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腐菌可高效降解木質素

2020-12-01 科學網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能源組的研究人員發現,高等真菌(主要是白色腐朽類)可在水解木材預處理過程中高效降解木質素,並對其工藝的技術整合、工程放大進行了論述和設計。這一成果可能有助於燃料乙醇的綠色高效生產。相關論文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生物燃料、生物產品和生物精煉》(Biofpr)。

 

纖維素水解後生成的葡萄糖是燃料乙醇和生物質冶煉工業最重要的原料。燃料乙醇目前被廣泛用於替代石化汽油產品,但傳統的發酵生產乙醇法要消耗大量糧食作物,引發糧食供應緊張和糧價上漲。

 

該研究組博士生田霄飛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說,纖維素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有機物之一,儲量約佔地球植物資源物質總量的33%,廣泛存在於木材、秸稈、棉花等生物質中,常見的用於燃料乙醇製備的非糧作(植)物有工業大麻、柳枝稷、芒草、柳樹、楊樹等。目前,美國等國已開始探索用木質纖維素生物質和其他非糧作物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

 

但是,天然的木質纖維素被高度聚合的木質素包裹,這阻礙了纖維素與水解催化劑的接觸,嚴重降低了反應效率。因此,在水解反應前,預處理是有效破壞木質素結構且膨化纖維素成分的必要步驟。

 

當前,常用於木質纖維素預處理的傳統手段存在著不足之處,如物理法能耗高,化學法會汙染環境,生物法效率低下,即使最有效的物理化學方法仍存在著設備要求較高、操作複雜等問題。近年來,廉價、高效、綠色的預處理技術受到全球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關注。

 

研究表明,高等真菌,尤其是白色腐朽類,蘊藏著豐富的木質素氧化酶系,是自然界中高效降解木質素的生力軍。該組的研究人員使用版納植物園19種常見高等真菌的菌絲分離培養物處理柳樹木材。初步研究發現,經7種真菌處理後的木材酶水解率有明顯提高,且最大的提高了4.27倍。

 

以此為基礎,田霄飛在導師方真研究員的指導下,概述和總結了應用白腐真菌預處理的技術原理和應用現狀,並在該工藝的技術整合、過程優化、工程放大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進行了專門的論述與設計。他們的研究總結認為,白腐類真菌是一類在處理過程中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微生物。工業大規模使用白腐真菌,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的商業效益和綠色、低汙染的環境效益,是常規預處理技術的一種補充或替代。

 

田霄飛還告訴《中國科學報》,使用真菌處理生物質,在工業上成功的運用主要集中在蘑菇(食用菌)栽培料的預處理和造紙製漿脫色素領域;由於真菌生長緩慢,預處理周期太長,因此在木質纖維素預處理過程中尚未大規模應用,但前景可觀。(來源:中國科學報 閆潔)

相關焦點

  • 白腐真菌降解木質素的特性 白腐菌製漿造紙行業未來之星
    白腐菌是屬於擔子菌亞門的真菌,因腐朽木材呈白色而得名,是能夠降解木材主要成分(纖維素、木質素和半纖維素)的微生物之一。木材在白腐過程中大部分纖維仍保持完整,且纖維素結晶度變化不大。由此設想利用對降解木質素選擇性好的白腐菌進行生物製漿,能開闢製漿方法的新途徑。
  • 木質素代謝與黃酮類物質聯繫---結合構樹基因組
    抵抗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脅迫,從而大大延長了樹體的壽命(Wang,2020);3.植物抗病抗蟲研究;褪黑素通過調控木質素和棉酚合成可以增加黃萎病的抗性(Li,2019);4.木質素降解研究;研究人員採取了一種自下而上(Bottom-up)的研究思路,即首先探索木質素模型分子在特定催化體系下的機理過程,隨後將高效的催化體系應用於真實木質素的轉化過程(Zhang,2020);
  • 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在聚合物材料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木質素分子結構中含有酚羥基、醇羥基和羧基等多種活性基團,可替代傳統石油化工產品應用於高分子材料合成。化學降解法是目前木質素降解的有效方法,對於木質素資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楊倩等重點綜述了近年來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降解低聚物在聚合物材料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
  • 木質素基可降解塑料 助力解決「白色汙染」—新聞—科學網
    而這些生物降解垃圾袋的技術正是來源於北京林業大學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和林木生物質化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教授袁同琦團隊的科研成果。 塑料製品大多不可降解且難以回收,隨著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已成為「白色汙染」的主要源頭。尋求綠色環保的可降解生物基材料,以替代石油基塑料至關重要。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木質素降解菌 -「深古菌」Bathy-8
    在「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的支持下,「海洋儲碳機制及區域碳氮硫循環耦合對全球變化的響應」項目王風平教授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木質素降解菌 -「深古菌」門的類群Bathy-8。
  • 百草枯對木質素降解菌產酶及其生物化學變化的影響
    生物工程學報 25 August 2009, 25(8):1144~1150百草枯對木質素降解菌產酶及其生物化學變化的影響趙芸晨1,2, 李建龍1, 陳育如3, 黃海霞1, 餘醉11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 國家醫藥重點實驗室, 南京
  • 「竹材微生物降解製漿及全竹的綜合利用」項目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評價
    國家微生物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自主研發的「竹材微生物降解製漿及全竹的綜合利用」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評價。該項目從製漿源頭上降低能耗、減少汙染,綠色環保,把微生物製漿降解工藝過程的渣料和廢料變廢為寶,用作飼料添加劑和菌肥添加劑,成為可利用的農副產品,可以作為葉面肥抗蟲劑,噴在農作物上1個月內不用打農藥,農作物增產顯著。
  • 《Science》:木質纖維素高效降解、利用獲進展!張濤院士點評
    (RCF)、化學催化煉製和生物發酵法等技術實現了木質纖維素(樺木基)全組分高效降解和利用。傳統的生物質煉製和造紙過程中木質素一般被當做殘渣用於燃燒提供能源,這極大降低了木質素的高價值利用。木質素存在於所有木質纖維素中(佔比10-25%),是由3種苯丙烷型單體及衍生物組成的高分子雜聚物,具有很大的機械強度,給植物提供結構支撐並抵抗微生物攻擊和惡劣化學環境,是木質纖維素生物質化工(生物和化學方法)中的抗降解屏障(圖1)。▲圖1 木質纖維素結構示意圖。
  • 天津工生所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研究綜述文章
    有毒碳一副產物的產生是限制木質素高效利用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聚焦此問題的研究較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鄭平帶領的系統與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的綜述文章,提出整合木質素降解和有毒碳一副產物利用的新思路。
  • 研究人員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研究綜述文章
    木質素是一種存在於植物體中的芳香族高聚物,由於結構較為複雜,其降解和利用較為困難。有毒碳一副產物的產生是限制木質素高效利用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聚焦此問題的研究較少。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鄭平帶領的系統與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的綜述文章,提出整合木質素降解和有毒碳一副產物利用的新思路。
  • 一種工藝可將「木質素」變廢為寶
    本報訊 (記者姜明)天津大學日前透露,該校化工學院教授李永丹帶領團隊設計了一種工藝,突破性地將木質素完全轉化成為高附加值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能夠做到將「用之困難、棄之汙染」的木質素變廢為寶。
  • 秸稈還田後木質素和纖維素降解動態特徵與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農作物秸稈中木質素和纖維素合計佔秸稈乾物質的40~70%。大量的木質素和纖維素隨秸稈還田或植物根系進入農田土壤,進而影響農田生態系統的碳轉化與固定過程。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蘇以榮團隊基於長期定位試驗,觀測紅壤丘陵區和喀斯特山區旱地和水旱輪作地兩種土地利用方式下秸稈還田配施化肥及單施化肥后土壤中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及其對土壤有機碳貢獻的動態變化。結果表明:與長期定位試驗前相比,連續13年秸稈還田後旱地土壤中纖維素的含量未發生顯著改變,而水旱輪作地中纖維素含量顯著降低,表明纖維素不是有機質積累的主要形式。
  • 木質素生物油的生產及產物結構
    隨著過程工藝的發展,要求通過蒸汽爆破、酸水解等技術將生物質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不同形式的聚合體分離開。由於這些工藝的應用,作為副產品會產生大量的木質素,考慮到大規模生產時乙醇精煉的需求,需要將木質素熱解轉化為液體燃料。以前在這方面的實驗都失敗了,然而最近發現,如果水解時使用蟻酸和酒精,木質素就會很容易的被解聚還原。
  • 木質素在儲能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木質纖維原料是天然高分子,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是最主要的可再生碳資源,相較於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在工業中的高效利用,作為自然界中儲量最豐富的芳香族化合物,木質素結構更為複雜,全球每年有大約5000萬噸的工業木質素出自製漿造紙行業,有效利用率僅為10%左右,大多被當做低附加值燃料進行熱量或化學回收。因此,高效提升木質素潛在的附加值具有重要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意義。
  • :Ru催化氫解木質素-鹼對酚類產物的選擇性調控
    背景介紹   木質素是植物生長過程中由三種單木質醇(香豆醇、松柏醇、芥子醇)通過氧化聚合形成的生物高分子,其中 β-O-4 結構是結構單元的主要連接鍵。作為自然界唯一一種可再生的芳香碳氫資源,木質素通過降解轉化為適用於下遊生產的單分子芳基化合物是其高值化的基點。
  • 科學網—破解控制木質素合成開關的新機制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破解控制木質素合成開關的新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近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李來庚研究組揭示了LTF1作為木質素合成的感應開關調控木質素合成的分子機制。
  • 不同羥基含量的乙醯化木質素成膜影響比較
    聚乳酸(PLA)是近幾十年迅速發展起來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合成是由富含澱粉、纖維素或多糖的物質,經過水解和發酵工藝過程處理後製得的,它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相容性都很。和其他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如PHB等相比,其成本低且熱熔加工性能好,是備受關注的環境友好型材料。
  • 破解控制木質素合成開關的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 浦木康光教授大讚ESIII系統:他見過的最為清潔高效的木質素與植物...
    溶劑木質素作為六大合成材料之一聚氨酯(PU)的重要原料,能夠廣泛應用於聚氨酯發泡材料、聚氨酯薄膜、聚氨酯彈性體生產,由溶劑木質素生產出來的上述產品相比目前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熱力學性能提高一倍以上
  • 上海交大團隊首次發現古菌參與海洋沉積物中木質素的代謝
    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木質素降解菌—— 「深古菌」門的類群Bathy-8,它是海洋沉積物中的重要古菌,在海洋碳循環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王風平教授為通訊作者,上海交通大學博士餘甜甜和德國不萊梅大學博士吳偉超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木質素是一類複雜的交聯酚類聚合物,自然界中豐度僅次於纖維素,為位居第二的有機物。