選取的25例CAR-T治療患者每人至少採集了5個時間點。由於標本量的問題,ELISA方法只做了正常對照和患者的外周血標本,CBA方法除了檢測外周血標本,還對41例未做CAR-T的完全緩解患者腦脊液標本和15例CART治療後腦脊液標本進行了檢測。

結果表明,在健康對照和患者外周血標本組,雖然IL-6和sCD25檢測的絕對值兩種技術有差異,但是兩種方法均可滿意顯示CAR-T治療後細胞因子變化曲線,一致性很高。尤為重要的是,CBA技術檢測腦脊液和外周血均有臨床實用性強的特點。CBA方法可以一次完成24種細胞因子的檢測,因此節約標本,讓腦脊液這種微量標本檢測成為可能;各種標本的檢測中都解決了ELISA方法必須批量檢測,隨意性差的特點,相比之下檢測時間短、性價比高,不論大批量還是急診隨機性標本都適合。

2020年2月起,陸道培醫療集團已經將CBA方法24種細胞因子檢測技術全面推向臨床,這項技術不僅可用於CAR-T治療患者的監測,同時在各種良、惡性疾病的診斷、治療,感染的免疫指標評價,移植物抗宿主病、CMV、EBV或者其他感染等移植後併發症的診斷、評價,噬血症候群等特殊免疫狀態的監測與防治中,都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研究三:CD69在AML微小殘留病變檢測中的意義

第一作者流式細胞室宮美維醫師的文章「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D69 Detection in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of Patien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CD6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殘留病變檢測中的意義)被選為大會論文集

微小殘留病變(MRD)是惡性血液病重要的疾病監控、判斷預後、指導治療的指標,目前臨床常用的靈敏度較高的檢測方法包括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RQ-PCR)、多色流式(MFC)等。MFC通過分析細胞抗原表達情況區分正常細胞與異常細胞,具有快速、性價比高、覆蓋範圍廣、靈敏度高、特異性高的特點。目前流式細胞術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檢測敏感性為10-3~10-4,雖然文獻報導覆蓋率為80-95%,但是臨床工作中低比例(低於0.1%)MRD檢測、以及缺乏特異性標誌的標本檢測仍舊遇到瓶頸。以王卉主任、宮美維醫師為代表的流式細胞室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CD6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殘留病變(MRD)檢測中的臨床意義。

方法:採用多參數流式細胞術檢測40例AML(包括初治AML及治療後MRD)患者骨髓中CD69的表達率及表達強度,另選取10例MRD陰性的AML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經細胞形態學、流式細胞術、分子及遺傳學檢查證實其骨髓完全緩解狀態。CD69表達強度計算,採用每個患者同一管標本中CD69陰性的淋巴細胞作為校準參照,分別計算對照組正常髓系原始細胞和實驗組惡性髓系幼稚細胞CD69中位螢光強度(MFI)與其CD69陰性淋巴細胞CD69MFI比值(MFIR)。

結果:CD69在正常髓系原始細胞中不表達。在40例AML患者中,有17例(42.5%)CD69表達陽性或部分陽性。陽性病例腫瘤細胞MFIR為15.13+9.58,與對照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CD34+CD117+、CD34-/CD117+組為正常髓系原始細胞組,CD69陽性組和CD69陰性組為AML腫瘤細胞組。CD69陽性組MFIR高於CD69陰性組和正常對照組(P<0.01),後兩者無顯著性差異。

結論:CD69可以作為一個新的AML特異性抗原加入MRD檢測方案中,並有望成為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T細胞(CAR-T)治療AML的一個新靶點。

三篇文章的通訊作者均為陸道培醫療集團檢驗科副主任、流式細胞室主任、信納克實驗室(CAP認證實驗室)主任王卉教授。

陸道培醫療集團檢驗科副主任、流式細胞室主任、信納克實驗室主任(副院長級)。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專委會流式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檢驗學會血液和體液檢驗分會副會長;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液委員會常委;中國臨床流式聯盟常委;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學組、中國血液免疫學會流式學組、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細胞分析專委會、北京細胞生物學會等諸多學會常委、委員和特聘醫生。從事流式臨床診斷19年,獨立籤發30餘萬份報告;全國28個省(包括臺灣)講座600多場,為全國26個省(包括臺灣)百家三甲醫院培訓了進修醫。

科研創新,競勝之道。陸道培醫療集團作為目前國內大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擁有正規的病理和檢驗醫學團隊,各實驗室之間緊密協作,及時為臨床一線醫生提供精準的檢驗報告,為患者的正確診斷和治療爭取寶貴的時間,其檢驗報告的準確性和易讀性得到業內的廣泛認可。

 

【版權聲明】:本文由「廣州市財媒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布,內容僅作為廣告宣傳,與本網站無關。本文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觀點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並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焦點

  • 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流式細胞術來引領
    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流式細胞術來引領 2020-09-23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貝開講」之流式細胞術在MDS及相關疾病檢測中的應用
    時間:2018年5在臨床上,MDS與其他的髓系增殖性疾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是一個普遍的難點。隨著各種檢測技術在臨床上應用不斷深入,流式細胞術在MDS及相關疾病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來自道培血液病醫院的流式細胞術主任王卉老師,專業從事流式檢測工作多年,在流式細胞術檢測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
  • 相干雷射解決方案助推流式細胞術的免疫細胞療法等新型應用
    北京2020年11月26日 /美通社/ -- 11月24日,來自Coherent相干公司的鄭傑先生在第二屆流式細胞儀網絡會議(iCFCM 2020)上做了關於「流式細胞儀的雷射解決方案」的演講。鄭傑先生現在相干公司負責中國生物儀器市場銷售工作,對於雷射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如流式、基因測序和共聚焦顯微成像等)有多年的經驗,對該市場發展具有獨到的見解。
  • 【Flow Cytometry】流式細胞術
    側向散射光雖然也與細胞的形狀和大小有關,但它對細胞膜、胞質、核膜的折射率更為敏感,也能對細胞質內較大顆粒給出靈敏反映。(2) 螢光信號  自發螢光,即不經螢光染色細胞內部的螢光分子經光照射後所發出的螢光。
  • 包頭市中心醫院檢驗科開展流式細胞術檢測
    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er,FCM)是一種在功能水平上對單個細胞或其他生物粒子進行定量分析和分選的檢測手段。它能高速分析上萬個細胞,並能同時測量細胞的物理或化學性質,如粒子的大小、體積、內部結構、DNA、RNA、蛋白質、抗原等,進行多信息分析。它集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雷射技術、流式理論於一體,被譽為實驗室裡的「CT」。
  • BD在首屆全國細胞分析學術年會上發布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
    重慶2019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2019年10月24日,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流式細胞術的領導者BD在首屆全國細胞分析學術年會上重磅宣布將為中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帶來又一款創新利器BD FACSLyricTM流式細胞儀。
  • Amnis量化成像流式細胞儀在血液學研究中的應用
    Amnis量化成像流式細胞儀在血液學研究中的應用 白血病的診斷、分類和預後分層需要綜合運用形態學、免疫表型和遺傳分析方法,而傳統上這需要在多個平臺上進行檢測以便得到最終結果。         成像流式細胞術可以在一個儀器上產生以上所有結果,從而為白血病的診斷和研究開闢了新的工具。
  • BD中國與兒科醫院共建首個「流式學院」,推動流式細胞術應用
    原標題:BD中國與兒科醫院共建首個「流式學院」,推動流式細胞術應用新華網上海8月3日電(記者 仇逸)為進一步推動流式細胞術在兒科臨床實踐和科研的應用和發展,優化感染免疫疾病的診療和管理,3日,BD中國生物科學部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攜手建立首個「流式學院」,致力建設流式細胞術臨床應用的示範中心和培訓基地。
  • 流式細胞術測效靶細胞殺傷實驗
    流式細胞術測效靶細胞殺傷實驗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1-16 23:08
  • 這些流式經驗,師兄師姐不一定都會告訴你(含視頻)
    2020-10-13 11:41:48 來源: 生物學霸 舉報
  • 「小貝開講」之流式細胞學在淋巴瘤檢測中的應用
    時間:2018年11月那流式細胞學是如何檢測免疫表型的?在淋巴瘤診斷中具體有何應用?結果如何判讀?檢測過程又是怎樣的呢?此次講座,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上海瑞金醫院血液學研究所流式細胞室負責人翁香琴老師,主要圍繞《流式細胞學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診斷中的專家共識》,給我們分享一下流式細胞學在淋巴瘤檢測中的應用。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式細胞術都有哪些用武之地?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的各個診療方案中,我們仍然能夠發現與流式細胞術相關的檢測得到了不少認可與建議,那麼,究竟流式細胞術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與治療中,有哪些用途呢?這些基於流式的檢測又是否對臨床具有實際意義的幫助呢?
  • 研究評估流式細胞術在診斷男性尿道炎中的應用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6年全球男性性傳播感染的患病率為2.7%,淋病為0.7%,滴蟲病為0.6%。在男性,這些和其他性傳播感染可能導致尿道炎,尿道的炎症。 有幾種方法可以檢測這些感染。
  • 先天免疫缺陷病診療有福音流式細胞術向全國推廣
    圖說:流式學院培訓班第一期迎來正式開課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攝【新民網·最新報導】對於確診免疫缺陷的患兒君君(化名)而言,雖然需要終身注射,但他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身體上也並未留下後遺症,很多家庭因為遲遲沒有得到確診而付出了殘疾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 流式技術助力中國血液疾病診療迎來「全程管理」時代
    天津和上海2020年9月2日 /美通社/ -- 8月29日,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流式細胞術的領導者BD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共同舉辦的2020 BD血液高峰論壇暨第一屆「血液病全程管理」與流式技術研討會在天津召開。
  • Q2 Solutions在全球部署Cytek超30色流式細胞儀,20年來首次重大...
    以下為詳細信息(轉載自「上海廈泰」微信公眾號):  為了不斷向新藥研發公司和患者提供行業領先的實驗室檢測解決方案和尖端技術,Q2 Solutions決定通過與Cytek Bioscience進行多年合作,在其覆蓋北美,歐洲,亞太和中國的全球八個實驗室中都採用下一代流式細胞系統。
  • 【流式課堂】第一講:流式細胞儀的結構組成、主要技術指標及其檢測原理
    ,在MICM血液病綜合診斷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廣大血液病診斷同道們對於流式細胞學知識的渴求呼聲越來越高,但目前大家可以獲取的系統的流式細胞學講座少之甚少!缺乏系統的學習,流式細胞學的知識掌握不夠完善,對於流式報告的分析水平參差不齊。鑑於此,我們美博邦血液病診斷論壇於2月21日發起流式細胞學專業公益「金牌講師」招募令,並成功邀請到國內多位專家老師們開展流式公益課堂,非常感謝各位專家老師們對於此次公益活動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奉獻,系統的流式課堂將帶領大家從零基礎學起,循序漸進,普及流式知識,勢在必行!
  • CST Tech Tips - 流式細胞術中如何固定和通透細胞?
    CST TECH TIPS 系列課程 歡迎關注「CST博士互助平臺」 有關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實驗步驟中的固定和通透化,你需要了解什麼?進行流式細胞術,如果你所有的靶標均在外表面表達,那麼可使用活細胞。但當你靶向胞內蛋白時,需依次進行固定、通透細胞並用抗體和/或偶聯抗體對細胞進行免疫染色。固定會交聯細胞中的大分子並將靶蛋白鎖定到位。通透化使抗體能夠進入胞內間隙。關於固定、通透化的實驗步驟,有一些注意事項。
  • BD最新款FACSCanto流式細胞儀,引領血液腫瘤臨床檢驗新高度
    2014年12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近日召開的2014年東方檢驗醫學學術會議上,BD(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公司下屬BD生物科學業務在展臺現場發布了最新款BD FACSCanto至尊版流式細胞儀。
  • 流式細胞術CV值重要嗎?怎麼用?
    刀刀明做流式細胞術cv值控制在多少合適,我最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