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藥物TDM1為患者帶來福音

2021-01-21 乳來佛阻

對於腫瘤>2cm或淋巴結陽性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應該首先考慮新輔助治療,新輔助治療不僅可以實現降期、保乳手術的目的,還可以提供藥物數據,指導患者輔助治療的藥物選擇,改善長期預後。新對於新輔助治療而言,而即使有了PH雙靶,乳腺癌患者抗HER2新輔助治療後,仍有40%-60%的患者被評估為有殘存病灶。這部分非病理學完全緩解(non-pCR)患者的復發風險要比病理學完全緩解(pCR)患者要高。因此,如何通過強化輔助治療的方案幫助新輔助治療後non-pCR的患者實現治癒目標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



KATHERINE研究是目前唯一一項針對抗HER2新輔助治療後仍有殘存病灶的乳腺癌患者強化輔助治療顯示出生存獲益的Ⅲ期研究。KATHERINE研究顯示:對於non-pCR患者,中位隨訪41個月時,T-DM1強化輔助治療對比曲妥珠單抗顯著降低了50%的復發風險,增加了11.3%的iDFS絕對獲益。基於KATHERINE研究的結果,T-DM1是目前抗HER2新輔助治療後仍有殘存病灶的乳腺癌患者強化輔助治療的標準治療方案。



從亞組分析中我們也能看到,無論激素受體狀態、淋巴結狀態、採用何種新輔助抗HER2方案,T-DM1各亞組iDFS均顯示獲益。而對於殘餘病灶≤1CM且腋窩淋巴結為陰性的患者,根據研究結果仍然顯示出T-DM1可以使患者獲益。



因此,NCCN指南已將T-DM1作為抗HER2新輔助治療後仍有殘存病灶患者的強化輔助治療的I類推薦方案;中國NMPA也已批准T-DM1用於接受了紫杉烷類聯合曲妥珠單抗為基礎的新輔助治療後仍殘存侵襲性病灶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這也是中國第一個HER2靶向ADC藥物。


相關焦點

  • 乳腺癌國產新藥上市, 為Her-2陽性患者帶來福音
    2015年,中國乳腺癌新發患者數量增至28萬,相較過去而言,這個數字一直在持續攀升。據流行病學統計,我國2014年乳腺癌的新發患者數高達27.9萬,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榜首,同年有6.6萬乳腺癌患者死亡,佔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5位,這些數字令我們心驚和心痛!
  • 化療藥DS-8201或為藍海市場中的ADC ?
    然而其對腫瘤細胞強烈的殺傷能力卻又讓藥物科學家們欲罷不能,因此就產生了旨在提升化療藥物精準殺傷能力的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下面要介紹的DS-8201(Trastuzumab Deruxtecan),即為一款ADC藥物。
  • 璧醫「追光者」為患者帶來福音
    璧山區人民醫院供圖  72歲的陳女士出現皮膚、鞏膜黃染,自行前往重慶市某醫院進行診治後,考慮診斷為「乙型病毒性肝炎、B肝後肝硬化、糖尿病」,對症治療後好轉出院。2020年12月,患者突發暈厥,隨即到璧山區人民醫院進一步診療,活檢結果診斷為「十二指腸乳頭腺癌」。
  • 天津大學探索新型納米藥物 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福音
    日前,天津大學常津教授團隊探索研發新型納米藥物,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思路。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工程技術國際權威期刊《先進科學》。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老年痴呆症」。全球有將近 4000 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 派特CT(PET-CT)落戶上饒五院為患者帶來福音
    為周邊地區群眾的健康事業帶來了福音。如今,8個多月過去了,派特CT的應用情況如何呢?帶著這份關注我們採訪了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派特CT中心主任段早輝教授。  段早輝教授告訴我們,由於宣傳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許多人目前都還不知道上饒五院有了派特CT這個設備。有的人即便知道了也不甚了解,所以,從業務量來看,人數不算多,每個月大概有一百多例,累計還不到一千。
  • CRE為移植患者帶來危害,新型藥物出擊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為使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更早地惠及中國患者,指導我國臨床治療更好地使用最新治療藥物,現邀請我國呼吸、感染、重症、移植、血液等多領域專家,共同圍繞當前疾病現狀、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為臨床患者帶來的獲益等多方面內容發表各自觀點。
  • 對話高端輝瑞:為患者帶來創新診療手段與藥物
    李進暉    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肩負「為患者帶來改變其生活的突破創新」使命的輝瑞,也加入轟轟烈烈的實踐行動中,積極與國內醫療機構、專家、第三方機構合作,推動中國診療技術、理念不斷進步,最大限度地滿足中國患者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 醫藥研發動態|口服胰島素為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前6周為第一階段,410名患者被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接受AVP-786和安慰劑治療。後六周,安慰劑組中無反應者被重新隨機分配,接受AVP-786或安慰劑治療。試驗結果顯示,其中一個AVP-786劑量組達到了主要終點CMAI(Cohen-Mansfield情緒激動問卷)的顯著改善。
  • 無創且療效顯著 OPT雷射療法為我省乾眼患者帶來福音
    15日,我省首臺OPT強脈衝光瞼板腺治療儀落戶武漢艾格眼科醫院,為我省乾眼患者帶來福音。當天上午,國際知名眼科專家、OPT雷射治療乾眼發現之父RolandoToyos抵漢,在該院乾眼症治療室現場演示了OPT雷射治療乾眼的操作流程。
  • 鴨嘴獸毒液: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研究團隊發現,鴨嘴獸的消化系統所產生的一種調節血糖的激素同樣出現在它們的毒液裡。因此,當II型糖尿病患者由於GLP-1刺激分泌胰島素時,並不足以確保血糖水平。這就需要藥物延續胰島素的釋放。  「我們的研究團隊已經發現,單孔目動物——我們國寶級動物鴨嘴獸和針鼴鼠已經進化超常的能力,它們的GLP-1可以抵禦快速降解。」研究合著者,阿德萊德大學生物科學院教授Frank Grutzner補充說。「我們發現GLP-1在這類單孔目動物身上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機制降解。
  • 羅氏旗下ADC藥物赫賽萊(R)獲批 為早期乳腺癌治療帶來新決策點
    而新輔助治療使用赫賽汀®(曲妥珠單抗)+帕捷特®(帕妥珠單抗)雙靶治療後,也仍有約40-60%的患者未達到 pCR,而這些新輔助治療後未達到 pCR 的患者5年內復發風險高於 pCR 的患者,少數風險甚至接近80%[1]。赫賽萊®(恩美曲妥珠單抗)為這部分患者同樣帶來希望。
  • 重視過敏性哮喘,創新靶向藥為患者帶來福音
    5月5日是全球第22個世界防治哮喘日,今年疾病日的主題是「控制哮喘、珍愛生命」,以提醒全球提高對中重度哮喘患者生存現狀的重視,加強對中重度哮喘病的治療改善。過敏性哮喘發病率高及時就診不容忽視哮喘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打噴嚏、咳嗽、氣喘、氣閉為主要症狀表現,如未及時有效控制,過敏性哮喘可能會發展為重症,會引起氣胸、心律失常、甚至呼吸衰竭等一系列併發症,嚴重可危及生命。數據顯示,在我國20歲以上成年人哮喘發病率達4.2%,其中60%的成人患者是由過敏因素引起的。
  • 低溫等離子消融術給頸腰椎病患者帶來福音
    如頸椎間盤突出者可以表現為頭痛、頸椎疼痛、肩背部疼痛、雙上肢麻木及疼痛等,部分患者被診斷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供血不足、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冠心病)等。而腰椎間盤突出者可以表現為腰痛、臀部疼痛、下肢(大腿、小腿及足部)疼痛,部分病人可伴隨麻木、無力、活動不利等功能障礙表現。以前像這樣的椎間盤突出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以達到神經根減壓和椎管減壓、解除神經壓迫、消除疼痛、麻木等症狀的目的。
  • 從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的作用機制,走進Polatuzumab的研發故事
    通過科普性的介紹,你將大致了解ADC藥物的作用機制;此外,以靶向CD79b的polatuzumb為例,從早期研發直至上市,你將更深入的了解一個藥物的誕生。這幾類細胞毒性小分子藥物對於增殖的腫瘤細胞具有高效的殺傷作用。MMAE/MMAF對於腫瘤細胞的IC50約為10-7-10-10mol/L;DM1/DM4的IC50約為10-10-10-12mol/L;卡齊黴素的IC50約為10-10mol/L。3.
  • 羅氏貝伐珠單抗膠質母細胞瘤適應症獲批, 為中國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
    此次新適應症獲批將為中國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膠質母細胞瘤是成人最常見且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顱內腫瘤。但即便經過術後標準的放、化療,患者預後仍然不佳,幾乎所有患者均會在一線治療後出現復發,五年生存率極低,神經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均呈進行性下降。以惡性膠質瘤為代表的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已造成了巨大的家庭及社會負擔。」腦膠質瘤治療過程中常見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等症狀,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進行相應對症治療2。
  • 空氣負離子機成為癌症患者福音 有效抑制擴散
    癌症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恐懼,大多癌症患者最終是因絕望而終。    面對這一人類的最大災難,現代醫學則顯的束手無策。當今現代醫學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技術也在飛速發展,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提高,患者應該越來越少,但是現實情況不是這樣的,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患者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醫院越開越大,藥店越開越多,這不能不說是現代醫學的一種悲哀。
  • 科普|從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的作用機制,走進Polatuzumab的研發故事
    因此從藥物設計的角度出發,另一撥以西雅圖遺傳學公司為代表的研發人員嘗試將小分子細胞毒藥物與抗體藥物結合,形成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ADC),既能保證靶向性,也能改善細胞毒藥物的治療窗。至此,這種新型抗癌藥物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並逐漸成為發展熱點。
  • 骨再生為疑難缺牙帶來「福音」
    同時聯合福州市口腔醫學會種植專業委員會、福建醫科大學口腔顱頜面種植研究中心連續舉辦「2015口腔種植新技術交流會」、「2016數位化口腔種植新技術交流會」等高端學術會議,並被德國BEGO、德國ICX,美國3I,瑞士ITI,瑞典NOBEL,士卓曼種植系統等指定為臨床培訓基地。
  • 白血病患者福音!新發現有望提高「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率
    據悉,研究者們正在推進相關的臨床試驗,並已與一家公司取得聯繫,如果試驗成功,關閉這一「開關」藥物將能夠使造血幹細胞移植更安全、更有效。何為「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是人體血液系統中的始祖細胞,具有長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可分化成各類成熟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
  • 愛滋病患者福音!首例靠藥物治癒病例即將誕生 用的就是維生素
    該患者採用的是藥物治療,在藥物可及性和治療技術本身層面都沒有太大難度。如果後續被真正證實有效,將會給更多普通愛滋病患者帶來希望。其推廣性與前兩例治癒者相比,堪稱「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