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木康光教授大讚ESIII系統:他見過的最為清潔高效的木質素與植物...

2020-12-01 大眾網

       溶劑木質素作為六大合成材料之一聚氨酯(PU)的重要原料,能夠廣泛應用於聚氨酯發泡材料、聚氨酯薄膜、聚氨酯彈性體生產,由溶劑木質素生產出來的上述產品相比目前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熱力學性能提高一倍以上,力學性能提高63%以上。低廉的生產成本加上因為替代聚醚多元醇而大幅減少聚氨酯生產過程的汙染,使溶劑木質素聚氨酯在快速建築、交通運輸、日用家電、航空航天領域表現出強大的應用前景與市場空間。

       日本對於木質素的研發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當日本北海道大學植物纖維原料應用領域的權威專家浦木康光先生參觀完楹鼎生科第三代植物纖維原料集成生物煉製系統後評價說,「這是他見到過的最為清潔、高效的溶劑木質素與植物纖維素生產線。日本目前也在深入研究此類生產方式,並在近期完成了高沸醇法的中試試驗,但由於試劑回收難、漿料洗滌難等原因,暫時無法規模化投入使用」。

楹鼎生科張總為浦木教授介紹ESⅢ集成生物煉製系統

       楹鼎生科的這一成果是現今世界上唯一能實現規模化量產溶劑木質素的技術工藝。由該技術工藝所構成的第三代植物纖維原料集成生物煉製系統能夠充分利用多種農業廢棄物,在規模化生產過程中同時產出多種高附加值生物基原料,有效降低了溶劑木質素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還打破了國外多年來在醋酸纖維素、醋酸丁酸纖維素原料,低聚糖類高效發酵培養基製備,高等級納米纖維素生產等領域的技術壟斷,奠定了我國溶劑木質素產品開發的國際領先地位。

 

       浦木康光簡介:浦木康光,博士,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研究院教授,植物纖維原料應用領域的權威專家,長期致力於木質纖維素化學組分分離與應用;木質素基碳纖維、活性炭纖維製備技術等方面的研究。2004年獲得日本纖維素學會「林治助獎」;2007年獲得日本木材學會「日本木材學會獎」。兼任日本高分子學會理事(兼北海道支部長)、纖維素學會理事、日本木材學會理事,《Journal of Wood Science》、《Cellulose》和《Journal of Wood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編委。

 

相關焦點

  • 民企新技術推動木質素產業化進程
    由廣州市楹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楹晟生科)自主研發,用以批量性生產高品質溶劑木質素的第三代植物纖維原料集成生物煉製系統,近日整體通過了國家科技成果鑑定。  利用溶劑法提取木質素是當今世界的科研主流,但由於「工業化程度低、技術門檻高、生產成本高」的原因,迄今為止並無企業可真正意義上實現高反應活性溶劑木質素的量產。
  • 白腐菌可高效降解木質素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能源組的研究人員發現,高等真菌(主要是白色腐朽類)可在水解木材預處理過程中高效降解木質素,並對其工藝的技術整合、工程放大進行了論述和設計
  • 想要得到清潔的燃料乙醇,木質素是繞不過去的「攔路虎」!
    我們都知道,隨著煤、天然氣、石油等傳統能源的日益枯竭,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使得可再生清潔能源走進了大眾視野。木質纖維(圖片來源:百度圖片)木質纖維生物質是自然界中最為豐富的生物質資源,能量來自於太陽,由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貯存於植物細胞壁,主要有機成分為纖維素(含量40%~50%)、半纖維素(含量25%~35%)和木質素(含量15%~25%),此外還有少量的單寧、果膠、樹脂、脂肪、蠟、配糖物及不可皂化物等。
  • 實現木質素合成精準調控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來庚研究組通過對木質素合成進行細胞特異性精準調控,實現了木質纖維生物質利用效率的顯著提高,同時增加植物木質纖維生物質的積累
  • 想讓植物「乖乖聽話」?你得問問木質素
    在木本植物中,木質素佔25%,是世界上第二位最豐富的有機物,人們相對更熟悉的纖維素則是第一位。&nbsp&nbsp&nbsp&nbsp木質素作為植物生長發育中的一種次生代謝物質,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抗性方面具有重要生物學功能。
  • 科學家解析漆酶參與植物新型木質素聚合的分子機制
    Plant Cell | Richard Dixon院士團隊解析漆酶參與植物新型木質素聚合的分子機制責編 | 奕梵木質素(lignin)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一類酚類聚合物,它能提高植物細胞壁的機械支撐能力和防水性能。
  • 天津大學研發工藝將「木質素」變廢為寶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天津5月11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大學11日透露,該校化工學院教授李永丹帶領團隊設計了一種工藝
  • 科學家找到去除植物木質素新方法
    例如,脫氧核糖核酸(DNA)與核糖核酸(RNA)都是直接複製於分子模板的。相比之下,木質素的結構卻更加「雜亂無章」。植物生成了一系列被稱為單體的分子構建模塊,這些模塊隨後被送到了細胞反應室。在這裡,這些單體以支鏈的形式連接在一起。然而精確的結構卻完全依賴於單個單體的濃度,而這些濃度則會隨著不同的物種發生細微變化。
  • 天大新工藝 木質素變廢為寶
    本報訊(記者張國  通訊員靳瑩)我國製漿造紙工業每年要從植物中分離出1000萬噸左右的木質素副產品,其中超過95%以「黑液」形式直接排入江河或濃縮後燒掉。最近,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李永丹帶領團隊設計了「木質素一步法高效催化轉化工藝」,突破性地將鹼木質素完全轉化成為高附加值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能夠做到將「用之困難,棄之汙染」的木質素變廢為寶。    目前,該工藝在實驗室已經全面實現,進入到了中試和成果轉化階段。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頂級綜合類化學刊物《德國應用化學》上,同時申請國際發明專利1項,國內專利4項。
  • 一種工藝可將「木質素」變廢為寶
    本報訊 (記者姜明)天津大學日前透露,該校化工學院教授李永丹帶領團隊設計了一種工藝,突破性地將木質素完全轉化成為高附加值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能夠做到將「用之困難、棄之汙染」的木質素變廢為寶。
  • 我國學者在木質素選擇性轉化領域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記者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李雪輝課題組與牛津大學教授Shik Chi Edman Tsang以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副研究員何宏豔等人聯合攻關,
  • 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在聚合物材料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1 木質素的化學結構與組成特徵木質素是植物體的主要組成成分,化學結構如圖1所示。不同種類植物的木質素含量存在差異,但木質素的基本結構是相似的。木質素分子結構中通常含有對羥基苯基型(H)、愈創木基型(G)和紫丁香基型(S)3種類型基本結構單元,且不同來源的木質素中3類結構單元的含量不同。
  • 木質素和木栓質在紅樹植物抗重金屬耐性中的作用機制被揭示
    紅樹林作為海洋三大高生產力生態系統之一,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域重要的生態保護屏障。紅樹林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是國際海洋生態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和熱點。  近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友紹研究團隊利用掃描電鏡、螢光顯微鏡和氣相色譜-質譜,分析了木質素和木栓質在六種紅樹植物根外皮層中沉積狀況、含量與單體成分,並揭示了它們在重金屬耐性中的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典型紅樹科植物往往具有木質化和木栓化程度相對較高的根外皮層,同時對重金屬等環境汙染物耐性較強。
  • 木質素代謝與黃酮類物質聯繫---結合構樹基因組
    一、木質素(Lignin)是一類複雜的有機聚合物,其在維管植物和一些藻類的支持組織中形成重要的結構材料。二、木質素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植物生長發育研究;例如:芹菜葉發育過程中對木質素生物合成研究(Jia ,2015);2.植物抗倒伏研究;例如:銀杏基因組分享發現古樹通過持續合成木質素等物質,增加樹幹的密度和強度,以支撐不斷增粗的樹體,同時通過大量R基因的持續表達,以及積累具有特殊保護功能的代謝物來提高樹體抗性,
  • 綜述:木質素生物合成的調控
    木質素是植物體內一種重要的次生代謝物質,在植物組織中可以增強植物細胞壁的機械強度,從而使其具有高度剛性。除此之外,在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目前認為,木質素時空合成由NAC-MYB基因調控網絡進行調控。
  • 2020年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會議
    會議的通知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建設。以創新驅動,基於環境、經濟、社會的綜合效益,研發推廣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響應國家大力加強技術創新的戰略需求,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環保技術與裝備專業委員會計劃於11月27-28日在上海召開「2020年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會議」。
  • Science:木質素生物精煉的發展路線圖
    Science雜誌發表綜述文章討論木質素精煉的發展,作者喬治亞技術學院教授Ragauskas稱:文章是為整合基因工程和分析化學工具修飾木質素結構,使其更已有生產生物基材料、化學品和燃料制定了一個發展路線圖。共同作者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科學家。
  • 2萬噸木質素酚醛樹脂裝置試產成功
    ,產品性能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意味著我國利用價廉可再生木質素代替有毒苯酚生產酚醛樹脂膠取得重大進展。參與技術研究的中國林科院林化所王春鵬博士向記者介紹,具有木質素加工條件或者目前生產酚醛樹脂膠黏劑的企業,都可以通過裝置改造生產木質素基酚醛樹脂。目前苯酚市場價格在1.4萬元/噸,而每噸木質素的價格為幾千元,加工生產木質素基酚醛樹脂比石油基產品更具經濟性。
  • 木質素在儲能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木質纖維原料是天然高分子,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是最主要的可再生碳資源,相較於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在工業中的高效利用,作為自然界中儲量最豐富的芳香族化合物,木質素結構更為複雜,全球每年有大約5000萬噸的工業木質素出自製漿造紙行業,有效利用率僅為10%左右,大多被當做低附加值燃料進行熱量或化學回收。因此,高效提升木質素潛在的附加值具有重要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意義。
  • 木質素與碳纖維
    來自巴西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的教授卡維杜(Calvado)指出:如果美國每輛汽車採用13 公斤碳纖維,那麼目前全球的碳纖維產量都滿足不了供應。同時他指出,低成本碳纖維需要滿足的條件是每公斤 10 美元,理想目標是每公斤 5 美元,強度至少達到 1.72Gpa,模量至少達到170G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