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每年3千萬元檢測費保市民吃得放心

2021-01-08 搜狐網

  中廣網寧波12月26日消息(記者焦健 曹美麗焦平平通訊員陳瓊)為了讓寧波市民吃得更放心,寧波市正著力構建新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目前寧波每年用於食品安全的檢測經費達3000萬元,其中市本級1000萬元。

這是記者從25日在甬召開的浙江省食品安全綜合監督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獲得的信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惠魯生到會並講話,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黃萌參加了會議。

  根據寧波市政府提出的建設高水平的檢驗檢測能力的要求,寧波市形成了「關於建設寧波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調研報告」。據調查,寧波現有食品檢驗機構28家,設備總價值1.6億元,檢測機構人員340餘名。為整合檢測資源,寧波市政府決定新建食品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並且打破部門所有的傳統觀念,實現檢測效益的最大化。

  為形成規範有序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從2005年起,寧波市啟動了食品安全評價性抽驗體系,寧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本市11個縣(市)區進行監測抽樣,開展有關食品關鍵安全指標的抽驗和評價工作。為體現第三方公正性的原則,食品安全評價性抽驗工作委託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寧波)、寧波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寧波市漁業環境與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檢測機構共同承擔。樣品採集採用從超市、商場、農貿市場和餐飲店購取相同數量的被抽驗品種作為樣本,併合理覆蓋產地、企業、品種、質量等級等。兩年來,共投入檢測經費300萬元,對19大類34個品種的大宗食品進行了評價性檢測,為科學評估重點食品安全水平和監管工作提供了依據。

  寧波構建新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經驗在浙江省推廣,寧波市食品藥品監督局也因此被評為浙江省食品安全綜合監督先進集體。

相關焦點

  • 孔雀石綠檢測國家標準發布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檢測「毒魚」有依據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由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制定的《水產品中孔雀石綠和結晶紫殘留量的測定》國家標準已由國家標準委員會正式發布。標準出臺,意味著添加這種物質的「毒魚」有了檢測依據,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 吃得放心!@通州人,手機掃碼就可追溯肉肉的「前世今生」……
    吃得放心!「連檢測的大腸菌群、菌落總數什麼的都有,這吃得安全又放心。」盧女士高興地說。我區現有7家肉製品、3家速凍肉製品生產企業及25家肉製品小作坊。為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從9月下旬起,我區在全區範圍內展開肉製品生產單位專項檢查。檢查發現,這些企業和小作坊整體情況較好,但還存在部分食品從業人員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識不高、索票索證不全、生產過程記錄不規範等問題。
  • 寧波一網紅菜場「脫胎換骨」,美得像水族館!很多人愛開車到這兒買...
    寧波一網紅菜場「脫胎換骨」,美得像水族館!>近日,重裝改造後的鄞州區鹹祥菜場煥發「新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魚中極品」——藍點馬鮫魚,每年回流入象山港,鹹祥菜場都能率先感知。因此菜場的屋頂,採用了傳統海洋和馬鮫魚的形象,突出了鹹祥特色,配上藍色的燈光,仿佛讓人置身海底。
  • 魚塘抽檢未發現孔雀石綠 市民可放心吃魚(圖)
    點擊進入>>>   專家表示夏季非孔雀石綠適用魚病的發病期 市民可放心吃魚  孔雀石綠能增強魚的生命力,但殘留在魚體內後可能讓人中毒Photocome供圖  南方網訊 近期,有關香港從進口淡水魚樣本中檢驗出高毒性的孔雀石綠殘留的消息不免讓廣州市民也有所擔心。對此,記者昨日(8月31日)了解到,為確保水產品安全,廣州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測人員連日來奔赴魚塘抽樣檢驗。
  • 3秒就能加熱,15分鐘可沸騰 「方便火鍋」能放心吃嗎?
    那麼這種火鍋揚州有得賣嗎?到底能不能放心去吃?「方便火鍋」成網紅海底撈、小龍坎等火鍋店紛紛開售自熱火鍋尚屬新產品,推廣力度不大且種類較為單一,記者昨日走訪了多家大型超市並未發現「方便火鍋」的身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聽說過這種小火鍋,但超市裡暫時都未有上架。
  • 2019吃在寧波,十種寧波特色海鮮介紹,每一種都不會讓你失望
    「寧波市民買得最多的十大水產品」中,帶魚連續10多年拿下第一。寧波帶魚的口碑,是吃貨們口口相傳下來的。 大小黃魚,可謂全國有名,但是見得人少,吃的人也不多。大黃魚並不大,圖片中就可以看到。在寧波人家的飯桌上,自古是少不了大黃魚這道菜。鹹齏大湯黃魚和黃魚鯗,算是代表作。
  • 蛋白質是普通大米的3倍!主食換成它,鬆軟香彈,全家可吃的「放心糧」
    只是現在,想吃到一口好米,卻沒那麼容易:  現階段,全國很多耕地汙染嚴重,受重金屬汙染的糧食,每年近1200萬噸。蛋白質是普通水稻或小麥的2-3倍。    餐桌上有了這種營養豐富的好大米,我們可以放心的享受美食,老人小孩都不忍住多吃兩碗。  而在我們好好吃飯的同時,沙漠的生態環境也因此有了積極的改變。  網上更是好評如潮!用戶反饋:「確實好吃」、「蒸出的米飯,松、軟、香,不吃菜都能幹掉二三碗。」
  • 警惕淨水器銷售騙局,自來水可放心飲用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鄔豔 王昌龍近段時間來,我市多個鄉鎮集鎮上出現了淨水器銷售員,他們利用電解水實驗「佐證」市民日常用的自來水「又髒又渾」。這樣的實驗靠譜麼?我們每天飲用的自來水能放心麼?「我們今天進行的是自來水濁度、餘氯以及PH值的檢測。」來自湖南山水檢測有限公司的現場部採樣工程師譚穩根在大街上隨意找了個自來水龍頭,進行了即時採樣,隨後在圍觀群眾的注視下,現場進行了專業檢測。「濁度是0.6、餘氯是0.30、PH值是6.80,這3個數據都是合格的,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 寧波自來水廠加大氯氣用量?
    周清卿介紹,市自來水有限公司近期沒有對各水廠加氯量作出任何調整,公司出廠水餘氯指標內控標準在0.3-0.8mg/L,遠低於國家餘氯標準4mg/L,且寧波的自來水生產原水全部來自水庫,整體水質比較好,日常生產加氯量遠低於同行,目前各水廠出廠水餘氯指標均維持在0.5mg/L左右,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 你吃得放心嗎?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用數據說話
    日前,「回眸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蘭州市衛生健康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為你揭開食品安全檢測的神秘「面紗」。2020年,我們經過檢測檢驗抽查,牛肉麵湯料添加罌粟殼、釀皮子裡面添加硼砂的現象在蘭州市場上基本沒有了。」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食品一科科長丁輝說,「每年我們在食品上的抽檢數據大概是在2萬批左右,不合格率從之前的百分之六點幾,到2020年的4.9%,呈下降趨勢。」
  • 7423元!寧波平均工資剛剛公布!對不起,又拖後腿了…
    近日,國內知名機構發布《2017年夏季求職期平均薪酬城市排行榜》報告顯示,寧波地區2017年夏求職期的平均薪酬為7423元。
  • 吃松花蛋會鉛中毒? 檢測6種松花蛋4種含鉛但未超標
    近日,記者在大型超市、社區超市、自由市場選購了市面上常見的6種松花蛋,聯合西安國聯質檢對它們進行檢測。結果顯示,6種松花蛋中4種含鉛,但鉛含量均未超標。市民疑惑吃松花蛋到底安不安全?5月3日,市民李先生打來電話說,「我家一到夏天就喜歡吃松花蛋,幾乎每頓晚飯都要切一盤,可是我最近看到一些報導,說松花蛋有毒,吃了會中毒,我看了很擔心,松花蛋到底安全不安全,敢不敢經常吃?希望《好奇心》欄目能做實驗檢測。」近日,記者查閱發現,關於松花蛋有毒的報導的確能看到。
  • 有感恩心明天會更好 寧波一元慈善家愛心連尋甸
    尋甸仁德金所中心學校校長楊加年表示:「雲南的小朋友非常開心,能吃到加餐,還能閱讀到這麼好的書籍,他們會有更美好的未來。」天公不作美 航班誤點行程添亂8月3日一元慈善家出發之際,正遇上雷雨天氣。原本晚上7點多起飛的航班延誤到9點多起飛。到雲南後,由於航班大面積延誤,造成行李耽擱,以致到賓館時已經是凌晨2點。
  • 成都土豪羊肉冬至日160元一斤 市民冒雨排隊吃
    昨日冬至,天寒地凍沒擋住成都市民喝羊肉湯的熱情,不少市民呼朋喚友,湧入羊湯館,過了一下嘴巴癮。  記者昨日走訪發現,大多羊肉價格已漲至100元一斤,最高的漲到了160元一斤。「160元一斤,漲得太猛了,接受不了。」食客李先生邊吃邊抱怨。
  • 積了一夜雪煩心事兒一串串 出行市民被折磨得夠嗆
    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 一夜大雪過後,寧波的大街小巷白茫茫一片,雖然交警和城管隊員一大早就上路鏟雪、破冰、撒鹽、撒溶雪劑、撒土、撒石子,但這場雪帶來的煩心事兒一串串,很多出行的市民都被折磨得夠嗆。  又得從口袋掏錢了  蔬菜、海鮮漲聲一片  昨天早上,記者在寧波江東張斌橋菜場和福明菜場看到,來菜場買菜的市民比平常明顯少了很多,菜價明顯上漲了不少。  一位賣魚的經營戶說,昨天,菜場裡魚的品種少了很多,黃魚、玉禿的量非常的少,她連貨都沒進到。
  • 新區引進世界首臺82Hz小分子水生產設備,年產值可近9千萬元
    經數十年研發及驗證,最有利於人體健康的82Hz小分子水生產設備即將投產,年產值可近9千萬元水,孕育萬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近日記者獲悉,西海岸新區一家水廠引入了世界首臺能生產最有利於人體健康的82Hz小分子水設備,並經過終測即將正式投產,且一臺設備年產值可達9千萬元。何為82Hz小分子水?其益處是什麼?
  • 青蛙不能吃了 生態養殖的牛蛙、石蛙可以放心吃!
    查看本網報導:《淳安近一半青蛙體內有寄生蟲專家提醒不要吃青蛙》。  杭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反映說,消息報導出來以後,有不少喜歡吃蛙類的市民不斷來電或來人向該中心有關專家諮詢:青蛙不能再吃了,還有什麼蛙類可以放心吃嗎?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杭州市疾控中心地方病寄生蟲病防治所的工作人員,對杭州市區農貿市場正在待售的牛蛙、石蛙進行監測調查。
  • 黃鱔到底能不能放心吃?聽聽專家怎麼說
    懷化新聞網訊  民間一直流傳著「冬吃一枝參,夏吃一條鱔」的說法,如今正是吃黃鱔的好時節,愛吃黃鱔的人都知道,每年6月至8月是吃黃鱔的最好時節,因為這個時候,黃鱔進入生育期,生育前體內積累較多的營養,所以這個時候的黃鱔最肥,最滋補。
  • 蝦頭能吃麼?檢測結果來了
    在西安市雁塔區的一夜市,市民王女士和幾個閨蜜邊剝小龍蝦邊閒聊,桌子上的蝦殼堆得像小山。「我們三個人已經吃了五斤,還覺得沒吃飽呢。」她說,「夏天特別饞這口小龍蝦,Q彈的蝦尾沾著料汁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城中一家商超內,除了提供生鮮的小龍蝦,還提供代加工服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龍蝦好吃,可有些人會擔心夜市吃得不乾淨,買活蝦自己又不會做。我們就給大家提供代加工服務。」
  • 雲南新版健康證增愛滋病檢測 八成市民歡迎
    原標題:雲南新版健康證增愛滋病檢測 八成市民歡迎   ●賓館、酒店、旅店、招待所等住宿場所  ●歌舞廳、KTV等娛樂場所  ●洗浴、桑拿等沐浴場所  新聞背景  根據相關通知要求,雲南省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體檢增加公共場所從業人員的愛滋病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